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16 21:38:35

文档简介

炎陵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地理试题
总分100分 时量75分钟
单选题:本题共26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北京时间2022年7月 24日14时22分,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19.61°N,110.72°E)航天发射中心点火发射,此次发射取得圆满成功。与此同时,在巴黎(东一区)游玩的小明正在观看长征五号火箭发射直播。据此完成1~2题。
1.小明观看长征五号火箭发射直播最适宜的当地时间是( )
A.7月24日7时 B.7月24日8时 C.7月24日9时 D.7月23日14时
2.与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相比,酒泉航天发射中心( )
A.更加节省发射燃料 B.适合发射的天数更多
C.交通运输更加便利 D.发射安全系数更高
当地时间2022年11月16日17时,中国和印尼合作建设的雅万高铁首次试验运行的画面开始网络直播:一列由我国研发制造的崭新亮丽的综合检测列车缓缓驶出万隆站,并逐渐加速前行……下图示意雅万高铁沿线地区,据此据此完成3~4题。
3.修建雅万高铁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A.群岛国家,领土过于分散 B.板块交界附近,地质条件复杂
C.途经多座山峰,地形起伏大 D.常年遇到火山喷发,安全性差
4.中国和印尼合作建设的雅万高铁试验运行这天( )
A.检测车迎着落日的余晖驶离站台 B.万隆站正午日影朝向正南
C.在佛山19点开始可观看全程直播 D.雅加达昼长时间比北京长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质剖面,其中①指断层,图中河流平直并与该剖面垂直,图中太阳光线为该地正午时的太阳光线。此日我国各地达到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据此完成下面5~6题。
5.据图推断该地河流流向( )
A.自西南向东北 B.河流自东向西流 C.河流自北向南流 D.河流自西向东流
6.图中地理过程形成的先后顺序正确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④③②
受强劲涨潮流影响,杭州湾北岸形成金山深槽等水下冲刷坑。水深点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海床的冲淤趋势,深槽的反复冲淤将危及杭州湾北岸的海堤稳定。下图示意 1989~2018年金山深槽附近区域深度大于20m水深点的出现频率,据此完成下面7~8题。
7.据图文推测,1989—2018年金山深槽( )
A.面积不断缩小 B.深度不断减小 C.重心一直北移 D.整体侵蚀为主
8.对杭州湾北岸海堤稳定性影响最小的年份段为( )
A.1997—2002年 B.2002—2006年 C.2007—2012年 D.2015—2018年
西宁市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海拔高,无霜期短,传统温室大棚常出现季节性闲置现象。为有效进行棚内气候管理,温室大棚顶部常设置通风口(下图)。近年来,西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将温室大棚下挖(100±10)cm,采用“太阳能+地源热泵+多能互补”技术,实现了蔬菜全年种植。据此完成9~10题。
9. 西宁市传统大棚常出现季节性闲置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春季多风沙天气 B. 夏季紫外线强烈 C. 秋季降水量较小 D. 冬季太阳辐射弱
10. 推测西宁市温室大棚顶部通风口打开的时间段为( )
A. 夏季午后 B. 夏季夜晚 C. 冬季午后 D. 冬季夜晚
呼伦湖地处我国半干旱地区的高纬度地带,面积变化非常大,湖水经东北部河流流出,湖泊东部有大面积的沙丘。读图,完成下面11~13题。
11.形成图中湖滨沙丘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流水堆积作用 B.流水搬运作用 C.风力堆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12.下列有关湖泊东部沙丘形态特征的推测,合理的是( )
A.东侧坡度陡,西侧坡度缓 B.东侧坡度缓,西侧坡度陡
C.越靠近呼伦湖,坡度越陡 D.越靠近呼伦湖,坡度越高
13.若在该地区大力开发滑沙入湖旅游项目,则该旅游活动对沙丘影响最明显的季节及具体影响是( )
A.冬季,使沙丘高度增加 B.夏季,使沙丘高度增加
C.冬季,使沙丘高度减小 D.夏季,使沙丘高度减小
三江源地区冬春季受西北冷空气和西南印度洋、盂加拉湾暖湿气流的交会。下图示意三江源地区不同坡向的积雪日数。据此完成下面14~15题。
14.三江源地区南坡积雪日数较北侧少,主要是因为南坡( )
A.降雪量少 B.坡度陡峻 C.太阳辐射强 D.风速大
15.三江源地区西坡积雪日数较东坡多,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降雪量 B.坡度 C.太阳辐射 D.风速
图为某区域图,纬度跨度不超过 10度。图中右侧分别表示乙河谷剖面图和 Q湖不同季节的蓄水面积图,据此完成下面16~17题。
16.下列关于该图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所示地区位于南半球 B.图中河谷地质构造为向斜
C.该地区天然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该地区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17.下列对图中Q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Q湖最大湖面b出现在七月 B.Q湖湖水的盐度最高季节出现在一月
C.1月份Q湖对甲河源头起到主要补给作用 D.Q湖北部水面深度变化大于南部
秘鲁鳀是栖息于东南太平洋近岸 30海里 50m水深海域的冷水性鱼类,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单鱼种,环境变化极大地影响着鱼种的资源变动。下图为东太平洋强厄尔尼诺年表层海水距平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8~19题。
18.强厄尔尼诺年时,秘鲁鳀迁徙的方向最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9.当秘鲁喜迎鳀鱼丰收大年时,下列地理事件发生概率增大的是( )
A.澳大利亚山火频发 B.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水温异常下降
C.鳀鱼的天敌种类增多 D.秘鲁当年降水量偏多
燕麦是一种粮饲兼用的农作物,主要分布在美国北部平原、加拿大中南部、中国西北部和波兰等地。由于燕麦营养价值高,有降低血压、血脂等功效,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表1反映1981~ 2019年世界四大燕麦主产国的燕麦收获面积贡献率、单产贡献率及总产量年均变化,据此回答20~22题。
20.根据燕麦主要分布区域,推测燕麦的生长习性是( )
A.喜湿、耐高温 B.喜热、耐干旱 C.喜湿、喜温凉 D.耐旱、喜温凉
21.1981~2019年期间,对燕麦主产国总产量贡献率一直以单产为主导的是( )
A.美国 B.加拿大 C.中国 D.波兰
22.近年来,世界燕麦总产量下降幅度减缓以及部分地区出现小幅回升,主要原因是( )
A.市场需求增大 B.单产大幅度增加 C.全球气候变暖 D.主产国产量激增
坡耕地上的种植方式主要有两种:横坡垄作,即垄的方向和坡向垂直;顺坡垄作,即垄的方向和坡向平行。下图示意两种种植方式。完成23~24题。
23.坡耕地采取顺坡垄作方式的优势有( )
①充分利用光照 ②水土保持良好 ③利于排水 ④利于通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我国的坡耕地大多采用横坡垄作,耕作方式的不同体现了( )
A.区域的整体性 B.区域的差异性 C.区域的开放性 D.区域的动态性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难题。德国鲁尔区、山西省都属于资源枯竭型地区。鲁尔区的产业发展经历了“辉煌—衰退—振兴”三个阶段。山西省是我国能源大省,但其经济综合竞争力排名在全国靠后。下左图示意德国鲁尔区,下右图示意山西省。据此完成25~26题。
25.两地发展煤炭工业的共同区位条件是( )
A.水源充足 B.原料丰富 C.科技力量雄厚 D.水陆交通便利
26.山西省产业转型可借鉴鲁尔区经验的是( )
①产业结构向轻工业方向发展 ②优化能源供给结构,降低对煤炭的依赖度
③优化工业结构,优先发展高端制造业 ④加大原煤外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48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
阿拉斯加是世界著名寒区,考察中发现南部沿海存在较多石灰岩质的冰川漂砾。10 万年以来,受气候变化和冰川进退等因素影响,阿拉斯加植被景观处于动态变化中。现今,阿拉斯加常见的植被有云杉、灌木、苔原,它们对土壤水分和热量需求依次降低。在中南阿拉斯加沿海年降水量可超过1900mm,山麓地带云杉广布。上图示意中南阿拉斯加的位置,下图是阿拉斯加近10万年来气候和植被的演化。
(1)判断冰川漂砾所属的岩石类型,并描述该类岩石的主要特征。(6 分)
(2)指出2万年以来阿拉斯加山麓植被演替的先后顺序,并分析其原因。(6分)
(3)说明中南阿拉斯加沿海降水较多的原因。(6 分)
(4)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推测阿拉斯加植被类型与分布的变化趋势。(6 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4分)
马隆贝湖位于非洲东南部的热带草原气候区,希雷河注入该湖,并从南端流出并最终入海。湖水平均深度2—2.5米,最大深度6米。湖区人口增长快,草地被大量开垦,90%的耕地用于种植玉米。1990 年代以来,区域气候趋于干旱,马隆贝湖快速萎缩。为改变现状,当地政府积极鼓励湖区农户在耕作之余养殖蜜蜂创收。下图示意马隆贝湖流域。
(1)描述4-9月马隆贝湖的水文特征。(6分)
(2)分析湖区周围种植玉米的有利自然条件。(6 分)
(3)分析自1990年代以来马隆贝湖快速萎缩的主要原因。(6分)
(4)当地政府积极鼓励湖区农户发展养蜂业,请说明其理由。(6 分)炎陵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共26小题,每题2分,共52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B B D D B D D D A C A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C A A C C B D B A C B B B
二、非选择题(共2大题,共48分)
17(1):
题号及分值 17(1),6分
参考答案 沉积岩(2分)。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2分),常含有化石(2分)。
给分点 沉积岩 层理结构 有化石
补充答案 无 层理;明显分层;层状分布 无
17(2):
题号及分值 17(2),6分
参考 答案 先后顺序:苔原、灌木、云杉。(2分) 原因:早期气温回升,冰雪融化,冰川消退区率先出现对水热要求低的苔原;随着气温升高,土壤水分增加,灌木逐渐取代苔原;近现代气温继续升高,土壤水分更加充足,云杉成为优势植被,林下光照减少,灌木逐渐被取代。(任答2点得4分)
给分点1 苔原、灌木、云杉。(2分) 不能更改顺序,同答案才能给分。 用箭头表示顺序给分。
给分点2 1 .气温回升2分 2. 降水增多2分 3.土壤水分增多2分 4.气温回升,湿度增加,水热条 件组合与植物演替相适应2分 5.林下光照减少,灌木逐渐被取代。2分 题目中有信息提示,“他们对土壤水分和热量需求依次降低”所以答案涉及以上内容就可以给分。
题号及分值 17(3),6分
参考答案 盛行西风带来丰富的水汽;受山脉的阻挡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 沿岸有(阿拉斯加)暖流经过,增加降水。(每点2分,满分6分)
给分点 给分点是“西风”。能够准确写出西风带、盛行西风均可得 2 分 。 给分点是“地形”。无论写地形、山脉, 阻挡、抬升、汇聚均 可得2分。 给分点是“暖流”。 只要写清暖流有影响即可得2分。
补充答案 沿海地区,水汽丰 富可以给2分;温带 海洋性气候降水多给 2 分;
17(4):
题号及分值 17(4),6分
参考答案 喜温湿的植被类型增加;植被群落结构(垂直结构)更复杂;植被向高纬度地区迁移;植被向高海拔地区迁移。(每点2分,答对其中三点得 6 分 )
给分点 喜温湿植被类型增加;群落结构复杂;植被分布变化
补充答案 云杉林等的植被类型增加;云杉林等的植被数量增加,植被类型更多 样;分布由低海拔向高海拔变化;由低纬向高纬变化
18(1):
题号及分值 18(1),6分
参考答案 湖水量少(或水位低);含沙量小;无结冰现象;属淡水湖。(每点2 分,答对其中三点得6分)
给分点 湖水量少(或水位 低 ) 含沙量小 无结冰现象 属淡水湖
补充答案 流量小,湖水量减 少,水位降低,湖 水深度小(下降), 湖泊面积小(萎 缩);地下水补给 含沙量减小,湖水清澈(透明度高),流速慢(小) 水温较高,无 结冰期 盐度小(低), 淡水
不给分的答案 降水量小,蒸发量 大,河流补给量大, 水位季节变化大 含沙量大 气温较高,热 带草原气候, 干湿季分明 咸水湖,盐度 增加
备注 本小题4个得分点,每个得分点2分,答对其中三点得6分。有错别 字不给分。
题号及分值 18(2),6分
参考答案 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光热条件好;湖盆地形,地势较平坦;有淡水湖泊和 众多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含有机质较高的草地转为耕地,土壤肥力高。(每点2分,答对其中三点得6分)
给分点 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区(1分),光 照/热量条件好(1 分 ) ②地形:湖区周 围/湖盆地形(1 分),地势较平坦 /地形平坦(1 分 ) ③水源:有淡水湖泊/众多河流(1分),水源充足/水资源充足 (1分) ④土壤:含有机质较高的草地转为 耕地/河流在湖区 周围淤积(1分), 土壤肥力高/土壤 肥沃(1分)
补充答案 气候:纬度低/热 带地区(1分),热 量充足(1分) 土地面积:种植面积大或耕地面积 大(1分)
题号及 分值 18(3),6分
参考答 案 气候变干,湖水蒸发增强(或降水减少);湖泊水位较浅,湖水容量较少;村庄多人口增长快,生活生产用水量大增,入湖水量减少;过度开垦草地,湖区水土流失加剧致湖盆淤积。(每点2分,答对其中三点得6分)
给分点 气候变干,蒸发增 强(或降水减少) 湖泊水位较浅, 湖水容量较少 人口增长快,生活生 产用水量大增 过度开垦草地,湖 区水土流失加剧致 湖盆淤积
补充答 案 全球变暖,蒸发增 加;气候干旱,入 湖河流的水量减 少 大面积种植玉米,灌 溉用水增大;人口增 长快,用水需求量大, 水资源浪费严重 草地面积减少,涵 养水源能力减少, 补给水量减少;过 度开垦,导致水土 流失
题号及分 值 18(4),6分
参考答案 当地多草原植被和玉米种植,有丰富的蜜源植物;蜜蜂帮助农作物授粉,可提 高种植业产量;养蜂业不占耕地,利于植被恢复和保护;养蜂能够创收,增加 农户收入。(每点2分,答对其中三点得6分)
给分点 丰富蜜源植 物2分 农作物增产2分 植被恢复和保护 2分 增加农户收入(就业机 会)2分
补充答案 (采分点及替代词 ) 有丰富花 蜜、花粉; 授粉可提高玉米产 量 ; 改变单一的农业结 构(增加农业产品 种类)(发展多种经 营),增加经济效益 蜜蜂采粉传播利 于植被繁殖和生 长 ; 增加农户收益;人口增长快,养蜂可增 加就业 ; 村庄多,劳动力丰富, 增加就业;
不给分的 答案 促进养殖业发展; 养蜂经济收益更 大 ; 养蜂业技术要求 低 ; 减少耕作用水, 减缓马隆贝湖的 萎 缩 ; 减少玉米种植从 而减少用水量; 缩小耕地面积, 减少水土流失; 促进乡村产业转型; 减少对玉米种植的依 赖 ; 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备注 ①答案没有分析过程,只有结论性语言,每点只给1分; ②逻辑关系错,不得分; ③分别从有利条件(1)和有利影响(3)(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四 个角度设置得分点,答对其中的三点得6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