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鸦片战争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课 鸦片战争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7 23:1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 鸦片战争》教案
第一单元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单元导学
【单元线索建构】
【核心素养透视】
唯物史观 了解两次鸦片战争的基本情况,知道《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内容,认识近代国遭受的深重苦难是列强入侵和清政府腐朽黑暗的专制统治造成的;知道近代农民阶级在日益沉重的压迫下,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知道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能够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上来理解历史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
时空观念 按时间顺序讲述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展历程,知道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识读《鸦片战争形势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太平天国运动形势图》,获取有效信息
史料实证 观看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关纪录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能够运用材料分析历史问题;了解圆明园遗址的相关情况,知道英、法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历史解释 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形势、林则徐禁烟运动,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南京条约》的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了解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知道农民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家国情怀 学习林则徐敢于反抗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了解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等侵略史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知道近代农民阶级勇于反抗外国侵略和清政府压迫的史实,知道多难的民族产生雄健的精神
第1课 鸦片战争
教学 目标 1.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形势、林则徐禁烟运动,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南京条约》的内容,简单分析其影响,进而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通过林则徐的事迹,感受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引导学生利用地图讲述鸦片战争的过程;理解《南京条约》的危害。 3.学习林则徐敢于反抗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斗争精神;让学生认识到“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的深刻教训。
重点 难点 1.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 2.难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教法 学法 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结合史料设置问题进行探究。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导 与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天安门前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你知道林则徐为什么当众在虎门销烟吗?这次销烟产生了什么影响?让我们走进《鸦片战争》一课去探究这些问题。 教师随笔
新课讲授 板块一 鸦片战争的背景——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战之因】 1.展示示意图《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提出问题:19世纪上半叶,从英国航行到中国需要绕过非洲好望角,至少要4个月, 相距如此遥远的两个国家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 2.通过图示,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角度展示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形势对比,通过两份礼单再次进行对比。 3.总结: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形势对比 4.追问: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大门,采取了哪些方式? (1)敲门——正当的贸易 通过展示中英正当贸易示意图,追问:中英正当贸易的结果如何?为什么会这样? 答案:结果:中国处于贸易顺差(出超)的地位,英国处于贸易逆差(入超)的地位。原因: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清政府剥削沉重,民众购买力较低;英国许多商品不符合中国的消费习惯等。 过渡语:面对这种结果,英国人打算如何扭转呢? (2)推门——鸦片走私 ①通过展示图文史料,让学生根据材料,谈谈鸦片走私带来哪些严重危害? 答案:大量白银外流,直接威胁清政府财政,加重人民负担;(银贵钱贱,以银纳税)许多官员、士兵吸食鸦片,导致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鸦片摧残国人的精神和身体健康。 ②面对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当时的中国统治阶级采取了什么措施? 答案:林则徐虎门销烟。 ③让学生阅读课本第4页,归纳虎门销烟的相关知识点: (3)砸门——鸦片战争 展示史料“英国外相巴麦尊在议会上发表的讲话(节选)”,结合所学,分析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答案: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板块二 鸦片战争的过程——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战之况】 1.让学生自主课本第5-6页,结合形势图简单讲述鸦片战争的经过。 答案: (1)第一阶段:封锁珠江口→进攻厦门→攻陷定海→直趋天津→查办林则徐,与英国谈判。 (2)第二阶段:占香港岛→占广州城北四方炮台→北上攻占厦门、定海、宁波 →进犯吴淞→攻占镇江→到达南京下关。 2.展示图文材料,总结鸦片战争过程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和事迹。 答案:关天培虎门抗英、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陈化成吴淞抗英等。 3.让学生思考:大清帝国为何会在鸦片战争中战败? 答案: (1)客观:英国综合国力强大。鸦片战争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政治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 (2)主观:清政府腐朽落后。鸦片战争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战争领导者清朝统治集团战和不定,作战组织指挥不力。 (3)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无法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相抗衡。 板块三 鸦片战争的影响——《南京条约》的签订 【战之果】 1.教师讲述:清朝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清廷代表钦差大臣耆英、伊里布和英国代表璞鼎查在英军旗舰康华丽号上正式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2.学生归纳思考:根据《南京条约》及附件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危害? 3.教师强调、归纳:通过对比1840年前后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说说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1)变化: (2)影响: 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②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③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840-1949)。 【战之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得到哪些启示? 答案: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以史为鉴,匆忘国耻。
板书 设计
当堂达标 见学案、课件,学案、课件同步使用
教学 反思 本课内容较为丰富,涉及面广,而且有很多未接触过的历史名词,如贸易顺差、贸易逆差、出超、入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近代史等,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通过补充大量的图文史料,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达到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