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守株待兔》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 守株待兔》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8 19:5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走进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
小故事
大道理
画蛇添足
刻舟求剑
猴子捞月
5 守株待兔
作者简介
Enter your text here
Enter your text here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战国时期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新郑)人 。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
请同学们看图猜故事。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郑人买履》
《老马识途》
《守株待兔》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注释读懂课文,理解故事寓意,并说出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
2、能说出“阅读链接”中乘车人所犯的错误。
第1课时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重点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请一位同学读一读下面四个字。其他学生跟读三遍。
宋 耕 释 冀
sònɡ
ɡēnɡ
shì

平舌音
后鼻音
翘舌音
读:根据所划分的课文节奏,小组间赛读并展示。
译:依据课文内容为图片排序,交流理解字词的方法,并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思:对比原文和翻译后的文意,来说一说字义在古文中与现代文的区别。
【学习活动一】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读诵结合,读准节奏】
守株待兔
合作读:听老师读提示语,同学们读课文。
在很久很久以前,(宋人有耕者)。耕者有田,(田中有株)。忽见一兔,(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耕者(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可是,(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文言文 理解文意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宋国有一个农夫在田里耕作,田里有一个树桩。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于是,这个农夫就放下了手中的农具,每天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当然不可能再得到,而他自己反倒被宋国人耻笑。
【古今对照,感知异同】
文言文 理解文意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宋国有一个农夫在田里耕作,田里有一个树桩。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于是,这个农夫就放下了手中的农具,每天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当然不可能再得到,而他自己反倒被宋国人耻笑。
【古今对照,感知异同】
理解文意
宋人有耕者。
宋国
种田人
句意:宋国有一个种田的人。
理解文意
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树桩


脖子折了
句意:田里有一棵树桩。一只兔子跑过,撞到树桩上,折断脖子死掉了。
文言文 现代文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宋国有一个农夫在田里耕作,田里有一个树桩。一只兔子奔跑时撞在树桩上,折断脖子死了。于是,这个农夫就放下了手中的农具,每天守在树桩旁,希望再得到兔子。兔子当然不可能再得到,而他自己反倒被宋国人耻笑。
【古今对照,感知异同】
古今字义不同
理解文意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于是
放下
农具
希望
句意:于是这个人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边,希望再得到兔子。
理解文意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自己
句意:他没有得到兔子,自己却被宋国人嘲笑。

思考:面对兔子“折颈而死”后,耕田的人为什么会决定放下农具守着桩子?
思考:那个农夫为什么会被宋国人笑话?
因为这个农夫偶然得到一只兔子,就想每天都不劳而获,于是放下农具不再干活,最后一无所获。他这种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的想法是可笑的,所以会被宋国人笑话。
理解完这则寓言,种田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做事急于求成,对意外心存侥幸。
结构梳理
守株待兔
遇到兔子撞桩而死
不费力捡兔子
放下农具等兔子
被人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