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复习[下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复习[下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7-06-13 14:1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1.伟大的悲剧
1.作者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年)奥地利作家。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代表作有中短篇小说集《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等,传记作品有《人类命运攸关的时刻》(《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三位大师》等,还有戏剧作品《耶雷米亚》等
2.朗读第2、6、7、10、13段,体会一下这些英雄们在面对失败和死亡时的心情?
当他们面对失败时,表现出了一种令人敬佩的诚信。在面对死亡时,表现出坚毅、执著、无畏的精神,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3.“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作者站在斯科特的角度,表达了他们在角逐失败后的一种极度沮丧,悲哀的心情,但作者并不同意这种说法。
4.“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洋洋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作者使用拟人手法,表达的是斯科特一行人的心情。 5.“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英国人讲求绅士风度,主张诚实、守信,坦然面对成功和失败。深受这种文化传统熏陶的斯科特只能接受这一任务。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其人格才显得无比高尚。
6.如何理解“与其说盼望回家,毋宁说更害怕回家”?
因为环境恶劣,旅途辛劳,他们本来应该盼望回家,可是因为他们次行的目的没有达到,无法享受成功的喜悦,不能为自己的祖国争光,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因而害怕回家。
7.“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
心中的海市蜃楼指他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往事,对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念。它们与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突出了悲剧效果,给人们的心灵以强烈的冲击。
8.“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斯科特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经受了考验,变得无比崇高。有价值的、美的毁灭当然是伟大的悲剧。
22.荒岛余生
1.作者 笛福是英国18世纪启蒙文学的重要作家,他的代表作《鲁滨孙飘流记》是一部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文学名著,它表现了强烈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
2.鲁滨逊按照商业簿记上“借方”和“贷方”的格式,把幸与不幸,好处与坏处公正地排列出来有什么作用
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3.鲁滨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鲁滨逊不是一个随遇而安、消极待命的人,而是一个意志品质极为坚强,生存信念十分执著的人,并且务实肯干,勤于创造。
4.如何理解鲁滨逊的日记和阅读圣经?
鲁宾逊记日记的行为,表明他作为一个文明人精神方面的需要,证明自己活得明白,在时间的长河里没有走失。鲁滨逊相信有上帝的存在,圣经成了他的精神支柱。有了这个前提,就有了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23.登上地球之巅
1.作者 郭超人(1934---2000),湖北武穴人,中共党员,高级记者,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
2.中国登山队员靠什么克服这些困难的?
靠的是坚强的意力、坚韧的毅力、团结合作和勇于牺牲的精神。
3.文中刘连满的形象令人感动、难忘。他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从中表现出怎样的优秀品质
自我牺牲、团结协作的精神。联系全篇通讯看,登顶的胜利,是团结协作,共同奋斗的结果。是集体主义精神的胜利。
4.课文中有不少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找出来并想想它们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一是渲染登山环境的恶劣,这是为了衬托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
24. 真正的英雄
1. 作者 里根
2.演讲词的主题是什么?
哀悼罹难的航天勇士,颂扬人类的探索精神,号召人们化悲痛为力量,踏着先烈开辟的道路,继续进行太空探索。演讲词体现了人类最闪光的品质——百折不挠地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
3.全文的感情脉络是怎样的?
前半部分主要是抒发悲痛心情,后半部分则主要表达力量(前后为悲痛和力量)。这两种感情水乳交融:全篇演讲词给人的整体情绪是悲痛,但在总统言辞的感召下,全民的悲痛转化成了一种无形的力量。
4.演讲者提及女教师麦考利芙的时候,为什么说她“凝聚了整个国家的想像力”
麦考利芙是全美选出来的教师代表,是世界上第一位“太空教师”。原定由她在太空中向美国和加拿大250万中小学生讲授两节太空课,还将在航天飞机上参加几项科学表演,但孩子们迎来的却是噩耗。孩子是代表着未来和希望,是充满着想象力的群体。
5.里根总统所宣扬的美国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不要用狭隘的眼光来看待这种美国精神,而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把它看成是全人类的优秀品质和高贵精神的代表。推而广之,只要是人类的精华,就不必分民族、种族、国家、意识形态,而都应当借鉴、学习、吸收。
25. 短文两篇
1.《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
2.夸父为何追逐太阳?
夸父是为了消灭旱灾而去追日,夸父在找水途中倒下,说明人们需要水
3.对《夸父逐日》的结尾——“弃其杖,化为邓林”,如何理解?
夸父遗下的手杖化为一片桃林这一结尾,以富有诗意的高度想像力,丰富了《夸父逐日》这一神话的内涵,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4.对夸父这一神话人物的认识。
本领非凡,具有无比的英雄的气概,勇敢追求、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
5.作者 列子属于道家学派,孔子属于儒家学派,而两家是对立的学派,常常互相讥讽。列子写这故事,是讥笑孔子的无知。其实两小儿的疑问,也是列子提出的问题,这个疑问,列子也不能解决。
6.两小儿“辨斗”对你有什么启发?
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同结论,要注意客观科学地分析事情。
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7.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
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会有不同结论。但是,要注意客观、科学地分析。
对待问题,要勇于独立思考,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才是正确的学习、做人态度。
敢于向权威挑战,不迷信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