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液体压强---基础篇(精编精析) 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9.2 液体压强---基础篇(精编精析) 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8.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4-03-23 11:57:00

文档简介

第九章 压强
第二节 液体压强---基础篇(答案)
1. 【答案】在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深度.
【解析】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压强的大小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熟记这一规律,结合实验中的现象便可得到相应的验证.两侧小孔都有水流出,说明两个方向都有压强,水流一样急,说明两侧压强相等,再结合控制条件可知:在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随着水位的下降,水流越来越弱,说明:同种液体,液体压强随深度减小而减小. 故答案为:在同种液体,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深度.
2.
【答案】(1)乙;(2)A;(3)深度相同时 液体密度大的液体压强大.
【解析】比较压强的大小要通过观察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因此在相同深度,盐水中产生的压强大;两图中相同的是深度H,不同的是液面高度差h和液体的密度,据此可得出实验结论.
(1)读图可知h′>h,所以乙实验测得的压强大; (2)因为两次实验的深度相同,乙实验U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大,压强大,因此可确定B杯中装的是盐水,即A杯装的是水; (3)分析两次实验,可得出:深度相同时 液体密度大的液体压强大. 故答案为:(1)乙;(2)A;(3)深度相同时 液体密度大的液体压强大.
3.
【答案】越大;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增大
【解析】①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密度越大,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②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③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在液体密度一定时,深度越大,压强越大.相对海平面,水下3000m处相同质量的水被压缩的体积更小,说明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蛟龙号前进时需要螺旋桨向后划水,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潜水器在海水中下潜时,海水密度变大,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所以受到海水的浮力变大. 故答案为:越大;液体深度越大,压强越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增大.
4.
【答案】大;小
【解析】根据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液体深度的关系来作答.液体压强的大小是通过液体压强计右端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来体现出来的.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压强就越大,U形管的液面高度差也就越大;同一处的压强大小肯定是相同的,用不同的压强计来测量,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压强相等,U形管里所装液体密度越大的,液面高度差越小(液面高度差实际上等于液体的深度). 故答案为:大;小.
5.
【答案】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162.1s
【解析】(1)由于液体受到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侧壁有压强,并且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因此水坝的下部受到的压强比上部大,据此分析; (2)知道上游闸门到下游闸门之间的距离和船行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船行的时间.拦河大坝筑成了“上窄下宽”的形状,是考虑到水对坝体侧面有压强,并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v=, ∴船行的时间:t===162.1s. 故答案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162.1s.
6.
【答案】7.21×107;7.21×106
【解析】根据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ρ水gh计算出5000m深处产生的压强,再根据F=pS计算出载人舱表面承受的压力.
∵p=ρ海水gh,∴当“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到7000m深处时,海水产生的压强: p=ρ水gh=1.03×103kg/m3×10N/kg×7000m=7.21×107Pa;∵p=,∴观察窗表面承受海水的压力: F=pS=7.21×107Pa×0.1m2=7.21×106N. 故答案为:7.21×107;7.21×106.
7.
【答案】2×103;80
【解析】(1)先确定桶内水深(短木板长度),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求桶底受到水的压强; (2)又知道桶的底面积,利用压强公式求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此桶装满水,水深等于短木板的长,h=0.2m,桶底受到水的压强:p=ρgh=1.0×103kg/m3×10N/kg×0.2m=2×103Pa;桶底受到水的压力:F=pS=2×103Pa×4×10-2m2=80N. 故答案:2×103;80.
8.
【答案】(1)3.0×105Pa;(2)2.
【解析】运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可求压强;公式变形使用后,可求出水的深度.
某地水库堤坝坝底水深已达30m,此时堤坝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P=ρgh=1.0×103kg/m3×10N/kg×30m=3.0×105Pa;水库堤坝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3.2×105Pa,则最高水位是:h高==32m; 则最多还允许水位上涨高度为:h涨=h高-h=32m=30m=2m; 故答案为:(1)3.0×105Pa;(2)2.
9.
【答案】大于
【解析】由图知,两液面相平,甲的体积小于乙的体积,又知道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可以得知两液体的密度关系,根据压强公式p=ρgh得出pA、pB的大小关系.解:由图知,容器底面积S甲<S乙,∵V=Sh,液面相平、h相同,∴V甲<V乙,∵ρ=,m甲>m乙,∴两液体的密度关系:ρ甲>ρ乙;∵p=ρgh,∴pA>pB. 故答案为:大于.
10.
【答案】2×103,=
【解析】(1)利用液体压强公式p=ρgh计算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 (2)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属于连通器.静止在连通器内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是保持在同一高度.
p=ρgh=1.0×103kg/m3×10N/kg×0.2m=2×103Pa;如图所示的装置是一个连通器,所以稳定后,各管中的液面应该是相平的,即h1=h2. 故答案为:2×103,=.
11.
【答案】连通器,船闸
【解析】上端开口、底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当所装同一种液体静止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是相平的.据此分析判断;生活中的连通器有船闸、过路涵洞、茶壶等.
当水流过下面的弯管后,总在弯管处留下一定的水,水静止不流动时,两边液面相平,防止污水管内的臭气顺着管道逆行,属于连通器;生活中利用到这种物理模型的实例还有水壶、船闸等. 故答案为:连通器,船闸.
12.
【答案】(1)不能;(2)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静止在连通器中的不同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个知识点: (1)液体压强大小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2)连通器中液面的特点: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由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在U型管中的水与煤油的深度相同时,由于水的密度大,所以水产生压强大于煤油产生的压强,当把阀门打开时,部分水将经阀门流向右侧管内,直至两边的液体压强相等.因此由图(A)和(B)可知:连通器内装有不同液体,液面相平时,管内的液体不能保持静止状态.由于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当U型管中的不同液体的深度相同时,由于两管中的压强不相等,当把阀门打开时,产生压强较大的液体将经阀门流向产生压强较小的管内,直至两边的液体压强相等.因此由图(A)、(B)、(C)和(D)可知: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静止在连通器中的不同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故答案为:(1)不能;(2)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静止在连通器中的不同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不在同一水平面上.
13.
【答案】相平;相平
【解析】上端开口,下部连同的容器称为连通器,在液体不流动时,液面总是相平的.将一根透明塑料软管弯成U形,相当于一个连通器,所以据连通器的特点可知,将水注入管中,提升或下降一端,观察到两管中的液面相平;如果稍稍抬起管子中间部分,可观察到左右两管中的液面仍然相平. 故答案为:相平;相平.
14.
【答案】(1)1.56×106;(2)连通器.
【解析】已知库区蓄水深度,根据p=ρgh求出水对库底的压强;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中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平的.
(1)水对库底的压强为: p=ρgh=1.0×103kg/m3×10N/kg×156m=1.56×106Pa; (2)船闸是由闸室和上、下游闸门以及上、下游阀门组成.若船要从上游驶向下游,先打开上游阀门,使闸室和上游构成连通器,水相平后,打开上游闸门,船驶入闸室;然后打开下游阀门,使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闸室和下游水位相平时,打开下游闸门,船驶入下游. 故答案为:(1)1.56×106;(2)连通器.
15.
【答案】连通器;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2.2×104
【解析】(1)上端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进行通行的. (2)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为了让拦河坝承受更大的水的压强,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3)知道水的密度和深度,根据液体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船从上游进入闸室,船闸的闸室和江的上游之间,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是连通器;船从下游进入闸室,船闸的闸室和江的下游之间,上端开口底部连通是连通器.当上游阀门打开,上游和闸室连通,形成连通器;船闸就是连通器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拦河大坝之所以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p=ρ水gh=1.0×103kg/m3×10N/kg×2.2m=2.2×104Pa. 故答案为:连通器;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2.2×104.
16.
【答案】连通器;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解析】(1)连通器: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仪器叫连通器. (2)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的密度越大,深度越深,压强越大.
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三峡大坝设计成了上窄下宽的形状,原因是: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故答案为:连通器;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17.
【答案】连通器;先打开阀门B,关闭阀门A,再打开阀门A,关闭阀门B.
【解析】(1)连通器: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仪器叫连通器. (2)利用连通器中液面的特点:静止在连通器中的同一种液体,各部分直接与大气接触的液面总在同一水平面上.
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如图是轮船从下游进入闸室后,去往上游时的示意图,根据图示可知,需先打开阀门B,使闸室内的水通过阀门流出,让闸室与下游的液面保持相平,再打开阀门A,让轮船驶入上游. 故答案为:连通器;先打开阀门B,关闭阀门A,再打开阀门A,关闭阀门B.
第九章 压强
第二节 液体压强---基础篇(精编精析)
1. 在进行“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实验”时,小明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在瓶的a、b(a、b在同一水平面上)处各扎一个小孔,并将孔都封上,然后在瓶中注满水;再将孔打开,可以观察到从a、b小孔射出的水流一样急.这说明在同一深度,液体向 的压强都相等.同时可以观察到射出的水流越来越弱,这又说明液体内部压强随 的减小而减小.
2. 用同一支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测得的压强中 (选填:“甲”或“乙”)次测得的压强大; (2)两烧杯中分别装的是盐水和水,根据实验现象,可以确定 (选填A或B)杯中装的水; (3)分析比较两本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 .
3. “蛟龙号”下潜时深度越深,压强 ,海面的水的密度接近于水的密度,但水下3000米时密度会变大,即相同质量的水被压缩的体积更小,这说明 ,蛟龙号前进时需要螺旋桨向后划水,这是因为 在蛟龙号下潜过程中所受的浮力 .
4. 如图是液体压强计,用同一个压强计测量不同液体同一深度的压强,被测液体的密度越大,U形管左右液面高度差越? ;用不同的压强计测同一处压强,U形管里所装液体密度越大的,左右液面高度差越? .
5. 2006年5月,我国举世瞩目的三峡拦河大坝全部建成(如图一).拦河大坝筑成了“上窄下宽”的形状.请从液体压强的角度来说明这样做的道理 .为保证船只正常通航,需修建大型船闸,其结构如图二所示.若三峡船闸上游闸门到下游闸门之间的距离为1621米,船从上游闸门进入闸室以10米/秒的速度匀速行驶 秒才能到达下游闸门.(船的长度不计)

6. 2012年6月1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潜水器“蛟龙号”下潜到了7062m的深度,这是目前同类潜水器的最深潜水记录.当它下潜到7000m深处时,蛟龙号的表面受到海水对它的压强为 Pa,0.1m2的表面上受到海水的压力为 ?N.(海水密度为1.03×103kg/m3,g=10N/kg)
7. 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已知桶壁上最长的木板长为0.5m,最短的木板长为0.2m,桶底内部底面积为4×10-2m2,如图所示.当桶装足够多的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强约为 Pa,桶底受到水的压力约为 N(g取10N/kg).
8. 2011年9月18?日渠江流域发生了严重洪涝灾害.某地水库堤坝坝底水深已达30m,严重威胁着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全,此时堤坝底部受到水的压强为 Pa.若该水库堤坝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3.2×105Pa,则最多还允许水位上涨 m(g=10N/Kg).
9. 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A和B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两液面相平且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则pA pB.(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0. 为探究液体压强的规律,某中学课外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他们首先向一个大水槽里灌满水,水深为h=0.2m,此时水对水槽底部的压强是 Pa.然后松开铁夹,水流入a、b两管,稳定后,a管中水面的高度为h1,b管中水面的高度为h2,则h1 h2(选填“>”、“<”或“=”,取g=10N/kg).
11. 洗手池的下水管道常常做成如图所示的弯管,弯管的“弯”很多情况下是受地形决定的,但其中的一个“弯”却有着特殊的功能(图中虚线框内部分),它能堵住管道,防止污水管内的臭气顺着管道逆行,从而污染室内的空气.其实这个“弯”是利用物理模型 的原理来设计的.生活中利用到这种物理模型的实例还有? (填写一个即可).
12. 为了研究连通器内的液体液面保持相平的条件,某兴趣小组同学用底部装有一阀门的连通器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关闭阀门,在连通器左右两管中分别注入深度相同的水和煤油如图A所示,打开阀门,当液体静止时现象如图B所示;若在连通器左右两管中分别注入深度不同的水如图C所示,打开阀门,当液体静止时如图D所示.请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1)由图(A)和(B)可知:连通器内装有不同液体,液面相平时,管内的液体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静止状态. (2)由图(A)、(B)、(C)和(D)可知 .
13. 将一根透明塑料软管弯成U形,将有色水注入管中,如图所示,提升或下降一端.观察到两管中的液面 .如果稍稍抬起管子中间部分,可观察到左右两管中的液面 (均选填“相平”或“不平”).
14.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多目标开发的综合利用工程,具有防洪、发电、航运三大主要效益.2003年6月,三峡工程提前实现预期蓄水目标,展现出了“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2006年5月20日,三峡大坝全线到顶.据介绍,今年汛后库区蓄水深度将达到156m.可拥有1.1×10×10m3的防洪库容,长江防洪能力将提高到百年一遇. 根据上述材料,请解答以下几个问题: (1)库区蓄水深度达到156m时,水对库底的压强是 Pa.(g取l0N/kg) (2)其船闸的工作原理是 .
15. 为方便行船,长江三峡大坝设置了五级船闸,船闸是应用 原理制造的,拦河大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 .有一游轮通过船闸时,船底距离水面2.2m,船底受到水的压强为 Pa(g取10N/kg)
16. 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跨世纪的宏伟工程.三峡大坝的坝址位于西陵峡附近的弯道部位,此地河道江面宽阔,大坝建成后,上游水位将升至135-175m

(1)2003年三峡水库蓄水发电,永久船闸可保证每年的通船能力达5000万吨,船闸是利用 的原理工作的. (2)建筑工程师把三峡大坝设计成了上窄下宽的形状,原因是 .
17. 我国三峡工程是举世瞩目的跨世纪工程.三峡大坝上、下游的水位差高达上百米,为了使船只通过三峡大坝,修建了世界上最大的船闸-三峡船闸.船闸是利用 的原理修建的.如果闸室中的船只要从下游驶往上游,阀门A、B的状态(“关闭”或“打开”)分别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