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方略 人教版】2014年春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课件(基础初探+要点归纳+达标测试):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全程方略 人教版】2014年春高中历史必修二导学课件(基础初探+要点归纳+达标测试):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3-21 20:0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8张PPT。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经济全球化的原因及评价。
(2)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过程、宗旨、作用及影响。
(3)中国加入WTO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4)重点掌握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2.在掌握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基础上,探究思考
(1)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2)发展中国家应该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3)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有什么异同点?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采取了哪些措施?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1.原因:
(1)交通运输技术和_________的迅猛发展。
(2)_________和各种国际组织的强有力推动。
(3)两极格局瓦解为经济全球化扫清了障碍。
(4)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实行。信息技术跨国公司2.评价:
(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也
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_________。
(2)_________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
(3)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面临机遇和挑战,在全球化中处
于劣势和被动地位。利益失衡发达国家【思维点悟】你如何认识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提示: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经济全球化是通过跨国公司实现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和销售,促进资本流通,并能实现人员自由流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二、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1.背景:
(1)关贸总协定在解决争端时缺乏_______强制措施。
(2)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2.成立:1995年,_____________取代关贸总协定。
3.内容: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
___________。法律性世界贸易组织贸易自由化4.作用:
(1)_______________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
(2)使各成员国通过贸易获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
(3)努力减少其成员间的不平等,重视发展中国家和贸易小国的
利益。规范化和法制化【易错辨析】世界贸易组织并非国际政治组织
  世贸组织是世界贸易联合体,它是一个国际经济组织,而不是国际政治组织,所以它不能强迫任何国家加入,各国都是自愿参加。它有很多规则,规范世界贸易往来,它的运作方式是基于规则而非强权,它的决策都是采取“完全协商一致”方式作出的。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过程:
(1)中国是___________的创始成员国之一。
(2)_____年,中国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
(3)_____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关贸总协定198620012.评价:
(1)机遇:
①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发展,进一步完善了_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②促进_________的增长,有利于建立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
(2)挑战: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强的竞争,一些产
业受到冲击。
3.对策:中国的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_________,以适应新的国际
经济形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世界经济竞争能力一、判断正误
1.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主要原因是两极格局的瓦解。 ( )
提示: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主要原因是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生产的国际化加快。×2.世界贸易组织和关贸总协定都不是正式机构。 ( )
提示:关贸总协定只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正式机构,是国际经济贸易中调解各成员国之间贸易关系、解决各成员国贸易争端的机构。世贸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起,并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3.经济全球化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 )
提示:经济全球化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而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开始增多。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4.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 )
提示: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原材料、资本和劳动力等的国际流动,加速了世界经济发展。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等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5.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企业只有利,是一种发展机
遇。 ( )
提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不仅有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的权利,
还能够参与制定有关规则,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中把握主动
权,可以增强国力,是机遇。但因为技术水平、资金问题,往往
在激烈的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所以必须保持清醒的头
脑,制定合理的对策,在积极主动地参与过程中谋求发展。×二、问题思考
1.为什么说世贸组织比关贸总协定更适应世界贸易发展的潮流?
提示:(1)关贸总协定是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在解决贸易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难以适应世界贸易自由化深入发展的时代潮流。
(2)世贸组织的规定对所有成员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各成员必须进行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调整,以适应世界贸易组织管理全球贸易的要求。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组织是如何建立的?
提示:1947年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这既是一个多边性国际协定,又是一个临时性国际组织,对推动世界贸易自由化起较大作用;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它是由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发展而来的,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起来。3.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1)科学技术的发展(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2)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必要条件)。
(3)跨国公司、区域化经济集团的推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
(4)全球范围内普遍接受和认可市场经济制度(疏通商品流通渠道)。
(5)两极格局结束(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6)国际金融的发展(全球化发展的催化剂)。4.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集团化有何关系?
提示:(1)联系。
①二者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都是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的表现,都是在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迅速发展的。
②经济区域集团化实际上是经济全球化的阶梯。从整体上看,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因为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而有所削弱,世界经济中的相互依赖关系反而得到加强。
③二者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2)区别。
①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②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主题一 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中国加入?
【探究讨论】
材料一 缔约各国政府……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作出贡献。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材料二 本协定各方……进一步认识到需要作出积极的努力,以保证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它们的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
——《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定》
材料三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同样需要一个更加改革开放、日益举足轻重、充满勃勃生机的中国。
——《中国对外开放新的里程碑》请分析:
1.比较材料一、二,分析世界贸易组织在目标方面对关贸总协定的继承与发展。
提示:(1)继承:通过削减关税和消除关税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以促进自由贸易。(2)发展:关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利益。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原因。
提示:(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综合国力不断提高;(2)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需要融入世界经济的主流,需要扩大交往,学习发达国家;(3)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要点归纳】
世界贸易组织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
世界贸易组织不仅适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而且它本身作用的扩大和地位的提高,也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
1.世界贸易组织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普遍接受的规则,为全球贸易的发展规定了方向。 2.世界贸易组织的扩大,将其自由贸易原则拓展到更多领域。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的扩大,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经济争端必然增多,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就会演变为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战,严重阻碍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总之,世界贸易组织制定的一系列协议与规范,对于推动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性潮流,具有较强的不可逆性。主题二 经济全球化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探究讨论】
材料一 技术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凭借全球性技术(如无线电通讯技术、核武器、洲际运载火箭、计算机网络等)而形成的经济、军事力量,无疑会为掌握这些力量的国家带来巨大利益。准确地说,全球化将处在掌握全球性技术力量的国家主导之下”。
——赵英《技术演变与全球化》材料二 到1986年时,第三世界国家的外债已经接近10 000亿美元,支付债务利息占去了其出口收入的四分之一到一半。为了支付债务利息,第三世界各国政府都减少了它们的社会支出和进口……第三世界进口额的减少立即导致了第一世界失业人口的增加。……失业率的上升转而又引起对保护性关税的需求……这些经济问题驱散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自信心和愉快。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 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
——江学时《发展中国家怎么办
——拉美国家的实践》
请分析:
1.结合材料一分析经济全球化对谁最有利,对谁最不利。为什么?
提示:对发达国家最有利,对发展中国家最不利。因为发达国家掌握着资金、技术、市场、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2.材料二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什么现象?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现象: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大,已经影响到了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实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3.根据以上材料,评价材料三的观点。
提示:观点是片面的。尽管在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凭借全球性技术,占据主导地位,拉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但全球化是世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进步的体现。【要点归纳】
中国如何面对全球化
1.机遇:我们可以吸收资金,学习经验,引进技术,加快自身的发展,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挑战:一是伴随先进技术而来的西方思想,西方国家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中国和平演变战略;二是由于中国基础差,政策法规还不成熟,全球化中还面临着很大的风险,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就证明了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威胁。 3.应对:抓住机遇,积极参与;防范风险,趋利避害。
(1)要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改善投资环境。
(2)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市场经济体系。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完善对本国的金融市场和经济运行的监督和管理,防范经济风险,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4)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科技创新,增强国际竞争力。
(5)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对话,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1.(2013·北京高一检测)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是 (  )
①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②世界市场的扩大
③美苏两极格局结束 ④跨国公司数量增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C。③是世界格局剧变的表现,是加速经济全球化的原因,而不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①②④都是经济全球化的表现。2.有学者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这主要是因为 (  )
A.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B.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
C.两极格局的存在 D.南北经济发展的悬殊
【解析】选C。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历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为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世界市场被一分为二,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市场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市场。3.(2013·陕西学业水平测试)同学们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以下图片。从这些图片可以看出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  )
A.两极格局的解体 B.欧盟成立
C.科技革命 D.经济全球化【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图片材料解析能力。图片材料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全球化主要成果和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弊端引发的反全球化运动。A、B、C与材料信息无关。4.在经济全球化面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  )
A.已平等地享受风险和机遇
B.起着共同的推动作用
C.处于不同的受益地位
D.都主张实行高度贸易自由化
【解析】选C。发达国家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5.(2013·河北学业水平测试)被称为“经济联合国”的世界贸易组织(WTO),构建了当今世界的多边贸易体制。该体制的宗旨是 (  )
A.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B.促进知识经济发展
C.减轻发展中国家债务 D.促进贸易自由化
【解析】选D。世界贸易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6.21世纪初,我国为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而采取的历史性举措是 (  )
A.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开始进行“复关”谈判 D.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解析】选B。2001年11月10日,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C、D均不符合题干中“21世纪初”的时间条件。7.(2013·福建学业水平测试)当今世界越来越紧密地成为一个整体,相互间的联系和依赖空前加强,这种趋势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波音公司的波音777型客机由13.25万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由全世界的545家供应商生产。其中,8家日本供应商制造飞机机身、机门和机翼,1家新加坡供应商制造机头起落架的舱门,3家意大利供应商制造机翼阻力板。材料二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
——《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1)材料一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什么?
(2)材料二主要反映了这种趋势下存在什么问题?导致这种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联系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政府如何应对这种趋势的挑战。【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显示出波音777型客机生产的国际化即可判断。第(2)题第一问通过纵横对比表格中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数值概括;第二问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由欧美发达国家主导的旧的世界经济旧秩序。第(3)题就是表明对国际经济旧秩序、经济全球化的正确态度和采取的措施。答案:(1)经济全球化。
(2)问题: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原因:世界经济旧秩序。
(3)坚持改革开放,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因势利导,趋利避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