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 学年度物理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24分)
1.小华“五一”乘列车出去游玩,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平稳行驶,我们说车厢内行李架上
的物品是静止的,选取的参照物是( )
A.树木 B.房屋 C.电线杆 D.车厢内的座椅
2.下列各物理量中,可鉴别所有物质的是( )
A.体积 B.密度 C.质量 D.熔点
3.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下列估测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40℃ 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 50kg
C.中学生的课桌高约为 1.5m D.一个中学生跑 100m 约需 5s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时测
得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12 厘米,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15 厘米 B.8 厘米 C.6 厘米 D.4 厘米
5.智能手机的普及,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了一
定的伤害,例如青少年近视的人数在大幅上升。关于近视的成因及解决办法,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长时间看手机,导致眼球的晶状体变薄,折光能力太弱
B.长时间看手机,导致眼球的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太强
C.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可用凸透镜来进行矫正
D.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的后方,可用凹透镜来进行矫正
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密林中的阳光 B. 手影戏
C. 海市蜃楼 D. 小孔成像
7.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
波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键入文字]
8.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大气压下海波的熔点是 48℃,标准大气压下固态海波的温度一定低于 48℃
B.在标准大气压下 0℃的房间里,将-4 的冰放入 0℃的水中,水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
C.温度保持不变的物体可能正在吸热
D.夏天冰棒的周围有“白气”,是冰棒发生了升华现象
9.关于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A.天气很冷时,窗户玻璃内侧会出现冰花,这是由于凝固产生的
B.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C.夏天会看到打开包装纸的雪糕周围冒“白气”,这是雪糕中的冰先升华为水蒸气后再
液化
D.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要放热
10.甲、乙两辆汽车在某段公路上行驶,它们的路程 s 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
B.10~20min,甲车平均速度等于乙车平均速度
C.20~30min,甲车平均速度小于乙车平均速度
D.0~30min,甲车平均速度大于乙车平均速度
11.在学习了“质量”后,同学们之间发生了激烈的讨论,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是( )
A.一铁块温度由 20℃升高到 70℃,温度升高了,但质量没变
B.雕塑家将花岗石雕刻成塑像后,石头的质量不变
C.一块冰熔化成水,状态变了,质量一定也变了
D.润滑剂材料随“神舟十二号”飞船从地球到达太空,由于位置变了,质量也变了
12.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则中学生小明的体积最接近( )
. 3 4 3 3A 6cm B.60cm C.0.6dm D.0.06m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7分)
13.2022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举世瞩目,小男孩在国旗传递环节中用小号吹奏的(我和
我的祖国)响彻全场,小号声是由空气柱的______产生的,观众能听出是小号发出的声
音,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来判断的。
14.抗击疫情,人人有责!接种新冠疫苗,共筑健康长城!疫苗运送常用一种装有制冷
装置的制冷车,制冷装置通过液态制冷剂______(选填“物态变化”)将车厢内的热”搬
运到外面,实现制冷。
15.关于“像”,小聪列举了如下四个成像实例,其中属于虚像的是______(选填序号即
答案第 2 页,共 4 页
可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照相机成像;④放大镜成像。)
16.人工降雨有三种常用方法,其中之一是向云层中播撒冷却剂,如用飞机在适当的云
层中播撒干冰,干冰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吸收大量的热,使云中的小冰晶增多、
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如图甲所示,是一种美食的呈现方式,端上餐桌前,向食
品周边倒上一些液氮,液氮急速________ (填物态变化名称),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
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了云雾笼罩的效果。如图乙所示是美丽的雾凇(俗称
树挂),它是空气中过饱和的水蒸气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的小冰晶附着在树枝
上形成的。
17.我国的“嫦娥五号”首次实现月球采样返回,航天器
的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因此航天器的外壳应具有的
物理特性是密度较 ___________,熔点较 ___________。
18.2022 年 6 月 6 日是第 27 个全国“爱眼日”。近年来青少年近视眼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需要佩戴_______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进行视力矫正,这种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_
作用。
19.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小明在一次测量体温时,体温
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他的体温为 ___________。
20.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对甲、乙两种物质进行了探究。
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得到的信息可知:其中密度较小
的是 3______(选填“甲”或“乙”),甲的密度为______g/cm ,乙的密度为
3
______kg/m 。
三、作图与实验题(每图,每空 1分,共 19分)
21.如图所示,请画出图 1 折射光线、完成图 2 光路图。
A
F
F
图 1 图 2
22.小丽同学在学习物质熔化和凝固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做了探究“某种物质熔点和
凝固点”的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如图甲和乙所
示。(1)甲图中温度计显示的读数为
___________℃;
(2)乙图中,第 5min 时,这种物质处于
[键入文字]
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该图像表示的物态变化过程为
___________(选填“熔化”或“凝固”),在该过程中,这种物质___________(选填“吸收”
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3)这种物质的熔点或凝固点为___________℃,该物质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
或“非晶体”)。
23.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焦距等于 10cm 的
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把凸透镜固
定在 50cm 刻度线处。
(1)要在光屏上能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2)若把烛焰向右移动 5cm,再次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此时像将___________(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
(3)如果把烛焰和光屏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__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4)此时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____(填“照相机”或“幻灯机”)的成像原理相同。若将
近视眼镜片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应该向___________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
移动光屏,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24.在测量金属块的密度的实验
中: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___________处。横梁静止时,指针指
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
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移动;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时,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的质
量是 3______g;由图丙可知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cm ,则金属块的密度是
3
______________kg/m 。
四、计算题
25.从海面利用声呐向海底发射声波,
经 6s 后听到回声。求海水的深度。(已
知声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 1530m/s)
26.一块大理石的石碑,其体积是 330m ,为了测出整个石碑的质量,取一小块同样的
大理石样品,用天平测出其质量是 140g,用量筒测出其体积是 50mL。求:
(1)这种大理石的密度是多少 3kg/m ?
(2)这种石碑的总质量多少 kg?
答案第 4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