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3 * 月是故乡明
说一说
每个人都有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月亮。自古以来,月亮就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
作者简介
季羡林是我国的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史学家、教育家。早年留学德国十年,历经千难万阻辗转瑞士回到祖国。回国以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跪下叩头,然后捧起一把土,亲吻了一下说:“我的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然后说说读了课文以后你的感受。
认读词语
徘徊 篝火 萌动 旖旎
瑞士 点缀 莱芒湖
晶莹澄澈 平沙无垠 碧波万顷
巍峨雄奇 烟波浩渺
qǐnɡ
pái huái
yǐ nǐ
燕
多音字
yàn( )
yān( )
燕子
燕园
燕京 燕山 姓燕
烟波浩渺
晶莹澄澈
旖 旎
形容物体透明通彻,不浑浊(没有沉淀,没有杂质),晶莹剔透,清新亮泽。
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柔和美好。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读了课文以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作者看了很多地方的月亮,但是还是觉得故乡的月亮最好。
作者热爱故乡的月亮,其实就是热爱自己的家乡。
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快速浏览课文,作者写了哪些地方的月亮?
外国的月亮
燕园的月亮
故乡的月亮
第一部分( ):
第二部分( ):
第三部分( ):
第四部分( ):
1
2~4
5~6
7
整
体
感
知
总写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写作者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
写“我”离开家乡后见到过许多美妙绝伦的月亮,却依然怀念故乡苇坑里平凡的“小月亮”。
与开头相呼应,再次表达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向往之情。
默读课文2-4自然段,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
……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里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到了夏天,黄昏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数星星
摇知了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看月亮
梦月亮
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从“天天”“乐此不疲”“盼望”感受到作者玩耍时快乐无比,对童年生活十分喜爱。
品读描写外国月亮的部分。
排比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对比
作者为什么用“小”字来形容故乡的月亮?( )
因为故乡的月亮和国外的月亮相比不大气,所以“小”。
用“小”字来形容家乡的月亮,显得更加平凡、更加可爱,并且“我”故意拿故乡的“小月亮”和异国的那些壮阔的、美妙绝伦的月亮对比,形成了强烈反差,更加真挚地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深厚而独特的情感。
B
直接抒发对故乡月亮的喜爱之情
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品读描写北京燕园月亮的部分。
我现在年事已高,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品读描写北京燕园月亮的部分。
我现在年事已高,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北京燕园的月亮可真美!
季羡林老爷爷从视觉、听觉、嗅觉描写了北京月亮的美好。
同样,还是用对比的方法表达了对故乡月亮的喜爱之情。
我现在年事已高,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我现在年事已高,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
对故乡明月的热爱,就是对故乡的热爱!这是作者直接抒发情感。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地方用了对比?
这里把瑞士莱芒湖上、非洲大沙漠、大海中、高山上的月亮和故乡的月亮作对比,突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我现在年事已高,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这里把朗润园燕园的月亮和故乡的月亮作对比,突出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仿写句子:
瞧,春风是那样缠绵,让人神清气爽;而夏天的风,则带着丝丝暖意,让人暖意十足。
将春天的风与夏天的风作对比,突出各自的特点。
仿写句子
这种花,虽不如牡丹富贵,虽不如玫瑰浓艳,虽不如百合芳香,但它有自己的淡雅清新,也颇受人们青睐。
把这种花与牡丹、玫瑰、百合进行对比,突出了这种花淡雅清新的特点,表达了对它的喜爱之情。
抓关键词句体会
(直接抒发思想感情、通过景物的描写间接抒发感情)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朗读体会感情
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
课后拓展,搜集诗文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写了杜甫兄弟几人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的月亮,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课下搜集一些思乡的其他古诗,和同学交流。
课后作业: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板书设计
月是故乡明
人人都爱故乡的月亮
深情怀故乡、忆童年
世界其他地方的月亮
数星星,捉知了
望月,梦月
广阔世界的大月亮
朗润园里的美月亮
充满童趣,
令人怀念
比不上故乡平凡的小月亮
童年美妙
思乡情浓
思念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