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说明:
1.本试题考试主要范围为选择性必修一。
2.本试题分两部分:单项选择题卷面成绩48分,综合题卷面成绩52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3.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位置,综合题答案用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对应答题区域作答。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22年10月16日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志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会期为10月16日至10月22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开罗(约31°E,30°N)华人准时收看开幕式的当地时间是( )
A. 4:00 B. 4:04 C. 10:00 D. 14:00
2. 二十大开幕时,16日的范围占东半球的( )
A 7/12 B. 5/12 C. 1/2 D. 全部
3. 二十大会议期间( )
A. 开罗昼短夜长昼渐长 B. 悉尼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C. 地球的公转速度加快 D. 北京正午影子逐渐变短
2021年1~3月,蒙古国和我国西北地区气候严重异常,近地面热力不稳定条件明显加强。3月15~19日,一场近十年来最强的沙尘暴袭击了我国西北大部分地区。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地区3月15日2时的气压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推测2021年1~3月该地区气候异常的表现应该是( )
A. 偏暖湿 B. 偏冷湿 C. 偏冷干 D. 偏暖干
5. 图示时刻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 3月15~19日强沙尘暴袭击宁夏,其经历的天气变化是( )
①气压降低②气温下降③风速增大④雨过天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科罗拉多河发源于美国西部落基山脉,源头海拔超过3000米,全长2300多千米。科罗拉多河年内径流量变化显著,上游山区年降水量400-500毫米,贡献了86%的河流径流量。下图示意科罗拉多河流域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冬雨率为冬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率。甲地冬雨率高于乙地的原因是( )
A. 地处山地迎风坡 B. 西风控制时间短
C. 沿岸寒流影响小 D. 靠近河流入海口
8. 科罗拉多河流域出现概率最低的植被是( )
A.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 温带荒漠
C. 山地针叶林 D. 温带草原
9. 科罗拉多河河口海域盐度最低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厄尔尼诺为赤道中、东太平洋地区海水温度异常升高的现象,下图为南太平洋东部某海域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M地是世界上有名的雾区,大雾出现频率最高的季节及原因是( )
A. 夏季,暖流流经 B. 夏季,寒流流经
C. 冬季,暖流流经 D. 冬季,寒流流经
11.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 )
A. 澳大利亚洪涝增多 B. 东南信风增强
C. 南赤道暖流增强 D. M地渔业减产
中老铁路北起云南昆明,南至老挝万象,整段线路桥隧比高达87.3%,全线最长隧道——安定隧道长17.5公里,穿越20条断层和2个向斜构造,建设难度极大。下图示意中老铁路线路及周边地区地理环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中老铁路桥隧比高的主要原因是沿线地区( )
①生态脆弱区多②地势起伏大③气候湿热④河网密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13. 在修建安定隧道时,遇到的主要灾害最可能是( )
A. 涌水 B. 瓦斯爆炸 C. 泥石流 D. 地震
14. 中老铁路通车对老挝产业影响最明显的有( )
A. 冷链物流 B. 水稻种植 C. 海鲜加工 D. 家用电器
太巴列湖是以色列最大的淡水湖,周边地区农业发达。近20年来湖泊水位多次急剧下降,为改善其生态环境,2022年以色列启动了淡化海水反注太巴列湖工程。下图为太巴列湖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近20年来,太巴列湖水位多次急剧下降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 灌溉用水增多 B. 极端天气增多
C. 湖区地壳下沉 D. 流域人口增加
16. 淡化海水反注太巴列湖,对湖泊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可能的是( )
A. 风沙灾害减少 B. 土壤盐碱化减轻
C. 水土流失加剧 D. 白天的湖风减弱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下图),也是候鸟的越冬天堂,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大批候鸟在湖区滩涂和浅水区上觅食。2022年7月以来,长江流域气候异常,夏季梅雨期短,8月以来长江流域干旱预警连发90天,多地出现农田干裂现象。鄱阳湖较往年提前78天进入枯水期,最低水位屡创新低。干旱给人员进入湖区带来了便利条件,湖区多个通道和干涸的洲滩可见自由进出的垂钓人员和车辆。
(1)推测2022年7月以来鄱阳湖最低水位屡创新低的原因。
(2)简析鄱阳湖提前进入枯水期对候鸟越冬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3)针对此次鄱阳湖生态问题,请为候鸟顺利越冬提出合理的措施。
1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裂缝是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作用下产生开裂,在地面形成裂缝的地质现象。肯尼亚为热带草原气候,2018年3月13日,在持续强降雨的影响下,肯尼亚地表出现一条7~8km长的地裂缝,其走向与断层走向一致,裂缝上部岩层为较疏松的沉积层,中部基岩层有明显拉张裂隙,该地裂缝导致肯尼亚B3公路被毁坏,被称为B3地裂缝。地裂缝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经过一个雨季后,B3地裂缝大部分地段被淤平或成为浅沟。
(1)描述肯尼亚B3地裂缝形成过程。
(2)说出B3地裂缝形成后经过一个雨季深度变浅的原因
(3)针对地裂缝形成机制,列举肯尼亚建设公路可采取的措施。
1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秦岭是中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生态过渡带,陕西段南北坡植被分布差异大。1959-2020年秦岭山地气温波动上升,1994年前后发生增温性突变,南北坡不同植被类型的潜在分布区随之发生变化(下表)。在气候变化影响下,秦岭山地植被覆盖度提高。
(1)与北坡相比,说明南坡植被覆盖度上升趋势较快的自然原因。
(2)描述1959-2020年秦岭陕西段常绿阔叶林潜在分布区的变化趋势。
(3)简析秦岭山地寒温带针叶林分布面积缩减原因。
惠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地理试题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题答案】
【答案】1. A 2. D 3. C
【4~6题答案】
【答案】4. D 5. C 6. C
【7~9题答案】
【答案】7. B 8. A 9. B
【10~11题答案】
【答案】10. B 11. D
【12~14题答案】
【答案】12. D 13. A 14. A
【15~16题答案】
【答案】15. C 16. A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题答案】
【答案】(1)梅雨期短,降水量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时间长,晴天多,蒸发量大;气候异常,沿海登录的台风较少,对干旱的缓解作用弱;长江水位低,补给鄱阳湖水量少;正值农业用水高峰期,入湖河水径流量减少。
(2)湖泊提前进入枯水期,水生生物量减少,候鸟食物来源减少;湖泊水量少,滩涂和浅水区面积减小,候鸟栖息地减少;枯水期时间长,人类活动对湖区干扰多,影响候鸟生存栖息环境。
(3)对湖区进行生态补水,为候鸟越冬增加栖息和觅食空间;加强宣传与教育,提高当地居民护鸟意识;依法加强管理,禁止湖区进行捕鱼捕鸟活动;适当在候鸟集中区进行人工投喂,补充候鸟食物供给。
【18题答案】
【答案】(1)断层活动导致基岩破裂形成拉张裂隙;雨季期间地表水沿裂隙下渗,地下水流动过程中潜蚀土层形成地下渠道;受地表水冲刷和地表水下渗潜蚀,上部土层结构破坏,地表产生陷坑;陷坑增多,表土大规模失稳塌陷产生地裂缝
(2)地裂缝形成初期两侧坡度陡,坡面易坍塌;降水季节分布不均,雨季多暴雨;地裂缝两侧土质疏松,抗侵蚀能力弱;旱季地表植被覆盖率低,雨季受雨水冲刷使泥沙地裂缝中沉积。
(3)加强地质勘探;完善公路沿线排水系统;抬高路基;地面铺设不透水材料。
【19题答案】
【答案】(1)南坡是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南坡位于阳坡,热量条件较好。
(2)分布面积增加;平均海拔高度上移;北坡由无到有。
(3)气候变暖改变针叶林原有生长环境,不利于其生长;下方低海拔区植被类型侵入,使其面积减少;海拔越高,山体面积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