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ule1 Grammar名师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 http: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8ae68bf757655ef00157659c18560842&sessionKey=PTBfMPfNbVKhbt72F99x&key=JGR7eat0nTf7MERmgQ6s" \l "## )
1)语言知识目标:掌握并熟练运用与本课中表达“本…却未…”有关的情态动词。
2)文化知识目标: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语法的不同使用方法。
3)语言能力目标:通过对有关图片的描绘,掌握描述图片信息和使用语法的技巧。
4)智力发展目标:在连贯的听、说活动中,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快速反应能力。
2学情分析 ( http: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8ae68bf757655ef00157659c18560842&sessionKey=PTBfMPfNbVKhbt72F99x&key=JGR7eat0nTf7MERmgQ6s" \l "## )
本课选自外研版高二教材中选修六第一模块,本模块围绕“闲聊”这一主题开展听、说、读、写多种教学活动。闲聊是生活中实用的话题,如何正确使用语言,正确表达想表达的含义具有现实意义,故而在英语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了解“闲聊”的方法技巧也是一个非常贴近生活、具有时代性、可挖掘性的教学主题。
本课是语法课,语法课是模块整体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本模块的难点。本课讲授的语法项目情态动词+完成式结构(本不…,却做了)。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生会了解语法规则,理解不同句式的区别,掌握具有相似语法功能的词汇,学会用正确的语法语言表达现实生活。本模块的学习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他们实际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同时本课语法点的教学对教师本身有非常高的要求,如何将枯燥的语法讲得生动吸引人对教师是个考验。本课体现了师生共同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的“与时俱进”的理念和思想。
3重点难点 ( http: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8ae68bf757655ef00157659c18560842&sessionKey=PTBfMPfNbVKhbt72F99x&key=JGR7eat0nTf7MERmgQ6s" \l "## )
本课是语法课,表达“本想做却没做”这一含义的结构是怎样的,怎么使用,词与词之间的差别为何是学生学习中的重点。针对这一点,我采用了一组图片展现了四个学生们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由于学生对寓言故事的内容有清楚了解,也就自然理解了在该情境中所用语法的精确含义。同时,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主动地正确地应用语法是难点。这时,一段来自生活的滑稽的视频就派上了用场,帮助解决了这一难题。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 http: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8ae68bf757655ef00157659c18560842&sessionKey=PTBfMPfNbVKhbt72F99x&key=JGR7eat0nTf7MERmgQ6s" \l "## )
1)语言知识目标:掌握并熟练运用与本课中表达“本…却未…”有关的情态动词。
2)文化知识目标: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语法的不同使用方法。
3)语言能力目标:通过对有关图片的描绘,掌握描述图片信息和使用语法的技巧。
4)智力发展目标:在连贯的听、说活动中,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快速反应能力。
4.1.2学时重点 ( http: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8ae68bf757655ef00157659c18560842&sessionKey=PTBfMPfNbVKhbt72F99x&key=JGR7eat0nTf7MERmgQ6s" \l "## )
表达“本想做却没做”这一含义的结构是怎样的,怎么使用,词与词之间的差别为何是学生学习中的重点
4.1.3学时难点 ( http: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8ae68bf757655ef00157659c18560842&sessionKey=PTBfMPfNbVKhbt72F99x&key=JGR7eat0nTf7MERmgQ6s" \l "## )
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主动地正确地应用语法是难点,更是学生学习中的重点
4.1.4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问答 ( http: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8ae68bf757655ef00157659c18560842&sessionKey=PTBfMPfNbVKhbt72F99x&key=JGR7eat0nTf7MERmgQ6s" \l "## )
这一步骤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要讲授的语法内容。教师从学校生活最常见的话题——考试开始,问学生考试时是否出过错误,而这些错误是否应该出现,学生自然会用两句话表达上述内容,接着引导学生思考:语言的使用要简练精确,能否用一句话表达全部内容,即“本可以正确地做出题却错了”,由此导入本课话题。
活动2【讲授】讨论 ( http: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8ae68bf757655ef00157659c18560842&sessionKey=PTBfMPfNbVKhbt72F99x&key=JGR7eat0nTf7MERmgQ6s" \l "## )
问学生之前所说的语境在生活中是否经常出现,(比如学生说了周日本不必早起床却早起了),通过例子总结“情态动词+完成式”表达“本…却未…”这一含义,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哪些情态动词能分别表达不同的含义,做一组连线题,找出词语与含义的正确搭配然后给出一组图片,让学生分组讨论每幅图片上所描述的寓言故事,再用上述语法结构展现相关内容。这样做前后承接呼应,使学生不至于思想上脱节,而是环环相扣,同时生动的图片把学生带回了童年,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在此过程中充分展示了范例式教学的良好作用。
活动3【活动】图片描述,视频理解,习题训练 ( http: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8ae68bf757655ef00157659c18560842&sessionKey=PTBfMPfNbVKhbt72F99x&key=JGR7eat0nTf7MERmgQ6s" \l "## )
1.图片描述
由于语法是比较枯燥的内容,全部用文字的形式会使学生觉得乏味,所以通过看图、讲故事来使学生感兴趣去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首先给出四幅有关于寓言故事的图片(龟兔赛跑、东郭先生、盲人摸象、画蛇添足),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们讲出寓言故事的内容,再将故事中含有的表示“本…却未”的内容用本课所学的语法结构表现出来。(如龟兔赛跑中可说兔子本有能力取得比赛的胜利,或者画蛇添足中可说本没必要给蛇画上脚等等),这种做法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他们对这一语法结构的理解和掌握,更表明此语法结构的实用性,为下一步视频理解做准备。此过程中结合了范例式教学和情境式教学两种模式,并使两者相得益彰。
2.视频理解
对图片的描述已使学生掌握了“本…却未”这一含义的使用,为了使语法实用化、生活化,一组生活实景视频展现在学生眼前。视频展现的是一组误会:一个男生因在走路时看手机踢到了沙堆,鞋里自然进满了沙子,他就找了一根电线杆扶着,把鞋里的沙子倒出来。此时他后面另一男生出现,看到第一个男生在电线杆旁边抖动不止,就想当然地以为他触电了,便抄起一根木棍砸向第一个人…视频所带来的喜剧效果令学生大笑不止。接下来就此视频的讨论也异常热烈。根据视频内容学生充分地运用了“本…却未”这一结构(例如第一个男生本不应该边走路边看手机;第二个男生本应该弄清情况再行动等等)。
3.习题训练
在描述图片、理解视频的基础上,学生已对本课所讲的语法内容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这时为了巩固加深理解,教师以大屏幕打出练习题,由学生迅速做出判断,教师结合学生给出的答案做总结,提醒一些易错点(如needn’t have done与didn’t need to do之间的差别,相对于课本拓展出的其它相关情态动词的语义差别等),达到应用与应试兼顾的效果。
活动4【测试】概括总结 ( http: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8ae68bf757655ef00157659c18560842&sessionKey=PTBfMPfNbVKhbt72F99x&key=JGR7eat0nTf7MERmgQ6s" \l "## )
总结本课重点,检查学生对本课新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情况,强化一些易错点。
活动5【作业】拓展应用 ( http: / / 1s1k.eduyun.cn / portal / redesign / index / index.jsp t=2&sdResIdCaseId=8ae68bf757655ef00157659c18560842&sessionKey=PTBfMPfNbVKhbt72F99x&key=JGR7eat0nTf7MERmgQ6s" \l "## )
教师让学生课后想想小时候听过的寓言故事还有哪些寓意,可以分别用本节课所讲的哪一句式表达。这样做既深化了本课主题,也是发挥学生想象力,练习写作的一次好机会。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