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15 自相矛盾
《韩非子 难一》
学习目标
1. 会认“吾、弗”等3个生字,会写“矛、盾”等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自相矛盾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成语,积累成语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4.培养学生学习成语故事的兴趣,发展学生想象思维能力及模仿写作能力。
新课导入
画蛇添足 揠苗助长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画蛇添足 守株待兔
寓言就是以浅显而生动的小故事,向人们讲述做人、做事的道理。
寓言故事
知识链接
本文选自《韩非子 难一》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是法家学派的代表著作,共二十卷。《韩非子》是在韩非逝世后,后人辑集而成的。著作中许多当时的民间传说和寓言故事也成为成语典故的出处。
作者简介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公元前233年),又称韩非子,韩国新郑(今河南新郑)人,华夏族,战国末期韩国人。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代表人物,被誉为最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两个人之一。
自主阅读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自读提示
我会认
吾 弗 夫
wú fú fū
我会认
máo dùn yù wú
矛 盾 誉 吾
字词讲解
结构:独体字
组词:矛盾 长矛
造句:他的观点前后有矛盾。
部首:矛
矛
máo
盾
dùn
结构:半包围
组词:矛盾 盾牌
部首:目
造句:同学之间产生矛盾要及时解决,以免影响团结。
字词讲解
结构:上下
组词:名誉 荣誉
造句:造谣中伤,破坏别人的名誉,是违法的行为。
部首:言
誉
yù
吾
wú
结构:上下
组词:吾辈 支吾
部首:口
造句: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整体感知
课文记叙了一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矛和盾,他的话前后互相抵触,不能自圆其说。告诫人们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不能互相抵触、自相矛盾、言过其实。
文中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精讲
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课文精讲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 , 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课文精讲
课文精讲
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楚国人
卖
代词,代指他的盾。
我
坚硬
刺破
虚词,起连接作用
虚词,起连接作用
锋利
课文精讲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有人
用
你
的
的
不
回答
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的
的
课文精讲
【译文】
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无论用什么矛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无论用什么盾都不能不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那个人被问得哑口无言。什么矛都无法穿破的盾与什么盾都能穿破的矛,不能同时出现在一起。
楚人有鬻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课文精讲
楚人有鬻矛与盾者。
楚国的集市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瞧,这个楚人在 。
卖盾与矛
课文精讲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课文精讲
假如你是一位孩子,你会说:叔叔, 。
假如你是一位中年人,你会说:hey,兄弟, 。
假如你是一位老人:年轻人, 。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课文精讲
尴尬、窘迫、吃惊、难堪
张口结舌、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瞠目结舌、无地自容、面红耳赤、
无言以对、洋相百出、呆若木鸡。
其人弗能应也。
想一想“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自己把“矛”和“盾”的功力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
课文精讲
不能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以同时存在的。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课文精讲
世上不可能共同存在牢不可破的盾和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地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无法自圆其说的局面。比喻说话做事前后抵触,不能自圆其说。
交流讨论: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
课文精讲
一个文具店的老板,一会说自己的钢笔多么好,写的字多么清晰,什么改正液也涂不掉;一会又说自己改正液多么好,什么笔写的字都能涂掉!
自相矛盾
拓展延伸
找一找下列句子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1.一阵雷雨下了一天一夜。
2.我们班基本上一半同学达到体育锻炼标准。
3.我猜想他肯定是一个六年级学生。
4.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错了。
5.全班所有同学基本上都制定了学习计划。
随堂练习
一、给加粗的字注音。
自相矛( )盾( ) 弗( )能应也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1.誉之曰 誉:
2.物莫能陷也 莫: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 陷:
4.其人弗能应也 应:
称赞。
不。
刺破。
回答。
máo
dùn
fú
课堂小结
楚人说话绝对化,前后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难免陷入尴尬境地。要明白,戳不破的盾与戳无不破的矛是不可能并存于世的。因此,我们无论做事说话,都要注意留有余地,不要做满说绝走极端。
作业布置
1.背诵课文,并完成本节课的配套习题。
2.搜集其他的寓言故事,和同学们分享。
板书设计
自
相
矛
盾
盾——坚——物莫能陷。
矛——利——于物无不陷
不可同世而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