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案
NO:14
课 题 红蜻蜓 授课时间
主备教师 课型 唱歌 课时 1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能与同学合作,用优美柔和的声音、均匀的气息演唱二部合唱歌曲《红蜻蜓》。
过程方法 用不同的力度变化来表现歌曲。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珍惜幸福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点 二部合唱
难点关键 音高准确、速度稳定、气息统一
学情分析 《红蜻蜓》 是一首简短的二部合唱歌曲。,有上下两个节奏基本相同的乐句组成,高低两声部的节奏则完全相同,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合唱在两个声部音准的把握上有难度。采取视唱歌谱的方式,先让学生唱准低声部 ,再学习高声部旋律,并进行唱谱的合唱练习,在唱准旋律的基础上在进行歌词的二部合唱。
教学准备课程资料 课件、钢琴、教材
教 学 流 程 设计意图要求程度 动态调整
一、导入:1、复习演唱《木瓜恰恰恰》。2、老师播放《红蜻蜓》范唱,并提问:这首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情绪体验?与《木瓜恰恰恰》有哪些方面的区别?3、老师简介歌曲。二、学唱歌曲学习歌曲第二声部旋律1、 老师播放《红蜻蜓》范唱,引导学生关注第二声部旋律。2、提问:歌曲两个声部的旋律节奏相同吗?你们能听出歌曲第二声部的旋律吗/2、 老师出示第二声部旋律,学生随音乐哼唱第二声部旋律。3、 老师弹奏第二声部旋律,学生随琴演唱第二声部旋律。4、 学生尝试用竖笛吹奏第二声部旋律,注意指法准确。学习歌曲第一声部旋律1、 老师出示第一声部旋律,学生随音乐哼唱第一声部旋律。2、 老师弹奏第一声部旋律,学生随琴演唱第一声部旋律。3、 学生尝试用竖笛吹奏第一声部旋律,注意指法准确。4、 在旋律中标识渐强、渐弱力度记号,学生演唱旋律时要表现出力度变化。三、二声部合唱1、老师与学生分成两声部合唱第一、第二声部旋律。2、竖笛合奏第一、第二声部旋律。3、学生分声部合唱第一、第二声部旋律,注意表现出力度变化。4、学生分声部随老师的伴奏演唱歌词。学生填词合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力度变化、声音和谐。5、 学生试着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二声部合唱表现。可以由老师和几个演唱水平较好的学生唱高声部,其他学生唱低声部,进行二部合唱。或者是第一段由学生领唱,第二段可用第一声部进行轮唱,第三遍合唱。四、用竖笛吹奏《红蜻蜓》1、学生试着挥拍视唱第三声部旋律。2、学生尝试用竖笛演奏第三声部,注意指法准确。3、学生分成两组,分别合奏第一、三声部和第二、三声部,注意速度稳定、气息统一。4、学生分成三组,合奏三个声部。。5、学生分成三个声部,合奏三个声部。五、完整表现歌曲1、老师演唱歌曲,学生用竖笛伴奏。2、学生合作表现歌曲。六、教师总结: 在对比聆听的基础上,感受歌曲风格的不同。 从学唱低声部入手,唱准之后再学唱二声部旋律。用不同的力度变化表现歌曲。提高学生合奏的能力。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红蜻蜓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