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统编版16.2《六国论》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统编版16.2《六国论》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7 17:27: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教材高一下册第八单元
16.2《六国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结构和论证层次,学习运用分论点,掌握引证、例证、对比论证等方法。
2、理解文章的政论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3、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一、导入新课
199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C.班彪、班固、班超D.杜甫、杜牧、杜荀鹤
补充2004年高考福建试卷作文题(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  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
二、自主学习
1、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
2、文体“论”
论:是散文的一种,以论证为主,其特点是善于说理。“六国论”在这里是一个省略式短语,实际应是“六国破灭之论”。
3、背景
北宋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实行中央集权制度,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到苏洵的时代,北宋每年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这样“陪邻”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想通过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委婉提醒当朝统治者。
补充:战国后期,全国实现统一已成为历史的必然。秦经商鞅变法,逐渐强大起来;六国曾“合纵”抗秦,但各有打算,联合并不巩固。秦王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全面发动了对六国的剿灭战。公元前230年秦灭邻近的韩;公元前228年秦再灭赵;公元前225年秦灭魏;公元前223年秦灭楚;公元前222年秦灭燕;公元前221年秦南下灭齐。秦灭六国,结束了诸侯割据称雄的“战国”,进入了秦汉封建大统一的时代。 秦全胜而速败,其暴灭被后人做足了文章。秦何以统一六国,史家又语焉不详。苏洵的史论《六国论》,是鞭挞强秦暴行而剖断六国痼疾的第一文。
4、整体感知课文
史论——叙述评论历史事实、总结历史教训、讽喻时政
一至三段:对历史事实的描写与评论。四至五段:对历史的总结与讽谏。
三、合作探究
第一段:
1、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2、从几个方面说明这一中心论点的?
A.赂秦力亏,破灭之道也。 B.不赂者以赂者丧。
3、这一段的结构特点是怎样的?
总——分——总:作者先明确中心论点,然后从两个方面加以论述,最后明确观点。
第二段:
1、本段承第一段所提出的哪个分论点?
作者紧承第一分论点“贿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去论述六国破灭的原因。
2、这一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六国破灭的原因?分几层意思?怎样论述?
分组讨论:分三层意思。
1 用对比的方法论证:(赂秦:韩 魏 楚)
“得”与“亡”的对比;“难”与“易”的对比;“有限”与“无厌”的对比
a、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先将“以攻取之外”和“战胜而得者”相比,又用“诸侯之所亡”和“战败而亡者”相比,得出“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的结论。
b、接着又用两个对比,即先祖父的“暴霜露,斩荆棘”与子孙的“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相比;诸侯为“一夕安寝”而“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与秦国的态度“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得出结论“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②引古人名言印证。(名言本身又是比喻)
第三段:
1、补充注释:
迁灭:古代灭掉一个国家,要迁走该国的传国重器,如武王灭商,迁九鼎于洛邑。迁灭即灭亡。下文的“革灭”,革是除旧,也是灭亡的意思。
2、找出段中表述齐国灭亡的一句话。
明确:“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3、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4、找出第一段中与本段意思吻合的一句话。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5、提问: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第四段:
1、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以六国灭亡作结,自然引出一般性结论——历史教训
“有如此之势”——承上启下
2、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3、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第五段:
1、重要词句:
而犹(还)有可(可以)以(凭)不赂而胜之(秦国)之(的)势。
苟(假如)以天下之大,下而从(追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
2、第五自然段在全文论述中起了什么作用?
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3、责任与担当:
在文章最后一段,适当加入写作背景材料,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良苦用心,并展开联想和讨论,联系以往学习的文言文体会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
回顾背景: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议定。每年给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仁宗庆历二年(1044年),宋又被迫与辽订盟,每年加“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同年,宋与西夏达成协议,西夏对宋称臣,宋每年送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 尽管如此,辽和西夏的侵略活动仍未停止。苏洵此文就是针对这种情况写的。
“呜呼”和“悲夫”二语是强烈的感叹,在这段话中各领出一层意思。“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开始形成一大转折,哀其结果之惨,之后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强烈的嗟叹,表明六国灭亡教训的惨重,写六国并力西向,秦人势必陷于困境,用“秦人食之不得下咽”,表现出秦人极端紧张的心态,含蓄生动,还带点幽默味道。“为国者”一句感叹,规劝北宋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方针,把问题分析由表层过渡到里层。结尾以“苟以天下之大”句,进一步推想,委婉而激切,更蕴含一种深沉的忧国情思。
四、拓展:
问题:“三苏”都写过《六国论》,而观点各不相同,请分别加以概括,并请结合相关材料探究其观点不同的原因。
材料:
苏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苏轼:“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不察也。”“此”所指代的是“皆天民之秀杰”的“智、勇、辩、力”之人是否得以“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
苏辙:“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见利之浅”、“不知天下之势”; “贪疆场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学生明确:
(1)苏洵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赂秦;苏轼认为六国破亡在于没有很好地任用“智、勇、辩、力”突出的人才,让他们各尽其才,各尽其力。苏辙则认为山东六国没有远略,“不知天下之势” “贪疆场尺寸之利”,互相残杀,从而导致最后的灭亡。
(2)点拨:同一个历史事件,为什么“三苏”会有不同的见解?歌德说:“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因为,任何一种文字形式的背后,都跃动着作者不同的生命状态。“三苏”对同一个史实有不同的观点,源于他们不同的经历、学识、性情、个性、价值追求等因素形成的不同的生命状态。
本文文字背后苏洵的生命状态:一腔政治热情,一颗忧国之心。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他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 是为了“施之于今”。正因为如此,他的文章中才有了对治国安邦的严肃思考和设想,这是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可贵的文化和政治品格。
苏轼,不仅是一位精通“诗、文、书、画”的全能作家,他的政治才能也非常突出。然而他的一生非常坎坷,多次卷入新旧党争的政治漩涡中,屡遭贬谪,动辄得咎,成为北宋朝廷党争的牺牲品,满腔报国之志不得实现,满腹才华不得施展,自然他看待古今往事的角度就会从“区处条别,使各安其处”的角度考虑了。
苏辙,富有文才,政治态度与苏轼大体一样,人生经历也如苏轼一般坎坷。但“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苏轼语)可见苏辙是一个在官场上历经挫折,为人淡泊低调,思想深邃,为文稳健的文学家。自然他看待“六国灭亡”的缘由有他独特的视角了。
附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