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3年中考备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练习题
一、选择题
1.(2022·四川·模拟预测)历史解释是在史事的叙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列对新中国成立的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49年10月1日下午3点,在首都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典礼
B.典礼上升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C.毛泽东在典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D.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执政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2022·四川内江·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校考一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纪元”是( )
①国家独立自主②人民当家作主③现代化强国④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2022·四川成都·模拟预测)关于下列两幅图片内容的内在联系论述最准确的是
A.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实现了统一
B.新中国的成立是西藏和平解放的重要前提
C.新中国成立标志着西藏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D.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
4.(2022·四川自贡·统考模拟预测)下图所示事件的重大意义是
A.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B.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
D.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5.(2022·四川凉山·统考模拟预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下面关于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②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③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④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6.(2022·四川内江·校考二模)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
A.南京的解放 B.新中国的成立 C.北平的和平解放 D.西藏的和平解放
7.(2022·四川广元·统考中考真题)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广元籍志愿军战士李化武不畏强敌,以钢铁般的意志浴血奋战。材料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保家卫国,舍生忘死 B.艰苦创业,百折不挠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勇于改革,不断进取
8.(2022·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美术作品,属于电视剧《跨过鸭绿江》所反映的重大主题的是( )
A.雕塑《大刀进行曲》 B.油画《狼牙山五壮士》
C.油画《淮海大捷》 D.油画《黄继光》
9.(2022·四川成都·统考一模)今年元旦上映的电影《长津湖》获得了观众的普遍好评,既成功塑造了伍千里、伍万里、余从戎、雷公等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也让观众真切感受了那段热血沸腾、保家卫国的历史。志愿军勇士们的英勇斗争和敢于栖牲
A.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历史 B.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C.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 D.捍卫了新中国的国家安全
10.(2022·四川自贡·统考模拟预测)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家卫国开赴朝鲜前线,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他们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这场战争指的是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朝鲜战争
11.(2022·四川成都·模拟预测)"给我国的财政经济带来了沉重的重担,我们不得不加强国防力量。本来可以用在经济文化和其他事业的财力,不得不转到国防,…这样的转移是必要的。1950年国防费用达到28.0亿元,超支21.8%,占当年财政总收入的42.9%。1952年,预算支出计划内国防费用占总支出的27.93%。"材料中国防费用增高的原因是( )
A.抗美援朝 B.对抗苏联 C.解放西藏 D.研制武器
12.(2022·四川眉山·校考模拟预测)“经过朝鲜战争的交手,美国不得不对中国的利益有所顾忌。比如在越南战争中,美军的轰炸机从来不敢越过北纬17度线轰炸北越,没有别的,它怕引起中国的反应。”这主要说明抗美援朝( )
A.标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B.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C.打破了美国的政治孤立 D.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13.(2022·四川资阳·统考模拟预测)郑州一位名叫刘文昌的老兵回忆道:“当时条件极其艰苦,战士们挖战壕,彻夜站岗防止美军入侵……朝鲜冬季的最低温度要达到零下40度,成排、成连的战士因此冻死在山头。”下列符合这场战争的说法是( )
①目的是保家卫国 ②为我国经济建设赢得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③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④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2022·四川广元·统考二模)“一旦需要,我就是马特洛索夫(苏联英雄,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舍身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壮烈牺牲)。”用生命实践了这句诺言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是( )
A.邱少云 B.王进喜 C.雷锋 D.黄继光
15.(2022·四川自贡·统考中考真题)新中国成立初期,刚刚执掌全国政权的中国共产党在严峻的形势下,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等运动。这些运动的共同作用( )
A.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B.实现了祖国大陆统一
C.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6.(2022·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毛泽东主席曾告诉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能够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推行的土地政策是( )
A.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丰荒相通
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C.废除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7.(2022·四川南充·统考中考真题)电影《长津湖》再现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捍卫了国家安全。除此之外,新中国成立初期巩固政权的措施还有
A.《共同纲领》的通过 B.进行“三大改造”
C.土地改革运动的实施 D.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8.(2022·四川内江·统考中考真题)下表反映了1947-1952年中国新、老解放区农村土地所有权情况。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地区 农民土地占有情况
1948年 冀中区、北岳区 90%以上的地区达到了土地大体平分
热河 80%的地区农民共分得土地240万亩
1952年 全国 农民所得到的土地占总面积的95%
A.减租减息 B.土地改革 C.土地改造 D.改革开放
二、综合题
19.(2022春·四川绵阳·九年级统考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民音乐家”曹火星创作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经典歌曲,诞生于战火纷飞的抗战岁月。从成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首歌的歌词内容和歌曲名字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歌词内容有一句是“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他改善了人民生活”,而在天津市档案馆中保存的一本1943年12月由“群众剧社编六专区抗联”出版的《群众歌声》歌曲集中,我们看到了“他坚持抗战六年多”的字样。这是因为这首歌成曲在1943年,距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正好是6年多。后来在传唱中,群众在歌词中一年又一年地累加着年月,到抗战胜利时已经是“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
歌曲名字最初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据曹火星手稿记载,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主席谈及这首歌的歌名时认为,“还是加上一个‘新’字好,我们中国已经有好几千年的历史了,在没有中国共产党之前,中国就已经存在”。而后经中共中央宣传部审定,这首歌正式更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改动后的歌曲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它用滚烫的旋律唱出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声,在中国的大江南北传唱了半个多世纪仍然经久不衰。
——据于森《曹火星与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载于2021年4月19日《当代中国》)
(1)时至今日,请你仿照材料中所述修改歌词的方式,再次对“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这句歌词进行修改,以凸显抗日战争的艰难持久,写出修改后的歌词,并陈述理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歌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新”字含义的理解,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阶段的史实,说明为什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要求:至少结合三个相关史实加以说明,史论结合,表述清楚,符合逻辑)。
20.(2022·四川泸州·统考二模)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历来重视粮食生产。2022年2月22日,“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公布,而这是2004年以来,连续19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突显了中央对农村工作的重视。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为之固,倾邻国而雄诸侯。
——《战国策 秦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中有利于秦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
材料二: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守旧,行政效率低下。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每年被迫送出大量钱物。由于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膨胀,到北宋中期,政府官体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与此同时,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并分析此次变法的具体背景。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各时期土地政策简表(部分)
时期 相关政策 内容概述
抗日战争时期 “双减双交”政策 ① ______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中国土地法大纲》 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② ______ 》 彻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保护富农,实行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
改革开放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以家庭为单位承包国家或集体土地,缴纳一定税额,自负盈亏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中①②处补充完整,并任选表格中一个时期的土地政策分析其意义。
参考答案:
1.D
【详解】历史解释是在史事的叙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执政党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是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唯一执政党的原因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属于历史解释,D项正确;ABC项都是对开国大典事件的客观叙述,属于历史叙述,排除。故选D项。
2.A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新中国成立,国家实现了独立,人民人民当家作主,中国历史开辟了新纪元,A项正确;但是新中国建国之初,十分落后,百废待兴,排除B项;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我国才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排除CD选项。故选A项。
3.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这是西藏能够和平解放的重要前提,故B正确。西藏的和平解放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故A错误。西藏通过民主改革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故C错误。西藏通过民主改革使百万农奴翻身做了主人,故D错误。故选B。
4.C
【详解】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反映的事件是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北京30万群众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故选项C符合题意;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苏俄,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十月革命,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5.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使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的力量,①②③④符合题意,A项正确;BCD项概括不全,排除。故选A项。
6.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D项正确;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排除A项;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排除B项;解放战争时期,主力决战,平津战役,将国民党军分割包围在华北地区的孤城,武力攻占张家口、天津,促使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文化名城得以保护,排除C项。故选D项。
7.A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广元籍志愿军战士李化武不畏强敌,以钢铁般的意志浴血奋战”反映时代精神是保家卫国,舍生忘死,A项正确;“艰苦创业,百折不挠”“勇于改革,不断进取”反映建设和改革时期,排除BD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排除C项。故选A项。
8.D
【详解】根据题干“《跨过鸭绿江》”结合所学知识,反映的是抗美援朝战争。黄继光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的战斗英雄,故“油画《黄继光》”属于题干反映的主题,D项正确;“《大刀进行曲》”是抗日救亡歌曲,排除A项;《狼牙山五壮士》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期间的事迹,排除B项;《淮海大捷》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役,排除C项。故选D项。。
9.D
【详解】根据题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的英雄形象,也让观众真切感受了那段热血沸腾、保家卫国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开赴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粉碎了美国妄图干涉朝鲜内政、并吞全朝鲜的企图。保卫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独立,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保障了新中国经济恢复和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D项正确;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历史胡椒新中国的成立,排除A项;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的是渡江战役,排除B项;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气焰的是百团大战,排除C项。故选D项。
10.C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年6月,爆发朝鲜南北战争,美国乘机发动侵朝战争,想以朝鲜为跳板,进步侵略中国.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家卫国在彭德怀的率领下,入朝作战.入朝半年内,就五战五捷,把美国军赶回“三八线”附近,至1953年,美国与中国在板门店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抗美援朝的胜利。故选项C符合题意;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叫八路军、新四军,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叫中国人民解放军,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朝鲜战争指1950年6月爆发于朝鲜半岛的军事冲突,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11.A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1950年、国防费用、1952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的英勇战斗,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因此,材料中国防费用增高的原因是抗美援朝,A项正确;由此可知,材料中国防费用的增高与抗美援朝战争有关,因此,B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12.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抗美援朝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为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和平环境,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证明了西方侵略者武力征服中国的时代过去了。根据题干信息,“经过朝鲜战争的交手,美国不得不对中国的利益有所顾忌。比如在越南战争中,美军的轰炸机从来不敢越过北纬17度线轰炸北越,没有别的,它怕引起中国的反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项正确;新中国成立标志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不符题意,排除A项;动摇了美国的霸主地位、打破了美国的政治孤立都不符合史实,排除BC项。故选D项。
13.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悍然派兵侵略朝鲜,一直打到中国边境鸭绿江,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中国的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②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③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④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由此可知D符合题意;ABC错误,排除。故选D。
14.D
【详解】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如黄继光、邱少云等。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为战友开辟了道路;邱少云在大火中纹丝不动,最后牺牲。D项正确,排除A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了一批模范人物,如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好战士雷锋等。他们身上呈现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忘我劳动、奉献为民、勇于创新的精神。排除BC项。故选D项。
15.A
【详解】土地改革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抗美援朝的胜利巩固了中国新生的人民政权,两者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A项正确;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排除B项;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使中国的国际威望空前提高,但土地改革与提高我国国际地位无关,排除C项;土地改革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抗美援朝与解放农村生产力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6.C
【详解】根据材料“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政策”可知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C项正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丰荒相通出自《天朝田亩制度》,排除A项;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是抗日战争时期,排除B项;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78年改革开放后,排除D项。故选C项。
17.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使农民成为了土地主人,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业的恢复与发展,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C项正确;1949年9月政协会议上通过了《共同纲领》,当时新中国尚未成立,排除A项;三大改造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措施,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当时新生政权已经巩固,排除B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严重失误,而非巩固政权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C项。
18.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47-1952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使众多农民分得了土地,B项正确;抗日战争时期实行减租减息, 土地改造是为了实现绿色发展,改革开放是从1978年开始的,与表格时间不符,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19.(1)修改歌词:改为“他坚持抗战十四年”。
理由: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开始;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其间经历了十四年。
(2)“新”的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或“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或“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或“人民当家作主”)。
说明: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通过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英勇抗战,并始终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详解】(1)时至今日,可以把“他坚持了抗战八年多”这句歌词修改为“他坚持抗战十四年”,理由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开始;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其间经历了十四年。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对歌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新”字含义的理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或“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或“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或“人民当家作主”)。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合作,通过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英勇抗战,并始终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推翻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因而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0.(1)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2)农田水利法;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3)①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解析】(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中有利于秦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是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变法有利于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是农田水利法,此次变法的具体背景是北宋的政治风气因循保守,行政效率低下。在边疆战事中,北宋屡战屡败,每年被迫送出大量钱物。由于官僚机构和军队的不断膨胀,到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与此同时,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王安石变法是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同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