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15.1《谏太宗十思疏》教学设计
教材: 部编新教材 课时数:1-3 教学模块:第八单元 授课教师:
授课类型 文言文阅读
课题 谏太宗十思疏
教学目标(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本文出现的文言词语、成语、句式及各种文言现象;思维发展与提升:思辨,不止是对立和统一,从经世致用的角度来看,还应包括“辨正误”“辨功能”和“辨系列”等内容,学习文章时请认真体会。审美鉴赏与创造:如何说服别人?这里面有技巧、智慧,更有美和创造。你能想到哪些方法?排比?比喻?逻辑?思辨?所有这一切,本文都给你做了最好的示范。文化理解与传承:魏征说“安国当积德义”,在谋求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也正在向全世界发出自己的最强音,那么我们该有哪些积累、哪些担当呢?
教学重难点 大量词语、成语、句式的积累与运用。理解魏征从哪些角度说服太宗以及用了哪些方法进行说服,这些角度和方法,对于我们写议论文,有哪些启发。
学情及授课内容概要 怎样避免抽象地说教?高一的学生世界观正走向成熟,要逐步学会缘事说理、缘情说理,修辞说理,在抽象和形象中自如切换。
教学方式、资源 以讲授、讨论交流、课堂练习等方式为主的课堂教学。
(怎样管理你的上级?)【提问】一位大臣给皇帝提意见,结果不仅没挨批评,反而被大加赞赏,弄得皇帝都不敢偷懒,天天加班(披览亡倦,每达宵分),这位大臣到底用了哪些方法来打动他的老板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文章。【点拨】比喻 、排比、正反对比、逻辑、思辨等等,任何一个点都可以拿来好好发挥。【关键词】背景 魏征 唐太宗(为何是“十思”而不是“十谏”?)【提问】读完课文,你认为魏征写这篇奏疏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点拨】劝太宗皇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使国家长治久安。【清障】扫清以下文字障碍:塞源( ) 载舟( ) 夫在殷忧( ) 懈怠( )( ) 浚其泉源( )黜恶( ) 谗邪( ) 戒奢以俭( ) 谬赏( ) 壅蔽( ) 弘兹九德( )(答案: sè zài yīn xiè dài jùn chù chán shē miù yōng zī)(作者?时代背景?影响?)【魏征】字玄成,唐朝下曲阳人。早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不得重用。武德元年(618年),归降唐朝,辅佐隐太子李建成。太宗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唐太宗为他亲写碑文,并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明得失。魏征殁,吾失一镜矣。”【背景】贞观十一年(637),经过十几年的治理,唐朝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于是“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的第二疏。【评价】清·吴楚材等《古文观止》卷七:魏公十思之论,剀切深厚,可与三代谟、簿并传。【关键词】实词 虚词 句式 翻译(读通句子 翻译文段 整理要点 讨论难点! )【活动】提请学生翻译,老师点评,并和学生互动,掌握以下知识要点:【重点词语】1.求木之长(zhǎng)者:生长,这里指长得好。2.固其根本:使它的根本牢固。本,树根。3.浚(jùn)其泉源:疏通水道。4.下愚:愚昧无知的人,这里用作谦辞。5.明哲:聪明睿智(的人)。这里指唐太宗。6.当神器之重: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神器,指帝位。古时认为“君权神授”,所以称帝位为“神器”。7.居域中之大:指天地之间。8.永保无疆之休:喜庆,福禄。9.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斯:指示代词,这。【讨论交流】一开始作者就气势恢宏、高瞻远瞩地讲道理,接着他一气呵成地劝太宗“修德安国、戒奢以俭”,这中间作者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手法?【点拨】排比、比喻、正反对比,结合文本分析其效果。(读通句子 翻译文段 整理要点 讨论难点!)【活动】提请学生翻译,老师点评,并和学生互动,掌握以下知识要点:1.凡百元首:所有的元首,泛指古代的帝王。2.承天景命: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景,大。3.殷忧:深忧。4.善始者实繁:的确。5.克终者盖寡:克,能。盖,表推测语气。6.傲物:傲视别人。物,这里指人。7.骨肉为行路:路人,比喻毫无关系的人。8.虽董之以严刑:虽,即使督察。9.振之以威怒:通“震”,威吓。10. 所宜深慎 宜:应当。慎:谨慎【讨论交流】魏征认为皇帝的隐忧主要有哪些?为此他提出了什么建议?【点拨】殷忧时,竭诚待人;得志时纵情傲物。所以即使是皇帝,也要“所宜深慎”,不与人结怨。(读通句子 翻译文段 整理要点 讨论难点!)【活动】提请学生翻译,老师点评,并和学生互动,掌握以下知识要点:1.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作:指兴建某建筑物;止:适可而止 ;安:使动,使百姓安宁2.念高危:念:想到 危:高。3. 思谦冲而自牧 冲:谦虚 牧:修养、修炼4.惧满溢:容器中水满而溢出,比喻骄傲自满而听不进不同意见。5.江海下而百川:江海处于百川之下(而能容纳百川)比喻有度量,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下,居……之下。6.乐盘游:打猎取乐。7.三驱:据说古代圣贤之君在打猎布网时只拦住三面而有意网开一面,从而体现圣人的“好生之仁”。另一种解释为田猎活动以一年三次为度。8.则思慎始而敬终:谨慎地把事情做完。9.虑壅蔽:堵塞。10.惧谗邪:以谗言陷害别人的邪恶之人。11.则思正身以黜恶:排斥,罢免。12.弘兹九德:弘扬光大。13.简能而任之:选拔。14.信者效其忠:信者:诚信的人。献出。15. 仁者播其惠:仁爱,宽厚。16.松乔:赤松子和王子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17.鸣琴垂拱 垂衣拱手。指不亲自处理政务。18.役聪明之耳目 役使。19.亏无为之大道哉? 减损。【讨论交流】“十思”大致说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共同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做到“十思”有什么好处?【点拨】答:(1)①在生活上,应该知足知止,游乐有度;②在修养上,应该谦冲自牧,慎始敬终;③在用人上,应该虚心纳下,正身黜恶;④在执法上,应该赏罚分明,不徇私情。概括起来,就是作者在第“积其德义”“居安思危,戒奢以俭”。(2)作者认为,国君倘能做到“十思”,发扬好的品德,就会出现“鸣琴垂拱,不言而化”的政治局面,即国君善于“用思”,就可以“无思”,不用自己操劳,天下就可以治理好。【关键词】 说服 思辨 手法 (敢于直谏,是勇气;“谏”到效果,是智慧。通读全文,分析魏征用了哪些方法,让太宗觉得“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点拨】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思辨”。思辨包括三个步骤:辨正误,辨功能和辨系列。所谓“辨正误”就是你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辨功能”则要回答三个问题:1.这样做的后果怎样?2.分寸把握得怎样?3还有没有其它选择?辨系列则要求从背景、比较、因果和假设的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看起来复杂,其实不难,下面结合文本来分析。首先辨正误。大是大非要分清楚,所以作者一开始就说,治理国家,要正本清源、积德安国、戒奢以俭,即便是皇帝,也不能日子一好过就忘本,并且强调,皇帝是树立国家形象的第一责任人,“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辨完了正误,再辨功能。“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意思是你有忧患意识,励精图治,就能取得显著的治理效果,反之如果你觉得大功告成,就会“德衰”,国家也跟着走向衰落。该怎样把握分寸呢?“必竭诚以待下”,“知足以自戒”“知止以安人”“谦冲而自牧”等等。然后是辨系列。功能辨完了,其实已经很有说服力了,但是好的雄辩家,就是要你心服口服。为此,作者先从背景说起:“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守之难乎?”历史证明:开头做得好的很多,坚持到底的却很少。为什么呢?并非是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而是因为人心变了。怎么变的呢?从因果上看。打江山时,君王一定会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但是成功以后,就容易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你看,秦朝、隋朝都是二世而亡,教训不可谓不深刻。再从比较的角度,比较有两种,刚才说的因果,是纵向比较。此外,还有横向比较:“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两种态度,两种结果,真可谓“载舟覆舟,所宜深慎”也。最后,从假设的角度上,魏征给了太宗一个光明的前景,假如你做到了我说的“十思”,那么就“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做到了十思,就可以尽享快乐,延年益寿。那将是多么美妙的前景!对待这位皇帝,魏征真可谓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啊!出自《谏太宗十思疏》的成语1.居安思危:处在安定的环境而想到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指要提高警惕,防止祸患。2.载舟覆舟:民众犹如水,可以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比喻百姓能拥戴皇帝,也能推翻他的统治。3.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4.善始善终:事情从开头到结束都做得很好。5.垂拱而治:古时多指统治者以无所作为、顺其自然的方式统治天下。多用来称赞帝王无为而治。6.戒奢以俭:用节俭来消除奢侈。( 回首千里暮云平) 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文言现象】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化现象】正本清源、积德安国、戒奢以俭,竭诚待人,这些道理岂止是用在治国方面,用于今天,用于每个人,何尝不是座右铭般的借鉴?【能力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对我来讲,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记人民重托,牢记责任重于泰山,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自觉,要有'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态度,丝毫不敢懈怠,丝毫不敢马虎,必须夙夜在公、勤勉工作。"试分析习总书记的话和魏征的主张有哪些异同?【点拨】相同之处:领导者都要对国家和人民有高度的责任心,严格要求自己;都要有敬畏心,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勤勉工作。不同:魏征是为统治集团服务,希望皇帝能够“竭诚待下”,缓和阶级矛盾;总书记则牢记“人民的重托”,服务于全体人民,“夙夜在公、勤勉工作”。板书设计通过学习,你还知道哪些方法,可以让自己的说服更有力?试着自己总结一下。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检查预习
知识储备
文段1
文段2
文段3
重点讨论
成语积累
课堂回顾
课后作业
教学评价与反思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