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2-17 09:14: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荔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Na-23 S-32 Cl-35.5 K-39 Fe-56 Br-8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个小题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分类是重要的化学思想。以其水溶液能否导电为标准对下列化合物进行分类,分类结果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A.乙醇 B.碳酸钠 C.硫酸镁 D.氯化钾
2.一种分散剂是水的铁胶体,其分散质是由铁核()和覆盖在外面的碳水化合物(淀粉)组成的球形粒子,其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B.该铁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
C.淀粉属于有机化合物 D.铁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必须大量摄入
3.化学世界色彩斑斓,下列各项中的颜色变化是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HCl气体通入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B.在红色墨水中加入活性炭,墨水的红色褪去
C.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后变蓝
D.银白色的金属钠在空气中加热,变成淡黄色固体
4.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下列物质的性质实验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与水反应:
B.溶液腐蚀铜板:
C.通入冷的石灰乳中:
D.Cu溶于稀硝酸中:
5.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常压下,2.24L 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
B.5.6g铁与过量硫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
C.1L 0.1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0.1
D.高温下,12g碳完全溶于足量浓硝酸中,生成的分子数为
6.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备并进行性质验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处小试管中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说明能溶于水
B.②处石蕊试液先变红说明新制氯水具有酸性
C.③处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说明具有漂白性
D.④处出现棕黄色的烟说明具有还原性
7.下列生活中的物质与其有效成分、用途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选项 A B C D
生活中的物质 干冰 复方碳酸氢钠片 漂白粉 铁红
有效成分的化学式
用途 人工降雨 抗酸药 环境消毒剂 油漆的红色颜料
8.我国科技工作者新研发出的一种Fe-Mg合金具有硬度高、导热性好和电磁屏蔽性优良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自然界中主要以游离态存在 B.该合金的熔点高于金属铁的熔点
C.该合金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D.该合金有望用于制造手机外壳
9.以NO和为主的氮氧化物造成的污染不包括
A.环境噪声污染 B.酸雨 C.雾霾 D.光化学烟雾
10.下列反应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
A.工业上利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
B.高温或光照时,浓硝酸受热分解
C.雷雨时,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氮
D.豆科植物粉红色的根瘤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个小题中只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1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2个选项,只选1个且正确得2分,选2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1个,该小题得0分。
11.下列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
选项 物质(杂质) 方法
A ()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B MgO() 用NaOH溶液溶解后过滤
C (HCl) 通过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
D 溶液() 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12.室温下,下列离子组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中:、、、
B.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
C.溶液中:、、、
D.加入锌粉能产生的溶液中:、、、
13.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上制备高铁酸钠的种原理为:,对于该反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6
B.该条件下的氧化性:
C.每生成1mol ,转移的电子数为3mol
D.处理水时杀灭细菌和絮凝水中悬浮物都是利用其强氧化性
14.常温下,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下列对装置丙中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选项 装置甲 装置乙 装置丙 装置丙中的实验现象
A 稀硫酸 亚硫酸钠 品红溶液 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B 稀硫酸 碳酸氢钠 澄清石灰水 溶液先变浑浊后又澄清
C 浓硝酸 铁粉 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 溶液红色褪去
D 浓氨水 生石灰 溶有的溶液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15.学习铁及其化合物,可运用价类二维图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进行推测验证。下列说法中正
A.c、f均可通过化合反应直接进行制备
B.a、c、e均只具有还原性,不具有氧化性
C.d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钠,有单质铁生成
D.若a和b的混合物中,则a和b的质量比为27∶20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
16.(10分)
某化学小组跟随水质检验员一起通过实验检测某污水处理厂中未经处理的污水的成分。污水处理厂提供给他们的污水样品中仅可能含有下列表格中的某些离子且各离子浓度相等。
阴离子 、、、
阳离子 、、、
实验Ⅰ:取少量污水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溶液,无明显现象。
实验Ⅱ:取少量污水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一段时间后,全部变成红褐色。
回答下列问题:
(1)污水样品中一定存在的金属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下同),一定存在的阴离子是 。
(2)实验Ⅱ中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另取少量污水样品于小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对应的实验现象除污水颜色变化外,还有 。
17.(12分)
芒硝()易溶于水,常用于制革、制玻璃、制碱工业。一种利用含钠废料(主要含和Nal,还含有少量碳粉)制备芒硝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Ⅰ的主要成分为 。
(2)“浸出”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已知“氧化”过程中,的还原产物为,则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用实验制得的晶体准确配制1L 0.1的溶液,需用托盘天平称量的质量为 g,配制过程中,不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为 (填序号)。
A. B. C. D.
(5)将加热至失去其全部结晶水时,固体残留率的理论值为 %。(固体残留率=,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8.(14分)
一氯化溴(BrCl,Br为+1价)是一种催化剂,某化学实验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和装置E中的冰盐浴装置略去)制备BrCl。
已知:
①的熔点为-101.5℃,沸点为-34.6℃,BrCl的熔点为-66℃,沸点为5℃,二者均能和水反应。
②本实验条件下,若装置E中通入速度过慢,则反应速率较慢,若速度过快,则易发生副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试剂X的名称为 ,装置C的作用为 。
(3)装置D中转子流量计的作用为 。
(4)实验表明,装置E中反应温度与转化率及所得BrCl产品中Br元素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装置E用冰盐浴控制的反应温度的最佳范围为 (填序号)。
A.-17℃~-15℃ B.-14℃~-12℃ C.-12℃~-10℃ D.-10℃~-5℃
(5)BrCl遇水即发生反应,请判定该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若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请答“是”,若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请答“否”并解释原因:

19.(14分)
N、O、Na、S、Cl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广泛,回答下列问题:
(1)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其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该反应原理可知的一种用途为 。
(2)大苏打()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用于除去棉织物中残留的氯气。将棉织物浸入水中,加入少量充分反应。取少量反应后的浸取液,滴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稀盐酸,白色沉淀不溶解。和的反应中,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氮化钠()是一种红色固体,常用作炸药及化学分析试剂。
①当温度超过150℃时,即分解为金属钠和氮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一种碱性气体,检验该气体成分的试纸可以为 (填序号)。
A.湿润的淀粉-KI试纸 B.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C.湿润的酚酞试纸
(4)氯及其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疫情防控、污水处理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①NaClO溶液能有效地灭杀新冠病毒,常用于环境的消毒,工业上制备NaClO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氨氮废水的处理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工业上常用将酸性氨氮废水中转化为无毒无害的气体和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大荔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
1.A
解析:碳酸钠、硫酸镁、氯化钾溶于水均能导电,它们均属于电解质,乙醇的水溶液不导电,乙醇属于非电解质,答案选A。
2.D
解析:胶体的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A项正确;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B项正确;淀粉属于有机化合物,C项正确;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应适量摄入,D项错误。
3.D
解析:HCl气体通入溶液中生成AgCl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吸附墨水中的红色色素,属于物理变化,B项错误;无水硫酸铜转化为五水合硫酸铜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C项错误;金属钠转化为过氧化钠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
4.D
解析:为固体,不能拆,A项错误;Cu只能将还原成,B项错误;通入冷的石灰乳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项错误;Cu溶于稀硝酸中,产物为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项正确。
5.A
解析:常温常压下,2.24L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含有的原子数小于0.3,A项错误;5.6g铁为0.1mol,与过量硫粉充分反应生成0.1molFeS,转移的电子数为0.2,B项正确;NaOH为强碱,1L0.1的NaOH溶液中含有的数目为0.1,C项正确;12g碳为1mol,完全溶于足量浓硝酸中,生成的分子数为,D项正确。
6.A
解析:①处溶液逐渐变成浅绿色说明能溶于水,A项正确;浓盐酸易挥发,②处石蕊试液变红不能说明氯水具有酸性,B项错误;不具有漂白性,C项错误;④处出现棕黄色的烟说明具有氧化性,D项错误。
7.D
解析:干冰是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A项正确;复方碳酸氢钠片的有效成分是,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B项正确;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可用于环境消毒,C项正确;铁红的有效成分为,D项错误。
8.D
解析:铁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态存在,A项错误;合金的熔点一般低于其组分的熔点,B项错误;该合金可与稀盐酸发生反应,C项错误;由题干对于该合金的描述可知其有望用于制造手机外壳,D项正确。
9.A
解析:以NO和为主的氮氧化物造成的污染不包括环境噪声污染,答案选A。
10.B
解析:氮的固定指的是氮元素由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答案选B。
11.C
解析:中的可通过灼热的铜丝网除去,A项正确;能被NaOH溶解而MgO不能,B项正确;和HCl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C项错误;向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会转化为,D项正确。
12.B
解析:有颜色,A项错误;能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为碱性溶液,各离子可大量共存,B项正确;和会生成,C项错误;加入锌粉能产生的溶液可以为酸性溶液,不能大量共存,D项错误
13.D.
解析: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中Fe元素的化合价为+6,A项正确;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碱性条件下的氧化性;,B项正确;每生成1mol,转移的电子数为3mol,C项正确;絮凝是利用其还原产物水解生成胶体,胶粒比表面积较大,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而沉降,不是利用其强氧化性,D项错误。
14.C
解析:稀硫酸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可使品红溶液褪色,A项正确;稀硫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可使澄清石灰水先变混浊,后变澄清,B项正确;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钝化,溶液中无明显变化,C项错误;浓氨水与生石灰反应生成,通入溶有的溶液,有难溶性的生成,D项正确
15.AD
解析:由题给信息可推知a为FeO,b为,c为,d为,e为,f为。可由Fe和通过化合反应制备;可由、、通过化合反应制备,A项正确;FeO、、中的铁元素均为+2价,属于中间价态,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B项错误;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钠,转化为,C项错误;设FeO的物质的量为xmol,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有.解得,则FeO的质量比为,D项正确。
16.(10分)
(1) 、(2分,漏答得1分,错答、多答不得分)
(2)
(3)
有无色气体生成,在试管口附近变成红棕色
解析:
(1)由实验Ⅰ可知污水中不含和;由实验Ⅱ可知污水中含有,由溶液呈电中性可知一定含有和。
(2)实验Ⅱ中,开始时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
(3)若取少量污水样品于小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发生反应,实验现象除污水颜色有变化外,还能观察到有无色气体生成,气体在试管口处变成了红棕色。
17.(12分)
(1)碳粉
(2)
(3)(2分,不写沉淀符号不扣分)
(4)32.2 B
(5)44.1
解析:
(1)碳粉不溶于稀硫酸,故滤渣I的主要成分为碳粉。
(2)与过量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1L0.1的溶液中含有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的摩尔质量为322,故需用托盘天平称量32.2g晶体;配制溶液时,用不到锥形瓶。
(5)由固体残留率的定义可知加热至失去其全部结晶水时,固体的残留率。
18.(14分)
(1)圆底烧瓶
(2)浓硫酸 干燥氯气
(3)控制的流速,防止装置E中反应速率太慢或发生副反应使BrCl不纯(2分,答案合理即可)
(4)A
(5)否,反应中不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2分,仅答“否”得1分)
解析:
(1)仪器a的名称为圆底烧瓶;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试剂X的名称为浓硫酸;装置C的作用是干燥氯气。
(3)装置D中转子流量计的作用为控制的流速,防止反应速率太慢或发生副反应生成BrCl使产品不纯。
(4)纯净的BrCl中Br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69.26%,由图像可知反应温度选择-17°C~-15°C时,不仅的转化率较高,而且所得BrCl产品中Br元素的质量分数与69.26%相近,说明此时产品纯度较高
(5)反应中不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故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19.(14分)
(1) 作供氧剂(2分,答案合理即可)
(2)1:4
(3) BC(2分,漏答得1分,错答、多答不得分)
(4)① ②
解析:
(1)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作为氧气的来源。
(2)依据题意,被氧化为,S元素化合价变化值是4,被还原为,Cl元素化合价变化值是1,根据电子守恒得:,。
(3)①分解为金属钠和氮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与水反应生成的碱性气体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能使湿润的酚酞试纸变红。
(4)①工业上制备NaClO溶液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将酸性氨氮废水中转化为和的离子方程式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