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2023年中考光学专题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2023年中考光学专题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8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2-18 12:2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年中考专题——光学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景物在水中形成倒 B.日晷面上晷针的影子
C.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D.小孔成像
2.奥开幕式上,小演员们双手举着“和平鸽”,随着脚步的移动,脚下盛开出一朵朵晶莹洁白的雪花如影随形,这一创意来自于冰面倒影。关于“如影随形”和“冰面倒影”的中“影”的形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光的反射 B.前者是光的直线传播,后者是光的反射
C.都是光的直线传播 D.前者是光的反射,后者是光的直线传播
3.从岸边看水中的鱼,看到的“鱼”的位置与鱼的实际位置不同。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是小明春游时在水边看到的美景,图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木”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5.手电筒发出的光竖直向下照射到一个空烧杯底部,光线投射到烧杯底部形成一个圆形光斑(如图中虚线所示).当再向烧杯中注水到一定高度时,烧杯底部的光圈会变为如图中的(  )

A. B. C. D.
6.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模拟眼睛,探究近视眼的视力矫正方法。烧瓶左侧的凸透镜模拟晶状体,内部着色液体模拟玻璃体,右侧内壁模拟视网膜。下列光路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  )
A.B. C. D.
7.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  )
A.是凹透镜,属于近视眼镜 B.是凹透镜,属于远视眼镜
C.是凸透镜,属于近视眼镜 D.是凸透镜,属于远视眼镜
8.如图所示,在水杯后放置一个泥娃,改变泥娃与水杯的距离,透过水杯观察泥娃的像,下列有关泥娃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泥娃比较靠近水杯时,可能看到泥娃变高又变粗的像
B.当泥娃离水杯足够远时,可能看到泥娃上下倒立又变高的像
C.人眼透过水杯看到的泥娃的像一定是虚像
D.当泥娃离水杯某一固定距离时,可能无论人眼在什么位置都看不清泥娃的像
9.如图甲是研究太阳光的色散实验,在盛有水的脸盆里斜着放一面镜子,当将镜子调整到一定角度时,就可以在纸板上观察到七色的光,产生该现象的光路图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①水面处发生了光的折射 B.②镜子处发生了光的反射
C.纸板上能看到七色光是由于镜面反射 D.通过该实验说明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
10.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
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在光屏上铺上一层红纸,只能看到黑色
D.丁图中漫反射也遵循光的反射规律
11.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f,光屏是用表面涂有白漆的铁板制成。小明把夜光显示的手表置于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当手表与光屏分别处于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小明看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若此时手表表盘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明看到光屏上呈现的像为下图中的(  )
A. B.
C. D.
12.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有一小球向右作匀速运动,桌上放置一面与桌面成45°角的平面镜,关于镜中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像向左作匀速运动 B.像向右作匀速运动
C.像向上作匀速运动 D.像向下作匀速运动
13.小明在学习中发现,把写有“爱物理”字样的纸条先后放在左右两水滴下方的桌面上,小明从水滴上方看到的像如图甲、乙所示,则水滴变凸(  )
A.焦距变大,放大功能变大 B.焦距变大,放大功能变小
C.焦距变小,放大功能变大 D.焦距变小,放大功能变小
14.如图所示,水槽的右壁竖直放着一面平面镜。无水时,射灯从S点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左壁上会出现一个光点p。往水槽内加水,当水面处于a、 b、c、d四个位置时,左壁上分别出现pa、pb、pc、pd四个光点(不考虑水面对光的反射)。则四个光点在左壁上的排列从下往上依次为(  )
A.pa、pb、pc、pd B.pd、pc、pb、pa C.pc、pd、pa、pb D.pb、pa、pd、pc
15.如图所示是实验室中的毛玻璃片,一面磨砂,一面平滑。为了分辨这两个面,下列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用手去触摸,粗糙的一面是磨砂面
B.用激光笔照射表面,反射后可在光屏上成一个亮点的一面是平滑面
C.压力相同时,与同一水平桌面之间滑动摩擦力较大的一面是磨砂面
D.透过毛玻璃片看不清远处物体,朝向眼睛的一面是平滑面
16.如图,小敏在家中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墙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墙上所成的烛焰像是虚像
B.手和透镜的影子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若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手和透镜的影子大小不变
D.若蜡烛不动,透镜靠近蜡烛,能再次呈现清晰的烛焰像
17.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光屏是用表面涂有白漆的铁板制成。小科把“F”发光物置于离凸透镜13cm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小科看到光屏上像的形状和大小分别是(  )
A. 、放大 B. 、放大 C. 、缩小 D. 、缩小
18.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
A.缩小的虚像 B.放大的虚像 C.缩小的实像 D.放大的实像
二、填空题
19.小科利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先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缩小的实像。接着他改用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   的实像,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该   (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保持不动”)。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得出的一些结论:如图所示,   倍焦距处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倍焦距处是成放大的像和缩小的像的分界点。无论成实像还是成虚像,蜡烛总是越靠近   , 成的像越大。蜡烛向上移动时像向   移动。用火柴盒把凸透镜的一半遮掉,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像,光屏上像的亮度变   。
21.如图所示,水平过道上方有一盏灯。小科站在1号地砖上时,通过2号地砖看到灯的像;走到2号地砖上时,通过3号地砖看到灯的像。则小科通过两块地砖所看到的像大小   (填“相同”或“不同”,下同),位置   。
22.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为大家直播演示了很多有趣的小实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神奇的太空小水球”(如图)。王亚平先将水注入水膜之中最终形成一个漂亮的完整水球,可以看到一个倒立的   (选填“实”或“虚”)像。随后,王亚平向水球里注射一个气泡,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水球里竟然形成了一正一反两个人像,此时水球和中间气泡部分相当于两个   (选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
23.如图所示,一碗底B处放一硬币,然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能看到硬币的像于E处,若用激光笔从A点向   (选填“C或B或E或D”)处照射,可以刚好照射到硬币,若继续加水至满,则从A处看到的硬币的像将   (选填“变高”或“变低”或“不变”)
24.小明用手机拍照,发现手机镜头过于靠近拍摄对象时(如右图所示)无法正常对焦,拍出的照片模糊,此时像成在感光器(相当于光屏)   (选填“前”或“后”)。小明发现将   透镜紧靠在手机镜头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从而理解了手机微距镜头的工作原理。
三、实验探究题
25.某同学用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中应调整器材,使烛焰、   、   三者的中心在   上,确保像成在光屏   。
(2)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 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   的实像,像成在   cm 刻度线和   cm刻度线之间,此时   ,   (后两空均填u与f,v与f的关系)。
(3)改变蜡烛位置,当u=2f时,v=2f,成清晰的   、等大的实像;当f2f,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   的实像,像成在   cm刻度线之外;当u=f时既不能成实像也不能成虚像。
(4)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42 cm刻度线处,小刚从凸透镜的右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烛焰   、   的   像,此时u   f。
26.如图是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如图甲,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   (选填“点燃”或“不点燃”)的蜡烛M,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红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 N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 M 的像完全重合,这说明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大小相等,这里采用了   法;
(2)实验时,小红同学应在   (选填“M”或“N”)侧观察蜡烛 M 经玻璃板所成
的像。移去后面的蜡烛 N。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3)在该实验中,所用玻璃板是特制的,其中一面镀了膜。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实验时应选玻璃板   的边缘(选填“镀膜面”或“不镀膜面”)与白纸上的横线重合,此时只能看到一个像且像更加清晰是因为镀膜后增强了光的
   ;
(4)若图乙中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 MN 截成两半,其中的一半平行向后移一段距离,则猫的头部通过左、右两半面镜子 。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5)在本实验中选择玻璃板不选平面镜目的是   ,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   。
27.小毛在STEAM课堂上制作出水凸透镜并结合教材知识进行探究。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通过注水器调节水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蜡烛、水凸透镜和光屏固定在光具座上,若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调节蜡烛的位置,始终不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原因是   。
(2)找到原因并解决问题后,在蜡烛处于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   的实像。
(3)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后,如果保持光屏和水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当蜡烛向水凸透镜靠近时,要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可以通过注射器往水凸透镜中   (选填“注入”或“抽出”)适量的水。
(4)根据光的色散现象,太阳光经三棱镜发生偏折后在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部分色光未画出),如图乙所示。若使用红光、黄光和蓝光来测量水凸透镜的焦距(f)大小(如图丙)。下列关于这三种色光通过水凸透镜时的焦距(f)大小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
A.f红C.f红>f黄>f蓝 D.f黄>f红>f蓝
28.在某次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明想知道实验中所用透镜的焦距,做了如图1甲实验,让镜面垂直于阳光,在透镜下面放上白纸与镜面平行,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单位cm)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单位 min),绘出如图1乙所示的图像,可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   cm;
(2)实验前要调整烛焰的焰心、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使它们位于   。如果实验中固 定好透镜和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只有一个与透镜大小几乎相同的光斑,其原因可能是   ;
(3)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 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   ;
(4)如图1丙,把一块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50cm刻度线位置,蜡烛固定在15cm刻度线位置时,光屏应在   (选填“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   (选填“倒立”或“正立”)实像;
(5)小明在实验中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该过程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等大”),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 则像距v与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图中的   (选填“A”、“B”、“C”或“D”)。
29.三棱镜是一种重要的光学元件,光通过三棱镜的传播路线是怎样的呢?小越用红光以一定角度射到三棱镜上,光路图如图1所示。改变入射角度,光路图如图2、图3所示。
(1)经过两次折射后,红光均向三棱镜的   (选填“顶角A”或“底面BC”)偏折。这个规律对于其他的单色光成立吗?小越选用其他不同的单色光重复上述实验,发现了同样的规律。
(2)了解了小越的探究后,老师建议小越把凸透镜分割成两部分进行思考,如图4所示。小越经过分析和综合,理解了凸透镜对光具有   作用的原因。
(3)利用三棱镜还可以进行的探究实验是   。
30.某科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充像距与物距关系时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中间位置,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②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玻璃板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用笔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③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个位置,重复上述实验:
④用直线连接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用刻度尺测量出每次的物距和像距,记录数据如表。
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1 5.0 5.0
2 8.0 8.0
3 12.0 12.0
(1)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中,因实验本身的限制,要用与实验对象具有相似或共同特征的对象来替代的方法。本实验中用到的等效替代法具体体现在   。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3)实验中,有同学用一张白纸挡在玻璃板和像之间,你认为该同学还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吗 并说出你的理由。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D
9.【答案】C
10.【答案】D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C
14.【答案】A
15.【答案】D
16.【答案】D
17.【答案】A
18.【答案】D
19.【答案】缩小;向左移动
20.【答案】一;二;焦点;下;能;暗
21.【答案】相同;相同
22.【答案】实;凹透镜
23.【答案】E;变高
24.【答案】后;凸
25.【答案】(1)透镜;光屏;同一高度;中央
(2)倒立;缩小;60;70;u>2f;f(3)倒立;倒立;放大;70
(4)正立;放大;虚;<
26.【答案】(1)点燃;等效替代法
(2)M;不能
(3)镀膜面;反射
(4)D
(5)便于观察到所成的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27.【答案】(1)烛焰中心、水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2)缩小
(3)注入
(4)C
28.【答案】(1)12
(2)同一高度;蜡烛在焦点处
(3)上;向上移动光屏或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下移动凸透镜
(4)Ⅱ;倒立
(5)变小;C
29.【答案】(1)底面BC
(2)会聚
(3)光的色散或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30.【答案】(1)用未点燃的蜡烛替代像
(2)像距等于物距
(3)能,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