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在这个地方,有一副对联: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他是谁?
他是谁?
在这个地方,有一副对联:
扶古柏,碧水春风,贱儿无家别,安得广厦万千,草堂美誉留后世;
过潼关,朱门酒肉,夔女负薪行,但闻夷歌数处,诗圣文章著千秋。
蜀
相
作者·杜甫
学习目标
1.了解诗歌创作背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
2.掌握借景抒情、反衬、炼字等方法,体味作品意蕴。
3.反复诵读,理解杜甫对“蜀相”的仰慕和惋惜之情以及杜甫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
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
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风雨飘摇;
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功臣;
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
写作背景
一个( )的杜甫?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字( ),河南巩县人,自号( );
因他做过工部侍郎,又称( );
杜甫的诗被称为( ),他被后人冠以( )的美称;
评价杜诗的名句“( )”;
杜甫是中国诗歌史上著名的( )诗人;
代表诗歌( )( );
诗作风格多样,以( )为主。
子美
少陵野老
杜工部
诗史
诗圣
语不惊人死不休
现实主义
“三吏
“三别”
沉郁顿挫
诵读提示:
《蜀相》是一首七言律诗,律诗的句式一般是每两个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每一节奏单位相当于一个双音词或词组,音乐节奏和意义单位基本上是一致的。七言句的节拍有两种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 。
要读准节拍,诵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诵读会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要懂点格律,读准节拍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诵读
感伤 叹惋
本诗的感情基调是?
知识回顾
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咏史怀古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1、开头两句对郁郁葱葱的翠柏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一是借“柏森森”写出武侯祠的历史悠久和透出一种肃穆、安谧的气氛;
二是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2、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参考此说,说说“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联里哪两个字跟境界的关系最为密切,为什么?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自
空
“炼字”题答题步骤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
----- 释字意
第二步,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绘景象
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点作用
第四步,分析该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析情感
答:“自”的意思是独自,“空”的意思是白白的,徒然的。台阶旁的绿草独自葱翠,昭示着春光的明媚,躲在叶下的黄鹂尽管叫声悦耳,却无人倾听,是一幅冷寂、凄凉的春日图。作者寓情于景,以乐衬哀,表现了心中的落寞与感伤,为下文感叹诸葛亮的壮志未酬作铺垫。
步骤3
步骤4
步骤1
步骤2
例题:“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此联中“自和空”两字一用,境界全出。试作简要分析。
1、释字义 2、绘景象 3、点作用 4、析情感
作者瞻仰诸葛亮的祠庙时,想到了他生前的哪些事迹?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①三顾茅庐
②东和孙权、北拒曹操、 西取四川~“隆中对”
③开创蜀汉
④济助后主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三顾——诸葛亮在南阳隐居时,刘备三次登门拜访。“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诸葛亮《出师表》)
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
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
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出师——诸葛亮为伐魏,曾六次北伐中原。公元234年,他统率大军,占据了五丈原,与司马懿隔着渭水相持一百多天。八月,因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葬于定军山
泪满襟——献身精神的景仰、事业未竟的痛惜
(二)思古人、忆其事——诸葛亮
诸葛亮 杜甫
志向抱负
境遇
命运
(二)思古人、忆其事——诸葛亮
诸葛亮 杜甫
志向抱负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境遇 刘备:三顾茅庐
辅佐两朝:刘备、刘禅
遇到明主,知遇之恩
命运 出师未捷身先死
(二)思古人、忆其事——诸葛亮
诸葛亮 杜甫
志向抱负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境遇 刘备:三顾茅庐 早年仕途坎坷
辅佐两朝:刘备、刘禅 晚年漂泊西南,疾病缠身
遇到明主,知遇之恩 怀才不遇
命运 出师未捷身先死 壮志未酬身先老
(三)抒己志
比较表格:
共同之处:有志之士,功业未成。——惋惜之泪
不同之处:幸逢君主—昏庸猜忌。——悲愤之泪
情感:
对贤相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
对自身壮志难酬的悲愤苦痛之情。
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蜀相》不是为咏史而咏史,为歌颂诸葛亮而歌颂诸葛亮,而是借诸葛亮的功业未成而身已先死,来慨叹自己的壮志未酬而鬓已先斑。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心,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胸怀祖国,心系百姓,他不是为了作诗而作诗,他是用生命在书写人生。
总结本诗主旨
诗人借歌颂诸葛亮的过人才智和丰功伟绩,惋惜诸葛亮的壮志未酬,
抒发了自己功业未就的深沉感慨。
拓展阅读:比较阅读
比较《蜀相》和《武侯庙》。
请比较二诗在表现内容、艺术手法上有何异同?
武侯庙
剑江春水绿沄沄,五丈原头日又曛。
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
正统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第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