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 14.2变形记学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 14.2变形记学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7 15:46: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13 周 《变形记》导纲一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掌握细节描写的作用。
2.掌握小说中典型的环境描写的作用。
【重难点】
掌握小说中典型的细节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导学流程】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先驱,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的一个商人家庭,父亲“专制有如暴君”,对他异常严厉,使他充满了畏惧之情,也影响了他忧郁、孤独性格的形成。卡夫卡的作品都是他在做公司职员的业余时间完成的,写作是他工作之余排遣心灵苦闷的手段。卡夫卡的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揭示出人类普遍的孤立和疏离,展示人在世界的迷宫中找不到出路,迷惘、隔绝、绝望的困境。对于现代人的处境而言,卡夫卡是一个先知和预言家。现代主义各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意识流小说”等都深受卡夫卡作品的影响。其主要作品有《在流放地》《地洞》《变形记》等。
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2、文学常识
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发端于19世纪晚期,兴盛于20世纪前期,是西方继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之后的又一重要文学形态。1914年至1918年的“一战”使得世界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生活痛苦,人们对现实失去信心。
反映在文学上就是用夸张、变形以至怪诞离奇的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挖掘、探索人的心灵,反映人类生存的现代性困境和重大精神命题。现代主义文学在形式上极具创新性和实验性,
分支流派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等。
3、写作背景
卡夫卡生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动荡不安、物质主义盛行的年代。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另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
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上强调使用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变态心理,描写半疯狂、疯狂的言行、心理。
现代主义的优秀文学作品探索人的心灵,为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新的艺术手法。
家庭生活方面,卡夫卡在压抑的家庭氛围中长大,怯懦忧郁,孤僻内向。在卡夫卡看来,父亲就是专制和暴力的化身。与父亲不和谐的关系、孱弱多病的身体,以及因个人情感问题产生的挫败和孤独感,成为卡夫卡精神上挥之不去的阴影。因此,《变形记》在某种程度上,有卡夫卡自己的影子,同时又是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写照:异化现象,难以排遣的孤独和危机感,无法克服的荒诞和恐惧。
4、题目解说
“变形”意思是“形状、格式起变化”,在课文中“变形”一是指小说的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壳虫,二是指当时社会上人们心理上的“变形”。课文节选的是小说的第一部分。
5、《变形记》内容概要
《变形记》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甲売虫,惊慌而又忧郁。他的父亲发现后大怒。把他赶回卧究。第二部分写格里高尔养成了甲売虫的生活习性,却保留着人的意识。他失业了,但仍旧关心怎样还清父母的债务,送妹妹上音乐学院。可是,一个月后他成了全家的累赘。父亲、母亲、妹妹对他的态度改变了。第三部分写为了生存,家人只得打工挣钱,越来越忍愛不了格里高尔这个负担。终于,妹妹提出把哥哥赶走。格里高尔又痛又饿陷入的境,最后死去。父亲、母亲、妹妹开始过着自己养活自己的新生活
【基础感知】
1.明确字音。
穹顶(qiónɡ) 偌大(ruò) 晦气(huì) 譬如(pì) 撂下(liào) 黏性(nián) 思忖(cǔn)
呼啸(xiào) 踅(xué) 灼伤(zhuó) 汩汩(ɡǔ) 强劲(jìnɡ) 佣金(yònɡ) 迄今(qì) 濒临(bīn)
2.解释词语
①冥顽不化:形容人非常顽固,不通情达理。
②飞短流长:指造谣生事,搬弄是非。飞、流:散布。短、长:是非、善恶。
③不时之需:随时的、不是预定时间的需要。不时:不是预定的时间。
④食不甘味:吃饭也吃不出美味来。形容心中有事,吃东西都分辨不出味道来。
3.划分层次,概括各层次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7段):格里高尔变成了甲虫。(这一变故对其本人和家庭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格里高尔彷徨惊慌,忧郁无助。而此时并未得到帮助的他被激怒的父亲大怒赶回自己的卧室。)
第二部分(8-13段):格里高尔的甲虫生活。(格里高尔在生活习惯上已然成为甲虫,但是仍然具有人类的意识,虽已失业的他,仍旧关心父亲的债务问题,怎么样送妹妹去音乐学院,关心家里的各种琐事。数日之后,全家人都将格里高尔视为累赘。父亲、母亲、妹妹对他以往的态度转变成了厌恶、嫌弃。)
第三部分(14-29段):甲虫格里高尔凄然死去。(格里高尔在亲情冷漠的情况下饥寒交迫,并且患病在身,但仍心系家人。然后他的头就不由自主地垂倒在地板上,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带着满腹的担忧和内疚看着家庭的不幸,而更不幸的是他终遭社会和家庭的唾弃,在无声无息中死去)
4.通读全文,概括文中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他的行为和生活上表现出哪些“甲虫式”特征?
甲虫(格里高尔)的特征:
【总结】:
甲壳虫没有自由行动的能力,行动极其不便,无法控制自己,不能支配自己,与人的自由活动差别极大。
【重点鉴赏】
5、以下几个句子分别属于什么描写、有怎样的作用?
①他躺着,感到脊背坚硬,犹如铁甲。他稍稍抬起头,便看见自己的肚子高高隆起,棕色,并被分成了许多弧形硬片,被子很难盖得住,很快就会全都滑下来。他那许多与他原来身躯相比细得可怜的腿脚,无可奈何地在他眼前舞动着。
描写:
作用:
②他的房间静卧在四面颇为熟悉的墙壁之间,那是一向可惜略微偏小、却是真正人住的房间……那是一位戴着毛皮帽子围着毛皮围巾的女性,她直挺挺地坐着,两只前臂完全笼在一个厚厚的皮手筒里,正对着看画的人。
描写:
作用:
③于是他把目光转向窗ロ,阴沉的天气完全使他变得心情忧郁一他听见雨点打在窗子挡板上的声音呢
描写:
作用:
④在这样想的时候,他把目光投向窗户,睁大黒睛,紧盯不放,但可惜窗外晨雾弥漫,连狹窄的街道对过都被浓雾遮蔽。面对这样的景象,谁也提不起信心和兴致。
描写:
作用:
⑤这时天色亮了许彩。街对面那幢长得没有尽头的灰黑色房屋的一段清晰可见一那是一座医院一房子正面排列着穿透墙面、间隔有序的窗子。雨还在下,雨点很大,一滴滴清晰可见地、稀稀落落地掉在地上。
描写:
作用:
⑥“假如我不考虑我父母的态度,我早就辞职了,那样我就会走到我的老板面前,把我的所有想法一股脑儿倒出来,他不从高高的桌子上掉下来才怪!……眼下希望还没有完全放弃,等我攒够了钱,还清父母欠他的债——大概还得五六年吧——我一定办理这件事。那时就会一帆风顺。不过,现在我得起床了,要赶五点的火车呢。”
描写:
作用:
【探究未知】
学完本课你还有哪些困惑?
【资料链接】
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心理
蒲松龄的《促织》善于在特殊环境和特殊事情中,用人物的喜怒哀乐表现人物异常复杂的心理活动,进而点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捉不到促织,不能按期上交,成名饱受皮肉之苦,只想自尽;儿子失手闯祸,成名“怒索儿”,后“得其尸于井”,成名顿时“化怒为悲”;忽听门外虫声,他又满怀希望,立刻又转悲为惊。同一时间,有怒、有悲、有惊、有喜,情态无常。这一切变化都由促织的得失引起。《变形记》(节选)中也运用内心独白的手法,突出描写主人公格里高尔变形后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以此来揭示现代社会中人的深层心理反应,去寻求荒诞中的本质。
【知识讲解】
1.考点解读
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揣摩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分析作者如何有层次地揭示人物的心理变化;如何揭示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如何间接通过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使人物的内心世界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考查形式一般是要求分析文章中的有关语句,说说它们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等。
2.描写人物心理的方法
(1)直接描写式。这是小说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心理描写方法,常含有“想”等关键字眼,是活画出人物形象的良方之一。它可以直接地、无遮无拦地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2)抒情独白式。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把人物心灵深处最隐秘的部分直接展现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3)梦境描绘式。这种方法利用梦境、幻觉具体展现人物心理活动。缥缈神奇,似有若无,亦真亦幻,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4)行动表现式。即用一种下意识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有经验的作者往往能抓住某一人物的某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动作,传神地揭示出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
(5)环境映衬式。在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是不可缺少的,而以环境映衬心理这种方法,既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又能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还能增添文章的美感,衬托人物的内心世界。
【答题方法】
1.掌握心理描写的常识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的思想活动、内心世界的描写。具体包括对人的思想、情感、精神、梦幻及下意识等方面的描绘。它能使人物形象更真实、丰满。
2.立足整体,关注情节变化
理解人物心理,要有整体意识,立足全文,抓住人物情绪中占主导地位的、最能体现其性格特征的一面。同时,注意心随事移,敏锐捕捉情节发展过程中人物心理、情感的或隐或显的细微变化。
3.进入情境,假想揣摩
揣摩人物心理时,要进入情境,假想自己就是其中的人物,以人之常情去揣摩,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悟,看看会有怎样的心理。当然,假想要依据文本,依据细节,不能无中生有。
4.分析人物的言行举止及环境暗示
“言为心声”“相由心生”,语言、神态会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要注意揣摩人物语言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也要学会透过人物的神态、动作窥见其内心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另外,小说中的人物活动离不开典型环境,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也有暗示、衬托作用。
【作文素材1】
卡夫卡笔下的格里高尔是个小人物。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他最后变成了甲虫。但他仍眷恋家人,为还清父债努力。为了家庭他完全失去了自我。这样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最终却遭到家人嫌弃。格里高尔的悲剧,源自他面对困境的自我逃避,也源自社会人情的冷漠与残酷。
适用角度:“冷漠”“走出困境”“活出自我”“坚强”等。
运用示例
毋庸讳言,社会的压力往往有很多,过去的社会如此,现在的社会也是如此,人们每天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学习、工作、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被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打败,向社会屈服。卡夫卡《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面对压力选择了最弱的方式——变形来逃避其责任,最终反而加速了他的灭亡。我们为书中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感到难过的同时要反思自我。社会的规律我们是无法改变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提高自己的承受能力,不断地适应社会,这样才能够生存下去,而不是被社会的压力打败。
【作文素材2】
蒲松龄在传世名作《聊斋志异》的创作过程中,为了搜集创作素材,他在家乡靠近大路的一棵大树下面,铺一张芦席,设茶备烟,凡是路过此地的人,他都免费供茶供烟,请他们讲一两个民间故事。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广泛搜集素材,勤奋写作。历经20余年,终于写成了闻名中外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适用角度:“志向”“坚韧与执着”“梦想”“积累”等。
运用示例
小浪花能够击倒礁石,靠的是什么 无疑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它的成功是日积月累换来的。正如鲁迅所说:“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其实,求知也同样少不了积累的过程。学习不是一种一次性的行动,而是一次长途的跋涉。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重积累。蒲松龄所写的《聊斋志异》,便是他花了无数的心血搜集材料的结果。这部名著通过谈狐说鬼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被郭沫若誉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第 13 周 《变形记》导纲一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1.学习课文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掌握细节描写的作用。
2.掌握小说中典型的环境描写的作用。
【重难点】
掌握小说中典型的细节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导学流程】
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先驱,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的一个商人家庭,父亲“专制有如暴君”,对他异常严厉,使他充满了畏惧之情,也影响了他忧郁、孤独性格的形成。卡夫卡的作品都是他在做公司职员的业余时间完成的,写作是他工作之余排遣心灵苦闷的手段。卡夫卡的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揭示出人类普遍的孤立和疏离,展示人在世界的迷宫中找不到出路,迷惘、隔绝、绝望的困境。对于现代人的处境而言,卡夫卡是一个先知和预言家。现代主义各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意识流小说”等都深受卡夫卡作品的影响。其主要作品有《在流放地》《地洞》《变形记》等。
卡夫卡与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2、文学常识
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发端于19世纪晚期,兴盛于20世纪前期,是西方继古典主义、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之后的又一重要文学形态。1914年至1918年的“一战”使得世界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生活痛苦,人们对现实失去信心。
反映在文学上就是用夸张、变形以至怪诞离奇的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挖掘、探索人的心灵,反映人类生存的现代性困境和重大精神命题。现代主义文学在形式上极具创新性和实验性,
分支流派有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小说、魔幻现实主义等。
3、写作背景
卡夫卡生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动荡不安、物质主义盛行的年代。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另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他们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
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上强调使用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变态心理,描写半疯狂、疯狂的言行、心理。
现代主义的优秀文学作品探索人的心灵,为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新的艺术手法。
家庭生活方面,卡夫卡在压抑的家庭氛围中长大,怯懦忧郁,孤僻内向。在卡夫卡看来,父亲就是专制和暴力的化身。与父亲不和谐的关系、孱弱多病的身体,以及因个人情感问题产生的挫败和孤独感,成为卡夫卡精神上挥之不去的阴影。因此,《变形记》在某种程度上,有卡夫卡自己的影子,同时又是那个时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写照:异化现象,难以排遣的孤独和危机感,无法克服的荒诞和恐惧。
4、题目解说
“变形”意思是“形状、格式起变化”,在课文中“变形”一是指小说的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壳虫,二是指当时社会上人们心理上的“变形”。课文节选的是小说的第一部分。
5、《变形记》内容概要
《变形记》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甲売虫,惊慌而又忧郁。他的父亲发现后大怒。把他赶回卧究。第二部分写格里高尔养成了甲売虫的生活习性,却保留着人的意识。他失业了,但仍旧关心怎样还清父母的债务,送妹妹上音乐学院。可是,一个月后他成了全家的累赘。父亲、母亲、妹妹对他的态度改变了。第三部分写为了生存,家人只得打工挣钱,越来越忍愛不了格里高尔这个负担。终于,妹妹提出把哥哥赶走。格里高尔又痛又饿陷入的境,最后死去。父亲、母亲、妹妹开始过着自己养活自己的新生活
【基础感知】
1.明确字音。
穹顶(qiónɡ) 偌大(ruò) 晦气(huì) 譬如(pì) 撂下(liào) 黏性(nián) 思忖(cǔn)
呼啸(xiào) 踅(xué) 灼伤(zhuó) 汩汩(ɡǔ) 强劲(jìnɡ) 佣金(yònɡ) 迄今(qì) 濒临(bīn)
2.解释词语
①冥顽不化:形容人非常顽固,不通情达理。
②飞短流长:指造谣生事,搬弄是非。飞、流:散布。短、长:是非、善恶。
③不时之需:随时的、不是预定时间的需要。不时:不是预定的时间。
④食不甘味:吃饭也吃不出美味来。形容心中有事,吃东西都分辨不出味道来。
3.划分层次,概括各层次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7段):格里高尔变成了甲虫。(这一变故对其本人和家庭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格里高尔彷徨惊慌,忧郁无助。而此时并未得到帮助的他被激怒的父亲大怒赶回自己的卧室。)
第二部分(8-13段):格里高尔的甲虫生活。(格里高尔在生活习惯上已然成为甲虫,但是仍然具有人类的意识,虽已失业的他,仍旧关心父亲的债务问题,怎么样送妹妹去音乐学院,关心家里的各种琐事。数日之后,全家人都将格里高尔视为累赘。父亲、母亲、妹妹对他以往的态度转变成了厌恶、嫌弃。)
第三部分(14-29段):甲虫格里高尔凄然死去。(格里高尔在亲情冷漠的情况下饥寒交迫,并且患病在身,但仍心系家人。然后他的头就不由自主地垂倒在地板上,鼻孔呼出了最后一丝气息,带着满腹的担忧和内疚看着家庭的不幸,而更不幸的是他终遭社会和家庭的唾弃,在无声无息中死去)
4.通读全文,概括文中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他的行为和生活上表现出哪些“甲虫式”特征?
甲虫(格里高尔)的特征:
①丑陋——那坚硬的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几乎盖不住肚子尖,都快滑下来了。比起偌大的身躯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1
②笨拙——他本来可以利用胳膊和手坐起来,但现在取代它们的是许多条小细腿。它们不停地做着许多动作,控制不住。……9
他想先将身体的下半部挪出床外,可是他还从未看见过、也想象不出现在的下半身成了什么样子,只觉得它笨重得很难移动。它只能十分缓慢地移动,到最后他几乎发疯似的使出吃奶力气,不顾一切地向前推进……11
他想到了他的父亲和那个使女——他俩只要把胳膊伸进他隆起的脊背下面,这样把他从床上慢慢撬起来……14
③脆弱——不过他的下颚倒好像非常结实;靠着它倒真的把钥匙转动了,而并未注意他会因此让自己付出某种代价:一种棕色的液体从嘴巴里流了出来,从钥匙上滴落到地上。 …… 23
他抬起身体的一侧,斜躺在门框上,身上的那一侧擦得满是伤痕,在洁白的门上留下难看的斑痕。 …… 29
此时,父亲从后面给了他真正解救性的猛力一推,格里高尔猛地远远弹进了他的房间里,顿时满身鲜血淋漓。 … 29
④失语——这声音分明还是他以前的声音,然而却掺和着一种来自下面的、无法抑制的痛苦的叽叽喳喳声,使得他的话只是一开始还听得清楚,后面的话音就被破坏得不知所云……7
“您二位听懂他哪怕一句话了吗?”协理问父母 …… 21
【总结】:
甲壳虫没有自由行动的能力,行动极其不便,无法控制自己,不能支配自己,与人的自由活动差别极大。
【重点鉴赏】
5、以下几个句子分别属于什么描写、有怎样的作用?
【放置于加餐部分导纲上题目处理完之后还有几个思考题】(1)ppt展示、不在导纲上出现,提醒学生注意,分析
(1)一天清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烦躁不安的睡梦中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大得吓人的甲壳虫。
作用:开篇点题,整则故事都围绕着主人公变形为大甲売虫这一荒诞的变化展开,同时制造悬念,引导读者去探求荒诞中的本质。
(1)ppt展示、不在导纲上出现,提醒学生注意,分析
①他躺着,感到脊背坚硬,犹如铁甲。他稍稍抬起头,便看见自己的肚子高高隆起,棕色,并被分成了许多弧形硬片,被子很难盖得住,很快就会全都滑下来。他那许多与他原来身躯相比细得可怜的腿脚,无可奈何地在他眼前舞动着。
细节描写
作用:脊背坚硬,犹如铁甲,肚子高高隆起,细得可怜的腿脚,等细节具体生动的展现出格里高尔变形后的外形特征,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
②他的房间静卧在四面颇为熟悉的墙壁之间,那是一向可惜略微偏小、却是真正人住的房间……那是一位戴着毛皮帽子围着毛皮围巾的女性,她直挺挺地坐着,两只前臂完全笼在一个厚厚的皮手筒里,正对着看画的人。
环境描写
作用:揭示了格里高尔生活环境的压カ,居住房间狭小拥挤,繁重的工作之余没有一个宽敞舒适的休息之地。上班被挤压,下班后还是被挤压。暗示格里高尔之后的命运。
③于是他把目光转向窗ロ,阴沉的天气完全使他变得心情忧郁一他听见雨点打在窗子挡板上的声音呢
环境描写。
作用:起到了烘托人物心情的作用。同时,天气的阴暗使得人物心情变得忧郁,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④在这样想的时候,他把目光投向窗户,睁大黒睛,紧盯不放,但可惜窗外晨雾弥漫,连狹窄的街道对过都被浓雾遮蔽。面对这样的景象,谁也提不起信心和兴致。
环境描写。
作用:②窗外景色的变化代表了心境的变化。变形后所面临的世界茫然一片,脱离了格里高尔的把握。
⑤这时天色亮了许彩。街对面那幢长得没有尽头的灰黑色房屋的一段清晰可见一那是一座医院一房子正面排列着穿透墙面、间隔有序的窗子。雨还在下,雨点很大,一滴滴清晰可见地、稀稀落落地掉在地上。
环境描写。
作用③此处的环境描写紧承前文“阴沉的天气”,重点描写“雨点”,象征着格里高尔无声的“眼泪”
⑥“假如我不考虑我父母的态度,我早就辞职了,那样我就会走到我的老板面前,把我的所有想法一股脑儿倒出来,他不从高高的桌子上掉下来才怪!……眼下希望还没有完全放弃,等我攒够了钱,还清父母欠他的债——大概还得五六年吧——我一定办理这件事。那时就会一帆风顺。不过,现在我得起床了,要赶五点的火车呢。”
心理描写(主人公变成甲虫前的心理描写)
作用:运用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是这篇小说在刻画格里高尔这个人物方面最成功的地方。主人公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都是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来的。表现了他对工作的不满,可又不得不为了家庭而奔波的心理。
ppt展示、不在导纲上出现,提醒学生注意,分析
第七段中详细描述了家人喊格里高尔起床,你认为作者用意何在?
提示:这一段写了家人的关怀,却是在为下文亲人的异化——亲情变成仇情,善良变成冷酷——这种人情的反差埋下伏笔。解释了人的异化、亲情的冷漠、人性的扭曲,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任性的不合理性。
【探究未知】
学完本课你还有哪些困惑?
【资料链接】
分析小说中人物的心理
蒲松龄的《促织》善于在特殊环境和特殊事情中,用人物的喜怒哀乐表现人物异常复杂的心理活动,进而点出作者的创作意图。捉不到促织,不能按期上交,成名饱受皮肉之苦,只想自尽;儿子失手闯祸,成名“怒索儿”,后“得其尸于井”,成名顿时“化怒为悲”;忽听门外虫声,他又满怀希望,立刻又转悲为惊。同一时间,有怒、有悲、有惊、有喜,情态无常。这一切变化都由促织的得失引起。《变形记》(节选)中也运用内心独白的手法,突出描写主人公格里高尔变形后的内心感受和心理活动,以此来揭示现代社会中人的深层心理反应,去寻求荒诞中的本质。
【知识讲解】
1.考点解读
心理描写是指在文章中,对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的心理状态、精神面貌和内心活动进行的描写,是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揣摩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主要是分析作者如何有层次地揭示人物的心理变化;如何揭示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如何间接通过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使人物的内心世界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
考查形式一般是要求分析文章中的有关语句,说说它们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等。
2.描写人物心理的方法
(1)直接描写式。这是小说中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心理描写方法,常含有“想”等关键字眼,是活画出人物形象的良方之一。它可以直接地、无遮无拦地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
(2)抒情独白式。用抒情的笔法展示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思想斗争。把人物心灵深处最隐秘的部分直接展现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3)梦境描绘式。这种方法利用梦境、幻觉具体展现人物心理活动。缥缈神奇,似有若无,亦真亦幻,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4)行动表现式。即用一种下意识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有经验的作者往往能抓住某一人物的某一个具有鲜明个性的动作,传神地揭示出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
(5)环境映衬式。在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中,环境描写是不可缺少的,而以环境映衬心理这种方法,既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又能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还能增添文章的美感,衬托人物的内心世界。
【答题方法】
1.掌握心理描写的常识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的思想活动、内心世界的描写。具体包括对人的思想、情感、精神、梦幻及下意识等方面的描绘。它能使人物形象更真实、丰满。
2.立足整体,关注情节变化
理解人物心理,要有整体意识,立足全文,抓住人物情绪中占主导地位的、最能体现其性格特征的一面。同时,注意心随事移,敏锐捕捉情节发展过程中人物心理、情感的或隐或显的细微变化。
3.进入情境,假想揣摩
揣摩人物心理时,要进入情境,假想自己就是其中的人物,以人之常情去揣摩,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悟,看看会有怎样的心理。当然,假想要依据文本,依据细节,不能无中生有。
4.分析人物的言行举止及环境暗示
“言为心声”“相由心生”,语言、神态会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要注意揣摩人物语言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也要学会透过人物的神态、动作窥见其内心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另外,小说中的人物活动离不开典型环境,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也有暗示、衬托作用。
【作文素材1】
卡夫卡笔下的格里高尔是个小人物。沉重的家庭负担和父亲的债务压得他最后变成了甲虫。但他仍眷恋家人,为还清父债努力。为了家庭他完全失去了自我。这样善良、忠厚而又富有责任感的人最终却遭到家人嫌弃。格里高尔的悲剧,源自他面对困境的自我逃避,也源自社会人情的冷漠与残酷。
适用角度:“冷漠”“走出困境”“活出自我”“坚强”等。
运用示例
毋庸讳言,社会的压力往往有很多,过去的社会如此,现在的社会也是如此,人们每天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学习、工作、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被来自家庭、社会的压力打败,向社会屈服。卡夫卡《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面对压力选择了最弱的方式——变形来逃避其责任,最终反而加速了他的灭亡。我们为书中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感到难过的同时要反思自我。社会的规律我们是无法改变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提高自己的承受能力,不断地适应社会,这样才能够生存下去,而不是被社会的压力打败。
【作文素材2】
蒲松龄在传世名作《聊斋志异》的创作过程中,为了搜集创作素材,他在家乡靠近大路的一棵大树下面,铺一张芦席,设茶备烟,凡是路过此地的人,他都免费供茶供烟,请他们讲一两个民间故事。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广泛搜集素材,勤奋写作。历经20余年,终于写成了闻名中外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适用角度:“志向”“坚韧与执着”“梦想”“积累”等。
运用示例
小浪花能够击倒礁石,靠的是什么 无疑是坚持不懈的努力,它的成功是日积月累换来的。正如鲁迅所说:“有一分劳动就有一分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其实,求知也同样少不了积累的过程。学习不是一种一次性的行动,而是一次长途的跋涉。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重积累。蒲松龄所写的《聊斋志异》,便是他花了无数的心血搜集材料的结果。这部名著通过谈狐说鬼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被郭沫若誉为“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