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 第1课《邓稼先》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 第1课《邓稼先》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7 20:44:20

文档简介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邓稼先》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梳理文章重要信息,了解邓稼先的主要事迹。
2.勾画课文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其含义。
【教学重点】
1.梳理文章重要信息,了解邓稼先的主要事迹。
2.勾画课文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其含义。
【教学难点】
勾画课文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其含义。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会想到谁?
预设:诸葛亮、周总理……
在我们历史上,有无数历史人物为国家民族的兴旺奉献终生。而在著名科学家杨振宁先生的口中,也有一位人物,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这句名言。今天,就让让我们一起走进《邓稼先》。
设计意图:由字义讲解和熟悉的诗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二、夯实基础
1.字词检测
元勋(xūn) 奠(diàn)基 选聘(pìn) 谣(yáo)言
背诵(sòng) 昼(zhòu)夜 昆仑(lún) 挚(zhì)友
可歌可泣(qì) 鲜(xiǎn)为人知 至死不懈(xiè) 鞠(jū)躬尽瘁(cuì)
当之无愧(kuì) 家喻(yù)户晓 锋芒毕露(lù) 妇孺(rú)皆知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
至死不懈:直到失去生命也不松懈。比喻对某件事(信念)有着执着的追求。
鞠躬尽瘁: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完全当得起,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锋芒毕露: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妇孺皆知:妇人和孩子都知道。形容事情散播得非常广,大家都知道。
2.作者简介
杨振宁,男,1922年10月1日(护照上为9月22日)生于安徽合肥,物理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2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赴美留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做出里程碑性贡献。20世纪50年代和R.L.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杨振宁还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设计意图:唤醒旧知,检测预习成果,帮助学生了解作家常识,拓展视野。
三、问题探究
课文最后一段写道:“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他选择了怎样的道路?又有着怎样的性格和品质?接下来,我们就在课文中进行探索。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默读文章第一、二部分,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人物档案卡,对人物精神品质进行总结。
2.探究方法
(1)浏览档案卡部分,明确所要搜集的内容。
(2)默读第一、二部分,圈画出相关内容,填写档案卡。
(3)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相关历史文化常识,对人物进行评价。
(1)邓稼先很爱国:1950年学业完成后,立即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投身建设祖国的事业中来,足见他的爱国之心。
(2)1958年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理论,1964年即研制成功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即研制成功第一颗氢弹。可见邓稼先科研水平卓越,工作兢兢业业,勤奋有加。而彼时国内科研条件落后,自然环境恶劣,国内外政治环境不稳定。在这样的条件下,邓稼先依然完成了科学技术上的突破,可见勤奋聪敏。
(3)1985年时,邓稼先做了癌症手术,86年接受第二、三次手术,乃至离世,但在这期间,他还和于敏共同撰写了中国核武器发展建议书,可见他时时刻刻心系祖国的发展。
邓稼先选择了投身祖国的建设,为国家奉献一生的道路。就像作者在文中说的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二)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找出作者对邓稼先的评价,结合关键词句和具体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2.过程安排
(1)自主阅读全文,勾画出作者对邓稼先评价的语言,可选择三五句在旁边批注上自己的感想。
(2)小组内相互交流分享,结合关键词语和具体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
(3)小组内选择一到两位同学,作为小组代表在班级内进行分享。
3.成果展示:
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这句话承接了前面对邓稼先生平的梳理,高度赞扬了他崇高伟大的精神品质。
②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和他谈话几分钟,就看出他是忠厚平实的人。他真诚坦白,从不骄人。他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
③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④人们知道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
⑤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⑥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对比,由此说明正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出邓稼先这样品格高尚的人物,而邓稼先这样的人才也正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能为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⑦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
⑧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
引用了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文字,从朋友的角度高度评价了邓稼先的一生。
4.活动小结
杨振宁是将邓稼先放在中华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放在国际视野中进行评价的,所以邓稼先的气质和品格既是个人的,也是民族的。一方面,邓稼先身上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另一方面,也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敦厚、温和、儒雅,才养成了邓稼先独特的性格和气质。这种性格和气质是邓稼先领导众人做出历史贡献的重要原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品赏文章,感受作者对邓稼先的崇高评价,同时从好友口中感受邓稼先的崇高品格。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从邓稼先的生平履历和好友评价中,感受到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品格,感受到了,只有中华民族伟大文化和精神,才能培育出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作者是邓稼先的好友。作为挚友,且同样是科学家,作者在回忆和追念邓稼先时,又选取了哪些部分呢?下节课,我们再来继续学习。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五、拓展延伸
类文阅读
钱学森
1955年10月1日清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上,一艘巨轮正劈波斩浪驶往香港。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人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甲板。阵阵海风,不时掠过他那宽大的前额。眺望着水天一色的远方,他屈指一算,已经在海上航行了15天了。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钱学森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赴美留学,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可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在隆隆的礼炮声中诞生了。这一年的中秋之夜,钱学森和十几位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一起欢度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一边赏月,一边互诉思乡情怀。年年中秋,今又中秋,在这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节,他们谈论着祖国的美好前景,感到格外兴奋。
此刻,钱学森埋藏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现在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听说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海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说:“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然而,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经过五年漫长的岁月,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导弹、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增加阅读量。
六、布置作业
1.当堂练习
结合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用一幅对联概括邓稼先先生的精神品质和巨大成就。
2.课后作业
课下搜集我国“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并进行整理。
设计意图:借助多样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
邓稼先
知生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读评价——传统文化孕育中华儿女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邓稼先》教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关键语句或段落的含义,体会其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及效果。
2.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关键语句或段落的含义,体会其语言表达方面的特色及效果。
【教学难点】
理解邓稼先的成就和襟怀,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作者杨振宁作为科学家对邓稼先有职业角度的了解和认识,作为同学和朋友对邓稼先有个人深厚情感的表达。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再次走进文本,看看作者是如何刻画好友的。
设计意图:勾连旧知,进入新课学习。
二、问题探究
(一)合作探究一
1.探究任务
阅读第五、第六部分,结合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并对作者的语言进行品味。
2.探究过程
(1)自主阅读第五部分,圈画印象最深刻的语句,并进行批注。
(2)自主阅读第六部分,说一说,作者引用自己和许鹿希女士的信件,表达了什么?
(3)小组内对上述问题进行交流沟通,形成小组结论,选一名代表在班级内进行展示。
3.成果展示
(1)也不知道稼先在蓬断草枯的沙漠中埋葬同事、埋葬下属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不知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的时候,手有没有颤抖?
虽然是2个问句,但作者想表达的是肯定。因为作者和邓稼先同为科学家,又是多年好友,有着常人所不能及的了解和同为科学家的判断。两个问句,表现了作者对邓稼先深切的怀念、深度的理解与深重的敬佩。
1982年,他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以后,一次井下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作者选取典型场景,刻画了面对危急状况,邓稼先依然镇定自若,坚守不移的形象,展现了邓稼先临危不惧、高度的责任感和忘我的奉献精神,以及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气概。
《吊古战场文》:渲染了悲壮、凄凉的气氛,烘托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与恶劣,并且将读者引入中国历史的深处,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去思考邓稼先的言行思想。
五四时代的歌曲:作为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将邓稼先的贡献置于近一百年来的历史背景下,突出了邓稼先为祖国而献身的崇高的精神品质。
(2)第六部分,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这些话是对邓稼先的总评价,同时洋溢着作者对朋友的深情。
(二)合作探究二
文章有2个部分,似乎与展现邓稼先的品质并无什么关系,这就是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
1.探究任务
阅读第一、四两部分,想一想,这2个部分能否删去?
2.过程安排
(1)自主阅读第一部分和第四部分,概括两部分的主要内容。
(2)小组讨论:
①这2部分的内容对于展现邓稼先的精神品质是否有作用?
②作者为什么要将这2部分分别放置在第1和第4部分?
(3)整理小组结论,选择一名同学作为代表在班级内进行汇报。
3.成果展示:
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多年来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中推出邓稼先。作者以1898年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情况为例,说明旧中国是怎样“任人宰割”的。今天,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对这一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作者这样写,就使读者认识到:邓稼先不是一位普通的人物,而是一位历史性人物,是对祖国、对民族有巨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
教师点拨:第一部分的前半段中,作者用短句单独成段,为什么要这样写?
明确:作者将1898年的四个史实单独成段,增强了渲染力,鲜明有力地展现了百年前这个“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渲染出民族危在旦夕的紧迫感,同时与后文一个世纪后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形成鲜明的反差。
第四部分,作者写自己得到消息,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因而感情受到极大震荡,一时热泪满眶。这是作者为中华民族而自豪,为50年的朋友邓稼先而骄傲。
4.活动小结
教师点拨:可以说,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第四部分,则是作者作为一位老友、一位爱国者的自白,可以说是从另一个角度对第二部分内容的展开,因此,二者都不可或缺。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深入体会邓稼先的伟大精神和两位科学家的爱国之情。
三、课堂小结
今天,在对文章内容的细致品味中,我们感受到了老一代科学家们对祖国的挚爱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生在和平、幸福年代的我们,都应“居安思危”,不忘民族苦难,心怀报国之志,用我们的双手捍卫先辈们用血肉换来的、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最后,让我们一起齐读第一部分,再次感受“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
(教师播放情境课文,学生跟读或请一位同学范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本课内容,升华感情。
四、拓展延伸
邓稼先与杨振宁:千里共同途(节选)
作者:张曼菱 来源:《光明日报》
有的人,前面加什么样的缀饰,都不如直呼其名,更具万钧之力,显其伟岸身躯。
简单的三个字:邓稼先,在国人心中,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有着某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改变山河的霹雳光照。
2001年夏,我带摄制组走进邓稼先家,邓夫人许鹿希说,这是她首次接受采访拍摄。
2002年春,我采访杨振宁,这位科学的巨子侃侃而谈,但当说到邓稼先时,神情立刻凝然。
今年9月22日,杨振宁发表了百岁生日演讲,在其中以恳切的深情向国人再提“稼先”:“……在这个信的最后他这样给了我一个期望,是‘但愿人长久’,他把‘千里共婵娟’改了一下,变成‘千里共同途’,当时我看了信以后没有看懂这句话。‘千里共同途’是什么意思呢?我后来想了想,知道这是一个很深的意思。最近这个信发表了以后,仔细看了以后,我觉得今天五十年以后,我可以跟邓稼先说: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说,我这以后五十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瞩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再见!”
“稼先会满意的”,这位科学巨子的灵魂里有着一座圣坛,让人们更加理解了他。
这对旷世之友的最后一张合影是在医院病房的走廊上,离邓稼先离世没有几天了,杨振宁带了花束去探望。邓稼先对妻子讲:“这是西方的风俗,振宁是来送我的。”
照片上身患绝症的邓稼先嘴角渗血,但他依然微笑着。
邓稼先嘱咐夫人将家中一块古砚送给杨振宁,说:“他对我的帮助和情谊太大了。”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与世长辞,留下遗言:我死而无憾。
杨振宁在给许鹿希的信上说:“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回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深入了解科学家及爱国精神。
五、布置作业
1.当堂练习
小组内分享上节课后搜集的“两弹一星”科学家的资料,选取一名资料整理最详细清晰的同学,作为小组代表在班级内分享。
2.课后作业
借助搜集的资料,完成一期主题手抄报。
设计意图:借助多样练习,综合训练能力。
【板书设计】
邓稼先
品语言 知时代 体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