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授课者姓名 郑妙娟 教材版本、年级及章节 《中外历史纲要》(下)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一年级 第三单元第7课
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课时 共( 1 )课时完成,第( 1 )课时
教材内容分析教材整体架构:本课是高中历史必修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中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中的第二课,作为世界古代史与近现代世界史的过渡和衔接,新航路开辟最大的影响就是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并对世界格局产生了进一步的影响;正是随着世界越来越连成一个“整体”,全球也越来越被人为的“分裂”成了东西两部分——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本课分三个子目,第一目“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主要讲述了以人口迁移、动植物交流与疾病传播为核心特征的全球物种大交换状况,以及这种交换对人类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第二目“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意在说明全球海路的开辟对提升海路贸易重要地位的历史性意义,这一时期三大洋贸易齐头并进推动了全球商品大流动、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最后一目“早期殖民扩张”意在表现新航路开辟带来的全球殖民大扩张在不同文明区域产生的诸多变革,如商业革命与价格革命等。教材逻辑与整合:可以将内容整合为分“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和“世界格局的演变”两部分阐述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部分,分“人口迁移”、“物种交换”、“疾病传播”、“商品流动”四个角度;“世界格局的演变”解释了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实力地位的变化。两部分之间是递进的,存在着现象与本质的逻辑关系。
学习者特征分析授课对象:高一下学期大概11-12周的学生,对高中生活基本适应,但心智还不能完全以高中生的标准衡量。学法习惯:高一的学生学习习惯还处于初高中衔接之中,也就是正处于记忆型学习向理解型学习方式转变的过程;学生初步具备了历史思维和素养,基本适应了“论从史出”的探究式学习方法。初步具备了课堂主体意识,对教师提出的探究问题能积极思考,积极回答。初高中衔接:关于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的内容,历史学生在初中有学习,但只是对具体的史实有所了解。因此,本堂课在初中的基础上做到进一步加深,开拓学生的视野。不仅知道本课具体史实是什么,更要知道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可能存在问题:一是对重点概念的理解,例如三角贸易、哥伦布大交换、世界格局、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等;二是对全球联系加强的时空逻辑建立不起来。调整教学设计:根据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对学生熟练掌握的知识,引入多种形式的新史料,创设新情境;对学生相对熟悉的知识,有所侧重的呈现;对学生比较陌生的知识,学科素养生成需要就补充,不需要就舍弃。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关键概念,可以提供文字或图片资料,使讲解过程形象化、直观化的展示给学生。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通过了解新航路开辟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知识目标】:了解哥伦布大交换的概念,掌握全球联系初步建立的具体史实,三条贸易路线,世界格局、殖民扩张、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等知识;【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运用史料分析历史事件的逻辑能力和历史叙述、描绘、解释、推理能力等;【素养目标】:时空观念:通过分析和叙述全球三条贸易线路,了解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史料实证:通过史料实证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人口、物种和商品等的全球性流动;历史解释:理解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如何改变,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形成正确认识;唯物史观:辨析看待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认识欧洲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使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家国情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西方早期殖民给美洲等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到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才是整个世界的共同进步。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人口、物种和商品等的全球性流动教学难点: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教学方法与学法指导问题教学法:通过设计多层次、多形式的探究问题,推动课题教学层层深入。情境教学法:运用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的史料,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探究。讲授法: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通过叙述、描绘、解释、推论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
教学资源:教材;自制PPT;历史教辅练习《全优课堂》;《阿兹特克帝国》;《白银资本》等。
7.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信息技术应用环节一:新课导入:PPT教学课件教师活动1通过辣椒图片和问题,导入本课学习。大家有没有熟悉哪些食物是跟辣椒有关的?咱们中国哪些地方是产辣椒的?那么辣椒从哪传过来?为什么能传过来?辣椒通过什么路线传过来?我们用什么交换辣椒?是谁开启了辣椒的全球之旅?辣椒的故乡的遭遇如何?接下来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来一起探究辣椒的全球之旅。学生活动1自主回答问题PPT教学课件活动意图说明:用辣椒作为线索,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好奇心理,并且把本课的知识设置逻辑关系简单扼要表明,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教材内容,建立思维框架环节二:一、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教师活动2用史料创设问题情境辣椒属于茄科辣椒属,原产于墨西哥、中美、南美及西印度群岛等热带地区。在公元前6500-5000年的墨西哥古代遗址已出土有野生辣椒的种子。此后美洲印第安人首先将其驯化。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后发现了辣椒。1493年,辣椒被带回西班牙,并迅速在欧洲传播开来16世纪中叶辣椒已经风靡整个欧洲。 ——《辣椒如何征服国人的胃》学生活动2根据材料请回答:辣椒来自哪里?辣椒外传的原因是什么?除了辣椒还有哪些作物是属于美洲原产地?又有哪些物种是由旧大陆传入新大陆?自主思考后回答:请大家根据全球联系的一些要素:人口、物种、疾病、知识、战争、文化、宗教、制度、商品、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用其中三个要素来对这四幅图进行解释?PPT教学课件活动意图说明:用辣椒作为线索,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好奇心理,层层深入引导出教材和课标重要内容教师活动3学生活动3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引入概念:“哥伦布大交换”是一场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文化、传染病以及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改变了欧洲人、美洲人、非洲人及亚洲人的生活方式。大量外地引入的食物成为人类的主食,促进了人口的增长。同时,物种的交流,特别是人种的重新分布,逐渐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传染病大流行也给原住民带来了灾难。结合图片用全球联系的各种因素多角度分析传染病的传播,并结合教材第一部分,解答教师设置的总结材料转变而成的一道选择题: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白人移民美洲,欧洲大陆的牲畜、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特产流入世界各地,欧洲人也将疾病病原体带入美洲和大洋洲。上述现象说明A. 殖民掠夺残酷无情B. 先进思想观念传入美洲C. 世界走向整体发展D. 欧洲政治制度向外扩张PPT教学课件活动意图说明:培养学生对教材的整合和逻辑思维教师活动4学生活动4媒体&信息技术应用用史料创设问题情境材料1:限于教皇子午线的分割,葡萄牙的船更多驶往东方,意味着亚洲辣椒多由葡萄牙人带来。这里有两个记载:1500年左右,南亚次大陆果阿殖民地(属葡萄牙)一带就出现了辣椒;1552年,葡萄牙传教士巴尔萨泽 加戈将辣椒作为礼物送给当时领有九州岛丰后国和肥后国的大名大友义镇。 ——《时间秩序》 材料2:一种可能是辣椒经由墨西哥传至马尼拉, 最终传入中国的最早地点在浙江、福建沿海地区。 ——郑南《关于辣椒传入中国的一点思考》材料3:1571年至1898年,吕宋(今属菲律宾)成为西班牙殖民地,同时也带来了辣椒及其培植技术。当时往返于当地的华商大多来自福建和浙江,所以辣椒传入宁波、泉州等地可能性也很大。——《时间秩序》 自主思考后回答:1、材料中提到辣椒传入中国有几条路线?并在学案的地图上画出来。2、从辣椒传入路线中能够认定什么历史事实?3、以辣椒的旅行为载体,结合所学,分析当时全球存在几条全球重要航线?合作探究:同桌之间,根据图片的逻辑演绎,叙述三条贸易路线的历程。(史实准确,行程路线清晰)PPT教学课件教师总结突出中国的作用,并引导学生分析三条贸易路线对亚洲特别是对中国的影响活动意图说明:用辣椒作为线索,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究的好奇心理,层层深入引导出教材和课标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历史叙述能力环节三:二、世界格局的演变教师活动5学生活动5媒体&信息技术应用承上启下:是谁开启了辣椒的全球之旅?回答:西方殖民者PPT教学课件活动意图说明:由学生的回答引出早期殖民运动,再由教师解释世界格局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早期殖民运动的宏观影响,强化巩固初中基础史实,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素养教师活动6学生活动6媒体&信息技术应用用史料创设问题情境材料一:阿兹特克文明(Aztec Civilization)是墨西哥古代阿兹特克人所创造的印第安文明,是美洲古代三大文明之一。主要分布在墨西哥中部和南部。形成于14世纪初,1325年建造特诺奇蒂特兰城。他们的社会靠先进的农业技术维生,并带给世界很多重要的粮食,例如蕃茄、玉米、可可及辣椒。至16世纪初,发展到极盛时期。1519年,西班牙殖民者利用印第安人内部矛盾,进攻阿兹特克国,又于1521年卷土重来,阿兹特克人最后由于粮食和水源断绝,加之天花肆虐而失败。西班牙占领后,大肆屠杀毁坏特诺奇蒂特兰,标志着阿兹特克文明的灭亡。 材料二:据统计:阿兹特克的人口在1520年有1200万人,但到了1600年已锐减到100万人。 ——《欧洲史》 由一位同学来讲授所看课外书《阿兹特克文明》,其他同学结合文字材料分析阿兹特克文明灭亡的原因有哪些?由此得到什么认识?PPT教学课件活动意图说明:培养学生增强课外阅读,拓宽历史视野和历史叙述能力教师活动7学生活动7媒体&信息技术应用用图片和文字史料引导学生分析亚洲非洲的变化根据史料得出相关认识PPT教学课件活动意图说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全面性教师活动8学生活动8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引入文字和图片材料,分析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的概念和影响:中世纪兴旺发达的地中海贸易成为明日黄花,威尼斯、热那亚等城市的商业地位一落千丈……而(大西洋沿岸)里斯本、伦敦、安特卫普和阿姆斯特丹成为重要的国际商业都市…… ——孔祥民《世界中古史》根据教师的引导,理解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对欧洲的深远影响PPT教学课件活动意图说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全面性,文字与图片相互佐证,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素养教师活动9学生活动9媒体&信息技术应用用史料创设问题情境材料:1565—1815年,西班牙通过马尼拉大帆船不间断地航行于其殖民地菲律宾的马尼拉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之间,把福建月港运来的生丝与丝绸为主的明朝商品运往美洲等地。墨西哥人直接称之为"中国船"。与此同时,大量的白银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运回中国。从1500至1800年,西班牙统治下的墨西哥和秘鲁生产了大约占世界85%的白银,其中超过40%流入中国。——摘编自颜昌盛《近现代西方经济思想的变迁与趋势及其影响分析》教师总结,引入回答解说词的学法指导强化提升,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马尼拉帆船贸易写一段解说词。让两个学生来讲解说词,再让一个学生来对比两位同学的答案,并进行点评。PPT教学课件活动意图说明:用高考模拟题加强训练,让学生把本课内容逻辑梳理,并用因果联系叙述清楚环节四:课堂总结教师活动10:先用思维导图对整节课进行宏观把握,再引入习近平对西方崛起的评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阐述,引发学生对人类未来的理性思考。活动意图说明:家国情怀升华: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西方早期殖民给美洲等带来的深重灾难,认识到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才是整个世界的共同进步。
板书设计第7课 从全球联系的开始看人类命运共同体——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全球联系初步建立1、人口迁移与物种交换2、商品的世界性流动世界格局演变早期殖民扩张亚非美的遭遇欧洲社会转型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同样都是白银流入,为什么欧洲产生了“价格革命”,而中国的明清却没有实现社会转型?
10.教学特色与教学反思:本课课程结构的设计、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实施等,基本上贯穿着发展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这一任务,重在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核心素养和历史叙述能力,引进了新史料,以辣椒的全球之旅为线索创设了新情境,整体设计很是新颖和有趣。本课从教情学情出发设计出逻辑严密、环环相扣的问题探究;在内容选择上,能够展现历史发展大势和时代思考,精选史料,整合教材内容,形成篇章;在课程实施上,努力打磨历史情境,基于“论从史出”的理念设计教学问题,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将教、学、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和实践精神。最后,以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案,来与新航路开辟后的西方殖民相对比,引导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正确认识当今世界只有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才是整个世界的共同进步,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很好的完成了课程思政一体化的目标。
11.教学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