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人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亚洲单元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亚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是( )
A.终年温和湿润 B.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干燥少雨
C.全年高温多雨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答案】B
【详解】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其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其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干燥少雨。故B符合题意。选B。
亚洲南部分布有三大半岛,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读亚洲南部三大半岛示意图及乙半岛某地不同季节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甲、乙、丙三个半岛共同的特点是( )
A.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大 B.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
C.平原面积广,河流众多 D.人口稠密,白色人种为主
3.图2中民居建筑结构的主要功能是( )
A.防台风 B.防海啸 C.防洪涝 D.防地震
【答案】2.B 3.C
【解析】2.读图可得,甲是西亚的阿拉伯半岛,乙是南亚的印度半岛,丙是东南亚的中南半岛,阿拉伯半岛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小,排除A;阿拉伯半岛为热带沙漠气候,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故三地均以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B正确;阿拉伯半岛地形以高原为主,热带沙漠气候,河流稀少,排除C;阿拉伯半岛人口稀疏,以白色人种为主,排除D;故选B。
3.图中所示的是高脚屋,主要位于东南亚等气候湿热、降水丰富的地区,高架屋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防潮湿、防洪涝等功能,C正确;防台风、海啸、地震不是其主要功能,排除ABD;故选C。
【点睛】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2017年11月末,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阿贡火山喷发。读“阿贡火山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阿贡火山位于( )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5.巴厘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圣地,气候炎热而潮湿,是典型的(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4.A 5.B
【解析】4.读图可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阿贡火山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和地震,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读图可知,巴厘岛地处赤道附近,为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B正确;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10°至回归线之间,排除A;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排除C;温带海洋性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最为典型,排除D;故选B。
【点睛】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由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六大板块中组成,板块运动有碰撞挤压和张裂拉伸两种形式;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6.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主要自然条件是( )
A.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水平高 B.热量高、水分充足
C.多火山,土壤肥沃 D.对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
【答案】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南亚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全年水热充足,是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和出口地,B正确;历史、技术、需求不是自然条件,A、D错误;与土壤有关,但关系较小,C错误。故选B。
斯里兰卡是热带岛国,形如印度半岛的一滴眼泪,镶嵌在广阔的印度洋上。读斯里兰卡岛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斯里兰卡岛位于( )
A.东亚 B.西亚 C.南亚 D.北亚
8.根据图像信息判断,该岛( )
A.地势中高周低 B.全年气候干燥 C.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D.植被茂密多温带作物
9.根据图像信息推断,该岛( )
A.人口集中在内陆 B.盛产小麦和甜菜 C.城市多沿海分布 D.旅游业相对落后
【答案】7.C 8.A 9.C
【解析】7.由图可以看出,斯里兰卡是位于印度半岛东南方向的一个岛屿,从亚洲的分区来看,位于亚洲的南部,即南亚地区,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8.由斯里兰卡岛屿的河流流向多由中间流向四周可以看出,该岛的地势是中间高、四周低;该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河流众多,多外流河;植被茂密多热带作物,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由图可知,该岛人口、城市集中在沿海地区;盛产水稻,甜菜属于温带作物;利用热带海岛优势发展旅游业,旅游业发达,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斯里兰卡,是个热带岛国,位于印度洋海上,英联邦成员国之一,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读“亚洲略图”,完成下面各小题。
10.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半岛气候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 B.乙半岛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
C.丙半岛是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 D.丁半岛濒临印度洋
12.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有“世界油阀”之称的海峡( )
A.土耳其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白令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答案】10.A 11.C 12.D
【解析】10.读图分析,图中甲乙丙丁分别是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堪察加半岛;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甲阿拉伯半岛,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甲半岛气候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A错误;乙半岛居民主要是白色人种,B错误;丙半岛是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C正确;丁半岛濒临太平洋,D错误;故选C。
12.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产量最高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波斯湾的唯一出口是霍尔木兹海峡,该海峡是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的海峡,有“世界油阀”之称,D正确;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马六甲海峡位于东南亚,白令海峡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ABC错误;故选D。
【点睛】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气候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有“世界油阀”之称的海峡是霍尔木兹海峡。
2020年12月17日,北京时间15时42分,日本发生4.6级地震,震中经纬度是北纬38.6°,东经142.5°。据此完下面小题。
13.地震发生时,东京时间为16:42,造成北京和东京的时间差异是因为(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气候差异 D.地形差异
14.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A.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C.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D.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答案】13.A 14.B
【解析】13.由于地球的自转,世界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存在不同的地方时,即存在时差现象,A正确。时间差异与地球公转、气候差异、地形差异无关。B、C、D错误。故选A。
14.日本处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B正确。故选B。
【点睛】由于地球的自转,世界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存在不同的地方时,即存在时差现象。日本处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15.日本森林资源丰富,它却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
A.木材质地较软,不能有效利用 B.木材加工工业发达,木材的需求量大
C.非常注重环境保护 D.木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答案】C
【详解】日本多山地丘陵,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68%,但森林的年采伐量很少,仅相当于生长量的20%,其国内木材消费量的80%依靠进口,日本非常强调营造环境保全林,环境保护意识强.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日本的资源状况,要理解记忆。
二、解答题
16.读亚洲地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D____半岛,I____半岛,H____半岛,F____山脉,J____江,K____河。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①____气候,②____气候,③____气候,④____气候。
(3)亚洲的地形有什么特征?①____;②____;③____。
【答案】(1) 中南 印度 阿拉伯 乌拉尔 长 湄公
(2) 热带沙漠 热带季风 亚热带季风 温带大陆性
(3)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 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分析】本题以亚洲地形分布图为材料,涉及了亚洲的地形、气候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的课本知识掌握能力和综合思维的地理素养。
【详解】(1)读图分析,D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I印度半岛,是世界第二大半岛,以德干高原为主体,H阿拉伯半岛是世界最大半岛,位于亚洲西南部。F乌拉尔山脉,它是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J长江,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K湄公河,发源于中国唐古拉山的东北坡,在中国境内叫澜沧江,流入中南半岛后的河段称为湄公河。
(2)读图分析,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①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②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③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是冬季低温少雨,夏季高温多雨,④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降水较多,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
(3)读图分析,亚洲的地形特征: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山地和高原面积约占亚洲总面积的四分之三,平均海拔高。亚洲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中部以青藏高原和帕米尔高原地势最为高峻,其中,喜马拉雅山脉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四周分布着较低的地形单元。
17.左图示意印度地形、右图示意印度年降水量分布,读图和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唐西域记》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部巨著,书中详细记载了西域各国、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建筑、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内容。
材料二:小麦喜温凉气候、耐旱,水稻属于喜热喜湿作物,黄麻喜温暖湿润气候。
(1)地理位置:南亚的地理位置可概括为“北山、南洋、东湾、西海”。其中,“北山”是A____山脉,“南洋”是B____(大洋)。
(2)宗教建筑文化:名著《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是描写____(宗教)故事,下图是印度著名古代建筑____。
(3)服饰文化:“憍奢耶者,野蚕丝也;丛摩衣,麻之类也。”文中的“麻”指的是____(经济作物),该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河流)下游地区。
(4)饮食文化:“凡有馔食,必先盥洗。残宿不再(隔夜的食物不再食用),食器不传。”据此分析导致食物容易变质的气候原因是____。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相对适宜种植小麦的是____(甲或乙)地,该地种植小麦不利的自然条件有____。
【答案】(1) 喜马拉雅 印度洋
(2) 佛教 泰姬陵
(3) 黄麻 恒河
(4) 全年高温 乙 易发生旱涝灾害
【分析】本大题以印度地形、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为材料,涉及南亚的位置特点、印度的饮食文化、宗教文化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学科素养。
【详解】(1)由图可知,南亚的地理位置可概括为“北山南洋东湾西海”,其中“北山”A是指喜马拉雅山脉,“南洋”B是指印度洋,“西海” 是指阿拉伯海,“东湾”是指孟加拉湾。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名著《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是描写佛教的故事,印度主要信仰的宗教是印度教,有被誉为“世界七大建筑奇迹”之一的泰姬陵。
(3)麻是指印度的经济作物黄麻,根据材料二及图1、2中的信息可知黄麻主要分布在恒河下游地区。
(4)印度主要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气温高,降水多,食物容易变质,其主食是面食和手抓饭,说明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和水稻;图中甲、乙两区,适宜种植小麦的是乙区,该区域降水较少且地处于德干高原西北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适合小麦生长,作物生长期间最容易遭受的气象灾害是洪涝,这主要是由于西南季风的不稳定造成的。
18.下图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分布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⑤代表的是日本的工业区,这些工业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
(2)近年来,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带污染严重,以及地面下沉、用地用水紧张等原因,日本已加快扩大海外投资,将一些工业,包括把____较多的工业移往海外。
(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越来越严重,其原因是____。
(4)日本太平洋沿岸人口密集、工业用地和生活用地极为紧张,为了解决用地不足问题,日本采取“____”的办法。除此以外,一些大城市中心地区还向____发展,日本是世界上填海造陆和地下街最多的国家。
【答案】(1)海上交通便利,便于进口工业原料,出口工业产品,又是城市和人口集中的地方,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2)污染
(3)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多,国内供给不足。
(4) 填海造陆 地下
【分析】本题以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分布图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日本工业分布有利条件、经济对外依赖严重原因及日本解决用地不足问题的措施等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日本工业区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便于进口原料,出口工业制成品,交通便利,且沿海地势平坦,利于建厂,又是城市和人口集中的地方,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带污染严重,以及地面下沉、用地用水紧张等原因,日本已加快扩大海外投资,将一些工业,包括把污染较多的工业移往海外,减轻了国内环境污染问题等。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是一个资源小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对工业原料和燃料的需求越来越多,国内供给不足,因此日本经济对外依赖越来越严重。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太平洋沿岸人口密集、工业用地和生活用地极为紧张,为了解决用地不足问题,日本采取“填海造陆”的办法,除此以外,一些大城市中心地区还向地下发展,日本是世界上填海造陆和地下街最多的国家,因此日本拓展生存空间的方式是“上天”(建高楼大厦)和“下海”(填海造陆),进一步扩大生存空间。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粤人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亚洲单元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亚洲面积最大的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是( )
A.终年温和湿润 B.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全年干燥少雨
C.全年高温多雨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亚洲南部分布有三大半岛,自然环境复杂多样。读亚洲南部三大半岛示意图及乙半岛某地不同季节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2.甲、乙、丙三个半岛共同的特点是( )
A.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大 B.热带气候为主,热量充足
C.平原面积广,河流众多 D.人口稠密,白色人种为主
3.图2中民居建筑结构的主要功能是( )
A.防台风 B.防海啸 C.防洪涝 D.防地震
2017年11月末,位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的阿贡火山喷发。读“阿贡火山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阿贡火山位于( )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D.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5.巴厘岛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圣地,气候炎热而潮湿,是典型的(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6.东南亚是世界最大的热带经济作物产地,主要自然条件是( )
A.种植历史悠久,生产技术水平高 B.热量高、水分充足
C.多火山,土壤肥沃 D.对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
斯里兰卡是热带岛国,形如印度半岛的一滴眼泪,镶嵌在广阔的印度洋上。读斯里兰卡岛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斯里兰卡岛位于( )
A.东亚 B.西亚 C.南亚 D.北亚
8.根据图像信息判断,该岛( )
A.地势中高周低 B.全年气候干燥 C.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D.植被茂密多温带作物
9.根据图像信息推断,该岛( )
A.人口集中在内陆 B.盛产小麦和甜菜 C.城市多沿海分布 D.旅游业相对落后
读“亚洲略图”,完成下面各小题。
10.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半岛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半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半岛气候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 B.乙半岛居民主要是黑色人种
C.丙半岛是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 D.丁半岛濒临印度洋
12.世界上石油运输最繁忙,有“世界油阀”之称的海峡( )
A.土耳其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白令海峡 D.霍尔木兹海峡
2020年12月17日,北京时间15时42分,日本发生4.6级地震,震中经纬度是北纬38.6°,东经142.5°。据此完下面小题。
13.地震发生时,东京时间为16:42,造成北京和东京的时间差异是因为(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气候差异 D.地形差异
14.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 )
A.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B.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C.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D.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
15.日本森林资源丰富,它却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 )
A.木材质地较软,不能有效利用 B.木材加工工业发达,木材的需求量大
C.非常注重环境保护 D.木材浪费现象非常严重
二、解答题
16.读亚洲地形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D____半岛,I____半岛,H____半岛,F____山脉,J____江,K____河。
(2)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气候类型名称:①____气候,②____气候,③____气候,④____气候。
(3)亚洲的地形有什么特征?①____;②____;③____。
17.左图示意印度地形、右图示意印度年降水量分布,读图和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唐西域记》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的一部巨著,书中详细记载了西域各国、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建筑、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内容。
材料二:小麦喜温凉气候、耐旱,水稻属于喜热喜湿作物,黄麻喜温暖湿润气候。
(1)地理位置:南亚的地理位置可概括为“北山、南洋、东湾、西海”。其中,“北山”是A____山脉,“南洋”是B____(大洋)。
(2)宗教建筑文化:名著《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是描写____(宗教)故事,下图是印度著名古代建筑____。
(3)服饰文化:“憍奢耶者,野蚕丝也;丛摩衣,麻之类也。”文中的“麻”指的是____(经济作物),该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河流)下游地区。
(4)饮食文化:“凡有馔食,必先盥洗。残宿不再(隔夜的食物不再食用),食器不传。”据此分析导致食物容易变质的气候原因是____。小麦是印度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相对适宜种植小麦的是____(甲或乙)地,该地种植小麦不利的自然条件有____。
18.下图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分布图”,读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⑤代表的是日本的工业区,这些工业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____。
(2)近年来,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带污染严重,以及地面下沉、用地用水紧张等原因,日本已加快扩大海外投资,将一些工业,包括把____较多的工业移往海外。
(3)日本经济对外依赖越来越严重,其原因是____。
(4)日本太平洋沿岸人口密集、工业用地和生活用地极为紧张,为了解决用地不足问题,日本采取“____”的办法。除此以外,一些大城市中心地区还向____发展,日本是世界上填海造陆和地下街最多的国家。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