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四大地理单元单元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四大地理单元单元测试(能力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17 08:00:5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四大地理单元单元测试(B)(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关于北方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东北平原有大面积的黑土流失
B.华北平原遭受旱、涝、盐碱和风沙的威胁
C.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D.华北平原灌溉水源充足
2.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B.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C.有我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 D.山脉主要有长白山、南岭
3.秦岭﹣淮河线以北的植被类型主要是(  )
A.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热带雨林
4.地理一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淮安地处南北方交界处,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农作物栽种兼有南方和北方的特点,联系实际,谁出具体表现我们淮安的选项(  )
A.一年一熟,盛产大豆、甜菜
B.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盛产水稻、甘蔗
C.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既种小麦、玉米又载水稻
D.很难说清楚
5.我国南方有些地方居民住房为竹木结构的“高脚楼”,由此判断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干燥 B.寒冷干燥 C.炎热潮湿 D.日照强烈
6.旅游资源丰富,有丽江等著名景点,并将旅游业作为本省支柱产业的省区是( )
A.云南省 B.江西省 C.广东省 D.福建省
7.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是 ( )
A.小麦 B.高粱 C.玉米 D.水稻
8.我们江汉平原在油菜、小麦收割季节,农民在处理秸秆时可取的措施是(  )
A.就地焚烧
B.粉碎耕埋
C.抛入江河
D.随意丢弃
9.坎儿井是哪里的独特灌溉工程(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10.下列不是以黄河水作为灌溉水源的是(  )
A.宁夏平原 B.河套平原 C.华北平原 D.河西走廊
11.勇敢坚毅的贝贝利用暑假骑自行车进行了一次终身难忘的旅行……旅行线路如下图所示。该区的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大致呈现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变化,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12.读“西北地区”示意图,下列有关西北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植被景观由东到西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绿洲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C.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条件
D.我国最长内流河分布在准噶尔盆地
13.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气候图”,该气候最有可能分布在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14.有“日光城”美誉的城市是(  )
A.昆明 B.格尔木 C.拉萨 D.乌鲁木齐
15.下列语句中,符合青藏地区的描述是( )
A.旱地麦浪大豆香 B.山清水秀稻花香
C.雪山青稞奶茶香 D.椰林婆娑菠萝香
二、解答题
16.河南省是我国中部大省,有着众多的美称。河南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活动,探寻河南美称的由来。读图和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南省农业发达,被誉为“中原粮仓”。它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是全国第一粮食加工大省、第一肉制品大省,中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餐桌。
【粮食安全“压舱石”】
(1)河南省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河南省成为“中原粮仓”的原因之一,据图完成下列框图。
①_____②_____③____④____
【中部崛起“领头羊”】
材料二:近些年,河南省努力打造我国“内陆开放的新高地”,发达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为河南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河南省率先完成了“米字”高铁网络的建设,可以覆盖除珠三角外全国主要经济区域。河南郑州出发1.5小时飞行航程,可抵达全国三分之二的重点城市,覆盖全国五分之三的人口。
(2)河南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主要依托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运输和______运输。
(3)2016年至2019年,河南省工业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中西部第一,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河南省已由传统的农业大省转变为新兴工业大省。读图说出河南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1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湖南省因处于A____以南而得名,该湖泊位于____(内流区/外流区)。
(2)E省为____省,简称____。
(3)说说我省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
18.读中国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中国有漫长的陆上疆界,邻国众多,其中M是_____,东部海域辽阔,其中N是_____海。
(2)我国南北方农作物差异显著,糖料作物的分布特点是“_____”。
(3)据图分析,北京的地势特征是_____。如果说故宫、四合院是古城北京的名片,那么鸟巢、冰立方则是_____北京的名片。
(4)B地区是气候湿热的“_____土地”,其东部的长江三角洲秀美的景色,杏花烟雨的园林古镇令人流连忘返,处处体现其_____文化的特点,其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_____是我国园林艺术的典范。
(5)C地区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在_____mm以下,划分CD地区的主导因素是_____。
(6)牦牛是我国A_____地区的代表畜种,被称为“高原之舟”。
19.油菜在我国分布极广,不论是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还是地势低平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均有种植。图为中国油菜分布及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青藏地区对应的气候图是图1中A和B中的____图。
(2)与长江流域相比,青藏地区种植油菜的单位面积产量更高的原因有____。
(3)图3中,青藏地区的油菜开花日期明显晚于同纬度地区的原因是____。
(4)读图3可知,我国东部地区油菜开花日期分布规律是____。
(5)根据图2和图4对比分析,图2所在地区发展纺织业是以什么为主?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四大地理单元单元测试(B)(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关于北方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东北平原有大面积的黑土流失
B.华北平原遭受旱、涝、盐碱和风沙的威胁
C.黄土高原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D.华北平原灌溉水源充足
【答案】D
【详解】北方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华北平原的旱、涝、盐碱及风沙的威胁,华北平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华北平原水资源短缺,所以D选项叙述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农业分布概况,并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
2.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B.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
C.有我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 D.山脉主要有长白山、南岭
【答案】B
【分析】根据北方地区的概况,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我国北方地区位于地势第二、三阶梯,故A错误;有我国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故C错误;北方地区山脉主要有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太行山,南岭位于南方地区,故D错误;北方地区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故B正确;故选B。
【点睛】考查我国北方地区的地理概况,较为简单,为高频考点。
3.秦岭﹣淮河线以北的植被类型主要是(  )
A.暖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草原 D.热带雨林
【答案】A
【分析】根据北方地区植被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秦岭﹣淮河线以北气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被类型主要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故选A。
【点睛】考查北方地区植被类型,较为简单,要注意联系气候特点。
4.地理一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我们淮安地处南北方交界处,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农作物栽种兼有南方和北方的特点,联系实际,谁出具体表现我们淮安的选项(  )
A.一年一熟,盛产大豆、甜菜
B.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盛产水稻、甘蔗
C.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既种小麦、玉米又载水稻
D.很难说清楚
【答案】C
【详解】淮安地处南北方交界处,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农作物栽种兼有南方和北方的特点,暖温带和亚热带作物都可以在淮安生长,作物一般一年两熟、两年三熟,既种小麦、玉米又栽水稻;故选:C。
5.我国南方有些地方居民住房为竹木结构的“高脚楼”,由此判断该地的气候特征是(  )
A.炎热干燥 B.寒冷干燥 C.炎热潮湿 D.日照强烈
【答案】C
【详解】南方地区多高脚楼,一是为了防潮湿,二是为了散热通风,三可避虫兽侵袭,四可避洪水冲击;这样的建筑是因为南方地区属于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每年雨量集中,常发洪水,楼下架空,墙又为多空隙的竹篾,所以很利于洪水的通过;由此判断该地的气候特征是炎热潮湿。故选C。
6.旅游资源丰富,有丽江等著名景点,并将旅游业作为本省支柱产业的省区是( )
A.云南省 B.江西省 C.广东省 D.福建省
【答案】A
【详解】我国云南省的旅游资源丰富,有丽江等著名景点,并且云南省将旅游业作为本省支柱产业。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云南省的旅游业。
7.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是 ( )
A.小麦 B.高粱 C.玉米 D.水稻
【答案】D
【详解】水稻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
8.我们江汉平原在油菜、小麦收割季节,农民在处理秸秆时可取的措施是(  )
A.就地焚烧
B.粉碎耕埋
C.抛入江河
D.随意丢弃
【答案】B
【详解】A、B、C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这是不可取的行为。粉碎耕埋,即能成为肥料,又能保护环境。故B符合题意。
9.坎儿井是哪里的独特灌溉工程(  )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C
【详解】新疆位于西北内陆地区,该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坎儿井属地下暗渠引水,不受季节、风沙影响,最大的优点是避免水分大量蒸发,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故选择答案C。
10.下列不是以黄河水作为灌溉水源的是(  )
A.宁夏平原 B.河套平原 C.华北平原 D.河西走廊
【答案】D
【分析】此题考查不同地区灌溉水源的来源。
【详解】四个选项中,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都以黄河水作为灌溉水源,河西走廊的灌溉水源来自祁连山脉的冰川融水。所以选D。
【点睛】一定要注意题干中的 “不是”二字。
11.勇敢坚毅的贝贝利用暑假骑自行车进行了一次终身难忘的旅行……旅行线路如下图所示。该区的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大致呈现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变化,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
【答案】B
【分析】根据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及其原因,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受海陆因素影响,我国西北地区从东向西降水量递减,因此其地表植被自东向西大致呈现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变化。故选B。
【点睛】考查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及其原因。
12.读“西北地区”示意图,下列有关西北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植被景观由东到西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B.绿洲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
C.制约西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源条件
D.我国最长内流河分布在准噶尔盆地
【答案】D
【分析】根据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我国的西北地区,由于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受降水的影响,从东到西,西北地区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故A正确;新疆气候干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发展农业。在天山山麓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边缘地带,依靠高山冰雪融水的灌溉,分布着较多的绿洲农业区。故B正确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水源条件成为制约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故正确;塔里木河全长2 176千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流经塔里木盆地北部.河流的水源主要来自北部天山和南部昆仑山的冰雪融水.故D错误。结合题意。故选D。
【点睛】考查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13.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气候图”,该气候最有可能分布在
A.西北地区 B.北方地区 C.南方地区 D.青藏地区
【答案】D
【详解】据图可以看出:该地区最冷月一月份平均气温低于零下10℃,七月份最高气温低于10℃,该地区降水较少,我国的青藏地区由于海拔高,所以,气候具有典型的高寒特征,故在我国该图所示的气候类型最有可能分布在青藏地区,故本题选D。
14.有“日光城”美誉的城市是(  )
A.昆明 B.格尔木 C.拉萨 D.乌鲁木齐
【答案】C
【详解】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太阳能丰富,所以拉萨有“日光城”之称;故选:C。
15.下列语句中,符合青藏地区的描述是( )
A.旱地麦浪大豆香 B.山清水秀稻花香
C.雪山青稞奶茶香 D.椰林婆娑菠萝香
【答案】C
【详解】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藏族人民非常好客,请客人喝青稞酒、酥油茶。旱地麦浪大豆香主要为北方地区;山清水秀稻花香主要为南方地区;椰林婆娑菠萝香主要位于我国热带海南岛地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点睛】
二、解答题
16.河南省是我国中部大省,有着众多的美称。河南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活动,探寻河南美称的由来。读图和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河南省农业发达,被誉为“中原粮仓”。它用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是全国第一粮食加工大省、第一肉制品大省,中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极大地丰富了国人的餐桌。
【粮食安全“压舱石”】
(1)河南省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河南省成为“中原粮仓”的原因之一,据图完成下列框图。
①_____②_____③____④____
【中部崛起“领头羊”】
材料二:近些年,河南省努力打造我国“内陆开放的新高地”,发达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为河南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撑。河南省率先完成了“米字”高铁网络的建设,可以覆盖除珠三角外全国主要经济区域。河南郑州出发1.5小时飞行航程,可抵达全国三分之二的重点城市,覆盖全国五分之三的人口。
(2)河南省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主要依托的交通运输方式是______运输和______运输。
(3)2016年至2019年,河南省工业总量稳居全国第五、中西部第一,工业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河南省已由传统的农业大省转变为新兴工业大省。读图说出河南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答案】(1) 暖温 季风 平原 黄
(2) 铁路 航空
(3)铁路、公路通行里程高,交通便利;政府政策支持,制造业投资大。
【分析】本题以河南省为材料,涉及到河南省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交通设施建设以及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等,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地理思维。
(1)通过读图可知,河南省的纬度范围在32°N~36°N,南部小部分位于亚热带,大部分位于暖温带;黄河下游河段穿过河南中北部;河南位于我国中东部地区,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和温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雨热同期;通过河南省地形类型构成图可知河南省地形以平原为主。
(2)根据材料可知河南省的立体交通网络主要依靠“米”字形高铁,属铁路运输;郑州航空港属于航空运输。
(3)通过读图可知河南省的铁路和高速公路通行里程是中西部八省中最高的,便利发达的交通是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河南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入是中西部八省中最高的,反映出政府政策的支持是工业发展的另一个有利条件。
1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湖南省因处于A____以南而得名,该湖泊位于____(内流区/外流区)。
(2)E省为____省,简称____。
(3)说说我省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
【答案】(1) 洞庭湖 外流区
(2) 江西 赣
(3)水量较大,含沙量小,汛期较长,无结冰期
【分析】本题以湖南省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湖南省的位置、邻省和河流的水文特征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A湖泊是洞庭湖,湖南省因地处该湖以南而得名,该湖以北是湖北省。湖南省地处我国的南方地区,故该湖泊位于外流区。
(2)由图可知,E省位于湖南省的东部,是江西省,简称赣,省会南昌。
(3)湖南省的河流属于长江流域,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其河流的水文特征为:水量较大,含沙量小,汛期较长,冬季平均气温高于0°C,河流冬季不结冰,无结冰期、
18.读中国地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中国有漫长的陆上疆界,邻国众多,其中M是_____,东部海域辽阔,其中N是_____海。
(2)我国南北方农作物差异显著,糖料作物的分布特点是“_____”。
(3)据图分析,北京的地势特征是_____。如果说故宫、四合院是古城北京的名片,那么鸟巢、冰立方则是_____北京的名片。
(4)B地区是气候湿热的“_____土地”,其东部的长江三角洲秀美的景色,杏花烟雨的园林古镇令人流连忘返,处处体现其_____文化的特点,其中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_____是我国园林艺术的典范。
(5)C地区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在_____mm以下,划分CD地区的主导因素是_____。
(6)牦牛是我国A_____地区的代表畜种,被称为“高原之舟”。
【答案】(1) 蒙古 东
(2)南方甘蔗北方甜菜##南甘北甜
(3) 西北高东南低 现代
(4) 红 水乡 苏州园林
(5) 400 降水量
(6)青藏
【分析】本大题以中国地图为材料,共设置六道小题,涉及我国的邻国、海域、作物分布特点、北京的地势、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1)我国有陆上邻国14个,图中M是蒙古;我国濒临四大海域,图中N是东海。
(2)我国南北方农作物差异显著,糖料作物的分布是“南甘北甜”,南方地区的糖料作物是甘蔗,北方地区的糖料作物是甜菜。
(3)由北京市图示信息可知,北京的地势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符号,天安门、人民大会堂是首都北京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古城北京的符号,“鸟巢”、“水立方”、雁栖湖会议中心是现代北京的符号。
(4)B地区是南方地区,有气候湿热的“红土地”。秀美的水乡景色,杏花烟雨的园林古镇令人流连忘返。其中,周庄被誉为“中国第一水乡”,是典型“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情;苏州园林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我国园林艺术的典范。
(5)C地区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下,其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划分CD地区的主导因素是降水量。四大牧区中的新疆牧区和内蒙古牧区分布在此,成为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6)牦牛是我国A青藏地区的代表畜种,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
19.油菜在我国分布极广,不论是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还是地势低平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均有种植。图为中国油菜分布及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青藏地区对应的气候图是图1中A和B中的____图。
(2)与长江流域相比,青藏地区种植油菜的单位面积产量更高的原因有____。
(3)图3中,青藏地区的油菜开花日期明显晚于同纬度地区的原因是____。
(4)读图3可知,我国东部地区油菜开花日期分布规律是____。
(5)根据图2和图4对比分析,图2所在地区发展纺织业是以什么为主?____。
【答案】(1)A
(2)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3) 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花开迟
(4)自南向北推迟
(5)毛纺织
【分析】本题以我国油菜的分布为材料,涉及到青藏地区的气候、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地形和纬度对气候的影响、青藏地区纺织工业的有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地理问题的能力。
(1)青藏地区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对应图1中的A图,判断依据是夏季温度低。
(2)与长江流域相比,青藏地区种植油菜的单位面积产量更高的原因有: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冤气稀薄、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3)图3中,青藏地区的油菜开花日期明显晚于同纬度地区的原因是: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花开迟。
(4)读图3可知,我国东部地区油菜开花日期分布规律是自南向北推迟,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5)根据图2和图4对比分析,图2所在的青藏地区发展纺织业是以毛纺织为主,该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优良牲畜是牦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