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课件(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7 23:1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在历史面前,这两个强盗分别叫做法兰西和英格兰。”
——雨果
制作人:XXX XXX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制作人: 屈冰琪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析原因
材料一 当《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签订之后,英国商人简直是欣喜若狂“中国市场的远景是广阔的,将来它的销量会比全欧洲还要多”“只要中国人每人每年需要一个棉织睡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不应求了“。
材料二
理想
现实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材料一:外国商品大量积压在口岸仓库中,英国的棉布在中国市场上被认为是最无价值的东西,英国的商人还向中国运来了大量的刀叉运来了钢琴,结果都卖不出去。外国的工业品仍然难以打开中国的市场。
——章开沅《中国经济史》
鸦片战争后,外国
商品仍在中国滞销
析原因
材料二:造成西方工业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除了部分产品不适合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如刀叉)外,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的自然经济结构“造成的巨大的节约和时间的节省,在这里对大工业产品进行了最顽强的抵抗。”
——马克思《资本论》
中国自然经济抵制
思考有无其它原因
其它原因:部分产品不适合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清政府统治腐朽、战争赔款、军费开支等使民众的赋税负担沉重,购买力较弱等。
材料三:英国在华贸易在1846年出现下降趋势,直到1856年前夕,也未能恢复到1845年前的水平……但英国政府认定商品滞销在于中国通商口岸开放太少,遂从1854年到1856年间,伙同法、美等国先后多次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
——王先明《中国近代史》
提出“修约”要求
材料四:1856年,三国公使再次提出修约要求。朝廷告知可允许作一些合理的小变动,但重大条款不予考虑,以免万年合约(《南京条约》)失去其意义。然而,在广州的叶名琛顽固地拒绝谈判,即使细小变通也不容许,坚称如予夷一寸,彼等或近一尺。
——徐中约主编《中国近代史》
遭到拒绝
鸦片战争后,外国
商品仍在中国滞销
中国自然经济抵制;
部分产品不适合中国人的生活习惯;民众购买力低下等
提出“修约”要求
遭到拒绝
“亚罗号”是一艘中国走私船,曾在香港注册,
但已经过期。1856年10月,广东水师在黄埔搜
捕了船上的几名海盗和涉嫌船员。英国驻广州
领事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要求中国方面
释放被捕人员,并谎称中国士兵扯落英国国旗,
要求向英方赔礼道歉。叶名琛为避免事态扩大,
同意释放被捕人员,但拒绝道歉。
1853年,法籍天主教神甫马赖潜入广西西林县进行非法活动。吸收地痞流氓入教,勾结土豪恶霸,肇事多起,激起当地人民极大愤慨。1856年,新任西林知县张鸣凤将马赖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依法判处马赖等2人死刑。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析原因
清政府
自然经济
英国
资本主义经济
修约
扩大市场
抵制商品
走私鸦片
林则徐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英国
进一步扩大市场
扩大侵略权益
清政府
拒绝
担心危及统治
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第二次鸦片战争
未达到预期目标
通商口岸少,权益少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
西方列强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
材料:美国的特命全权公使委派到世界的那一边(中国),站在树底下,手里拿着筐子,等着接他在树上的伙伴所摇撼下来的果子。甚至他还接到训令,万一树上的人和果园的主人发生纠纷,他应当出来调停。
——美国学者德涅特《 美国东亚外交史》
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国
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阅读课本第9页,结合形势图简单讲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
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1856年10月
1858年
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联合法国,攻陷广州
联军北上,逼近天津
签订《天津条约》
1857年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知概况
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时的场景(绘画)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知概况
签订时间
签订国家
条约内容
1858年
俄、美、英、法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随后,清政府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英、法政府
迫使条约兑现。企图勒索更多侵略特权。
无人满意的条约
清政府“该夷一入京师,则一切政令,必多牵制”。外国公使驻京破坏体制,损害天朝上国尊严。
影响:
1.利于列强对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施加影响(监视、操纵)。
2.通商口岸从东南沿海延伸到长江流域,外国势力逐渐深入内地,有利于列强进行经济侵略和商品倾销。
3.破坏了中国的内河航运主权。
天津
北京
1860.8
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
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
咸丰帝让奕 留守北京,并携
皇后、懿贵妃逃往热河避暑山庄
1860.9
1860.10
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
之后又放火烧毁
英法联军占领安定门,控制北京城
第二阶段(1860年)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
知概况
1860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赔款额大幅度增加
观察图片,思考,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通商口岸变化有什么特点,表明了什么问题?
广州
澳门(萄占)
九龙司
香港(英占)
琼州
淡水
台湾
厦门
福州
定海
上海
镇江
南京
九江
汉口
烟台
营口
黄 海








汕头
天津
宁波
汉口
营口
烟台
镇江
南京
九江
琼州
淡水
台湾
广州
宁波
福州
厦门
上海
汕头
天津
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扩展到沿海各省并开始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说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数量上:多
范围上:广
地域上:深

列强侵华罪行
火烧圆明园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列强侵华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相关史事
圆明园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闻名。园中收藏了不计其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然后纵火烧毁。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升腾的浓烟弥漫北京城上空,遮天蔽日,久久不散。
走进圆明园
圆明园海晏堂
海晏堂,长春园西洋楼建筑群中最大的一组建筑,建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
海晏堂前的十二尊人身兽头青铜雕像北面从内到外依次是: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鸡、亥猪;南面从内到外依次是:子鼠、寅虎、辰龙、午马、申猴、戌狗。十二生肖铜像按照时辰规律的排列,这些铜像轮流自口中喷水一个时辰。每到午时,所有生肖一起喷水,人们根据喷水的动物可以知道大概时间,所以又称“水力钟”。这是中西结合的成功范例。
列强侵华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走进圆明园
圆明园大水法遗址
列强侵华罪行: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们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我相信解放了的法国、涤荡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劫过的中国,这一天是一定会来到的。
——[法]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材料研读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感受。
英法侵略者烧毁圆明园是野蛮的行为,是对全人类的犯罪。圆明园被烧毁使中国的文化遗产遭到严重损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同时,它也让清政府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侵略者的侵略气焰更加嚣张。它永远警示着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也激励我们勿忘国耻,努力学习,振兴中华。
走进圆明园
残垣断壁的圆明园需不需要重建?
①赞同重建。理由是:圆明园是中国封建时代建筑艺术和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且为世界罕见的博物馆和艺术馆,其被西方称为“万园之园”。重建圆明园,把它建成国家收藏珍宝文物的博物馆,恰恰可以证明新中国的强大。恢复当年的盛景,充分利用圆明园的无形资产,可以发展旅游事业,推动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
②反对重建。理由是:每一个遗址和残迹的历史感是任何复建后的景观都无法代替的,这段中国近代屈辱史对于以后世代中华民族的意义和价值要超过圆明园园林的价值。保留遗址,可以发挥其历史教育的功能,时刻教育广大人民不要忘记历史教训,深深地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无论什么时候,只有提高国力,国家强大了,才能避开国难临头。这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未来的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时代(在位:1825—1855),向中国的东进侵略是其主要政策。鸦片战争后,他更认为有可乘之机,遂加紧对华的侵略行动。早在1850年已被革职却仍然心系天下安危的林则徐,通过抄寄的京报消息,便预见性地判断:“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沙俄趁火打劫的行为,证实了林则徐的远见。
——摘编自王先明主编《中国近代史》
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
列强侵华罪行: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1858年《瑷珲条约》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地区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地区40万平方千米
1860年《北京条约》和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割占巴勒喀什池以东以南地区44万多平方千米
1881年《改订条约》割占西北地区7万多平方千米
共150多万
平方千米
列强侵华罪行:沙俄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结合课本11页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找一找被沙俄侵占的领土有哪些?
《瑷珲条约》签订后,恩格斯曾指出:俄国“从中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
马克思:“沙俄不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战争影响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对比结论
割地
赔款
通商
其他
影响 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增开天津为商埠。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香港岛
2100万银元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协定关税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 800万两白银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内容,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丧失更多领土主权
赔款大幅增加
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
便利列强干涉中国内政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战争性质 战争结果 侵略力量扩大
时间延长
区域扩大
影响加深
打开中国市场
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
英国
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东南沿海
长江中下游
继续
扩大
两次鸦片战争的联系: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年
4年
两次鸦片战争的比较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1793年
马嘎尔尼使团访华
“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
在英法联军在圆明园里到处搜抢珍宝时,他们却意外发现了一件让他们哭笑不得的事情,当年马嘎尔尼送给乾隆皇帝的那些礼品,如天体运行仪、地球仪、音乐钟,以及各种新式火炮、枪械都原封未动的堆放在那里,上面落满了灰尘。
思考第二次鸦片战争清王朝再次战败的根本原因?
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制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原因
英法
中国
第二次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进一步
打开中国市场
亚罗号事件
马神甫事件
中国战败
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结果
影响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课堂小结:思维导图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当堂达标
1.(兰州中考)《给葛罗男爵先生的训令)(1857年5月9日)中说到:“因而我们所想修订的正是为了要在更大的程度上,为我们的商业打开通向天朝帝国(清朝统治下的中国)的道路。”据此,可以判断出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
A.鸦片战争中割占香港岛,建立了据点 B.广东水师搜查商船“亚罗号”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被处死、
2.(聊城中考)1871年,郑观应说:“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C
B
3.(盐城中考)1861年法国巴特雷上尉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是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材料中所谓的“荣耀”,表现为( )
A.割占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掀起瓜分狂潮 D.索银4.5亿两
4.(天水中考)“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貴的财富……想象不到这座宫股有多么华美壮丽,更不能设想法军、英军把这个地方蹂躏成什么样子。”使“这座宫殿”惨遭摧毁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B
5.(临沂中考)右图所示岛屿位于黑龙江出海口之东,该岛的面积约76400平方公里,比两个台湾岛还要大。岛上拥有超过6000条河流及1600个湖泊,自然资源丰富,物产丰格。强行割占中国这个岛的国家是( )
A.美国
B.俄国
C.日本
D.英国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