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5.1自然环境对居民、服饰和饮食的影响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5.1自然环境对居民、服饰和饮食的影响同步测试(达标卷)(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17 09:18:0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5.1自然环境对居民、服饰和饮食的影响同步测试(A)(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桌上的食物可以看出他们可能位于下列哪一地区(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下列属于该地区主要农作物的是( )
A.水稻 B.油菜 C.青稞 D.小麦
【答案】1.A 2.D
【解析】1.我国的粮食作物,北方主要以小麦为主,南方主要以水稻为主,所以又有“南稻北麦”之称。从图中可看出,桌上的主食是馒头,这是北方地区居民的主食,故选A。
2.我国的粮食作物,北方主要以小麦为主,南方主要以水稻为主,所以又有“南稻北麦”之称。各地区应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北方地区的主食,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这是形成北方居民以面食为主食的原因,故选D。
【点睛】题考查我国北方地区饮食与环境的关系,读图解答即可。
“小背篓晃悠悠,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头一回幽幽深山中尝呀野果哟,头一回清清溪水边洗呀小手哟,头一回赶场逛了山里的大世界,头一回下到河滩里我看了赛龙舟……”歌曲《小背篓》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3.歌词中描述的地区最可能是 ( )
A.地势低平的江南水乡 B.黄沙漫天的西北大漠
C.白山黑水的东北林海 D.山清水秀的湘西山区
4.该地区典型的土特产是 ( )
A.椰子 B.野山笋 C.西湖藕粉 D.哈密瓜
【答案】3.D 4.B
【分析】本题借小背篓这一歌曲考察湘西地区的民居与农作物。
3.从材料中的吊脚楼、深山和赛龙舟等关键词可以推断歌词中所描绘的地区最可能是湘西山区,湘西山区由于多山,平地少,因此民居多是依河而建的吊脚楼。故答案选择D。
4.湘西地区地处亚热带,椰子主要分布在热带,故A错误。湘西山区多山且气候湿热,山中多野山笋,故B正确。西湖藕粉主要分布在西湖地区,故C错误。哈密瓜主要分布在光照充足的西北内陆地区,比如新疆等,故D错误。故答案选择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湘西地区的典型民居和特产。
5.南方旧式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A.便于接受更多阳光 B.便于空气流通 C.便于更快散热 D.便于雨水下泄
【答案】D
【详解】南方地区民居特点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降水丰富,房屋屋顶坡度较大,便于排水,多采用双层和架高的方式,既隔热又便于雨水的排泄由此可见南方民居的特点屋顶坡度大是为了便于雨水下泻;D符合题意,选D。
6.关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饮食、民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南方人喜欢面食,房屋的墙体较厚,窗户较小
B.北方人喜欢面食,房屋的墙体较薄,窗户较大
C.南方人喜欢米饭,房屋的墙体较薄,窗户较大
D.北方人喜欢米饭,房屋的墙体较厚,窗户较小
【答案】C
【详解】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是我国四大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北方地区农业以种植小麦为主,所以北方人喜欢面食,南方地区以水稻为主,所以南方人喜欢米饭;北方地区冬季为了防寒保暖,房屋墙体较厚,窗户较小,而南方地区气候特湿热,为了降温防暑,房屋墙体较薄,窗户较大,故本题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7.(2017苏州)苏州有着“东方水城”之称,目前苏州市正在积极建设“海绵城市”,目的是提高防洪抗旱能力,改善水质,并打造水文化。“引江济太”工程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连接了太湖与长江,通过水利枢纽将长江水引入太湖,再通过水利枢纽将太湖水排出。“水”之于苏州,不仅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更是贯穿2 500多年历史人文的脉络,属于苏州水文化表现的是(  )
①喜食粽子 ②河街并行  ③人家枕河  ④白山黑水   ⑤喜欢戴白羊肚头巾  ⑥东西南北桥相望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答案】D
【详解】我国各地区的风俗习惯和人文特点各有不同,苏州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湖泊众多,主要特点①有东西南北桥相望②河街并行③人家枕河。故选D。
【点睛】
8.下列建筑物,受当地的自然环境影响不明显的是( )
A.新疆吐鲁番的晾房 B.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
C.北京的奥运会场馆──鸟巢 D.山区的吊脚楼
【答案】C
【详解】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根据题意,新疆吐鲁番的晾房适应当地炎热干燥的气候,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适应当地潮湿多雨的气候,山区的吊脚楼适应当地地形的特点,北京的奥运会场馆──鸟巢与地理环境无关,答案为C。
9.下图为湖南湘西凤凰古城。凤凰古城沿河而建的原因是( )
①河流沿岸水运便利 ②河流沿岸地形较平坦 ③河流沿岸矿产资源丰富 ④河流沿岸森林资源丰富 ⑤河流沿岸水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⑤
【答案】D
【详解】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凤凰古城沿河而建的原因是河流沿岸水运便利、河流沿岸地形较平坦、河流沿岸水资源丰富,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城市聚落的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10.某地屋顶比较平,是因为( )
A.气温较低 B.气温较高
C.降水丰富 D.降水贫乏
【答案】D
【详解】在我国南方雨水多,房顶坡度要大些,主要是利于雨水顺畅流淌,减少其停留时间和积水;而我国的北方雨水相对少,季风、大风较多,故坡度不需要很大,所以说屋顶比较平,是因为降水贫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降水对建筑的影响。
11.下列民居与其地理环境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
A.西双版纳竹楼——炎热干燥 B.北方土墙平顶——降水充沛
C.南方砖墙斜顶——降水稀少 D.西北房屋墙壁厚——冬季寒冷
【答案】D
【详解】西双版纳的竹楼是由于这里全年气温湿热,竹楼更易散热和排水;北方土墙平顶,说明这里的降水较少;南方砖墙斜顶,说明南方地区全年降水丰富;西北地区房屋墙壁厚,因为这里冬季寒冷,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我国各地地理环境对传统民居的影响。
12.结合我国某省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图(图1)和民族舞蹈图(图2)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民族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
B.该民族所在地区的气候具有湿热的特征
C.图示演员跳的舞蹈是锅庄舞
D.当地居民的饮食以面食为主
【答案】B
【详解】读图可知,图中民族是傣族,傣族集中分布在南方地区,A错误。该民族所在地区的气候具有湿热的特征,B正确。图示演员跳的舞蹈是孔雀舞,C错误。当地居民的饮食以米饭为主,D错误。故选B。
【点睛】傣家竹楼室内用篱笆将房屋分成两半,内室较小,是卧室,禁止外人入内;外室较宽敞,靠里部分为堂屋,是接待客人的地方,靠外部分设有火塘,是取暖、做饭的地方。
13.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图中的民居常见于我国的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
【答案】C
【详解】图中的民居是指蒙古包,蒙古包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蒙古族地区,黄土高原的民居是指窑洞,云贵高原的民居是高脚楼,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气候与民居的关系。
14.下列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是( )
A.封山育林 B.实行休渔期制度 C.草场轮牧 D.先污染,后治理
【答案】D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先污染,后治理,不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ABC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故选D。
15.我国南方地区的四川、湖南一带的人们能吃辣椒、爱吃辣椒,是因为( )
A.当地居民特别贫穷,只能吃辣椒 B.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当地只能种植辣椒
C.当地气候寒冷,吃辣椒可防寒 D.当地气候湿热,吃辣椒可防风湿等疾病
【答案】D
【详解】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居民爱吃辣椒主要还是因为当地气候的原因,中国素有北咸、东南甜、西辣的说法。气候干燥食为咸、气候湿热食为甜、气候潮湿食为辣四川雨多,而且下雨时特别阴冷,空气湿度大,生活在四川的人总是会觉得是从身体里面往外冷,吃辣椒是为了驱寒去湿。故D正确;四川、湖南位于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种植水稻,以米饭为主食,故AB错误;四川、湖南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故C错误。依据题意,故选D。
二、解答题
16.将下列事物与相关物产相匹配
安徽省 ①大同煤矿________
山西省 ②马鞍山铁矿________
西藏 ③长绒棉________
新疆 ④牦牛________
长春 ⑤汽车城________
【答案】
【详解】试题分析:马鞍山铁矿位于安徽省,大同煤矿位于山西省,牦牛是西藏主要牲畜,新疆是我国长绒棉的主要产区,长春有汽车城之称;依据题意.
17.下图为“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全国的铁路网分布看,我国_________(东或西)部地区铁路线比较密集。
(2)铁路运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3)家在广州的郝游,暑假期间想去西藏看看布达拉宫……,决定乘火车抵达,因此设计了一条线路,请你帮他补充完整:从广州南站出发乘坐____________线的动车抵达铁路枢纽①__________,转乘_________线的动车,在铁路枢纽②___________下车游玩了一天后,从②乘____________铁路的火车抵达西藏的行政中心⑤_________。
【答案】(1)东
(2)速度较快、运载量较大、运价较低、可以长距离运输(至少写出两点)
(3) 京广 郑州 陇海或陇海—兰新 兰州 青藏 拉萨
【分析】本题以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为材料,涉及我国铁路干线、铁路枢纽的分布及铁路网的分布特点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特点是东部铁路网密集、西部铁路网稀疏,这是由于东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而西部则相反。
(2)铁路运输速度较快、运量较大,运价适中,适合运量较大的长途运输。
(3)由图可知,郝游从广州去西藏:从广州南站出发乘坐京广线的动车抵达铁路枢纽郑州,转乘陇海线的动车,在铁路枢纽兰州,下车游玩了一天后,从青海省的西宁市乘青藏铁路的火车抵达西藏的行政中心拉萨。
18.气候对民居的影响:
(1)我国民居大多坐_______朝_______。门窗朝南开放,这样不仅有利于阳光进入,而且夏季有东南风习习吹入,冬季可以躲避来自西北寒流的侵袭。
(2)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屋顶倾斜,有利于_______和_______。
(3)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屋顶_______。
【答案】(1) 北 南
(2) 排水 通风
(3)较平
【解析】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5.1自然环境对居民、服饰和饮食的影响同步测试(A)(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中桌上的食物可以看出他们可能位于下列哪一地区(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下列属于该地区主要农作物的是( )
A.水稻 B.油菜 C.青稞 D.小麦
“小背篓晃悠悠,笑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头一回幽幽深山中尝呀野果哟,头一回清清溪水边洗呀小手哟,头一回赶场逛了山里的大世界,头一回下到河滩里我看了赛龙舟……”歌曲《小背篓》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3.歌词中描述的地区最可能是 ( )
A.地势低平的江南水乡 B.黄沙漫天的西北大漠
C.白山黑水的东北林海 D.山清水秀的湘西山区
4.该地区典型的土特产是 ( )
A.椰子 B.野山笋 C.西湖藕粉 D.哈密瓜
5.南方旧式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这样建筑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A.便于接受更多阳光 B.便于空气流通 C.便于更快散热 D.便于雨水下泄
6.关于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饮食、民居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南方人喜欢面食,房屋的墙体较厚,窗户较小
B.北方人喜欢面食,房屋的墙体较薄,窗户较大
C.南方人喜欢米饭,房屋的墙体较薄,窗户较大
D.北方人喜欢米饭,房屋的墙体较厚,窗户较小
7.(2017苏州)苏州有着“东方水城”之称,目前苏州市正在积极建设“海绵城市”,目的是提高防洪抗旱能力,改善水质,并打造水文化。“引江济太”工程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连接了太湖与长江,通过水利枢纽将长江水引入太湖,再通过水利枢纽将太湖水排出。“水”之于苏州,不仅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更是贯穿2 500多年历史人文的脉络,属于苏州水文化表现的是(  )
①喜食粽子 ②河街并行  ③人家枕河  ④白山黑水   ⑤喜欢戴白羊肚头巾  ⑥东西南北桥相望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⑥
8.下列建筑物,受当地的自然环境影响不明显的是( )
A.新疆吐鲁番的晾房 B.云南西双版纳的竹楼
C.北京的奥运会场馆──鸟巢 D.山区的吊脚楼
9.下图为湖南湘西凤凰古城。凤凰古城沿河而建的原因是( )
①河流沿岸水运便利 ②河流沿岸地形较平坦 ③河流沿岸矿产资源丰富 ④河流沿岸森林资源丰富 ⑤河流沿岸水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⑤
10.某地屋顶比较平,是因为( )
A.气温较低 B.气温较高
C.降水丰富 D.降水贫乏
11.下列民居与其地理环境特征组合正确的是(  )
A.西双版纳竹楼——炎热干燥 B.北方土墙平顶——降水充沛
C.南方砖墙斜顶——降水稀少 D.西北房屋墙壁厚——冬季寒冷
12.结合我国某省少数民族传统民居图(图1)和民族舞蹈图(图2)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民族集中分布在西北地区
B.该民族所在地区的气候具有湿热的特征
C.图示演员跳的舞蹈是锅庄舞
D.当地居民的饮食以面食为主
13.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图中的民居常见于我国的
A.云贵高原 B.黄土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四川盆地
14.下列不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做法是( )
A.封山育林 B.实行休渔期制度 C.草场轮牧 D.先污染,后治理
15.我国南方地区的四川、湖南一带的人们能吃辣椒、爱吃辣椒,是因为( )
A.当地居民特别贫穷,只能吃辣椒 B.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当地只能种植辣椒
C.当地气候寒冷,吃辣椒可防寒 D.当地气候湿热,吃辣椒可防风湿等疾病
二、解答题
16.将下列事物与相关物产相匹配
安徽省 ①大同煤矿________
山西省 ②马鞍山铁矿________
西藏 ③长绒棉________
新疆 ④牦牛________
长春 ⑤汽车城________
17.下图为“中国铁路干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全国的铁路网分布看,我国_________(东或西)部地区铁路线比较密集。
(2)铁路运输的特点是: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3)家在广州的郝游,暑假期间想去西藏看看布达拉宫……,决定乘火车抵达,因此设计了一条线路,请你帮他补充完整:从广州南站出发乘坐____________线的动车抵达铁路枢纽①__________,转乘_________线的动车,在铁路枢纽②___________下车游玩了一天后,从②乘____________铁路的火车抵达西藏的行政中心⑤_________。
18.气候对民居的影响:
(1)我国民居大多坐_______朝_______。门窗朝南开放,这样不仅有利于阳光进入,而且夏季有东南风习习吹入,冬季可以躲避来自西北寒流的侵袭。
(2)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屋顶倾斜,有利于_______和_______。
(3)西北地区干旱少雨,屋顶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