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6.1北方地区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6.1北方地区同步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17 07:53:2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6.1北方地区同步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读“北京、广州、乌鲁木齐、拉萨四城市气候特征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城市①、②、③、④所属的四大地理区域依次为( )
A.西北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 B.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2.关于图中四城市所在地理区域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所在区域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多为旱地
B.①与②所在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沿400 mm等降水量线
C.③所在区域植被自西向东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④所在区域全部属于内流区,河流多以冰雪融水补给
【答案】1.D 2.A
【分析】1.图中气候类型图可知,图中①地是温带季风气候,②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③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④地是高原山地气候,我国北方地区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青藏地区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D对,ABC错。故选D。
2.我国北方地区气候以①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北方地区所在区域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多为旱地,故A正确。南方地区以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大致沿800mm等降水量线,故B错误。西北地区以③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西北地区植被自东向西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故C错误。青藏地区以④高原山地气候为主,青藏地区河流既有外流河,也有内流河,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理区域.在中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一定的调整,就把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阅读我国某地气候资料表,完成下面小题。
1月平均气温(°C) 7月平均气温(°C) 6~8月降水量(mm) 12月~次年2月降水量(mm) 年降水量(mm)
-3.4 23.8 429 85 685
3.该地很有可能是( )
A.广州 B.武汉 C.海口 D.北京
4.关于该地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②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经济作物是棉花③农作物一年一熟④农作物两年三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3.D 4.D
【分析】3.由题目信息可知,该地区冬冷夏热,属于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广州和武汉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海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只有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故选D。
4.由上题可知,该地区是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部,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经济作物是棉花;农作物熟制是两年三熟,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及对农业的影响。
5.造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河流流量小 B.人为污染严重 C.浪费严重 D.工农业用水量大
【答案】A
【详解】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较少,且季节分配不均,河流流量小,造成该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污染、浪费和工农业用水量大是人为原因,故选A。
【点睛】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图为一幅剪纸作品,名为“煎饼飘香”。煎饼的主要食材来自小麦和杂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剪纸中反映的生活场景的主要分布区是(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7.下列对该场景主要分布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自然特征是干旱 B.特有的畜种是牦牛
C.耕地多为水田 D.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答案】6.B 7.D
【分析】6.由题目可知,煎饼的主要食材来自小麦和杂粮,反映了这些地区主要是北方地区,粮食作物以小麦和玉米、高粱等为主,故选B。
7.由上题可知,煎饼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这里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耕地以旱地为主、属于以旱地为主的农耕区,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特征。
8.水资源供需不足一直限制了华北平原地区农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种现状,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增加机井数量及地下水开采量 B.减少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量
C.利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D.推广喷灌、滴灌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答案】D
【分析】我国东临太平洋,西靠亚欧大陆,降水的空间分布不均匀,呈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尤其是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缺水严重。
【详解】华北地区的地下水长期超采,地面大范围下沉,增加机井数量及地下水开采量,已明显影响到了生产建设,故A错误;减少农田面积会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和农民的切身利益,不可取,故B错误;直接利用污水灌溉,会污染耕地,也不可取,故C错误;针对本区水资源短缺,推广喷灌、滴灌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节约用水是一条有效的措施 ,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华北地区缺水的解决措施。
“最喜北方的秋色,白云蓝天,疏风淡影。满目随风而逝的榆钱儿、槐针儿、梧桐大片,淡红浅黄,……”。这是某散文对北方景色的描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C.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0.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活动特色鲜明。读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场景图,反映我国北方农业生产活动的是( )
A. B. C. D.
【答案】9.A 10.B
【分析】9.以上四个语句中,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指北方地区,故A正确。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描述的是南方地区,故B错误。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指西北地区,故C和D错误。故选A。
10.以上四种农业生产活动中,吐鲁番葡萄园、牧民在剪羊毛是西北地区,藏民的青稞脱粒是青藏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烟台收获苹果是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北方地区自然与社会经济特征。
下图表示我国某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1.该市气温年较差约为( )
A.25℃ B.-6℃
C.19℃ D.31℃
12.该市的气候类型属于(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13.该市最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答案】11.D 12.A 13.B
【分析】11.由图可知,图中该地最高气温是25℃,最低气温是-6℃,所以该市气温的年较差是25-(-6)=31℃,故选D。
12.由图可知,图中所示该地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故选A。
13.由上题可知,该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大区域中的北方地区,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特点。
华北平原某地的农事安排:秋季播种小麦;次年,春季施肥浇水,夏季收获小麦、播种玉米,秋季收获玉米、再播种小麦。下表示意该地的气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日均最高气温(℃) 13 28 25 8
日均最低气温(℃) 3 18 15 -1
平均降水量(mm) 93 372 166 63
平均风速(m/s) 3.4 1.5 2 2.8
14.此地的作物熟制是(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
15.此地小麦生长可能受旱灾影响最严重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14.B 15.A
【解析】14.由题目可知,华北平原在一年时间里夏季收获小麦、秋季收获玉米,作物的熟制应是一年两熟,故选B。
15.由题目可知,华北平原以种植小麦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春季时由于气温回升,水分蒸发快,还该地区的雨季还未到来,又是小麦的返青季节,最容易遭受的是春旱灾害,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华北平原农业生产有关知识。
二、解答题
16.读中国四大区域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A_____地区B_____地区C______地区D_______地区。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①是_____山脉 ②是_____③是_____平原。
(3)B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C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4)在④⑤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填序号)。
【答案】 西北 北方 南方 青藏 昆仑 秦岭 东北 温带季风气候 水稻 ④
【分析】在我国地图上,把秦岭-淮河线、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青藏高原边缘线这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结合起来,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线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详解】读图可知,(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是: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
(2)①是昆仑山脉 ②是秦岭,③是东北平原。
(3)B北方地区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C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是水田,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4)依据位置,④为黄土高原,⑤为云贵高原;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是④黄土高原。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概况。
17.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_省。
(2)B是我国最大的平原_________,因有肥沃的黑色土壤,被称为“黑土地”。
(3)B地形区耕地类型是_________;作物熟制是_________;重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
(4)C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_________。
(5)图中阴影地区地表沟壑纵横,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请写出一种治理措施_________。
【答案】 黑龙江 东北平原 旱地 一年一熟 小麦 辽中南工业基地 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 植树种草。
【分析】该题以读我国北方地区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等自然地理特征、农业、工业、生态环境为题等人文地理特征,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A省是黑龙江省。
(2)读图可知,B是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因有肥沃的黑色土壤,被称为“黑土地”。
(3)读图可知,B地形区耕地类型是旱地,作物熟制是一年一熟,重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
(4)读图可知,C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辽中南工业基地。
(5)读图可知,图中阴影地区地表沟壑纵横,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黄土结构疏松,裂隙较多,缺乏植被保护,在降水集中的夏季;为了治理水土流失,可以采取的治理措施:植树种草。
18.“十一五”期间,世界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在中国的版图上跃然而出,一幅宏伟蓝图正变为现实。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空间上,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总体呈现从________向_______递减的状态。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________分布不平衡的状况,该工程是把________水系的水引入北方,尤其是_________地区。
(3)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修建__________。
【答案】(1) 东南
西北
(2) 空间 长江 华北
(3)水库
【分析】考查以南水北调为材料,涉及到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以及我国水资源短缺的解决措施,需综合分析,结合所学知识点读图解答即可。
(1)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受降水的影响,时空分布不均匀,季节分配是夏秋多、冬春少,空间上有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
(2)南水北调工程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尤其是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缺水更严重。
(3)由于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匀,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采用了兴建水库的方式来解决,在丰水期存水,到了枯水期放水,调节时间分配上的不均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6.1北方地区同步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读“北京、广州、乌鲁木齐、拉萨四城市气候特征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城市①、②、③、④所属的四大地理区域依次为( )
A.西北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 B.北方地区、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
C.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南方地区 D.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2.关于图中四城市所在地理区域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所在区域平原广阔,土壤肥沃,耕地多为旱地
B.①与②所在区域的分界线大致沿400 mm等降水量线
C.③所在区域植被自西向东依次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D.④所在区域全部属于内流区,河流多以冰雪融水补给
阅读我国某地气候资料表,完成下面小题。
1月平均气温(°C) 7月平均气温(°C) 6~8月降水量(mm) 12月~次年2月降水量(mm) 年降水量(mm)
-3.4 23.8 429 85 685
3.该地很有可能是( )
A.广州 B.武汉 C.海口 D.北京
4.关于该地农业生产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②主要粮食作物是冬小麦,经济作物是棉花③农作物一年一熟④农作物两年三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造成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河流流量小 B.人为污染严重 C.浪费严重 D.工农业用水量大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图为一幅剪纸作品,名为“煎饼飘香”。煎饼的主要食材来自小麦和杂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关于剪纸中反映的生活场景的主要分布区是(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7.下列对该场景主要分布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主要自然特征是干旱 B.特有的畜种是牦牛
C.耕地多为水田 D.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
8.水资源供需不足一直限制了华北平原地区农业的发展,为了解决这种现状,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
A.增加机井数量及地下水开采量 B.减少农田面积以降低农业用水量
C.利用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灌溉农田 D.推广喷灌、滴灌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最喜北方的秋色,白云蓝天,疏风淡影。满目随风而逝的榆钱儿、槐针儿、梧桐大片,淡红浅黄,……”。这是某散文对北方景色的描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C.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0.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活动特色鲜明。读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场景图,反映我国北方农业生产活动的是( )
A. B. C. D.
下图表示我国某市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1.该市气温年较差约为( )
A.25℃ B.-6℃
C.19℃ D.31℃
12.该市的气候类型属于( )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13.该市最可能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华北平原某地的农事安排:秋季播种小麦;次年,春季施肥浇水,夏季收获小麦、播种玉米,秋季收获玉米、再播种小麦。下表示意该地的气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项目季节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日均最高气温(℃) 13 28 25 8
日均最低气温(℃) 3 18 15 -1
平均降水量(mm) 93 372 166 63
平均风速(m/s) 3.4 1.5 2 2.8
14.此地的作物熟制是(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
C.一年三熟 D.两年三熟
15.此地小麦生长可能受旱灾影响最严重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二、解答题
16.读中国四大区域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A_____地区B_____地区C______地区D_______地区。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①是_____山脉 ②是_____③是_____平原。
(3)B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C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
(4)在④⑤两地中,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是________(填序号)。
17.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_省。
(2)B是我国最大的平原_________,因有肥沃的黑色土壤,被称为“黑土地”。
(3)B地形区耕地类型是_________;作物熟制是_________;重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
(4)C是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_________。
(5)图中阴影地区地表沟壑纵横,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请写出一种治理措施_________。
18.“十一五”期间,世界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在中国的版图上跃然而出,一幅宏伟蓝图正变为现实。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空间上,我国水资源的分布总体呈现从________向_______递减的状态。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________分布不平衡的状况,该工程是把________水系的水引入北方,尤其是_________地区。
(3)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修建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