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四大地理单元单元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有( )
A.小麦、玉米、棉花 B.水稻、玉米、大豆
C.甜菜、棉花、大豆 D.谷子、甘蔗、青稞
2.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B.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C.有我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 D.山脉主要有长白山、秦岭、大兴安岭
3.下列属于北方地区代表性的农作物是( )
A.水稻、柑橘、油菜 B.小麦、苹果、花生
C.油菜、甜菜、大豆 D.甘蔗、芝麻、苹果
4.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活动特色鲜明。读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场景图,反映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是( )
A.B.C.D.
5.南方地区与青藏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组合,正确的是( )
A.水稻、玉米 B.玉米、小麦 C.水稻、青稞 D.青稞、土豆
6.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成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 ( )
A.长江水的灌溉 B.雨热同期且地势平坦 C.纬度位置好 D.地势平坦
我国秦岭一淮河一线两侧在自然、人文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7.下列自然地理状况,属于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的是( )
①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②植被类型主要是常绿阔叶林
③年降水量在800 mm以下④河流数量少,含沙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的房顶坡度比以北地区的房顶坡度大,其主要目的是便于( )
A.接受更多的阳光 B.空气流通
C.更快散热 D.雨水排放
9.我国在西部的一些地区大力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 )
A.人口稀少,粮食需求量少 B.少数民族同胞擅长植树种草
C.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D.畜牧业发达,牲畜需要大量的饲料
10.有关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寒是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B.内蒙古西部的草原出产三河牛、三河马
C.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准噶尔盆地
D.地面植被自东向西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分布
11.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势高低
C.交通条件
D.受夏季风影响程度
12.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受地形影响 B.地表缺乏植被 C.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D.受冬季风影响
13.光照充足、气温的日较差大的地区是 ( )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C.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14.下列牲畜中,最能适应青藏高原高寒、缺氧气候的是( )
A.骆驼 B.牦牛 C.山羊 D.绵羊
15.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A.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 B.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大面积的冬小麦
C.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 D.青藏高原河谷地带种植青稞、小麦
二、解答题
16.读下图完成下列内容:
(1)山脉:A____B____地形区C____高原.又有“________”之称;其地形其特点是____、____。濒临海洋D____E____
(2)本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____,粮食作物以____为主。
17.读江西省有关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江西省过去因盲目垦荒,导致山区水土流失严重;鄱阳湖因围湖造田导致面积严重缩小,对长江调蓄作用显著下降。江西省提出要将下面图示地区建设成长江中下游生态系统安全保障区。
(1)江西省的简称是___________。
(2)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状况,描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特征。(答2点)
(3)根据南昌气候资料,南昌气候特征可表述为夏季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南昌近郊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 从图文材料中可以看出,南昌近郊科植该粮食作物有利的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2 点)。
(4)图示地区要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必须因地制宜。请根据图文材料对①、②区发展提出合理建议。(答2点)
18.读“西北地区简图”,回答问题。
(1)山脉:A ,B 。
(2)高原:C 。
(3)盆地:D ,E 。
(4)有“塞外江南”之称的平原是:
① ,② 。
(5)③处形成一条绿色走廊称为 ,主要水源是 。
(6)C区自东向西的植被变化表现为 。原因是 。
19.神奇的雪域高原,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
(2)图中河流A是________,该河流谷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
(3)甲图中的动物是本地区代表畜种________,善于爬山负重,被誉为“高原之舟”。乙图中的景观是本地区著名的宗教建筑________。
(4)小玲在青藏旅游时拍摄了藏族同胞在一天中不同时间的三张照片(如图),仔细观察这三张照片中藏袍穿戴方式的不同,简要分析原因________。
(5)本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高原山地气候,影响此气候类型的形成因素是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四大地理单元单元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有( )
A.小麦、玉米、棉花 B.水稻、玉米、大豆
C.甜菜、棉花、大豆 D.谷子、甘蔗、青稞
【答案】C
【详解】我国北方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主要的经济作物有大豆、甜菜、花生、棉花等,油菜、甘蔗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布。
2.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B.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C.有我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 D.山脉主要有长白山、秦岭、大兴安岭
【答案】B
【详解】北方地区指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因此北方地区位于第二和第三级阶梯;黄土高原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分布区,主要位于北方地区;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平原;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武夷山位于该线以南的南方地区,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3.下列属于北方地区代表性的农作物是( )
A.水稻、柑橘、油菜 B.小麦、苹果、花生
C.油菜、甜菜、大豆 D.甘蔗、芝麻、苹果
【答案】B
【详解】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属于半湿润地区,这里的农作物主要是小麦、苹果、花生、大豆等,水稻、柑橘、油菜和甘蔗是南方地区的代表农作物,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北方地区的有关知识.
4.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活动特色鲜明。读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场景图,反映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生产活动的是( )
A.B.C.D.
【答案】B
【详解】我国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种植温带农作物,以上四个农业活动中,①是新疆的吐鲁番葡萄园,②是山东烟台收获苹果,③是内蒙古牧民在剪羊毛,④是青藏地区农民在收获青稞,只有山东省位于北方地区,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这是受北方地区温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受气温和降水的影响,这里种植的农作物是温带作物。
5.南方地区与青藏地区主要粮食作物的组合,正确的是( )
A.水稻、玉米 B.玉米、小麦 C.水稻、青稞 D.青稞、土豆
【答案】C
【详解】我们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文地理特点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区域。南方地区主要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其主要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青藏地区气候高寒,其主要的粮食农作物以青稞等为主,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6.长江三角洲地区能成为“鱼米之乡”的主要原因是 ( )
A.长江水的灌溉 B.雨热同期且地势平坦 C.纬度位置好 D.地势平坦
【答案】B
【分析】本题考查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的位置和特点。
【详解】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气候类型及平坦的地势,有利于“鱼米之乡”的形成,故选B。
我国秦岭一淮河一线两侧在自然、人文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7.下列自然地理状况,属于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的是( )
①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②植被类型主要是常绿阔叶林
③年降水量在800 mm以下④河流数量少,含沙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8.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的房顶坡度比以北地区的房顶坡度大,其主要目的是便于( )
A.接受更多的阳光 B.空气流通
C.更快散热 D.雨水排放
【答案】7.D 8.D
【分析】7.秦岭-淮河一线与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大致相当,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适合常绿阔叶林的生长,①②错误;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年降水量在800 mm以下,降水较少,河流数量较少,含沙量较大,③④正确。故选D。
8.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800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该线以南地区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故其房顶坡度比较大,有利于排水,D正确;屋顶坡度与接受阳光关系不大,且南方地区光照更强,A错误;空气流通、散热均与屋顶坡度关系不大,BC错误。故选D。
【点睛】传统民居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例如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湘西的吊脚楼、沿海地区的海草房等。各地民居的建筑特色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光照强烈的地方需要遮阳,气候寒冷的地方需要保暖,湿润多雨的地方注重排水和通风,沙尘暴频繁的地方注重防御风沙,地震、泥石流较多的地方重点防御地质灾害。
9.我国在西部的一些地区大力推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主要原因是这些地区( )
A.人口稀少,粮食需求量少 B.少数民族同胞擅长植树种草
C.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D.畜牧业发达,牲畜需要大量的饲料
【答案】C
【详解】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吐鲁番盆地西部的托克逊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全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新疆西北部因受西风气流的影响,降水略多一些.由于海拔较高和云量较少,本区成为太阳辐射高值区.本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解答:我国的西部地区,分布有大面积的肥美草原,夏秋时节千里绿海,牛羊如云.在本区中部,降水明显减少,但黄河沿岸却形成了大规模的农作区,如河套平原、银川平原.在本区西部,除一部分山地和受西风显著影响的地区外,大多数地方降水甚少,生态环境脆弱,多表现为典型的荒漠景观,地表植被稀疏,或为荒凉的戈壁,或为浩瀚的沙漠,环境一旦受到破坏,难以恢复,为了脆弱的生态环境,我国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政策。故选C。
10.有关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寒是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B.内蒙古西部的草原出产三河牛、三河马
C.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准噶尔盆地
D.地面植被自东向西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分布
【答案】D
【详解】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难以受到海洋湿润气流的影响,降水稀少,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故A错误。内蒙古东部的草原出产优质的三河牛、三河马等,故B错误。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位于塔里木盆地,故C错误。西北地区由东向西降水减少,因此地面植被自东向西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分布,故D正确。故选D。
【点睛】
11.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地势高低
C.交通条件
D.受夏季风影响程度
【答案】D
【详解】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把我国大致划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也是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东南半壁受夏季风影响,雨热同期。西北半壁地处内陆,受夏季风影响少甚至影响不到,除少部分山地有较多降水外,大多数地区严重缺水,或者水热资源配合欠佳,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地区。由此可知,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受夏季风影响程度。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西北地区气候干旱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受地形影响 B.地表缺乏植被 C.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D.受冬季风影响
【答案】C
【详解】由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形成了干旱的气候特征.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西北气候干旱的原因,要认真分析,不被其他选项所左右.
13.光照充足、气温的日较差大的地区是 ( )
A.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C.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D.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答案】C
【详解】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由于降水少,云量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强烈而充足,昼夜温差大。故选C。
14.下列牲畜中,最能适应青藏高原高寒、缺氧气候的是( )
A.骆驼 B.牦牛 C.山羊 D.绵羊
【答案】B
【详解】青藏高原高寒、缺氧,主要适合生长的动物是牦牛和藏绵羊和藏山羊,B正确。骆驼主要分布在新疆,山羊、绵羊在牧区广泛分布,ACD错误。故选B。
15.下列地区的农业生产,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A.西北地区开垦草原,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发展种植业 B.长江中下游地区种植大面积的冬小麦
C.东北平原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甘蔗 D.青藏高原河谷地带种植青稞、小麦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西北地区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可以发展畜牧业;长江中下游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富,大面积种植水稻;东北平原纬度高,气温低,利用肥沃的黑土种植甜菜;青藏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为耐寒、耐旱的青稞、小麦、豌豆等,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二、解答题
16.读下图完成下列内容:
(1)山脉:A____B____地形区C____高原.又有“________”之称;其地形其特点是____、____。濒临海洋D____E____
(2)本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____,粮食作物以____为主。
【答案】 大兴安岭 太行山 黄土 乌金高原 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渤海 黄海 旱地 小麦
【分析】本大题以北方地区地形图为材料,设置两道小题,涉及北方地区的地形、濒临的海洋、农业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读图可知,A是位于东北地区西部的大兴安岭,B是位于北京以西的太行山,C是位于太行山以西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资源,被称为“乌金高原”,由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其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是深入大陆内部,被两个半岛环绕的渤海,E是北部和西部与我国大陆相连,东临朝鲜半岛的黄海。
(2)图示为北方地区,北方地区降水偏少,耕地多为旱地,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点睛】
17.读江西省有关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江西省过去因盲目垦荒,导致山区水土流失严重;鄱阳湖因围湖造田导致面积严重缩小,对长江调蓄作用显著下降。江西省提出要将下面图示地区建设成长江中下游生态系统安全保障区。
(1)江西省的简称是___________。
(2)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状况,描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特征。(答2点)
(3)根据南昌气候资料,南昌气候特征可表述为夏季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南昌近郊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 从图文材料中可以看出,南昌近郊科植该粮食作物有利的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答2 点)。
(4)图示地区要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必须因地制宜。请根据图文材料对①、②区发展提出合理建议。(答2点)
【答案】(1)赣
(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以平原为主
(3)高温多雨;温和少雨;水稻;雨热同期;地形平坦
(4)①退田还湖,合理发展水产养殖业;②退耕还林,发展林业。
【详解】读图分析可知:
(1)江西省的简称是赣。
(2)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状况,图中大部分地区的海拔高度小于200米,东南部地区的海拔高度大于200米,因此可判定图示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特征是东南高、西北低。
(3)由南昌气候资料图可知,南昌位于南方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该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从图文材料中可以看出,南昌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临近河流,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因此该地适宜种植水稻。
(4)图中①地位于鄱阳湖,该地应当退田还湖,合理发展水产养殖业,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②地地处山区,应当退耕还林,发展林业,保持水土,实现可持续发展。
【点睛】本题考查江西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状况。
18.读“西北地区简图”,回答问题。
(1)山脉:A ,B 。
(2)高原:C 。
(3)盆地:D ,E 。
(4)有“塞外江南”之称的平原是:
① ,② 。
(5)③处形成一条绿色走廊称为 ,主要水源是 。
(6)C区自东向西的植被变化表现为 。原因是 。
【答案】(1)大兴安岭 天山
(2)内蒙古高原
(3)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4)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5)河西走廊 高山冰雪融水
(6)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
【详解】试题分析:(1)从图中看出,A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B是东西走向的天山.
(2)C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内蒙古高原.
(3)D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准噶尔盆地,E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塔里木盆地.
(4)①是河套平原,②是宁夏平原,这两大平原被称为塞外江南.
(5)③是河西走廊,该区域主要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是西北地区的主要农业区.
(6)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远离海洋,从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富含水汽的夏季风到达河西走廊后已属强弩之末,难以再向西北前行,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从东到西,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
考点:本题考查西亚的自然地理特征及农业生产.
19.神奇的雪域高原,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
(2)图中河流A是________,该河流谷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
(3)甲图中的动物是本地区代表畜种________,善于爬山负重,被誉为“高原之舟”。乙图中的景观是本地区著名的宗教建筑________。
(4)小玲在青藏旅游时拍摄了藏族同胞在一天中不同时间的三张照片(如图),仔细观察这三张照片中藏袍穿戴方式的不同,简要分析原因________。
(5)本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是高原山地气候,影响此气候类型的形成因素是________。
【答案】(1)高寒;(2)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地势较低,气温较高,土质肥沃;
(3)牦牛;布达拉宫;(4)由于高原上日照强烈、气温日较差大;(5)地形
【详解】(1)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最大自然特征是高寒。
(2)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气温较高,土地肥沃,有丰富水源的河谷地带,西藏自治区农业区集中在A雅鲁藏布江谷地、青海省农业区集中在湟水谷地,由于光照充足,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主要的农作物是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
(3)甲图是青藏地区代表性的畜种牦牛,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乙图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高117米,长400余米,宫殿依山垒筑,楼群鳞次栉比,殿堂内供奉着众多佛像和灵塔.相传为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而建,至今仍是藏族人民崇佛礼佛的圣地和拉萨市的象征。
(4)藏族人穿藏袍只穿一只袖,而且是穿左袖,右袖空着,从后面拉到前面搭在右肩上.天热时,左袖也不穿,将两袖褪下来拉到前面,围系在腰间.这样穿法既有悠久历史,又有独特的原因.藏族人民居住在青藏高原,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就在一天里,也经常有风雨雪晴的变化。
(5)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形成高原山地气候。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