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单元测试(C)(解析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我国,具有明显差异的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不同的饮食偏好,进而形成了东西南北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南方以大米为主食,小吃也多以大米为原料加工而成,如汤圆、粽子、年糕等;北方以面食为主,如面条、包子、馒头、煎饼等。我国南北饮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差异 B.气候差异 C.植被差异 D.民族差异
2.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西北地区的人们较少吃水产的原因主要是( )
A.地表崎岖,交通不便 B.干旱少雨,河湖较少
C.发展落后,消费不起 D.宗教信仰,不能捕捞
3.俗话说“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大部分南方人都喜欢吃辣,这主要与南方气候的哪一特点密切相关( )
A.炎热 B.寒冷 C.多雨 D.干燥
【答案】1.B 2.B 3.C
【解析】1.我国南方地区主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沛,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因而当地居民以大米为主食;北方地区主要属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少,主要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因而当地居民以面食为主;由此可见,我国南北饮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差异,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地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干旱少雨,河湖较少,因此该区域的人们较少吃水产,B正确,与地表崎岖,交通不便,发展落后,消费不起,宗教信仰无关,A、C、D错误。故选B。
3.俗话说“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均地处我国南方地区,居民喜辣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多雨,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中国素有北咸,东南甜,西辣的说法。气候干燥食为咸、气候湿热食为甜、气候潮湿食为辣。
中国饮食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如图是四个餐饮品牌的商标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餐饮品牌各具特色,其所属省区正确的是( )
A.①-甘 B.②-琼 C.③-滨 D.④—贵
5.形成于四川盆地,体现了人们对夏季湿热环境适应性的美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4.A 5.C
【解析】4.读图可知,①餐饮品牌为兰州牛肉拉面,兰州为甘肃省的省会,甘肃省简称为甘或陇,A正确;②餐饮品牌为台湾风味,台湾省简称为台,B错误;③餐饮品牌为重庆火锅朝天门,重庆市简称为渝,C错误;④餐饮品牌为云南过桥米线,云南省简称为云或滇,D错误。故选A。
5.各地区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如四川盆地由于到了夏季,气候湿热,人们喜欢吃火锅,以去除体内的湿气,故③重庆火锅,形成于四川盆地。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四川盆地位于我国亚热带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且地形为盆地,热量和水分不易散发,气候较为湿热。
图示意我国某平原的自然环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推断该平原位于(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7.该平原年降水量小于800mm,但属于湿润区,其主要原因是( )
A.三面环山,地形闭塞 B.地势低洼,常年积水
C.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D.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8.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该地区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
A.房顶坡度小,墙体厚、窗户大
B.房顶坡度小,墙体薄、窗户小
C.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
D.房顶坡度大,墙体薄、窗户大
【答案】6.A 7.C 8.C
【解析】6.读图可得,该地区纬度高,气候冷湿,冻土广布,该地区是我国的东北地区,A正确。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华北地区属于半湿润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亚热带,没有冻土分布,B、C、D错误。故选A。
7.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形区是东北平原,该平原年降水量小于800mm,但属于湿润区,其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从图中看出,该地为我国的东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天严寒,墙体厚,窗户小,注意防寒、保暖;东北地区降雪较多,屋顶坡度较大,便于积雪的滑落,减少积雪的压力,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些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济宁市位于华北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界地带,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读济宁市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9.山地、丘陵主要分布在邹城市和( )
A.泗水县 B.微山县 C.梁山县 D.汶上县
10.东部山区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项目是( )
A.大规模放牧,散养牛、羊 B.积极发展生态旅游
C.持续扩种小麦、玉米,提高粮食产量 D.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开采石材
11.济宁市地势低平、有“鱼米之乡”之称的县(市、区)是( )
A.金乡县 B.嘉祥县 C.鱼台县 D.任城区
12.抗日战争时期,铁道游击队队员曾战斗过的县(市、区)是( )
A.金乡县 B.兖州区 C.微山县 D.汶上县
13.尼山位于曲阜市东南部,有著名的孔子出生地夫子洞,研修学习的尼山书院、气势恢宏的孔子像、烟波浩渺的孔子湖,幽静舒适的步道等场所和景观。我们来这里研学旅行的意义有( )
①置身圣境,感悟自然之美②瞻仰圣人遗迹,礼拜先师
③学习儒学,弘扬传统文化④学传统礼仪,树儒雅之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答案】9.A 10.B 11.C 12.C 13.B
【解析】9.读图可知,泗水县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上,且县域内多山,山地、丘陵较多,A正确;微山县 、梁山县、 汶上县海拔主要在200米以下,以平原为主,BCD错误。故选A。
10.东部多山地,草地较多,大规模放牧,散养牛、羊可能会造成植被破坏,A错误;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有利于可持续发展,B正确;山地不适合发展种植业,持续扩种小麦、玉米违背因地制宜的原则,不利于可持续发展,C错误;大力开采石材会导致地表植被破坏,D错误。故选B。
11.金乡县、嘉祥县、鱼台县、任城区四地中,鱼台县海拔最低,地形平坦,濒临微山湖,且县域内河流较多,水源充足,有利于种植水稻和养鱼,被称为“鱼米之乡”,C正确;金乡县、嘉祥县、任城区海拔相对较高,水源条件相对较差,ABD错误。故选C。
12.抗日战争时期有一支抗日队伍主要活跃在微山县,被称作铁道游击队,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我们来这里研学旅行可以瞻仰圣人遗迹,礼拜先师;学习儒学,弘扬传统文化;学传统礼仪,树儒雅之风,②③④正确;尼山以人文景观著称,所以置身圣境,主要感悟的是人文气息之美,①错误。故选B。
【点睛】济宁位于鲁西南腹地,地处黄淮海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接地带。济宁市地形以平原洼地为主,地势东高西低,地貌较为复杂。济宁市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14.远距离旅行应该准备的相关旅游物品有
①必要的衣物 ②常用的必备药品 ③照相机或摄像机等 ④必要的食物和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A
【详解】远距离旅行应该准备的相关旅游物品有:必要的衣物;常用的必备药品;照相机、摄像机、指南针等;旅途中必要的食物和水.根据题意选A。
15.小明想到杭州天目山旅游,但不知何时旅行最好。地理老师向他提供了一幅“中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季节与纬度关系图”。小明应该选择在什么时间出游( )
A.3-11月 B.5-9月 C.1-10月 D.7-12月
【答案】B
【分析】
【详解】读图可知,杭州的天目山大致位于30°N左右,由图可知,小明应该选择在5-9月出游。故答案选B。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读图分析问题的方法。
二、解答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南北方民居主要特征比较
北方民居 南方民居
方位观 正南正北方位观强 正南正北方位观弱
墙体特点 墙体严实厚重 墙体轻薄
房顶坡度 坡度较小 坡度较大
房屋间距 大 较小
材料二 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
材料三 中华美食源远流长,有众多的菜系和各式风味,北方菜色以鲜咸入味,南方则以甜香著称。山西人爱喝醋,四川、贵州、湖南的人则以“不怕辣”闻名。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我国南方与北方在住宅民居及城市住宅楼上的不同特点反映了我国由南向北地理环境的差异。北方气候冬季________,因而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墙体严实厚重。房顶坡度由南向北逐渐________,则反映了我国降水________(填南少北多或南多北少)的分布特点。
(2)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我国川、贵、湘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平均海拔较________(填高或低),气候________(填潮湿或干燥),因而居民多数喜食辣味以驱湿气。
(3)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东北住宅民居形成的自然条件。
(4)联系生活再举一例地理环境影响的典型民居。”
【答案】(1) 寒冷干燥 减小 南多北少
(2) 高 潮湿
(3)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天严寒,墙体厚;注意防寒、保暖,窗户小;东北地区降雪较多,屋顶坡度较大,便于积雪的滑落。
(4)(答案多样性,符合要求即可。)如:黄土高原的窑洞:黄土质地疏松,垂直发育,有利于开挖;黄土隔热性强,冬暖夏凉; 当地降水较少,窑洞类干燥。再如:云南 西双版纳竹楼:西双版纳竹子资源丰富;西双版纳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大,"人字"型房顶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一般竹楼为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高脚是为了防止地面的湿气,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的地方。
【分析】本题以中国地域文化为题,涉及建筑、饮食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1)北方地区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所以房屋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墙体严实厚重,有利于采光和防寒保暖。南方地区降水多,房顶坡度大,利于排水;北方地区降水少,房顶坡度小,方便晾晒。房顶坡度由南向北逐渐减小,反映了我国降水南多北少的分布特点。
(2)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川、贵、湘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平均海拔较高;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气候潮湿,因而居民多数喜食辣味以驱湿气。
(3)我国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天寒冷干燥,所以墙体严实厚重,窗户小,注重防寒保暖;东北地区降雪较多,屋顶坡度较大,便于积雪的滑落。
(4)典型民居:黄土高原的窑洞:黄土质地疏松,垂直发育,有利于开挖;黄土隔热性强,冬暖夏凉; 当地降水较少,窑洞类干燥。云南西双版纳竹楼:西双版纳竹子资源丰富;西双版纳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大,"人字"型房顶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一般竹楼为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高脚是为了防止地面的湿气,底层一般不住人,是饲养家禽的地方等等。
17.陕西小秦向外国朋友艾伦在网上从衣、食、住及旅游景点介绍我国,请你根据相关图片及所学的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衣: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图中穿着是____族同胞,该族同胞在一天中穿着方式不同,这样的穿着习惯与青藏地区气候有关,原因是____。
(2)食:图中的食物是用面粉做成的,当地主要盛产的粮食作物是____。
(3)住:该民居是北京传统住宅建筑形式——它的名称是____,四面有房屋,中间是院子。
(4)旅游景点;甲图景点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位于我国____省。乙图的景点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是西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景点名称是____。
【答案】(1) 藏 昼夜温差大
(2)小麦
(3)四合院
(4) 陕西 布达拉宫
【分析】本题以藏族服饰、我国北方饮食、住房、兵马俑、布达拉宫等相关内容为材料,共设置四道小题,涉及我国不同地区人们的服饰、饮食、建筑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详解】(1)图中民族服饰为长袖、右襟,是藏族的藏袍,由于当地昼夜温差大,白天气温高时,敞襟长袖便于人们将袖子褪去系于腰间,夜晚气温低,宽腰肥大的衣服还可以当被盖。
(2)图中食物为面食,说明当地盛产的农作物是小麦。
(3)图中为北京的传统建筑四合院。
(4)甲图景点是兵马俑,位于我国陕西省西安市,乙图的景点是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
18.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广州的小明同学春节期间外出旅游,体验“美丽中国之旅”.
(1)春节期间,广州已是繁花似锦,春意盎然.但小明到达北京后,发现这里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说明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______。
(2)甲、乙两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 一线。
(3)乌鲁木齐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4)到达拉萨后,小明参观了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图A____________。
(5)小明在旅游途中拍摄了下列景观照片,属于北京的是______(填字母)。
【答案】 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秦岭-淮河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 布达拉 D
【分析】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环境。
【详解】(1)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普遍高温.春节期间,广州已是繁花似锦,春意盎然.但德州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说明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气温越低;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是纬度因素。
(2)甲是南方地区,乙是北方地区,两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3)乌鲁木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行政中心,该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气候干旱。
(4)到达拉萨后,小明参观了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布达拉宫。
(5)从景观图看出,A是西藏的布达拉宫,B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蒙古包,C是位于西北地区的沙漠、驼队,D是位于北京的天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地方文化特色与旅游单元测试(C)(原卷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我国,具有明显差异的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不同的饮食偏好,进而形成了东西南北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南方以大米为主食,小吃也多以大米为原料加工而成,如汤圆、粽子、年糕等;北方以面食为主,如面条、包子、馒头、煎饼等。我国南北饮食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差异 B.气候差异 C.植被差异 D.民族差异
2.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西北地区的人们较少吃水产的原因主要是( )
A.地表崎岖,交通不便 B.干旱少雨,河湖较少
C.发展落后,消费不起 D.宗教信仰,不能捕捞
3.俗话说“江西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大部分南方人都喜欢吃辣,这主要与南方气候的哪一特点密切相关( )
A.炎热 B.寒冷 C.多雨 D.干燥
中国饮食文化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如图是四个餐饮品牌的商标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餐饮品牌各具特色,其所属省区正确的是( )
A.①-甘 B.②-琼 C.③-滨 D.④—贵
5.形成于四川盆地,体现了人们对夏季湿热环境适应性的美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图示意我国某平原的自然环境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推断该平原位于(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7.该平原年降水量小于800mm,但属于湿润区,其主要原因是( )
A.三面环山,地形闭塞 B.地势低洼,常年积水
C.气温较低,蒸发较弱 D.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8.传统民居与当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该地区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
A.房顶坡度小,墙体厚、窗户大
B.房顶坡度小,墙体薄、窗户小
C.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
D.房顶坡度大,墙体薄、窗户大
济宁市位于华北平原与鲁中南山地交界地带,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读济宁市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9.山地、丘陵主要分布在邹城市和( )
A.泗水县 B.微山县 C.梁山县 D.汶上县
10.东部山区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项目是( )
A.大规模放牧,散养牛、羊 B.积极发展生态旅游
C.持续扩种小麦、玉米,提高粮食产量 D.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开采石材
11.济宁市地势低平、有“鱼米之乡”之称的县(市、区)是( )
A.金乡县 B.嘉祥县 C.鱼台县 D.任城区
12.抗日战争时期,铁道游击队队员曾战斗过的县(市、区)是( )
A.金乡县 B.兖州区 C.微山县 D.汶上县
13.尼山位于曲阜市东南部,有著名的孔子出生地夫子洞,研修学习的尼山书院、气势恢宏的孔子像、烟波浩渺的孔子湖,幽静舒适的步道等场所和景观。我们来这里研学旅行的意义有( )
①置身圣境,感悟自然之美②瞻仰圣人遗迹,礼拜先师
③学习儒学,弘扬传统文化④学传统礼仪,树儒雅之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远距离旅行应该准备的相关旅游物品有
①必要的衣物 ②常用的必备药品 ③照相机或摄像机等 ④必要的食物和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
15.小明想到杭州天目山旅游,但不知何时旅行最好。地理老师向他提供了一幅“中国山水风景区最宜欣赏季节与纬度关系图”。小明应该选择在什么时间出游( )
A.3-11月 B.5-9月 C.1-10月 D.7-12月
二、解答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南北方民居主要特征比较
北方民居 南方民居
方位观 正南正北方位观强 正南正北方位观弱
墙体特点 墙体严实厚重 墙体轻薄
房顶坡度 坡度较小 坡度较大
房屋间距 大 较小
材料二 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具有房顶坡度大,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
材料三 中华美食源远流长,有众多的菜系和各式风味,北方菜色以鲜咸入味,南方则以甜香著称。山西人爱喝醋,四川、贵州、湖南的人则以“不怕辣”闻名。
(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我国南方与北方在住宅民居及城市住宅楼上的不同特点反映了我国由南向北地理环境的差异。北方气候冬季________,因而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墙体严实厚重。房顶坡度由南向北逐渐________,则反映了我国降水________(填南少北多或南多北少)的分布特点。
(2)材料三中可以看出:我国川、贵、湘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盆地为主,平均海拔较________(填高或低),气候________(填潮湿或干燥),因而居民多数喜食辣味以驱湿气。
(3)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东北住宅民居形成的自然条件。
(4)联系生活再举一例地理环境影响的典型民居。”
17.陕西小秦向外国朋友艾伦在网上从衣、食、住及旅游景点介绍我国,请你根据相关图片及所学的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衣: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图中穿着是____族同胞,该族同胞在一天中穿着方式不同,这样的穿着习惯与青藏地区气候有关,原因是____。
(2)食:图中的食物是用面粉做成的,当地主要盛产的粮食作物是____。
(3)住:该民居是北京传统住宅建筑形式——它的名称是____,四面有房屋,中间是院子。
(4)旅游景点;甲图景点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位于我国____省。乙图的景点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文成公主而建,是西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景点名称是____。
18.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旅游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广州的小明同学春节期间外出旅游,体验“美丽中国之旅”.
(1)春节期间,广州已是繁花似锦,春意盎然.但小明到达北京后,发现这里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说明我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点是______。
(2)甲、乙两地区的分界线是_____ 一线。
(3)乌鲁木齐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4)到达拉萨后,小明参观了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图A____________。
(5)小明在旅游途中拍摄了下列景观照片,属于北京的是______(填字母)。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