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方略 人教版】2014年春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课件(基础初探+要点归纳+达标测试):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全程方略 人教版】2014年春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课件(基础初探+要点归纳+达标测试):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4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5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3-21 20:0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3张PPT。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具体表现和影响。
(2)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再次调整经济政策的原因、内容和结果。
(3)“福利国家”制度建立的目的、实质。
(4)第三产业兴起和“新经济”出现。
(5)重点掌握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2.在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新变化的基础上,探究思考: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本质是什么?
(2)经济“滞胀”现象的出现说明了什么问题?
(3)我们应该从西方“福利国家”制度中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4)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看,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迅速发展:
(1)时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_____________初期。
(2)政策:盛行_____________济理论,普遍奉行_________的经济
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_________。
(3)结果:出现了经济发展的“_________”。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经国家干预宏观调控黄金时期2.改革调整:
(1)原因:20世纪70年代初,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_____”
现象。
(2)政策: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3)结果:逐渐形成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
并存的“_________”。滞胀混合经济【易错辨析】西方国家“国有”经济≠“公有制”
  西方发达国家“国有”经济和“公有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们发展国有经济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不得不进行的一种调整。这样的国有经济,不过是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成一群资本家占有而已。它不仅没有改变私有制,反而巩固了私有制。二、建立“福利国家”
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国家运用_____________和社会服务开支,干预社会财富
的分配。
3.过程:20世纪六七十年代_________,20世纪80年代以后缩小规
模。
4.内容: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_________、教育等。
5.特点: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6.评价:对_________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有许多弊端,导
致_________不堪重负。社会保障政策日渐完备失业保险社会稳定国家财政【思维点悟】你怎样理解“梯子”和安全网的说法?
提示:“梯子”是指国家、社会给人们提供发展的渠道和机会,“安全网”就是指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制度给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安全的保证。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第三产业的兴起:
(1)原因。
①_________的进步。
②___________的发展。
③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2)地位: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3)作用:促进了___________的提高;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
变化。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经济竞争力2.“新经济”的出现:
(1)背景:美国出现一大批_________,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出现:20世纪90年代初,“_______”问世。
(3)特点:以_________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
长模式。
(4)影响: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新兴产业新经济知识经济一、判断正误
1.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
提示:20世纪70年代,美国和西欧国家经济出现“滞胀”,各国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欧美国家的“福利国家”制度使资本家享有更多特权。( )
提示:“福利国家”制度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3.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已经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 )
提示: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其基本矛盾继续存在。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 )
提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5.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
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
模式。( )
提示:以美国为代表的“新经济”,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
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二、问题思考
1.凯恩斯主义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提示:凯恩斯主义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避免了自由放任下的生产盲目性,出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是由于国家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20世纪70年代初又出现了“滞胀”现象。2.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推行的所谓“福利国家”制度?
提示:“福利国家”制度并没有改变社会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质,也没有改变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而只是在新的社会经济政治条件下,垄断资产阶级通过国家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来保证资本积累和继续维护其统治的一种方式,它是整个现代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3.针对“福利国家”制度存在的弊端,我国在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时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提示:一定要从真正的社会公正角度出发,在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同时必须兼顾公平和效率,趋利避害,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真正社会作用。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提示:各国争相运用先进科学技术成果;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题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探究讨论】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国家对一些新兴工业部门、重大科研项目等投入大量资金,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至1970年共计达175亿美元。
材料二 美国还通过国家力量扩张国外市场,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为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实行补贴。?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先后实施了8个国有化法案,把英格兰银行、煤炭工业等国有化……企业国有化的改革实施后,一般生产都有所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自《世界当代史》请分析:
1.依据上述材料指出,美英两国为恢复和发展经济各采取了什么策略。
提示:美国:通过政府直接投资的方式拉动国内市场;通过国家财政补贴的方式大力扩张国外市场。英国: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2.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主要经验。
提示: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规模的干预。【要点归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特点、实质
1.原因:
(1)资本主义私人垄断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矛盾,造成一系列难以自解的危机,迫使私人垄断资本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殊作用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在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基础。 (3)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危机迫使垄断资产阶级呼唤国家垄断资本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只有国家才能充当调和矛盾的“救世主”。
(4)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科技革命需要巨额资金和有效管理,这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 2.特点:
(1)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如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改革单一的所有制形式。
(2)私人企业经营管理的调整。在所有制方面,通过股票分散化,出现了人民资本主义;另一方面,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
(3)完善社会福利制度,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
3.实质:生产关系的调节与完善。主题二 正确看待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探究讨论】
材料一 里根当选之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了实行少政府(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来一番“引人注目的改变”。
——王斯德《世界当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二 美国总统肯尼迪(1961—1963在任)曾说:“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请分析:
1.材料一中,里根政府进行“引人注目的改变”的客观原因是什么?“引人注目的改变”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提示:原因: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出现“滞胀”。含义: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材料二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积极意义?
提示:变化:建立“福利国家”制度;积极意义:缓和阶级矛盾,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3.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这些变化的认识。
提示: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点归纳】
关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
1.新变化的实质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2.新变化是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工人阶级长期不懈的斗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吸收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要实事求是地看待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事实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现阶段生产力的发展还具有相当的容纳能力,还有发展潜力和生命力;(2)要辩证地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既要看到它发生的深刻变化,又要看到这些调整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1.(2013·昆明高一检测)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其主要原因是 (  )
A.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战争的良性刺激作用
D.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解析】选B。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2.(2013·河南学业水平测试)下表是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的比重(%)分布表,该表体现的最主要信息是 (  )A.私有经济比重加强
B.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出现
C.福利政策的出现
D.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国家加大对经济的干预指导
【解析】选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于医治战争创伤、振兴经济、维持稳定的需要,许多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积极推进“国有化”运动。这部分企业经常担负着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职能。A与材料内容不符;B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C在题干中未体现。3.(2013·忻州高一检测)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面对经济“滞胀”现象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
A.实行股票分散化
B.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C.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各国立即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4.下图是漫画《“福利”的流浪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福利制度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稳定社会秩序
B.福利制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C.福利制度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
D.福利制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解析】选D。根据漫画标题和内容可知:流浪汉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福利制度的出现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A、B、C材料无法体现。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  )
①科学技术进步      ②社会生产力发展
③欧美国家政府财政支持 ④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6.“新经济”是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增长模式。这一概念首先出现在 (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解析】选A。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当时,美国的一家杂志称这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新经济”这一概念由此问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速度(以195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为基数,年平均增长率%)材料二 新世纪到来之际,我们已经创造了2 000多万个新的就业岗位,出现了30多年来最快速的经济增长,失业率为30年来的最低水平,贫困率降到20年间最低点,非洲裔美国人和拉美裔美国人的失业率达到最低,出现了42年间第一次的连续财政盈余。
——克林顿总统国情咨文(2000年1月)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51—1981年欧美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所示经济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什么经济形式的出现?这一经济形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解析】本题以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为主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第(1)题结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和科技革命回答。第(2)题解题关键是抓住信息:2000年,美国的经济现象,联系所学可判断是“新经济”。答案:(1)①凯恩斯主义盛行,欧美主要国家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②建立“福利国家”,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使穷人受惠不少,社会秩序相对安定。
③第三产业兴起,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
(2)经济形式:20世纪90年代“新经济”的出现。
主要特点: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