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1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25张PPT)+视频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选择性必修1第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课件(25张PPT)+视频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2-18 10:23:06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了解中外历史上货币的发行和使用情况,以及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
货币体系的形成
二里头遗址
海贝
商 铜铸币
秦 半两
汉 五铢钱
元 宝钞
明清 白银
民国 币制改革
唐 开元通宝
北宋 交子
新中国 人民币
一、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1
1
自然货币的兴衰
货币的产生
货币
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1
2
自然货币的兴衰
最早的货币












贿
证据一:
证据二:
“故教与俗改弊(币)与世易。夏后以玄贝周人以紫石后世或金钱刀布网。”
——西汉·桓宽《盐铁论·错币》
汉字里的“贝”
古籍中的“贝”
证据三:
二里头遗址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铜铃和海贝
实物史料
文献史料
1
3
自然货币的兴衰
铜铸币的出现
随着商品交换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量越来越大,海贝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开始用铜仿制海贝。铜贝的出现,是我国古代货币史上一次重大演变。
铜贝
天然贝壳
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2
1
金属货币的演进
秦朝半两钱
材料:春秋战国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币制极为混乱。由于币制的极不统一严重阻碍了赋税征收、货币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统一政权的巩固。
(1)原因:
①战国时期货币混乱
②经济发展和赋税征收的需要
③秦朝完成国家统一,巩固政权的需要
(2)影响:
①统一货币,稳定了货币市场
②有利于赋税征收、经济发展和经济管理
③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政权巩固
④有利于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
2
2
金属货币的演进
汉朝五铢钱
材料:汉初经过严重的战争创伤,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百业凋敝,民生艰难。政府将铸币权下放到私人手里,借助民间和市场力量自行增加货币供应量,这些钱币没有统一的标准、 样式和重量, 信用度很差。还有一部分人借铸币牟利,在造币过程中掺杂造假,任意减重,大量滥造, 导致恶钱泛滥,引发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在汉朝开国时的62个郡中,直接掌握在朝廷手里的只有区区15个郡,盛产铜矿的地区很少,反而是南方的吴楚两大藩国铜山盛布。汉武帝凭着文景时期的积蓄,开始了对匈奴的长期战争,造成国家财政支出大增,经济陷入严重困难的险境。
——摘编自张金一《最美的中国文化:汉半两到五铢钱的变迁》
【问题探究】
(1)根据材料概括说明汉武帝实行币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汉武帝币制改革的作用。
2
金属货币的演进
汉政府统一铸币
秦统一货币形制
由多元货币向统一货币的演变
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材料:秦汉以来所铸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半两”、“五铢”等等(二十四铢为一两)。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李渊决心改革币制,废轻重不一的历代古钱,取“开辟新纪元”之意,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开元通宝”一反秦汉旧制,钱文不书重量。
——《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
2
3
金属货币的演进
唐朝通宝钱
由文书重量向文书通宝、元宝的演变
3
1
纸币的盛衰
宋朝纸币产生
材料一:由于宋代实现了中原和南方的基本统一,国民经济具有了良好的商品流通环境,交通运输畅通,便利了商品流通和交换……商业和商品流通的扩大,客观上要求有相应的货币流通来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宋杰《中国货币发展史》
材料三:成都生产质地精良的麻纸和先进的雕版印刷技术, 为用相同的纸张印造图案精美、复杂、别人难于仿造的纸币提供了技术条件。
材料二:北宋的四川诸路生产和贸易都相当发达。但是这个地区由于铜矿缺乏,使用沉重价值低贱的铁钱。铁钱充当货币在较大数额的贸易支付中很不方便,交子、纸币就在这一矛盾中应运而生。
——姜丽文《宋代纸币制度的源起与流变》
交子
【问题探究】
根据材料分析纸币诞生的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
铜钱缺乏,铁钱不便
印刷技术的进步
3
1
纸币的盛衰
宋朝纸币产生
原因
①北宋商品经济繁荣发展(根本原因)
②铜币流通量不足,铁钱携带不便
③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
发行
北宋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称为“交子”。
交子与后来宋朝发行的其他纸币都是作为辅币,与铜钱兼行。
意义
①与铜钱兼行,弥补现钱的不足,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②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影响深远。
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
3
2
纸币的盛衰
元朝宝钞
元 宝钞
元朝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钞”。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
民谣: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哀哉可怜。
认识:纸币的产生和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反映;纸币的流通量要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无节制的乱发,会导致严重的社会问题。
3
3
纸币的盛衰
明清纸币中断
白银的逐渐货币化
大明元宝
大清库银
从战国到元朝,贵金属金、银也时常承担货币职能,但并未成为主要货币。
背景:
自明朝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
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
演变:
白银货币化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推动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影响:
*
思考讨论
宋元到明朝,纸币盛极一时,在古代世界是首屈一指的,比起西方国家最早的纸币——英格兰银行券,领先了六百多年。但是纸币在古代中国的发展并没有延续下去,而是中断了,原因何在?
1、根本原因:西方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已经有了相当高的发展水平。宋元明时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3、主观原因:发行纸币的目地和动机复杂,更多是为解决政府开支问题,剥削人民而发行。
2、客观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上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为白银取代纸币了奠定基础。
3
4
纸币的盛衰
民国币制改革
晚清时,政府开始铸造银元。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仍以银元为法定货币。
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规定由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法币急剧贬值,最终彻底崩溃,在货币大幅度贬值的情况下,人民和工商业者蒙受巨大损失,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民政府被迫于1948年再次进行币制改革,开始发行金圆券。金圆券的贬值速度比法币更快,各地纷纷拒用金圆券,民间自动重新使用银元。于是,国民政府又发行银圆券,仍以失败告终。
袁大头
法 币
金圆券
银元≠银两
3
5
纸币的盛衰
人民币的发行
第一套至第五套人民币1元纸币图案
产生背景 ①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分散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
②各解放区原来的货币种类庞杂、折算不便
③统一货币,促进经济发展
④巩固政权,加强政治认同、民族认同
发展 从1948年最初发行到1999年10月1日启用新版,人民币先后共发行了五套,形成纸币与金属币、普通纪念币与贵金属纪念币等多品种、多系列的货币体系。
影响 长期以来,人民币始终地位稳定,对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
中国货币的发展过程中的5次重大演变
朝代/时期 代表货币 演变规律
先秦
海贝,铜贝壳
由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秦朝
方孔钱(半两钱)
由多元货币向统一货币的演变
汉朝
五铢钱
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唐朝
通宝钱
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宋朝
交子、会子
由金属货币向纸币的演变
二、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渊源——金本位制
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发展——牙买加体系
1
金本位制
英镑为中心的货币制度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国际间的货币结算日益复杂
英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实力强大
1816年英国实行金本位制
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间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英镑
经济大危机冲击下,各国禁止黄金出口,各自为政,金本位体制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
背景
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宣告金本位制垮台的同时,也宣告了英国作为世界经济领导者的终结。
材料 美国的经济在战争期间获得迅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从1940年的1006亿美圆上升到1945年的2136亿美圆。……美国的黄金储备1945年已占到资本主义世界黄金储备总量的59%,1948年更增至74.5%。美国已跃升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
二战后的英国废墟
美国曼哈顿金库
2
1
布雷顿森林体系
建立
2
2
布雷顿森林会议
1944年,44个国家参加的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
内容
2
3
确定国际货币制度
(双挂钩)
黄金
美元
其他会员国货币
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1盎司黄金=35美元
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关系
建立国际金融机构
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布雷顿森林体系
瓦解
2
4
①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经济危机
②西欧、日本的崛起(世界多极化趋势明显),冲击美国的霸权。
③美国实力相对下降(美国黄金储备减少、通货膨胀加剧、国际收支持续逆差)
原因
①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瓦解。
②1973年3月,欧洲共同市场9国在巴
美元与黄金脱钩
取消固定汇率制度
标志
黎举行会议并达成协议,对美元实行浮动汇率。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阶段性的国际货币体系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
3
牙买加体系
多元货币体系
进入21世纪,美元仍然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篮子中占据最大权重,是国际贸易结算和各国外汇储备的主要货币,但欧元、日元和人民币等的影响也在上升。
2015年12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宣布,人民币将纳入特別提款权(SDR)货币篮子,SDR货币篮子扩大大至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和英镑5种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