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京调 急急风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京调 急急风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2-16 21:1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 案
NO:13
课 题 京调 急急风 授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型 欣赏 课时 1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欣赏《京调》感受音乐欢快活泼的情绪,并能分辨乐曲的基本结构。
过程方法 通过参与体验,了解京剧音乐的伴奏乐器及其在表演中的地位与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与喜爱。
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情绪,分辨乐曲结构
难点关键 参与体验音乐活动
学情分析 《京调》 是一首民族管弦乐曲,根据京剧音乐中的典型音调连缀而成。要求学生听辨主奏乐器的音色,以及两个主题的出现先顺序,并熟记主题。在《急急风》的锣鼓经中带领学生走场,以感受其特点。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区别出文场与无偿的音乐,并了解其各自的伴奏乐器。
教学准备课程资料 课件、钢琴、教材
教 学 流 程 设计意图要求程度 动态调整
一、欣赏《京调》(初步感受)1、 老师播放乐曲录音,并提问:这首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具有怎样的音乐风格?有哪些乐器参与演奏?它的演奏形式是什么?2、 这首乐曲由两个主题多次重复构成。学生再次聆听乐曲录音,听出这两个主题。(分段欣赏)A主题1、学生边听音乐边思考:这个主题的主奏乐器是什么?节奏具有怎样的特点?2、学生挥拍随琴唱一唱这个主题,要唱出欢快的情绪。3、学生观看《苏三起解》视频,随音乐唱一唱,并思考:作曲家在原唱腔的基础上做了哪些改编?B主题1、学生边听音乐边思考:这个主题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它的节奏有什么特点?与A主题有什么不同?2、学生挥拍随琴唱一唱这个主题,要唱出优美的情绪。3、完整欣赏,学生边听边记录两个主题出现的顺序。4、老师提问:这首乐曲除了两个主题外,还有引子、间奏、尾声。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思考:引子的主奏乐器是什么?营造了哪种音乐风格?间奏出现过几次?每次出现时的旋律相同吗?尾声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它的音调来源于哪个主题?二、欣赏《急急风》1、老师播放两段京剧伴奏音响片段,学生听辩这两段伴奏的不同之处?2、老师介绍文武场的基本概念3、老师提问:根据刚才听过的两段京剧伴奏音响片段,京剧的文场伴奏和武场伴奏分别有哪些乐器?4、 老师介绍文场乐器和武场乐器。5、 老师播放京剧唱腔《儿行千里母担忧》音响片段,并提问:文场伴奏与武场伴奏是如何合作的?他们在京剧表演中分别具有怎样的作用?6、 老师介绍锣鼓经的概念。7、 老师播放锣鼓经《急急风》,并提问: 这段锣鼓经表现了什么?是如何表现的?8、 老师介绍锣鼓经的基本概念。9、 学生跟着老师读一读锣鼓经《急急风》,注意速度与力度记号。10.老师提问:同学们知道锣鼓经中的每个文字代表了哪种乐器和哪种演奏方式吗?11、老师讲解锣鼓经乐谱的记法。12、学生分成四组,每组演奏一种乐器,按教材《急急风》乐谱下方的演奏方法分别练习。13、学生分成四组,合奏《急急风》。三、教师总结. 带着问题聆听音乐容易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分段聆听,分辨乐曲的基本结构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区别出文场与无偿的音乐,并了解其各自的伴奏乐器。 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与喜爱。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京调 急急风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