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章 第三节
(第2课时)
【2022版课程标准】
●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2011版课程标准】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目 录
西北地区
1
2
青藏地区
3
真题演练
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连。
——《青藏高原》
1.找出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看一看,哪些山脉是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祁连山脉
昆 仑 山 脉
阿尔金山脉
横断山脉
位于中国西南部,地处内陆;位于 半球 纬度地区;西、南与多个国家接壤;青藏地区大体上位于横断山脉—— ——阿尔金山脉—— 一线以南、以西, 山脉以北。面积约占全国的 ,人口仅占全国的 。
北
中低
祁连山脉
昆仑山脉
喜马拉雅
25%
1%
青藏地区
位置与范围
2.说出位于青藏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其行政中心。
青藏地区包括:
青海省(西宁)
西藏自治区(拉萨)
四川省(成都)的西部
青藏地区
位置与范围
河流:
原因:
3.找出发源于青藏地区的主要河流。想一想,为什么青藏地区会成为这些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黄河、长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等。
海拔高,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多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因此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
青藏地区
河流
地形区:
高原:
盆地:
山脉:
地形特征:
以 为主,位于我国地势的 阶梯,平均海拔高,有“ ”之称。
高原
第一级
横断山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唐古拉山脉、巴颜喀拉山脉等。
青藏高原
柴达木盆地
世界屋脊
读图:1.找出青藏地区主要的地形区和山脉,概括青藏地区的地形特征。
青藏地区
地形
高
读图:2.找出青藏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概括青藏地区的气候特征。
气候:
以 气候为主,东南部是 气候;降水量由 递减,大多数地区降水量低于 毫米。
高原山地
亚热带季风
400
东南向西北
青藏地区
气候
寒
珍稀动物:
藏羚羊
雪豹
野驴
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
生态环境:
农业:
分布:
农作物:
牲畜:
种植业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种植业、畜牧业
青稞、豌豆、小麦、油菜等
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雅鲁藏布江谷地
湟水谷地
青藏地区
农牧业
“高原之舟”
牦牛是青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畜种,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牦牛肉质好,是青藏地区居民的重要肉食来源。牦牛
奶可制酥油,毛皮
能做皮衣、帐篷和
绳索,绒可制毛衣、
毡,骨可入药,牛
粪可做燃料。
阅读
1.阅读下列材料,分析造成那曲和南京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气象站名称 纬度 海拔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那曲(西藏) 31°12′N 4808米 -12.6℃ 9.0℃
南京(江苏) 32°00′N 8米 2.4℃ 27.8℃
那曲与南京相比,纬度大致相同,但是海拔高的多,因此1月和7月平均气温均低于南京。因此造成两地气温差异的重要因素是地形因素。
活动
海拔高
高寒气候
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气温低
光照强,日照充足,有利于作物 。
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较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 。
2.青藏地区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等作物穗大粒饱。议一议,本区青稞和小麦等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
营养物质的积累
劣势:气温较低;降水稀少;土层瘠薄
优势:光照强;日温差大,生长周期长
活动
3.青海省南部为什么被称为“三江源地区”,请在图上找出依据。上网查查,那里有哪些珍稀动物?为什么要严格保护那里的生态环境?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南部,为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被誉为“中华水塔”,具有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典型特点,是我国江河中下游地区和东南亚区域生态环境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态屏障。
活动
民族:
宗教:
宗教圣地:
传统饮食:
藏族为主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
拉萨的布达拉宫
西宁市的塔尔寺
糌粑、青稞酒、酥油茶、牛羊肉
藏族传统服饰——藏袍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
糌粑,把青稞、豌豆炒熟磨成的炒面用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之后捏成团。
牦牛肉、羊肉,是藏民主要的肉食来源。
用酥油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
青海西宁塔尔寺
大昭寺朝圣的信徒
交通部门:
主要交通线:
影响:
公路、铁路、航空
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滇藏公路、青藏铁路
促进了青藏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青藏地区
交通
青藏铁路
2005年10月,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铺通。该铁路东起西宁,经格尔木、昆仑山口、安多、那曲、当雄,西至拉萨,全长1 956千米。青藏铁路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改写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显著地改善了青海、西藏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
青藏地区
交通
以桥代路——为野生动物迁徙留下通道
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青藏地区的工农业生产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如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等区域的农业,西宁、柴达木盆地、拉萨、林芝等地(区)的工矿业,都已具有相当规模。青藏高原现已成为旅游观光和科学考察的宝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和科学工作者。
“聚宝盆”
柴达木气候干旱,沙漠、盐湖、盐沼遍布。由于盐、石油、天然气、石棉、铁、锰、铬、稀有金属、玉石等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其中钾盐的储量居世界前列,因此有“聚宝盆”之称。目前,已在盆地内的察尔汗盐湖附近建起了中国最大的钾肥厂。此外,格尔木、锡铁山、冷湖等地也建有一批工矿企业。
青藏地区
交通
活动
1.列表比较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地理差异。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地形特征 高原、平原为主
气候类型 日照充足,气温低
主要河流 长江、珠江
主要矿产 煤、石油
主要农作物 水稻、油菜
平原、高原、盆地、丘陵
高原、盆地
青藏高原为主体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黄河、海河、黑龙江
塔里木河、额尔齐斯河
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
煤、铁、石油
有色金属
钾盐、石油、天然气
小麦、玉米、大豆、谷子
小麦、棉花、甜菜、瓜果
青稞、小麦、豌豆、油菜
纬度较高,冬季气候寒冷
来到哈尔滨的冰雕公园,就像走进了神话中的水晶宫。哈尔滨的冰雕在露天里能够保存比较长的时间,这与当地的气候有什么关系?
2.中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下列人类行为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何关系?
活动
地形崎岖不平,交通不便
在云贵高原,无论干农活,还是去赶集,背篓是农民常备的用具。当地人使用背篓的习惯,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2.中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下列人类行为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何关系?
活动
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
蒙古包是蒙古族等草原牧民居住的帐篷,它易于拆卸、搬运和安装。这种传统民居与牧区的自然环境及生活方式有什么关系?
2.中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下列人类行为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何关系?
活动
昼夜温差大
藏族同胞穿外衣时,喜欢只穿左边的衣袖而把右臂露在外面。这样的穿着习惯与青藏高原上的气温变化特点有什么关系?
2.中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下列人类行为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有何关系?
活动
青藏地区
高寒
海拔高,气温低
生态脆弱
生态保护
冰川广布,大河发源地“三江源“
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河谷农业: 湟水、雅鲁藏布江谷地
高寒畜牧业 牦牛
”高原之舟“
交通方式:公路青藏铁路、航空
板块交界处、地热能丰富
光照强、周期长、温差大、穗大粒饱
牛羊肉、青稞酒、酥油茶
3.区域特征是通过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在归纳区域特征时,要善于抓住影响区域的主导因素,进而分析主导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最终把握区域的地理特征。依照下图分析,归纳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
总结
真题演练
为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我国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政策与工程,建设了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代表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已取得显著成效。如图为青藏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B. 羊八井有全国最大的地热蒸汽田,已建成发电站
C. 青藏高原是我国冰川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D. 青海湖位于青藏地区,是该地区面积最大的湖泊
2.青藏地区主要的可再生能源有( )
①水能 ②地热能 ③煤炭 ④太阳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B
B
A
真题演练
为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我国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政策与工程,建设了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代表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已取得显著成效。如图为青藏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地区,主要自然原因是( )
A. 水源丰富 B. 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C. 土壤肥沃 D. 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4.下列描述青藏地区自然景观特点的是( )
A. 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D.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5.三江源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体系的建设,保护了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三江源( )
①是黄河、长江、金沙江的源头 ②位于青海省 ③被誉为“中华水塔”
④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之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B
A
B
真题演练
下图为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简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小题。
6.下列对两地区自然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西北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高寒
B. 西北地区地表植被自东向西依次是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C. 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D. 青藏地区在青藏高原上,地势高耸
7.下列对两地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西北地区农业主要为河谷农业 B. 青藏地区农业主要为灌溉农业
C. 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牧区 D. 两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都为水资源
D
C
真题演练
如图中阴影区域为我国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区。随着扶贫工作的深入,该区域贫困人口大幅下降。读图,完成下列题目。
8.该区域( )
A. 地处中高纬度地区 B. 属于我国西北地区
C. 包含了青海省全境 D. 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9.该区域东南部山区完成从“穷山沟”到“致富村”的转变,
主要措施有( )
①守山护山,发展生态旅游 ②靠山吃山,加大陡坡开荒
③保持水土,留住绿水青山 ④升级电网,完善基础设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该区域四条旅游线特色为( )
A. ①--越峻岭跨深谷,乐山悦水观大佛 B. ②--攀珠峰望冰川,携氧克艰破极限
C. ③--登阶梯渡大江,重走茶路游古城 D. ④--走大漠迎风沙,千年敦煌探宝窟
D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