2023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2(菱形)(知识点梳理+配套精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2(菱形)(知识点梳理+配套精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7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2-17 15:1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数学中考一轮复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2(菱形)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 关键点拨及对应举例
1.性质 (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 矩 形 菱 形 正方形 (1)矩形中,Rt△ABD≌Rt△DCA≌Rt△CDB≌Rt△BAC; _两 对全等的等腰三角形.所以经常结合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 (2)菱形中,有两对全等的等腰三角形;Rt△ABO≌Rt△ADO≌Rt△CBO≌Rt△CDO;若∠ABC=60°,则△ABC和△ADC为 等边 三角形,且四个直角三角形中都有一个30°的锐角. (3)正方形中有8个等腰直角三角形,解题时结合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锐角为45°,斜边=直角边.
(1)四个角都是直角 (2)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即 AO=CO=BO=DO. (3)面积=长×宽 =2S△ABD=4S△AOB. (1)四边相等 (2)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面积=底×高 =对角线_乘积的一半 (1)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2)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 (3)面积=边长×边长 =2S△ABD =4S△AOB
2.判定 (1)定义法: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2)有三个角是直角 (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1)定义法: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 (3)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 (1)定义法:有一个角是直角,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2)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 (3)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 (4)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平分 例:判断正误. 邻边相等的四边形为菱形.( )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式矩形. ( )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 ) 对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
3.联系 包含关系:
知识点二: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拓展归纳
4.中点四边形 (1)任意四边形多得到的中点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2)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所得到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 (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所得到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 (4)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所得到的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 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则其中点四边形EFGD的形状是矩形.
5.特殊四边形中的解题模型 (1)矩形:如图①,E为AD上任意一点,EF过矩形中心O,则△AOE≌△COF,S1=S2. (2)正方形:如图②,若EF⊥MN,则EF=MN;如图③,P为AD边上任意一点,则PE+PF=AO. (变式:如图④,四边形ABCD为矩形,则PE+PF的求法利用面积法,需连接PO.)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配套精练:
一、单选题
1.如图,E,F,G,H分别是四边形ABCD边AB,BC,CD,AD的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AC⊥BD时,四边形EFGH是菱形
B.当AC=BD时,四边形EFGH是矩形
C.当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时,则四边形EFGH是矩形
D.当四边形ABCD是矩形时,则四边形EFGH是菱形
2.若菱形的周长为8,高为1,则该菱形较大内角的度数为(  )
A. B. C. D.
3.如图,点 从菱形 的顶点 出发,沿 以 的速度匀速运动到点 .右图是点 运动时, 的面积 ( )随时间 ( )变化的关系图象,则 的值为(  )
A. B.3 C. D.5
4.如图,在菱形ABCD中, ,AD=5,BD=4,则DE的值是(  )
A.3 B. C.4 D.
5.下列命题:①若一个三角形三边的比为,则这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②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④两个邻角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其中正确命题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如图,在菱形 中,点 是 的中点,以 为圆心、 为半径作弧,交 于点 ,连接 .若 , ,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B. C. D.
7.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当∠ABC=90°时,它是矩形 B.当AB=BC时,它是菱形
C.当AC⊥BD时,它是菱形 D.当AC=BD时,它是正方形
8.如图,菱形OABC,A点的坐标为(5,0),对角线OB、AC相交于D点,双曲线y= (x>0)经过D点,交BC的延长线于E点,交AB于F点,连接OF交AC于M,且OB AC=40.有下列四个结论:①k=8;②CE=1;③AC+OB=6 ;④S△AFM:S△AOM=1:3.其中正确结论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9.要检验一张四边形的纸片是否为菱形,下列方案中可行的是(  )
A.度量四个内角是否相等
B.测量两条对角线是否相等
C.测量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到四个顶点的距离是否相等
D.将这纸片分别沿两条对角线对折,看对角线两侧的部分是否每次都完全重合
10.已知:如图,在菱形OABC中,OC=8,∠AOC=60°,OA落在x轴正半轴上,点D是OC边上的一点(不与端点O,C重合),过点D作DE⊥AB于点E,若点D,E都在反比例函数y= (x>0)图象上,则k的值为(  )
A.8 B.9 C.9 D.16
二、填空题
11.如图,在菱形ABCD中,AB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BD于点F,垂足为点E,连接AF、AC,若∠DCB=70°,则∠FAC=   .
12.已知一个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5cm和8cm,该菱形的面积为   cm2.
13.如果菱形的一条对角线长是另一条长的 倍,这个菱形的面积等6 ,那么这个菱形的周长等于   .
14.四边形ABCD为菱形,该菱形的周长为16,面积为8,则∠ABC为   度.
15.如图,CD与BE互相垂直平分,AD⊥DB,∠BDE=70°,则∠CAD=   °.
16.已知□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 ABCD成为一个菱形,你添加的条件是   .
17.如图,在菱形 中, 的中垂线交 于点 ,交 于点 , ,则 的度数为   .
18.小明利用四根长度相同的木条制作了能够活动的菱形学具,他先活动学具成为图1所示的菱形,并测得 ,接着活动学具成为图2所示的正方形,并测得 ,则图1中对角线 长为    .
三、解答题
19.如图,矩形 的对角线 , 相交于点O,且 .求证:四边形 是菱形.
20.菱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O,已知AC=6,BD=8,求菱形ABCD的面积.
21.如图,已知四边形BDFE是菱形, ,且 ,求 的长度。
22.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1,直线l过点C,交AB的延长线于M,交AD的延长线于N,求 的值.
23.如图,已知在菱形ABCD中,∠ABC=60°,对角线AC=8,求菱形ABCD的周长和面积.
24.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过点C作BD的平行线,过点D作AC的平行线,两直线相交于点E,判断四边形OCE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因为一般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当对角线BD=AC时,中点四边形是菱形,
当对角线AC⊥BD时,中点四边形是矩形,
当对角线AC=BD,且AC⊥BD时,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
故D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因为一般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当对角线BD=AC时,中点四边形是菱形,当对角线AC⊥BD时,中点四边形是矩形,当对角线AC=BD,且AC⊥BD时,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
2.【答案】D
【解析】【解答】∵菱形的周长为8cm,高为1cm,菱形的边长为2cm,
过点D作BC边上的高,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
∵DC=2DE,
∴∠DCE=30°,
∴菱形的较大内角的外角为30°,
∴菱形的较大内角是150°.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菱形四条边相等的性质,构造直角三角形DEC,从而利用30°角所对直角边等于斜边一半可求出∠DCE,进而可得出答案.
3.【答案】D
【解析】【解答】解:过点D作DE⊥BC于点E,
由图象可知,点F从点A到B用as,△FDC的面积为2acm2.
∴AB=a,
∴ AB DE DE=2a,
∴DE=4,
当F从B到D时,用 s,
∴BD ,
Rt△DBE中,BE 2,
∵ABCD是菱形,
∴AE=a﹣2,DC=a,
Rt△ADE中,
a2=42+(a﹣2)2,
解得a=5.
故答案为:D.
【分析】过点D作DE⊥BC于点E,由图象可知,点F从点A到B用as,△FDC的面积为2acm2,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DE=4,当F从B到D时,用s,即BD,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E的值,由菱形的性质可得AE=a-2,DC=a,然后在Rt△ADE中,应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设AE=x,则BE=AB﹣BE=5﹣x,
∵DE⊥AB,
∴AD2﹣AE2=DB2﹣BE2,
即:52﹣x2=42﹣(5﹣x)2,
解得: ,
∴ ,
故答案为:B.
【分析】设AE=x,则BE=AB﹣BE=5﹣x,根据DE⊥AB利用勾股定理得到AD2﹣AE2=DB2﹣BE2,从而求得x,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得BD的长即可.
5.【答案】C
【解析】【解答】①若一个三角形三边的比为,则这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
∵∴三边的比为的三角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②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符合题意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不符合题意
如图,AC⊥BD,但不是菱形,
④两个邻角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符合题意
∵平行四边形邻角互补,∴两个邻角都为90°,有一个角为90°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菱形的判定分别判断即可.
6.【答案】A
【解析】【解答】解:连接AC.
∵ 四边形ABCD是菱形,AB=6,
∴BC=6.
∵ ∠B=60°,
∴△ABC是等边三角形,∠BCD=120°.
∵ E是BC的中点,
∴CE=BE=3,AE⊥BC.
同理可得CF=3,AF⊥CD.
由勾股定理得AE=AF==3.
∴S阴影=S△AEC+S△AFC-S扇形CEF=×6×3+×6×3-=9-3π.
故答案为:A.
【分析】连接AC,根据菱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可求得CE、CF的长,再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E、AF的长,易得△AEC和△AFC是直角三角形,根据S阴影=S△AEC+S△AFC-S扇形CEF结合三角形和扇形面积公式计算.
7.【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又∵∠ABC=90°,
∴四边形ABCD是矩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又∵AB=BC,
∴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又∵AC⊥BD,
∴四边形ABCD是菱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又∵AC=BD,
∴四边形ABCD是矩形,不一定是正方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判定方法逐项判断即可。
8.【答案】D
【解析】【解答】解:过点D作DH⊥x轴于点H,
∵菱形OABC中,AC OB=40,
∴S菱形OABC= AC OB=20,
∴S△OAD= S菱形OABC=5,
∵S△OAD= OA DH,且OA=5,
∴DH=2,
∵DH2=OH AH=4,OH+AH=5,
∴OH=4,AH=1,
∴点D(4,2),
∴k=4×2=8.故①符合题意;
过C作CG⊥x轴于点G,
∴DH∥CG,
∵AD=CD,
∴CG=2DH=4,AG=2AH=2,
∴OG=3,
∴C(3,4),
∴E(2,4),
∴CE=1,故②符合题意;
∵CG=4,AG=2,
∴AC= =2 ,
∵DH=2,OH=4,
∴OD=2 ,
∴OB=4 ,
∴AC+OB=6 ;故③符合题意;
过F作FN⊥x轴于点N,
∵OC∥AB,
∴∠COG=∠FAN,
∴tan∠COG=tan∠FAN= = = ,
设FN=4x,AN=3x,
∴S△OFN= (5+3x)×4x=4,
∴x= ,
∴FN= ,AN=1,
∵△OCG∽△AFN,
∴ =3,
∵OC∥AF,
∴△AMF∽△CMO,
∴ =3,
∴S△AFM:S△AOM=1:3,故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首先过点D作DH⊥x轴于点H,由菱形OABC中,AC OB=40,可求得菱形OABC的面积,继而求得△AOD的面积,则可求得高DH,然后由射影定理,可得DH2=OH AH,继而求得①符合题意;过C作CG⊥x轴于点G,根据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和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得到CG=2DH=4,AG=2AH=2,求得C(3,4),E(2,4),于是得到CE=1,故②符合题意;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C+OB=6 ;故③符合题意;过F作FN⊥x轴于点N,设FN=4x,AN=3x,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到x=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于是得到S△AFM:S△AOM=1:3,故④符合题意.
9.【答案】D
【解析】【解答】解:A、四个内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或正方形,不能判定是菱形,故此方案不可行;
B、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可能是矩形、正方形,也可能是等腰梯形,不能判定是菱形,故此方案不可行;
C、两条对角线的交点到四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即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可以判定四边形是矩形,不能判定是菱形,故此方案不可行;
D、分别沿两条对角线对折,如果对角线两侧的部分每次都完全重合,说明对角形互相垂直且平分,可以证明四边形是菱形,故此方案可行;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逐项判断即可。
10.【答案】C
【解析】【解答】解:过点D作DM⊥x轴,EN⊥DM于点N,过点D作DF∥x轴,
∵菱形ABCO,∠AOC=60°,
∴OA∥BC∥DF∥NE,∠B=60°,OC∥AB,OC=BC=8,
∴四边形CBFD是平行四边形,
∴DF=BC=8;
∵DE⊥AB,
∴∠DEF=90°,∠DFE=∠B=60°
∴DE=DFsin60°=;
∵DF∥NE,
∴∠NEF=180°-∠B=180°-60°=120°
∴∠DAN=∠NEF-∠DEF=120°-90°=30°,
在Rt△DEN中,
NE=DEcos30°==6,
DN=
∵ 点D,E都在反比例函数y= (x>0)图象上,
∵在Rt△DOM中,设OM=x,则DM=,
∴点D(),点E
∴k=
解之:x=3
∴DM=
∴点D(3,)
∴k=3×=.
故答案为:C
【分析】过点D作DM⊥x轴,EN⊥DM于点N,过点D作DF∥x轴,利用菱形的性质,可知OA∥BC∥DF∥NE,∠B=60°,OC∥AB,OC=BC=8,同时可证得四边形CBFD是平行四边形,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求出DF的长,再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出DE,DN的长,在Rt△DEN中,设OM=x,可表示出DM的长,即可得到点D,M的坐标,再根据点D,E都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建立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求出x的值,就可得到点D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k的值。
11.【答案】20°
【解析】【解答】解:∵EF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AF=BF,
∴∠FAB=∠FBA,
∵四边形ABCD是菱形,∠DCB=70°,
∴BC=AB,∠BCA=∠DCB=35°,AC⊥BD,
∴∠BAC=∠BCA=35°,
∴∠FBA=90°﹣∠BAC=55°,
∴∠FAB=55°,
∴∠FAC=∠FAB﹣∠BAC=55°﹣35°=20°,
故答案为:20°.
【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AC和∠FAB的度数,即可解决问题。
12.【答案】20
【解析】【解答】由已知得,菱形面积= ×5×8=20cm2.
故答案为20.
【分析】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两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可求得其面积.
13.【答案】
【解析】【解答】解:设较短对角线长 ,则较长的对角线为 ,根据题意可得:

解得: ,
故较长的对角线为: ,
则菱形的边长为: ,
故这个菱形的周长等于: .
故答案为: .
【分析】设较短对角线长 ,则较长的对角线为 ,根据题意列出式子,解得x的值,即可得出较长的对角线的长度,由菱形的边长即可得到菱形的周长。
14.【答案】30或150
【解析】【解答】解:如图1所示:当∠A为钝角,过A作AE⊥BC,
∵菱形ABCD的周长为16,∴AB=4,∵面积为8,∴AE=2,∴∠ABE=30°,
∴∠ABC=30°,
当∠A为锐角时,如图2,过D作DE⊥AB,
∵菱形ABCD的周长为16,∴AD=4,
∵面积为8,
∴DE=2,
∴∠A=30°,
∴∠ABC=150°,
故答案为:30或150.
【分析】分情况讨论:当∠A为钝角,过A作AE⊥BC,过A作AE⊥BC,由菱形的四边相等,可求出菱形的边长,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E的长,然后可求出∠ABC的度数;当∠A为锐角时,过D作DE⊥AB,同理可求出DE的长,利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A的度数,然后求出∠ABC的度数。
15.【答案】70.
【解析】【解答】∵CD与BE互相垂直平分,∴四边形BDEC是菱形.∴DB=DE.
∵∠BDE=70°,∴∠ABD= =55°.
∵AD⊥DB,∴∠BAD=90°﹣55°=35°.
根据轴对称性,四边形ACBD关于直线AB成轴对称,
∴∠BAC=∠BAD=35°.∴∠CAD=∠BAC+∠BAD=35°+35°=70°.
【分析】先证明四边形BDEC是菱形,然后求出∠ABD的度数,再利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求出∠BAD的度数,然后根据轴对称性可得∠BAC=∠BAD,然后求解即可.
16.【答案】AB=BC(答案不唯一)
【解析】【解答】∵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试添加一个条件:可以为:AB=BC;
故答案为:AB=BC.(答案不唯一)
【分析】利用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以添加符合题意的条件。
17.【答案】36°
【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
垂直平分 .
.
.
.
.
在菱形 中, 是对角线,
.
.
.
.
.
.
故答案为:36°.
【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AF=DF,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FAD=∠FDA,结合外角的性质可得∠FDC=2∠FAD,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BAD=2∠FAD,则∠BAD=∠DFC,结合已知条件可得∠ABC=4∠BAD,由菱形的性质可得∠BAD+∠ABC=180°,据此求解.
18.【答案】
【解析】【解答】解:在正方形ABCD中AB=BC,AC=40,
∴2AB2=402,
∴AB=,
在菱形ABCD中AB=BC,∠B=60°,
∴ ABC是等边三角形,
∴AC=AB=.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再根据菱形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得出 ABC是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出AC的长.
19.【答案】解:∵ ,
∴四边形OCED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
∴OC=OD,
∴四边形OCED是菱形.
【解析】【分析】由题意根据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得四边形OCED是平行四边形,由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平分可得OC=OD,然后根据有一组对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求解.
20.【答案】解:∵菱形ABCD中,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O,AC=6,BD=8,
∴AC⊥BD,
∴S菱形ABCD= = ×6×8=24.
【解析】【分析】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积的一半进行计算即可.
21.【答案】如图,∵DC BD,且DC=4,∴BD=8,BC=12.
∵四边形BDEF是菱形,∴BE=EF=BD=FD=8,EF∥BD,∴△AEF∽△ABC,∴ ,即 ,∴AE=16,即AE的长度是16.
【解析】【分析】由菱形的性质可以推知EF=BD,且EF∥BD,则易证△AEF∽△ABC,所以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来求AE的长度.
22.【答案】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
∴BC∥AD
∴ =
∵CD∥AB
∴ =
∴ = =1
又∵AB=AD=1,

=1.
答: 的值为1.
【解析】【分析】根据四边形ABCD是菱形得到BC∥AD,从而得到 , , ,代入菱形的边长为1即可求得结论.
23.【答案】∵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BC,
∵∠ABC=60°,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AC=8.
∴菱形ABCD的周长=4×8=32,
∵BO= =4 ,
∴BD=2BO=8 ,
∴菱形ABCD的面积= ×8× =32 .
【解析】【分析】由在菱形ABCD中,∠ABC=60°,可得△ABC是等边三角形,又由对角线AC=8,即可求得此菱形的边长,进而可求出菱形的周长,再根据菱形的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的一半即可求出其面积.
24.【答案】解:平行四边形OCED是矩形,理由如下:
∵四边形ABCD是菱形,
∴AC⊥BD,
∴∠COD=90°.
∵CE∥OD,DE∥OC,
∴四边形OCED是平行四边形,
又∠COD=90°,
∴平行四边形OCED是矩形.
【解析】【分析】证明四边形OCED是矩形,首先证明四边形OCED是平行四边形,然后证明有一内角为90度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