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3-21 21:3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1生活中常见的盐(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组成及其在生活中的主要用途,认识碳酸盐的特性(重点难点)。
名称 化学式 俗称
纯碱,苏打
NaHCO3
碳酸钙
2.初步学会鉴定碳酸根离子的方法(重点难点)。
3.初步了解复分解反应。
【课前预习】
1.完成右表,并记住相关内容。
2.观察右表中各物质的组成说出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3.说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情境导入】当你切开一个馒头时,你会发现馒头里有许许多多的小洞,象一间间小房子一样。你知道这是怎么形成的吗?
二、自主探究:
知识点二: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
【自学】阅读课本P70~P71,完成下表。
盐 俗名 物理性质 用 途
氯化钠 食盐 白色粉末,水溶液有咸味,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①调味;②作防腐剂;③消除积雪(降低雪的熔点);④农业上用NaCl溶液来选种;⑤制生理盐水(0.9% NaCl溶液)。
碳酸钠 (因水溶液呈碱性)、苏打 色 状固体,易溶于水 用于 、造纸、 、洗涤、食品工业等
碳酸氢钠 白色晶体, 溶于水 ①制糕点所用的 剂;②医疗上,治疗 过多。
碳酸钙 石灰石、 的主要成分 白色固体 用作 材料及 剂。
备注 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无水氯化钙可用作干燥剂)
【注意】
1.盐的组成不一定含有金属离子,例如 不含金属离子。
2.物质的名称与物质的性质不一定一致,如 是碳酸钠的俗称,它是 不是 。
3.食盐是 ,但是盐不专指食盐。
【思考】前面学了CO2的实验室制法,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 NaHCO3 能否也发生类似反应呢?
【实验探究】课本P71实验11-1。
化性 碳酸钠 碳酸氢钠 碳酸钙
与盐酸反应
与澄清石灰水
CO32-或HCO3-检验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 ,将产生气体通入
分析以上反应特点归纳复分解反应
【结论】含有有CO32-或HCO3-的盐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气体。
【讨论】
1.你所知道的酸除盐酸外,生活中还有哪些酸?
2.上面实验中为相同的酸与不同的盐反应,那么不同的酸能与相同的盐反应吗?请你设计实验证明。
【补充实验】
1.将醋加入放有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2.将稀硫酸加入放有碳酸钠粉末的试管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3.把一大勺苏打粉(碳酸氢钠)放进瓶内,然后,将一杯盛有红墨水的醋倒入瓶内。
【归纳】碳酸盐的化学性质——与酸发生反应产生CO2
CaCO3 + HCl =
Na2CO3 + HCl =
NaHCO3 + HCl =
【知识拓展】盐的分类
练习:将下列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盐填写完整。
K+ Na+ Ca2+ Fe3+ Mg2+
Cl- KCl
NO3— NaNO3
SO42- Fe2(SO4)3
CO32- CaCO3 MgCO3
1.从组成分类:
⑴根据所含的金属元素可以分为钾盐、钙盐、镁盐、铜盐等。
⑵根据所含的酸根可以分为碳酸盐、硫酸盐、硝酸盐、盐酸盐等。
2.从溶解性分类:
⑴可溶盐:如NaCl、CuSO4、KNO3等。大多数常见可溶盐的水溶液都为 性,但也有一部分可溶盐的溶液不为中性。例如碳酸钠(俗名 )的水溶液为 性。
⑵难溶盐:如CaCO3、BaSO4、AgCl等。
三、自我测评
【课堂练习】课本P75.1.~3.
1.蒸馒头时,在发酵的面团里加入些纯碱,其作用是( )
A、使馒头变白 B、既除去生成的酸,又使馒头轻而体积大
C、加快面团的发酵速度 D、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馒头质量变大
2.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的常用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做成功的家庭小实验是( )
①检验自来水中的氯离子;②鉴别食盐和纯碱;③探究鸡蛋壳是否含有碳酸盐;④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3.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切实可行的是( )
A.用酚酞溶液鉴别NaCl溶液和盐酸 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N2
C.用石蕊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D.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
4.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B CaO (CaCO3) 高温煅烧
C CaCl2溶液 (盐酸) 加入适量的Na2CO3
D CO2 (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
5.小波用实验方法区别稀盐酸和硫酸钠溶液(记作A、B)。
⑴他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Na2CO3溶液,观察到A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则A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⑵他向A、B两溶液中分别加入BaCl2溶液,B溶液中的现象是 。
⑶他还用了下列试剂中的一种区别A、B两溶液,这种试剂是 (填序号)。
①石蕊试液 ②CuSO4溶液 ③醋酸溶液 ④KCl溶液
【中考直通车】
6.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下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物质进行分类(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甲 乙、丙、丁
A 碳单质 金刚石、石墨、C60
B 构成物质的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
C 有机合成材料 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
D 常见碱 火碱、纯碱、熟石灰
7.有A、B、C、D、E、F六种物质,已知A为一种氯化物,B为一种钠盐,C为一种碱,D为一种常见的气体。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
① A和B的溶液混和无明显现象;
② B和C的溶液混和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E;
③ A和C的溶液混和有蓝色沉淀生成;
④把D通入C的溶液中有白色沉淀F生成,该沉淀溶于稀硝酸。
根据上述信息,推断:
⑴写出B、D、F的化学式:B ;D ;F 。
⑵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