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堂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堂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7 09:5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背诵清单
一、前期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______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______召开。
内容:①会议决定成立_____________,通过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会议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__________当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③改______为北京,作为新中国首都;以____________为代国歌;以________为国旗。④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______________,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
意义:初步建立了中国_______领导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度。
二、正式成立:开国大典
时间:_________________意义:①国内: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_______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②国际: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三、巩固政权:西藏和平解放
内容:①西藏宗教领袖之一______________致电毛泽东,表示拥护中央人民政府,希望早日解放;②_____年,西藏代表_____________为首席代表,与中央政府达成协议,西藏______解放。意义:祖国___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历史歌谣
政协会议做准备,国旗国歌和国徽。 开国大典传强音,西藏和平迎解放。
1949建立新中国,人民享受新生活。 百年屈辱终洗刷,中华民族盼复兴。
史海拾贝
第一面五星红旗的由来
1949年7月,新政协筹备会向全国及海外发出了征求国旗等方案的启事。上海滩一位33岁的青年从报纸上得到消息后激动得彻夜难眠。他的名字叫曾联松,在上海一家经济通讯社当编辑。7月,曾联松设计出一张又一张国旗草稿。他从人们常说的“盼星星,盼月亮”中得到了灵感,又联想到红军头顶的五角星,脑海中闪现出一幅画面:以一颗大五角星象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以四颗小星象征广大人民群众,每颗小星各有一个角对准大星的中心,形成“众星拱北辰”的格局,寓意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各族人民围绕在党的周围。旗面为红地,五星呈金黄色,体现出中国人民的文化特征,犹如红霞一片,金光灿烂……
1949年9月25日至27日,经过充分讨论,周恩来提出将草案付诸大会表决,最后获通过。当天会议的简要记录稿上如此记述:“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随即又将“红”字划去,接下去写上“五星红旗”四个字。可见,在大会通过国旗草案时,已正式提出了“五星红旗”的名称。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毛泽东在致宋庆龄的亲笔信中写道:“重庆违教,忽近四年……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据此推断毛泽东“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是要她( )
A.参加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参加中共八大
2.(2022·东营)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次会议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2022·日照)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人民银行”,到使用“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B.地主阶级己经不复存在
C.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第三次“革命”( )
A.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B.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D.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5.(2022·山东)1949年9月21日,作为662位代表之一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回忆:“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一位戴瓜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第一次。”这说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A.制定了新中国的施政纲领 B.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
C.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人员构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6.(2022·广东)1949年,《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受邀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会后他撰文:“我庆幸个人此生不虚,更庆幸中国由此进入了一个人民民主的时代。”他的感慨来自于( )
A.解放战争获得巨大胜利 B.全国政协会议成功召开
C.开国大典宣告国家新生 D.祖国大陆实现完全统一
7.(2022·济南)与“《共同纲领》”“《义勇军进行曲》”“五星红旗”“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关键信息相关的会议是(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中共十二大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共十三大
8.(2022·广东)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陈列着一件被毛泽东称为“天书”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签名册,上面留下了644位代表的珍贵签名。这可以用来研究( )
A.筹建新中国 B.文化新篇章 C.巩固新政权 D.经济新发展
9.(2022·泰安)下列四句话中,最能贴切地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 )
A.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B.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C.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10.(2021·山西)一部西藏当代史,就是一部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史;一部西藏当代史,更是一部政治制度、社会发展、经济民生实现历史性跨越的跨越史。那么西藏发展的起点是( )
A.西部大开发 B.开国大典 C.一五计划 D.西藏和平解放
二、综合题
11.(2022·辽宁)下列图片记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筹备到成立再到巩固的历程。请仔细阅读图片,结合史实,回答问题。
【动人的序曲】 【伟大的乐章】 【激昂的交响】
图1 图2 图3《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签字仪式
(1)图1所示文件在当时起了怎样的作用?
(2)照片是历史瞬间的真实记录,图2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盛典的重大意义是什么?由此确定了国家的哪一重大节日?
(3)图3西藏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签订协议的代表是谁?这一事件有何意义?
12.(2022·河北)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按动电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广场上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欢呼声,欢庆新中国的诞生。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历史盛况 距今年有多少周年 这一盛况标志着什么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摘自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2)据材料二回答,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怎样的伟大跨越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新中国的成立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13.某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进行的探究活动。
【任务一:革命探索】
材料一 国共合作破裂后,国内政治局势陡然逆转……当时放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路只有两条:或者是拿起武器,进行武装反抗,或者是迟疑犹豫,坐以待毙。——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1)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开始“拿起武器,进行武装反抗”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任务二:民族解放】
(2)上面年代尺体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伟大历程,请你将①②两处内容补充完整。
(3)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任务三:国家新生】
(4)图1会议通过的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什么?图2事件后,中国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
试卷第4页,共5页
参考答案
背诵清单
一、1949 北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毛泽东 北平 《义勇军进行曲》 五星红旗 人民英雄纪念碑 共产党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二、1949年10月1日 独立自主
三、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 1951 阿沛·阿旺晋美 和平 大陆
同步练习
1.C【详解】根据材料“重庆违教,忽近四年。……兹者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驾莅平,以便就近请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1日至9月30日在北平举行。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单位的代表(含候补代表)共662人参加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会议掀开了新中国历史第一页,宣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诞生。C项正确;七届二中全会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召开的唯一的一次中央全会,排除A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于1954年,排除B项;中共八大召开于1956年9月,排除D项。故选C项。
2.A【详解】根据“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可知这指的是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949年9月召开的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就为新中国的成立作了组织上的准备,所以题干中所说的这次会议指的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A项正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1954年,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时间是1956年,排除C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是1978年,排除D项。故选A项。
3.D【详解】根据材料“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因此这一时期“人民”一词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频繁出现,D项正确;根据所学新中国史实可知,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不符合题干时间,排除A项;1952年底土地改革的完成,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地主阶级基本不复存在,不符合题干,排除B项;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通过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排除C项。故选D项。
4.B【详解】根据题干“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三次在1949年……”结合所学知识,1949年新中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B项正确;辛亥革命之后建立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排除A项;土地改革完成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排除C项;1956年三大改造,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
5.D【详解】服装是职业和身份的象征,从材料可知除了穿“工装”的工人外,还有其他社会各阶层,普通工人只是其中一部分,代表具有广泛性,D项正确;从题干材料里体现不出制定了新中国的施政纲领,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排除B项;1954年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
6.C【详解】由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大公报》总编辑王芸生参加的是开国大典,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它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所以开国大典的举行宣告了国家的新生,C项正确;开国大典前,解放战争已经获得巨大胜利,排除A项;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所以全国政协会议的召开发生在开国大典之前,排除B项;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完全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
7.A【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共同纲领》是在1949年召开的第一届政协会议上制定的,A项正确;中共十二大召开于1982年,排除B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1954年,排除C项;中共十三大召开于1987年,排除D项。故选A项。
8.A【详解】由材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签名册,上面留下了644位代表的珍贵签名”及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少数民族、国外华侨以及特邀代表等662人参加会议,主要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A项正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主要讨论筹建新中国,文化新篇章、经济新发展只是其部分内容,排除B项、D项;巩固新政权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A项。
9.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人民推翻压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成为了国家主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A项正确;“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是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排除B项;“中国实现了现代化”本身说法错误,排除C项;“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历史意义,排除D项。故选A项。
10.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的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 这是西藏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点,也是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祖国统一事业的一件大事,西藏和平解放,西藏人民永远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羁绊,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在祖国大家庭里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西藏发展的起点是西藏和平解放,D项正确;西部大开发推动了西藏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不是西藏发展的起点,排除A项;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一五计划的成就,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沟通了西藏和内地的联系,不是西藏发展的起点,排除C项。故选D项。
11.(1)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新中国成立(开国大典);意义: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节日:国庆节。
(3)阿沛·阿旺晋美。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解析】(1)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会议决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暂时代行将来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2)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国大典),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3)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12.(1)盛况:开国大典;73周年;新中国的成立(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若有其他答案,意思对也可。)
(2)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详解】(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等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首都30万军民齐聚天安门广场。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可知,该内容描述的是开国大典。根据时间2022年-1949年=73年可知,开国大典距今73周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的成立的世界影响是,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13.(1)南昌起义。
(2)①七七事变②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3)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或:《共同纲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详解】(1)根据材料一“国共合作破裂后,国内政治局势陡然逆转”,当时放在中国共产党是拿起武器,进行武装反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南昌起义;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根据题干任务二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中国驻卢沟桥和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日本侵略者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分别发表声明,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并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也发表谈话,实际上承认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合法地位,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抗争,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4)根据任务三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根据任务三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国大典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