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共52张PPT)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共52张PPT)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7 20:0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新课导入
一九九八年一月全世界75位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曾宣言:如果人类想要在二十一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吸取中国孔子的智慧。
那孔子的智慧到底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走近孔子的世界。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侍坐
一、明确目标(1分钟)
1.了解孔子及《论语》的有关文化常识。
2.阅读文章,读准字音,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3.准确理解文章重要的文言文字词和语法现象。
人物介绍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称为“圣人”。
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他在教学中所倡导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今天仍有意义。
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将鲁国史官所记的《春秋》加以删修。
汉武帝以后,儒家学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崇。
《论语》简介
“论” , 编纂的意思;“语” , 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语言的编纂 。 
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论语》共20篇,每篇包括若干章,一章记独立的段话或独立的一件事,篇幅都不长。
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四书:
六艺:
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六种技能:礼、乐、射、御、书、数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诗》《书》《礼》《易》《 春秋》
五经:
《诗经》六义:
风、雅、颂(按音乐和表现内容)
赋、比、兴(按表现手法)
写作背景
孔子一生,积极救世是其思想的主导方面。他为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 述而》),他的主张在各国都行不通,他被“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史记 孔子世家》),却“知其不可而为之”(《论语 宪问》)。但由于到处碰壁,有时也流露出消极情绪,特别是晚年回鲁国后恬退避世的思想很突出。
本文所记之事当在孔子晚年,四弟子中公西华最年幼,比孔子小42岁。据资料,当时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与孔子的年龄分别是51、39、31、18、60岁,这一顺序就体现了孔子“长幼有序”的思想。他们中有的年纪很大了还在读书,这是为了“独善其身”,“修身”。 孔子主张“入仕”,要求读书人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而实现自我价值,他还主张读书人要“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并说“学而优则仕”,主张“仁政”,主张“以礼治国”。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解题
侍坐,在尊长近旁陪坐。(学生坐在一旁陪伴侍奉老师。古代臣子坐在一旁陪侍国君、晚辈坐在一旁陪侍长辈,叫做侍坐。)
题译: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从孔子坐着。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解题
四个人都是孔子的弟子。
子路 (比孔子小9岁) :姓仲,名由,字子路。
曾皙 (比孔子小20多岁) :名点,字皙,曾参的父亲。
冉有 (比孔子小29岁) :姓冉,名求,字子有。
公西华 (比孔子小42岁) :复姓公西,名赤,字子华。
▲注意四个人的顺序和在文章中不同的称谓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由)
(点)
(求)
(赤)
二、独立学习(8分钟)
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
注意字音、注意停顿。
思考:课文具体讲述了什么内容 全文围绕什么话题展开的
课文具体讲述了什么内容 全文围绕什么话题展开的
本文讲述了孔子和四个弟子的谈话。
全文围绕的话题是“言志”(谈理想)。
课文围绕谈“志”展开
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第1~2段):
第二部分(第3~13段) :
第三部分(第14~21段) :
孔子问志
学生述志
孔子评志
子路、曾皙(xī)、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wú)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第一部分——一二段
疏通文意
在尊长近旁陪坐。
因为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坐在孔子近旁侍奉。
孔子说:“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
(你们)平日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
“不知吾也”(宾语前置)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同“已”,“止”,不用
不要
平日、平时
假如
那么
“则以何哉”(宾语前置)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shèng)之国,摄(shè)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jǐn);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shěn)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sì)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kēng)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zhuàn)。”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guàn)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乎舞雩(yú),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第二部分——三四五段
疏通文意
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
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千辆兵车的(中等)诸侯国,夹在(几个)大国的中向.有(别国)军队来攻打它,接下来(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治理这个国家,等到三年,就可以使人人都有勇气,而且知道义理。”
孔子对他示以微笑。
“冉有,你怎么样?”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等到
夹处
指军队
接续
泛指饥荒

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
微笑

然:XXX的样子
可使之有勇,省略句
第二部分——六七八段
疏通文意
或者
(冉有)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可以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要等待君子(来推行了)。”
“公西华,你怎么样?”
(公西华)回答说:“不敢说我能胜任,但是愿意在这方面学习。祭祀祖先的事,或者诸侯朝见天子,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司仪。”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等待
可以使人民富足
至于
胜任、能做到
天子、诸侯供奉祖宗牌位的处所
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
端,用作动词,穿礼服;
章甫,用作动词,戴礼帽
或者
第二部分——九十十一段
疏通文意
“曾皙,你怎么样?”
(曾哲)弹奏瑟的声音渐渐稀疏,铿的一声,把瑟放下,站起来,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为政的才能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同“稀”,稀疏
才能,指为政的才能
起身、站起来
铿的一声,指止瑟声
何妨
第二部分——十二十三段
疏通文意
莫”通“暮”,迟,晚
(曾暂)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好了。成年人五六个,少年六七个,到沂水去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唱着歌回家。”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成曾皙啊!”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唱歌
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定了
成年人
叹息的样子
少年,未成年的男子
求雨的祭祀仪式,伴以乐舞,故称“舞雩”
用作动词,吹风
赞成
“乎”相当于“于”即“于沂浴”(状语后置)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
曰:“夫子何哂(shěn)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第二部分——十四十五十六十七段
疏通文意
用作动词,走在后面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哲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笑笑他。”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语气助词连用,相当于“罢了”
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
即“以礼为国”(状语后置)
疏通文意

“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的事吗?”
“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就不是国家呢?”
“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国家的事吗?”
“宗庙祭祀、朝见天子,不是诸侯国(的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替诸侯)做一个小司仪,那么谁能做大司仪呢?””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怎见得
“与”通“欤”,表示反问的语气词
宗庙祭祀、朝见天子,
不是诸侯国的事又是什么呢?
用作名词,指做小相
用作名词,指做大相
第三部分——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段
三、同伴互助(6分钟)
小组合作朗读课文,找出四个人的志向分别是什么?
四、激情展示(5分钟)
小组合作朗读课文,找出四个人的志向分别是什么?
小组合作朗读课文,找出四个人的志向分别是什么?
人名 文中原句 志向概括
子路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曾皙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
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
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20岁的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
五、总结提升(5分钟)
人名 志向概括 延伸含义
子路 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 侧重强国(定国安民,实现和平)
冉有 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 侧重富民(经世济民,实现富裕)
公西华 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 侧重以礼治邦(理国教民,追求文明)
曾皙 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20岁的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社会安定,实现“大同”
子路、冉有、公西华的共同点:志向虽各有侧重,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 都是参加政治。
1.对下列加横线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俟:等待
C.异乎三子者之撰 撰:撰写 D.点,尔何如 何如:怎么样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如会同,端章甫 B.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C.风乎舞雩 D.鼓瑟希
六、达标测评(3分钟)
1.C 撰:才能,这里指为政的才能。
2.B 形容词作名词,指做小相/大相。

①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如果)
②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至于)
③宗庙之事,如会同(或者)
④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或者)

①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
②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指是非准则)
③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计算面积的单位)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①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赞同)
②唯求则非邦也与(通“欤”,吗)
③遂与外人隔绝(和)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们)
②求,尔何如(你)
③子路率尔而对曰(……的样子,同“然”)
④铿尔,舍瑟而作(……的样子,同“然”)
一词多义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比)
②异乎三子者之撰(与)
③浴乎沂,风乎舞雩(在)
④何伤乎(语气词 表反问“呢”)
一词多义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因为)
②毋吾以也(用、止)
③则何以哉(做、用)
④加之以师旅/为国以礼(用)
⑤以俟君子(连词,而)
词类活用
如会同,端章甫(n-v,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浴乎沂,风乎舞雩(n-v,吹风,乘凉)
三子者出,曾皙后(n-v,走在后面)
鼓瑟希(n-v,弹奏)
可使有勇(adj-n,勇气)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adj-n,小相,大相)
可使足民(使动用法,使......富足)
文言句式
宾语前置
毋吾以也(毋以吾也)
不吾知也(不知吾也)
则何以哉(则以何哉)
尔何如(尔如何)
状语后置句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以师旅加之,以饥馑因之)
异乎三子者之撰(乎三子者之撰异)
浴乎沂,风乎舞雩(乎沂浴,乎舞雩风)
省略句
可使有勇(可使之有勇)
文学常识
一、古人的名、字与号
1、古人有名有字,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20岁举行冠礼时取字,女子15岁举笄(jī)礼时取字。
2、通常名与字是有意义上的联系的,字是对名的解释。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曰原”。
3、古人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称呼平辈或尊辈的名相当于骂人。如孔丘自称为丘,这是谦称;孔子对弟子冉求称求,这是尊对卑的称呼。
4、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以居住地环境、旨趣抱负、官职等自号。
1、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在春秋后期是中等国家。乘,车辆。春秋时,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称一乘。
2、师旅:古代军队编制。 “五百人为旅,五旅为师。”又可借指军队。
文化常识
3、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这是做小相时的穿戴。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章甫,古代礼帽,用布制。
4、小相,是诸侯祭祀或会盟、朝见天子时,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相分卿、大夫、士三个等级。小相指最低的士这一级。
文化常识
5、①宗庙:狭义的“宗庙”是庙号为“×宗”的帝王之庙。而庙号“×祖”的帝王庙称“祖庙”;非祖非宗的帝王庙称“亲庙”。广义的“宗庙”是古代天子诸侯乃至大夫、士所修建的祭祀祖先的建筑。
②庙号: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室奉祀时追尊的名号。或称祖,或称宗。例如祖、世祖、太宗、高宗等。
③昭穆:宗庙或宗庙中神主的排列次序。太祖居中,其后代各自排列两边,左边的王多得昭,右边的称穆。
④桃庙:一般地,宗庙之内所列先祖是有名额限制的,当人数超过定额时,就将除始祖外最远的那位祖先神位迁出宗庙,移入桃庙。
文化常识
6、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
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
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诸侯春天朝见天子叫“朝”,
秋天朝见天子叫“觐”;
天子派卿大夫见诸侯或别国诸侯叫“聘”。
文化常识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一、明确目标(1分钟)
1.梳理文章内容要点和层次。
2.了解展示人物个性的写作方法。
3.对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认识。
回顾重点
人名 文中原句 志向概括
子路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
侧重强国(定国安民,实现和平)
冉有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
侧重富民(经世济民,实现富裕)
公西华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
侧重以礼治邦(理国教民,追求文明)
曾皙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20岁的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社会安定,实现“大同”)
三、同伴互助(8分钟)
1、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
2、简析孔子对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述志的态度。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四、激情展示(7分钟)
1、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
2、简析孔子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述志的态度。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1、从子路、冉有、公西华的言谈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特点?
人名 文中原句 性格
子路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直率,有抱负,鲁莽、轻率、不谦让
冉有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公西华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谦恭有礼,娴于辞令
曾皙 “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洒脱高雅,从容淡定
孔 子
曾皙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仲由)
(点)
(求)
(赤)




2、简析孔子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述志的态度。
简析孔子对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述志态度不同的原因
人物 孔子态度 原文依据 孔子评志
子路(由) 哂之 其言不让 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够谦虚
冉有(求) 叹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
公西华(赤) 惜之 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 赞成他的治国志向,肯定他的谦虚态度,但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胜任更重要的工作
曾皙(点) 与之 吾与点也 与孔子观点相同,得到孔子的赞扬
孔子为什么要“与点”呢?
曾皙所描绘和向往的则是一幅太平盛世的和乐景象图,一幅老少同乐的春游图:天下太平,人民生活美好,人与自然和谐。曾皙追求的是宁静高雅的生活。
他所描绘的美好的春游图景,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景象,是“礼治”的最高境界,集中而形象地体现了儒家的政治理想,因此孔子非常感慨和赞同。
四位弟子的话,可以调换顺序吗?
不能调换。这番“侍坐”谈论仿佛就是层层递进的展示,呈现了孔子礼乐治国的思想与愿景。
子路:勇;方
冉有:足民
公西华:礼乐
曾皙:礼乐治世
通过本文学习,你觉得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①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 态度谦和、亲切,批评含蓄,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
②既是教育家又是思想家: 因材施教,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高屋建领,及时将学生的发言上升到的高度,有指导意“礼治”。
通过本文学习,你觉得孔子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①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 态度谦和、亲切,批评含蓄,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
②既是教育家又是思想家: 因材施教,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高屋建领,及时将学生的发言上升到的高度,有指导意“礼治”。
本文艺术特色
①紧扣人物性格特点,五个人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
②思路清晰,极有层次,不蔓不枝,表现力较强。
③运用对话和动作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简练含蓄,生动形象。
1.[全国新高考Ⅰ202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从言谈、动作、神态可以看出四个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冉有比较谦虚,从他述志时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
4.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他哂笑子路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达标测评(5分钟)
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4.为国以礼,其言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