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中学高级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
文科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ABDC 6-10. ABCDB
11. 【答案】C
【分析】由为真命题,为假命题,确定,一真一假,再结合命题内容,进行辨析即可.
【详解】∵为真命题,为假命题,
∴命题与命题中,恰有一个为真命题,另一个为假命题;
(1)若命题:“甲得第一”为真命题,命题:“乙得第二”为假命题,
则甲得第一,乙未得第二,∴乙得第三,∴命题:“丙得第三”为假命题,
此时为假命题满足题意,前三名的顺序为:甲得第一,丙得第二,乙得第三;
(2)若命题:“甲得第一”为假命题,命题:“乙得第二”为真命题,
则乙得第二,甲未得第一,∴甲得第三,∴命题:“丙得第三”为假命题,
此时为假命题满足题意,前三名的顺序为:丙得第一,乙得第二,甲得第三.
对于A,第(1)种情况中,甲得第一,满足题意,故选项A说法不正确;
对于B,第(2)种情况中,乙得第二,满足题意,故选项B说法不正确;
对于C,(1)、(2)两种情况中,丙均不是第三,故选项C说法正确;
对于D,(1)、(2)两种情况中,存在两种不同顺序,故根据题设不能确定甲、乙、丙的顺序,故选项D说法不正确.故选:C.
12. 【答案】A【分析】根据最小正周期求出,根据函数图像过点求出的值,再根据复合函数画出外层函数的图像,求出右端点的范围.
【详解】的最小正周期为2
又函数过点, 即,又
又,
若在区间内有4个零点,如图,则满足 所以
故选:A
二、填空题
13. 14. 15.【答案】-4
【分析】由向量的线性运算得,,然后计算数量积可得.
【详解】由已知,,
.
故答案为:.
16. 【答案】①③④
【分析】过点分别作准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进而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判断①;根据判断②;设直线的方程为,,进而联立方程,结合韦达定理,根据解方程即可得判断③;根据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得过点,分别与抛物线相切的直线方程为,,进而联立方程解得可判断④.
【详解】解:由题知,,准线方程为,
对于①选项,如图,过点分别作准线的垂线,垂足分别为,故,故正确;
对于②选项,设,故,故错误;
对于③选项,当直线的斜率不存在时,,不成立;
故直线的斜率存在,设方程为,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得, 所以,
因为,
所以,即,解得,故正确;
对于④选项,设过点与抛物线相切的直线方程为,
与抛物线方程联立得,
所以,整理得,
所以,故即为,整理得
同理得过点与抛物线相切的直线方程为,
所以,联立方程,解方程得,
因为,所以
所以,即点的横坐标为,故正确. 故选:①③④
三、解答题
17.解:(1)因为,,
所以该产品这一质量指数的中位数在内,
设该产品这一质量指数的中位数为,则, 解得;
(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
即在和的产品分别由件,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的6件产品中这一质量指数在内的有4件,记为,这一质量指数在内的有2件,记为,
从这6件产品中随机抽取2件的情况有,
共15种;其中符合条件的情况有,共8种, 故所求概率.
18.解:(1)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由得:,,解得:(舍)或,.
(2)由(1)得:,,
,,
, .
19. 解:(1)因为为的中点,,所以,
又因为,所以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因为,所以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所以,
因为,所以,
又因为平面平面,平面平面平面,
所以平面,因为平面,所以,
又因为平面,所以平面.
(2)因为,
所以,
由平面为中点,所以点到平面的距离等于,
所以.
20.【分析】(1)求导得,再根据分类结论即可;
(2)分离参数得,令,借助的图象单调性分析即得的范围.
解:(1)函数的定义域为,,
当时,恒成立,故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当时,令,得,令,得,故函数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2)函数在上有两个不同的零点,
等价于方程在上有两个不等实根, 即有两个解,
令,,则, 令,得,令,得,
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时,,当时,,所以函数的图象大致如下:
, 的范围是.
【点睛】导数的几何意义;导数的运算;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1)根据导数的计算公式,结合导数的几何意义,以及直线的方程求解即可;
(2)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与单调性求解即可;
(3)根据化归思想,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等价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问题,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与最值求解即可.
21.【分析】(1)由短轴长及离心率求得参数a、b即可;
(2)由分析得,即,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结合韦达定理可解得k;
(3)直接由斜率公式化简求值即可.
【详解】(1)短轴长,离心率是,∴椭圆C的方程为.
(2)直线l交y轴于,因为,则,所以,
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得,由得或,
由韦达定理得,把代入上式得①,②,得,解得,符合或,所以.
(3)证明:由韦达定理得
22.解:(1)由得,,将,,代入得.
当时,,消去t,得.
∴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为,直线l的普通方程为.
(2)设A,B对应的参数分别为,,将代入得,
, ∴,,∴,异号,
∴, ∴,
解得或. ∵,∴或, ∴直线l的倾斜角为或.
23.解:(1)由题知:, ,
, ,
综上:所求不等式解集为.
(2)存在实数,使得不等式,
即存在实数,使得不等式有解,
因为时取等号,所以,解得,即.【考试时间:年月】
射洪高级高三下期入学考试
文科数学试题
(考试时间:分钟 试卷满分:分)
注意事项: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小题共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已知集合,,若,则( ▲ )
A. B. C. D.
已知等比数列,则( ▲ )
A. B. C. D.
若满足,则的最大值为( ▲ )
A. B. C. D.
已知函数,则( ▲ )
A. B.为奇函数
C.在上单调递增 D.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榫卯,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春秋时期著名的工匠鲁班运用榫卯结构制作出了鲁班锁,且鲁班锁可拆解,但是要将它们拼接起来则需要较高的空间思维能力和足够的耐心.如图(1),六通鲁班锁是由六块长度大小一样,中间各有着不同镂空的长条形木块组装而成.其主视图如图(2)所示,则其侧视图为( ▲ )
A. B.
C. D.
已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此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
A. B. C. D.
若,且,那么是( ▲ )
A.直角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为响应“健康中国”的全民健身号召,某校高一年级举办了学生篮球比赛,甲 乙两位同学在场比赛中的得分茎叶图如图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甲得分的极差比乙得分的极差小 B.甲得分的平均数比乙得分的平均数小
C.甲得分的方差比乙得分的方差大 D.甲得分的分位数比乙得分的分位数大
若函数在处有极大值,则实数的值为( ▲ )
A. B.或 C. D.
已知三棱柱的个顶点都在球的球面上,若,则球的表面积为( ▲ )
A. B. C. D.
关于某校运动会米决赛前三名选手甲、乙、丙有如下命题:“甲得第一”为命题;“乙得第二”为命题;“丙得第三”为命题.若为真命题,为假命题,为假命题,则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为( ▲ )
A.甲不是第一 B.乙不是第二 C.丙不是第三 D.根据题设能确定甲、乙、丙的顺序
已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且函数图像过点,若在区间内有个零点,则的取值范围为( ▲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复数(其中是虚数单位)则 ▲ 。
.已知直线与圆相切,则实数 ▲ 。
在中,分别为的中点,则 ▲ 。
已知抛物线的焦点为,过点的直线交于两个不同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①.若点,则的最小值是3
②.的最小值是2
③.若,则直线的斜率为
④.过点分别作抛物线的切线,设两切线的交点为,则点的横坐标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小题,共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本小题满分分)
某工厂为了检验某产品的质量,随机抽取100件产品,测量其某一质量指数,根据所得数据,按分成5组,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Ⅰ)估计该产品这一质量指数的中位数;
(Ⅱ)若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这一质量指数在和内的该产品中抽取6件,再从这6件产品中随机抽取2件,求这2件产品不是取自同一组的概率.
.(本小题满分分)
已知数列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且,.。
(Ⅰ)求的通项公式;
(Ⅱ)若,求数列的前项和。
.(本小题满分分)
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直角梯形,,平面底面分别为的中点..
(Ⅰ)求证:直线平面;
(Ⅱ)求三棱锥的体积。
.(本小题满分分)
已知函数。
(Ⅰ)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Ⅱ)若函数有两个不同的零点,求的范围。
.(本小题满分分)
已知椭圆的短轴顶点为,短轴长是,离心率是,直线与椭圆交于两点,其中.。
(Ⅰ)求椭圆的方程;
(Ⅱ)若(其中O为坐标原点),求k;
(Ⅲ)证明:是定值。
请考生在第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
.(本小题满分分)选修:极坐标和参数方程选讲
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
(Ⅰ)求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和当时,直线l的普通力程;
(Ⅱ)若直线l与曲线C交于两点,且与x轴交于点F,,求直线l的倾斜角。
.(本小题满分分)选修: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
(Ⅰ)当时,解不等式;
(Ⅱ)若存在实数,使得不等式,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二○二三年二月印制)
(
高三文科数学
第
1
页
共
4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