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NO:9
课 题 竹竿舞 授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型 活动课 课时 1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能哼唱根据苗族民歌《栀子花开白又白》改编的《竹竿舞》。
过程方法 能积极参与竹竿舞的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民间音乐活动的热爱。
教学重点 哼唱《竹竿舞》
难点关键 跳竹竿舞
学情分析 竹竿舞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流传很广的双拍子的自娱性舞蹈。音乐节奏感强,动作简单。这个舞蹈虽然趣味性强,但也有一定的危险性,老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情况。舞蹈开始时,先不要音乐,先按节奏来做,熟练之后再加入音乐。
教学准备课程资料 课件。
教 学 流 程 设计意图要求程度 动态调整
一、组织教学1、学生听音乐律动进教室。2、师生问好。二、视频导入1、学生观看竹竿舞的视频2、初步了解的动作。3、老师简介竹竿舞:竹竿舞又称竹杠舞,持竿者姿势有坐、蹲、站三种,变化多样。在有节奏、有规律的碰击声里,跳舞者要在竹竿分合的瞬间,不但要敏捷地进退跳跃,而且要潇洒自然地做各种优美的动作。三、学唱《竹竿舞》1、学生聆听《竹竿舞》音乐。2、老师指导学生哼唱《竹竿舞》,并随音乐做声势,建立起准确的节奏感。四、学跳竹竿舞1、老师讲解基本动作并示范动作一:开击,双手打开以竹竿击地发声;合击,双手合拢以竹竿相碰发声。2、学生练习。3、教师指导。动作二:跳舞的同学要在竹竿开合中间做出跳跃动作,从一头走出另一头。走出者为赢,被竹竿夹住者为输。1、学生练习。2、教师指导。3、学生分组,请一组同学试着跳竹竿舞。可先按数拍的节奏做动作,稍熟练后再随音乐跳。4、 换另一组同学试跳。5、每一组学生都到台前来试一试。6、对节奏感不强的学生教师单独指导再练一练。五、表演竹竿舞1、教师播放音乐,请小组来表演。2、其它小组称进行评价。3、小组轮换。4、教师播放音乐,找优秀小组到台前表演。5、鼓励学生可选择另外的音乐做竹竿舞的伴奏。6、把学生进行选择音乐做动作。7、教师参与其中。8、小组展示。六、老师总结: 观看竹竿舞的视频,初步了解竹竿舞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流传很广的双拍子的自娱性舞蹈。详细讲解并示范竹竿舞的动作和要领,让学生学习。老师要随时注意学生的情况。舞蹈开始时,先不要音乐,先按节奏来做,熟练之后再加入音乐。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竹竿舞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