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人版(2017秋)小学科学 六年级下册1.3四季的形成 课件 (共1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冀人版(2017秋)小学科学 六年级下册1.3四季的形成 课件 (共1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人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17 12:2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六年级 下册
第一单元 昼夜和四季
第三课 四季的形成
地球上大部分地区季节变化明显,春天,乍暖还寒;夏天,烈日炎炎;秋天,金风送爽;冬天,寒风刺骨。
你知道四季是怎样形成的吗?
探究四季的形成
实验探究:
1.不同季节事物的变化与什么有关?这说明影响四季变化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
2.四季变化的时间周期是一年,地球公转的周期也是一年,这说明了什么?
假设:我们认为:
地球上的四季变化是由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
材料:地球仪4个、台灯一盏、
立柱(小棍)4根等。
实验方法:
1.照图画好地球公转轨道,摆放好实验仪器,使地球仪的地轴朝向北。
2.在地球仪上选择一个中国的北方城市,将一根立柱垂直粘在此处。
3.打开台灯,观察四个位置立柱的影长。
将实验中观察到的立柱的影长记录下来。
随着“地球”公转,影子长短是怎样变化的?
公转中出现了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所以使得影子长短发生变化,当正午太阳高度较大时,影子较短;反之,影子则较长。
根据影长变化判断地球公转过程中温度是怎样变化的。由此我们能得出什么实验结论?
早晚影子长,温度低;中午影子短,温度高。
根据实验结论推想四季是怎样形成的?
一年四季是因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而形成的。
很早以前,人们发现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于是就发明了圭表。正午时表影投在石板上,古人就能直接读出表影的长度值。经过长期观测,古人了解到一年内夏至日的正午,表影最短;冬至日的正午,表影最长;在夏至日和冬至日之间影长则是逐渐变化的。
哪个节气日正午时分的影子长度最长?
观测影子的长短变化
刚才我们了解了能测影子长度的仪器——圭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圭表的构造。
圭表有什么特点?
圭表测量的是正午太阳的日影长度。
圭表由圭和表两部分组成:
圭是平放的有刻度的尺,表是直立的标杆,置于圭的两端而且与圭垂直。
圭多数是用石料或铜料做成一条平板,并附有影标度,再在其一端立表就成为圭表。表是一根直立的杆,太阳光照到表上,就投射出一条影子。根据影子和方向和长度,就能读出时间。
圭表的构造是什么样子?
参照资料,亲自动手制作一个简易式圭表,观测一年中24个节气正午时分的影子长度,并记录下来。
1965年,在江苏仪征的一座东汉墓葬中出土了一件袖珍铜圭表,它由19.2厘米长的表和34.5厘米长的圭构成,圭表之间有枢轴相连,可将表平放于匣内,圭表合装一体,启合自如,携带方便,是设计者和铸造师密切配合的杰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