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教案】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 石灰吟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教案】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古诗三首 石灰吟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3-01 15:47: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石灰吟 教案
教学版块(课题) 石灰吟 课时 40分钟
教学目标 有感请地朗读、背诵《石灰吟》。借助注释自主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在古诗中表达的志向。分析三首古诗表达方法的共同点,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品读诗歌,体会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语言应用: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词。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思维能力:借助字典和课本注释理解诗词中字词的意思及整首诗词的意思。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发挥想象,说出诗句中描绘的画面。审美创造:品读诗歌,想象诗词中描写的画面,了解诗中涉及的节日习俗或传说,感受诗中体现的传统文化内涵。
教学内容 有感请地朗读、背诵《石灰吟》。借助注释自主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人在古诗中表达的志向。分析三首古诗表达方法的共同点,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古诗中表达的诗人志向,学习“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学具准备 制作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同学们,李贺借“马”表达了自己渴望立功报国的志向,像这样通过一件事物来表达自己志向的写法,我们称为“托物言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的古诗《石灰吟》,也运用了这种表达方法。 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于谦(1398—1457),字廷益,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杭州)人。 明代名臣。景泰八年正月,武清侯石享、太监曹吉祥与左副都御史徐有贞等乘景泰帝病危,发动夺门之变,迎英宗复位。于谦遭诬陷以谋逆罪被杀,籍没时家无余资。三、初读感知1、品读古诗,多读几遍。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2、检查初读效果,学习重点字词。【题解】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石灰吟》是明朝诗人于谦写的一首赞颂石灰的广为传诵的佳作。 【千锤万凿】无数次地锤击开凿。 【焚烧】烧毁;烧掉。 【若】好像,好似。 【等闲】平常。 【浑】全,全然。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指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 四、再读课文,理解诗意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同学合作。千锤/万击/出深山,诗意:石灰岩要经历过千万次的捶打和开凿,才能被开采出深山。 写石灰岩开采的过程。“千、万”是虚指,形客次数很多。“千锤万凿”“深山”写出了石灰岩开采的不易。 烈火/焚烧/若等闲。诗意:把烈火焚烧,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情。 写石灰岩的烧制过程。“烈火焚烧”写出了石灰岩在烧制过程中所经历的痛苦。读到“烈火焚烧若等闲”一 句时,我就想起了下面的诗句中也含有“等闲”二字。 (1)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 山只等闲。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 红总是春。粉身/碎骨/浑不怕,诗意:即使粉身碎骨,石灰也全然不会惧怕。写石灰岩变成石灰的过程,表现了石灰不怕牺牲的精神。“粉骨碎身”指石灰使用时,要碎散成为粉末。要留/清白/在人间。诗意:也要将清白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写石灰的清白的颜色。“清白”,指石灰的颜色纯洁,没有一点儿斑点。这里的“清白”,表面上是指石灰的颜色,实际上是指高尚的节操,清白的人生。《石灰吟》中的“清白”有几层意思 分别代表了什么含义 有两层意思,既是说石灰洁白的颜色,又指人高尚的情操。现在人们用“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两句诗来描述志士仁人不畏艰险,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尚品格和美好名声。 写作特点:《石灰吟》托物言志,采用象征手法,字而上是味石灰,实际借物喻人,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想。 古诗大意:(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精彩赏析:这首诗,诗人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是拿石灰自喻,说明自己不管遭受到多大的挫折,即使粉骨碎身,也要保持崇高的品格。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次句写石灰岩在烧制过程中面对严酷考验,却从容自若,泰然处之。后两句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达出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及永留高洁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主题归纳:《石灰吟》这首诗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是拿石灰自喻,说明自己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不管遭受到多大的挫折,即使粉骨碎身,也要保持高尚的节操的思想感情。 五、知识拓展花中四君子花中四君子,即中国古诗文中常提到的梅、兰、竹、菊。其中,梅迎寒而开,美丽绝俗,而且具有傲霜斗雪的特征,是坚韧不拔的人格的象征。兰,一则花朵色淡香清,二则多生于幽僻之处,故常被看成是谦谦君子的象征。竹,经冬不凋,且自成美景,它刚直、谦逊,不卑不亢,潇洒处世,常被看作不同流俗的高雅之士的象征。菊,它不仅清丽淡雅、芳香袭人,还艳于百花调后,不与群芳争列,故历来象征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 六、课堂演练
作业 完成一课一练;背诵古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