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7 20:27: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川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四川宜宾·统考模拟预测)下图政治体制示意图体现了( )
A.西欧中世纪庄园特点 B.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
C.法兰克封君封臣关系 D.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
2.(2022·四川雅安·校考一模)下图是日本幕府统治时期《等级示意图》。其中幕府时期掌握实权的是( )
A. B.
C. D.
3.(2022·四川广元·统考一模)有同学搜集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日本大化改新、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相关书籍,他研究的课题最可能是
A.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对话 B.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撞
C.古代东西方文化的和平交流 D.古代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4.(2022·四川广安·统考二模)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下列对“转折点”的解释准确的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废除了贵族世袭制
C.废除了土地私有制 D.进入封建社会
5.(2022秋·四川内江·九年级威远中学校校考期中)2019年4月1日,日本正式公布新年号为“令和”。这是日本自公元645年首次使用年号以来的第248个年号。日本首次使用的年号是(  )
A.德川 B.大化 C.孝德 D.镰仓
6.(2022秋·四川绵阳·九年级校考期中)日本著名学者上山春平说,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浓厚的“欧洲色彩”,剥去这一层,下一层是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这层中国文化色彩从制度上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这次“模仿”指的是( )
A.幕府统治 B.倒幕运动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7.(2022秋·四川雅安·九年级雅安中学校考期中)“日本幕府本指将领的军帐,但在日本的特殊状况下,演变成一种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据此可知,当时这种情况下的“特有国情的政治体制”表现为( )
A.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严重,局势动荡 B.血缘关系与主从制结合组成军事集团
C.武士集团代表着庄园与地方政府对抗 D.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掌握国家大权
8.(2022秋·四川成都·九年级统考期中)下列关于幕府与天皇朝廷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天皇任命幕府首领,掌握实权 B.天皇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C.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D.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9.(2022·四川广元·统考二模)下图信息反映的是( )
A.古希腊文明 B.拜占庭文明 C.古埃及文明 D.阿拉伯文明
10.(2022·四川·模拟预测)世界名著《一千零一夜》汇集的故事来自于( )
A.古巴比伦王国 B.古希腊
C.古阿拉伯 D.古埃及
11.(2022·四川资阳·模拟预测)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①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②《马可·波罗行纪》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
③把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加以改造传到欧洲④佛教产生后经阿拉伯人向西传入欧洲
⑤中国的罗盘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12.(2022·四川眉山·统考模拟预测)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和结论能够成立的是
选项 史实 结论
A 日本大化改新确立一套先进的管理体制 学习西方先进制度
B 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C 法兰克王国推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形成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
D 欧洲人称0—9这十个数字为阿拉伯数字 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发明的
A.A
B.B
C.C
D.D
13.(2022秋·四川成都·九年级统考期中)一个强大的帝国必然有一套出色的政权组成结构,比如秦始皇建立了三公九卿制,阿拉伯帝国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是什么?(  )
A.苏丹 B.哈里发 C.皇帝 D.法老
14.(2022秋·四川成都·九年级统考期中)“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这说明( )
A.阿拉伯帝国经济繁荣、国家富庶
B.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国广泛交流
C.阿拉伯数字是由阿拉伯人创造的
D.强大的阿拉伯帝国持续了几百年历史
15.(2022秋·四川内江·九年级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校考期中)历史上,走向统一的道路不尽相同,其中,阿拉伯半岛走向统一主要依靠了
A.政治口号 B.经济实力 C.外族征服 D.宗教信仰
16.(2022秋·四川雅安·九年级雅安中学校考期中)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成员都以兄弟姐妹相待,禁止相互仇杀。这样的主张有利于
A.实现男女平等,建立公平社会 B.缓解部落矛盾,推动半岛统一
C.创立伊斯兰教,对抗麦加贵族 D.加强对外宣传,发展麦地那经济
17.(2022·四川成都·模拟预测)某宗教最基本的宗教活动是“五功”,其最大的教派有逊尼派和什叶派。据此判断,该宗教是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8.(2022秋·四川内江·九年级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校考期中)世界三大宗教中按出现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B.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C.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D.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二、综合题
19.(2022秋·四川雅安·九年级雅安中学校考期中)改革与创新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
材料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中央 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 设国、郡、里三级
土地制度 土地收归国有,六年授田一次
赋税制度 统一赋税
(1)简述伯里克利建立民主政治的具体措施。并指出该制度的实质。
(2)指出如表中所反映的改革的名称。并说明它对日本社会进程产生的影响。
(3)指出如图中所涉及的制度名称。依据图示及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该制度的特点。
20.(2022秋·四川宜宾·九年级统考期中)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一个文明传承与交流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对比材料一中两幅图片,说说图二在建筑风格上的特点。并再举一例符合此类风格的古罗马建筑。
材料二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他们在数百年不被外族征服的优越中,在精神层面上向来蔑视一切外来文化……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并向老师学习。
——摘编自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7世纪日本向“老师”学习后进行的改革名称。并写出改革在政治上建立的制度及意义。
材料三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扬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中世纪阿拉伯人对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3)指出阿拉伯人创立的宗教名称。请根据材料三分析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所起的作用。
(4)综合上述探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参考答案:
1.B
【详解】根据题干“天皇”、“地方:国、郡、里”并结合所学可知,6世纪——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强烈刺激了大和的统治者。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扶持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有: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观察题干政治体制示意图可知,它体现了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B项正确;西欧中世纪庄园、法兰克封君封臣关系、古代希腊城邦均与“天皇”、“地方:国、郡、里”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
2.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实行封建等级制度,其中,将军掌握实权,天皇只是傀儡,B项正确,排除A项;大名、武士是将军 的支持者,排除CD二项。故选B项。
3.D
【详解】题目中的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是东西方文明冲突的体现,日本大化改新、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是东西文化交流的表现等,由此可知题干所给关键词主要体现了古代文明的冲撞与交融,故选D。
4.D
【详解】依据课本所学,日本的大化改新是向中国唐朝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文化的改革,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这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D项符合题意;ABC项都是大化改新的内容,而“转折点”是大化改新的影响,都不符合题意;故选D。
5.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年号是古代中国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646年,日本全面仿效唐制进行改革,日本首个年号是“大化”,年号制度一直延续至今,B项正确;德川是姓氏而不是年号,排除A项;孝德年号晚于大化,排除C项;镰仓属于日本三大古都之一,不是年号,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根据材料“中国文化色彩很强的'农业社会'文化、主要来源于一次模仿”并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大化改新,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C项正确;大化改新后,天皇大权旁落,日本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幕府统治,为推翻幕府统治,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发动了倒幕运动,天皇掌握实权,1868年,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向西方学习,史称“明治维新”,AB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项。
7.D
【详解】12 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由此进入了长达近 700 年的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 礼仪性的摆设。国家大权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D项正确;土地私有和土地兼并严重,是大化改新之后的经济体制,排除A项;血缘关系与主从制结合组成军事集团是大化改新之后的形势,排除B项;武士集团代表着庄园与地方政府对抗也是大化改新之后的政治形势,排除C项。故选D项。
8.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日本的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但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里,故A符合题意;幕府时期天皇只是国家名义的象征,故B不符合题意;幕府是掌握实权,天皇的国家象征,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故C不符合题意;日本武士阶级掌握国家的实权,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9.D
【详解】根据所学,公元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提出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创立了伊斯兰教。阿拉伯文明在东西文明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D项正确;ABC项与伊斯兰教的创立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10.C
【详解】《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名《天方夜谭》,故事包括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童话、爱情故事、航海冒险故事以及宫廷趣闻等,如《渔夫和魔鬼》、《阿拉丁和神灯》、《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辛巴达航海旅行记》等,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11.A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马可 波罗行纪》是欧洲人马可 波罗的著作,记述的是他在东方见闻,与阿拉伯人无关,故②不符合题意;阿拉伯人没有传播佛教,佛教主要向东亚和东南亚方向传播,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项;①③⑤项都是阿拉伯人的贡献,符合题意,故选择A。
12.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B项符合题意。日本的大化改新是向唐朝学习典章制度,A项史实和结论不能成立,不符合题意。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封臣必须为封君服兵役,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C项史实和结论不能成立,不符合题意。0—9这十个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发明的,由阿拉伯人改造并传播到欧洲,所以称阿拉伯数字,D项史实和结论也不能成立,不符合题意。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3.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帝国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是哈里发,B项正确;苏丹是伊斯兰教头衔,在伊斯兰教历史上一个类似总督的官职,排除A项;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排除C项;法老是古埃及国王的尊称,排除D项。故选B项。
14.B
【详解】根据材料“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可以分析出东西方文化在阿拉伯帝国广泛交流,B项正确;材料中“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排除A项;阿拉伯数字是由古印度人创造的,排除C项;材料中“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排除D项。故选B项。
15.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以伊斯兰教为纽带,统一了阿拉伯民族,建立了阿拉伯帝国,D符合题意。ABC与史实不符,排除。故选D。
16.B
【详解】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内忧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和伊斯兰教应运而生。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B符合题意;建立公平社会与题干内容无关,A排除;创立伊斯兰教是在622年之前,C排除;加强对外宣传,发展麦地那经济与穆斯林公社的建立不符,D排除。故选择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运用伊斯兰教建立和阿拉伯国家兴起的相关知识。
17.D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伊斯兰教的基本宗教制度可以概括为念、礼、斋、课、朝五项宗教功修,称之为“五功”。逊尼派和什叶派是伊斯兰教的两个主要教派。D项符合题意,故选D。
18.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佛教创立时间是公元前6世纪,基督教创立时间是1世纪,伊斯兰教创立时间是7世纪。故B排列顺序正确,符合题意;ACD排列顺序错误,排除。故选B。
19.(1)扩大公民大会;建立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建立津贴制度。实质:奴隶制民主政治。
(2)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3)封君封臣制度;特点:严格的等级性;权利与义务相交织,带有一定的契约性。
【详解】(1)根据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以及所学可知,伯里克利建立民主政治的具体措施是:扩大公民大会;建立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建立津贴制度。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是奴隶制民主政治。
(2)根据表格中的“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设国、郡、里三级”、“土地收归国有,六年授田一次”、“统一赋税”等联系所学可知,表中所反映的改革是大化改新;根据所学可知,大化改新对日本的影响是:使日本发展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3)根据材料图片中的“大封建主”、“小封建主”等联系所学可知,此图片表述为封君封臣制度;根据所学可知,封君封臣制度的特点是:严格的等级性;权利与义务相交织,带有一定的契约性。
20.(1)罗马建筑吸收希腊建筑特点并有所创新;举例:罗马大竞技场、凯旋门、斗兽场、高架引水桥等。
(2)名称:大化改新;制度: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意义:大化革新解放了部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3)伊斯兰教;作用: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明的角色,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4)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建筑上、制度上、思想上,各方面创新都很重要。
【详解】(1)根据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图二在建筑风格上的特点是罗马建筑吸收希腊建筑特点并有所创新;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符合此类风格的古罗马建筑有罗马大竞技场、凯旋门、斗兽场、高架引水桥等。
(2)根据材料“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并向老师学习”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7世纪日本向“老师”学习后进行的改革是大化改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世纪,日本孝德天皇仿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得出大化改新在政治上建立的制度是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大化改新的意义是解放了部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3)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阿拉伯人创立的宗教名称是伊斯兰教;根据材料“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明交流中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明的角色,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
(4)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创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建筑上、制度上、思想上,各方面创新都很重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