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它”指的是什么?
它成就了一切的一切,让自由成为自由,让财富成为财富。
但是同时它又让欲望成为欲望,让战争成为战争。
货币有巨大的力量
作用?
从何而来?
影响?
运用?
货币的力量
课程标准:了解中外历史上货币的发行和使用情况,以及现代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五单元第16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一、货币制度—货币力量之源
钱者,亡用器也,而可以易富贵。富贵者,人主之操柄也,令民为之,是与人主共操柄,不可长也。
——《汉书·贾山传》
钱者,权也;人主操富贵之权,以役使奔走于天下,奈何废而不举
——《明经世文编》
钱者,权也
货币作为封建皇权的象征物,统治者为维护统治就不能让他人享有铸造的权力。
秦始皇集铜于咸阳,汉武帝输铜于三官;王莽施行“六管”,“敢挟五铢钱者,投诸四裔”;隋高祖“行新钱,令有司括天下邸肆见钱,非官铸者,皆毁之,其铜入官”;明季启祯时“广铸钱,括古钱以充废铜”等等。
1、历史上的中国货币制度
先秦时期
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虞夏之币,金为三品,或黄或白或赤,或钱或布或刀或龟贝。 ——司马迁《史记·平准书》
故教与俗改,弊(币)与世易。夏以后以玄贝,周人以紫石,后世或金钱刀布。
——桓宽《盐铁论·错币》
既见君子,锡(赐)我百朋。
——《诗经·小雅·菁菁者藉》
贝币
夏、商时期
贝币
铜铸币
商朝后期
西周时期
仿贝币,西周中期铜贝数量上升
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
Q1:铜铸币为什么会出现?
1、人工打磨困难
2、冶炼术的出现和发展
夏、商时期
贝币
铜铸币
商朝后期
西周时期
仿贝币,西周中期铜贝数量上升
春秋战国
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Q2:样式不同货币的货币对当时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战国策》载:“秦,大国也;韩,小国也。韩甚疏秦,然而见亲秦。计之,非金无以也,故卖美人。美人之贾贵,诸侯不能买,故秦买之三千金。”
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
夏、商时期
贝币
铜铸币
商朝后期
西周时期
仿贝币,西周中期铜贝数量上升
春秋战国
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秦朝
秦半两
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谧)为名 ,上币(孟康曰:二十两为溢。师古曰:改周一斤之制,更以溢为金之名数也。高祖初赐张良金百溢 ,此尚秦制也。上币者,二等之中,黄金为上而钱为下也);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文(《索隐》,顾氏案,《古今注》云,秦钱半两,径寸二分,重十二株)。而珠玉龟贝银锡之属为器饰宝藏,不为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
——《汉书.食货志》
第一次法定货币制度的确立
某里士伍甲、乙缚诣男子丙、丁及新钱百一十钱、镕二合,告曰:“丙盗铸此钱,丁佐铸。甲、乙捕索其室而得此钱镕,来诣之。”
——《秦简.治狱程式》
夏、商时期
贝币
铜铸币
商朝后期
西周时期
仿贝币,西周中期铜贝数量上升
春秋战国
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秦朝
秦半两
第一次法定货币制度的确立
Q3:秦朝为什么要建立统一的法定货币制度?
1、商业发展的需要
2、维护统治的需要
铜质如周钱,文曰‘半两’, 重如其文,为下币。…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
——《史记.平准书》
钱善不善,杂实之。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敢异。
——《金布律》
夏、商时期
贝币
铜铸币
商朝后期
西周时期
仿贝币,西周中期铜贝数量上升
春秋战国
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秦朝
秦半两
第一次法定货币制度的确立
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
杂乱形状到统一形状
汉朝
五铢钱(上林三官钱)
“令天下非三官钱不行”
为了解决财政上的困难,籍口“秦钱重难用”,政府把秦半两收回销熔,并“更令民铸钱”(即铸“荚钱”),减重为三铢(秦半两为十二株),但币面文字仍为半两十二株,称“榆荚半两”。——陈汉生《试论秦汉时期的货币礼法》
奸伪息则民不期于妄得而各务其职 ,不反本何为故统一 ,则 民不二也。币由上, 则下不疑也 。——《盐铁论.本义》
夏、商时期
贝币
铜铸币
商朝后期
西周时期
仿贝币,西周中期铜贝数量上升
春秋战国
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秦朝
秦半两
第一次法定货币制度的确立
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
杂乱形状到统一形状
汉朝
五铢钱(上林三官钱)
“令天下非三官钱不行”
为了解决财政上的困难,籍口“秦钱重难用”,政府把秦半两收回销熔,并“更令民铸钱”(即铸“荚钱”),减重为三铢(秦半两为十二株),但币面文字仍为半两十二株,称“榆荚半两”。——陈汉生《试论秦汉时期的货币礼法》
奸伪息则民不期于妄得而各务其职 ,不反本何为故统一 ,则 民不二也。币由上, 则下不疑也 。——《盐铁论.本义》
地方铸币到中央铸币
夏、商时期
贝币
铜铸币
商朝后期
西周时期
仿贝币,西周中期铜贝数量上升
春秋战国
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秦朝
秦半两
第一次法定货币制度的确立
自然货币到人工货币
杂乱形状到统一形状
汉朝
五铢钱(上林三官钱)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五铢钱,其他样式货币
开元通宝
曹魏五铢钱至晋用之 ,不闻有所改创 。
——《晋书.食货志》
五铢钱
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 ,径八分 ,重二铢四,积十文重 一两,一千文重六斤 四两。
——《旧唐书.食货志》
Q4:五铢钱为什么在历史上行用了这么长的时间?
五铢钱外圆内方,象征着天地乾坤,奠定了中国硬通货铸币圆形方孔的传统。铢是重量单位,一铢等于 50 克的二十四分之一。其轻重合乎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因而在汉武帝以后的西汉、东汉、魏、蜀、晋、南齐、梁、陈、北魏、隋均有铸造,历时长达 739 年,是我国历史上铸行数量最多、时间最长,最为成功的长寿钱。——屈梦夏《五铢钱》
五铢钱加铸外郭 ,也是一种先进的钱币形制。它的外郭同文字一样高低,可以保护钱文,不易遭受磨损。我国古代的钱币,在此以前,除了有些刀币外,一般都没有外郭。自五铢钱采用外郭以后,这种形制就长期留传下来。 从这一点来说,西欧的钱币形制是逊色的,它经过一两 千年之后才知道采用外郭保护钱币上的图型。
——王静然《中国货币的历史演变(下)》
宋朝
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万商束手 人情 窘迫,谓之钱荒。
——张方平:“论禁铜法事”,《乐全集》
今都内之藏,既不闻于贯朽,而民间匮乏时,或谓之钱荒。
——刘挚 :“乞复钱禁疏 ”,《忠肃集》
Q5:北宋时期“钱荒”为什么会出现?当时的统治者又是如何解决“钱荒”问题的?
由唐代中叶的“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的大分裂造成的混乱破坏,直到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建“宋”才告一段落,从这时起,宋朝不仅继承了五代和唐朝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破坏严重的社会经济取得了迅速恢复,并在此基础上更使整个国民经济有了大幅度的发展,成为战国以后国民经济的又一次飞跃。
铜钱是北宋经济生活中的主币,但随着宋朝海外贸易的发展,铜钱不断流向海外。加之北方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边境贸易增加,致使铜钱大量流向北方契丹、女真及西夏等 。同时宋政府长期处于外族军事力量威胁之下,军事开支巨大。于是国家对铜材的采冶和使用都实行垄断,造成生活用铜的困难。同时,由于钱币紧缺,政府变相降低货币的实际价值 ,人为造成铜钱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发生偏离 ,
惟有大量贮藏优质铜钱方能避免因铜钱币值下降而带来的损失,于是北宋民间贮 藏货币蔚然成风,在汴京城内 ,“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以上比比皆是 ”。
——李琳莎《论中国早期纸币的盛行及衰落 ——北宋交子在货币史上的短暂一现 》
宋朝
Q5:北宋时期“钱荒”为什么会出现?当时的统治者又是如何解决“钱荒”问题的?
真宗时,张咏镇蜀,患蜀人铁钱重,不便贸易,设质剂之 法。一交一缗,以三年为一界而换之。六十五年为二十 二界,谓之交子。富民十六户主之。后富民资稍衰,不 能偿所负,争讼不息。转运使薛田、张若谷请置益州交子务,以榷其出人,私造者禁之。仁宗从其议,界以百二十 五万六千三百四十缗为额。
——《宋史》
交子
铜“交”并用
宋朝
交子
铜钱并用
元朝
钞始于唐之飞钱,宋之交会,金之交钞。
——《元史·食货志·钞法》
钞
铜“钞”并用
而行钞之世,则殊求之外,惟以增钞为事。然不增则国用不足,增则天之下之钞固己足用,而多出则钞轻而国用仍不足。宋、金、元之末,流弊皆坐也。
——许楣《钞币论》
1、赐钞无度
而行钞之世,则殊求之外,惟以增钞为事。然不增则国用不足,
增则天之下之钞固己足用,而多出则钞轻而国用仍不足。宋
、金、元之末,流弊皆坐也。
2、贪官当道
3、宫廷所费浩繁,冗员充斥
4、四面出击,战争频仍
宋朝
交子
铜“交”并用
元朝
钞
铜“钞”并用
而行钞之世,则殊求之外,惟以增钞为事。然不增则国用不足,
增则天之下之钞固己足用,而多出则钞轻而国用仍不足。宋
、金、元之末,流弊皆坐也。
明朝
白银比重上升
铜“交”并用
两浙之民重钱轻钞,多行折使,至有以钱六十文折钞一贯者。福建、两广、江西诸处大率皆然,由是物价涌贵,而钞法益不行。
——顾炎武《日知录集释》
Q6:明中后期白银为什么会逐渐货币化呢?
收赋有米麦折银之令,遂减诸纳钞者,而以米银钱当钞,驰用银之禁。朝野皆用银,其小者乃甩钱,惟官俸钞,钞雍不行。
——张廷玉等《明史.食货志五》
1.元朝的钞滥用带来的不利影响;2.政府鼓励用银
宋朝
交子
铜“交”并用
元朝
钞
铜“钞”并用
而行钞之世,则殊求之外,惟以增钞为事。然不增则国用不足,
增则天之下之钞固己足用,而多出则钞轻而国用仍不足。宋
、金、元之末,流弊皆坐也。
清朝
白银比重上升
铜“交”并用
明朝
“银与钱相为表里,以钱辅银,亦以银权钱,二者不容畸重。
——《清朝文献通考》卷16
银钱兼用
白银成为法定货币
Q7:清政府为什么会承认白银法定货币的地位呢?
清初,对外贸易有所发展,流入中国的外国银元也逐渐增多。当时外贸出超,因为那时中国人最少需用外国货,因而外国商人要买中国的茶叶、生丝和瓷器等,就必须用白银来买,所以他们到到中国来的商船满载银元,购买中国的货物回去。——石毓符《中国货币金融史略》
“提议自铸银元,以抵制外银之输入”
白银在商业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
宋朝
交子
铜“交”并用
元朝
钞
铜“钞”并用
而行钞之世,则殊求之外,惟以增钞为事。然不增则国用不足,
增则天之下之钞固己足用,而多出则钞轻而国用仍不足。宋
、金、元之末,流弊皆坐也。
清朝
白银比重上升
铜“交”并用
明朝
银钱兼用
白银成为法定货币
清朝晚期
银元出现
时局艰难,财用匮乏,国与民具受其病;自非通盘筹划,因时制宜,安望财政日有起色。即如各省所用银钱,式样各殊,平色不一,最为商民之累。自应明定划一银式。
——《中华货币史.光绪二十九年上谕》
宋朝
交子
铜“交”并用
元朝
钞
铜“钞”并用
而行钞之世,则殊求之外,惟以增钞为事。然不增则国用不足,
增则天之下之钞固己足用,而多出则钞轻而国用仍不足。宋
、金、元之末,流弊皆坐也。
清朝
白银比重上升
铜“交”并用
明朝
银钱兼用
白银成为法定货币
清朝晚期
银元出现
民国时期
银元、钞票、金圆券
1949年有一对叫“通天崽儿”的重庆夫妻,他们先用纸钞在重庆兑大洋,再用汽车带回或都换成现钞。岂料事情就出现在丈夫回重庆买银元时,恰遇沱江暴涨,车渡停航,待三天后赶拢重庆时,从成都带去的几亿现钞仅够买几个大洋了,老本尽蚀的二人,只得双双上吊。 ——寇尚民:《银元收兑往事》
宋朝
交子
铜“交”并用
元朝
钞
铜“钞”并用
而行钞之世,则殊求之外,惟以增钞为事。然不增则国用不足,
增则天之下之钞固己足用,而多出则钞轻而国用仍不足。宋
、金、元之末,流弊皆坐也。
清朝
白银比重上升
铜“交”并用
明朝
银钱兼用
白银成为法定货币
清朝晚期
银元出现
民国时期
银元、钞票、金圆券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人民币
2、世界上的货币制度
1、以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制
2、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1、以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制
国际金本位制是世界公认的第一个国际货币体系,在此之前的数个世纪里世界货币处于无序状态,西欧中世纪时期 各国封建君主和教会机构均可自行铸造形式各样的硬币 ,这些硬币设计水平糟糕,造假活动猖獗,封建国王为获得高额的铸币税,不惜降低货币成色,致使货币贬值迅速,不利于国际贸易的开展。——约翰.乔恩《货币史》
金本位以黄金为本位货币,各国货币以含金量作为兑换的基础,各国货币供给受黄金储备的制约,黄金可自由铸造 、自由兑换 、自由进出口。
——谷源祥、林水源《世界经济概论》
Q7:以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制会一直运行下去吗?
英国是最早通过银行公案,规范黄金的流出流入及中央银行业务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到9世纪下半期,它又依靠自己雄厚的经济势力,确立了在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方面的霸权地位…英镑代替黄金执行国际货币的职能,成为国际上的计价单位、支付手段和储藏手段。
——刘秋菊:《英镑兴衰原因分析及未来走势——从英镑本位到融入欧元》
Q7:以英镑为中心的金本位制会一直运行下去吗?
不会
2、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两次世界大战和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得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极度混乱 和动荡,战后各国政府均以出口为政策目标,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几大货币集团展开激烈的贸易战、货币战、各国货币竞争性贬值,其问国际经济合作的努力也以失败告终。这种情况使战后各国迫切需要统一、稳定、有效运行的国际货币秩序,为国际贸易和经济发展提供基本条件。与此同时,美国则利用两次世界大战向交战双方供应军需品,以及战后向欧洲大量出口食品、原材料和资本的机会,逐渐掌握了国际金融领域的主导权。英国基于实力对比的悬殊,虽不情愿但不得不把新的国际货币制度的创立权交给美国。最终“怀特计划”战胜“凯恩斯计划”成为《国际或基金协定》的基础。
——邝梅《国际政治经济》
在日益增长的世界经济中,各国经济的发展都需要有数量不断增长的储备,储备的增加给储备中心带来财政压力,一方面储备中心可以通过负债增加储备,另一方面,负债会削弱储备中心的对外金融地位,从而增加崩溃的危险。其次表现为固定汇率刚性和国际收支调节的不对称性。为了维持汇率波动幅度,成员国无论顺差还是逆差都必须积累一定量的美元储备,特别是逆差国要牺牲其国内经济目标,然而美国却例外 ,它还可以通过输出美元弥补逆差,这种不对称性造成了各国利益矛盾。这些缺陷伴随着美国经济相对衰落暴露出来,美元危机频频爆发,货币体系运行的前提和规则遭到破坏,在采取各种挽救措施无效后,最终于1971年停止了运行。
——董君《系统演进视角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演进》
Q7:布雷顿体系也能够一直运行吗?
不会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各国普遍实行浮动汇率。汇率的变动由外汇市场的供求情况自行决定涨跌,进而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与混乱。许多国家为了避免由于美元汇率的变动对其美元外汇储备所产生的影响,纷纷实行储备货币多样化政策,将其美元外汇储备分别兑换成联邦德国马克、瑞士法郎和日元等硬通货,以便使各种储备货币汇率的涨跌可以互相抵销,从而达到保持其外汇储备的购买力、稳定其外汇储备价值的目的。
——刘自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历史影响新论》
美国货币霸主的地位被削弱了吗?
二、货币影响—货币的力量之度
夏商
宋
商朝后期
明中后期
新中国时期
贝币时代
铜币时代
纸币时代
白银时代
信用纸币
货币由于拥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等职能,长期以来都是国家治理经济的重要工具。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鉴于战国时期封建割据性和分散性,没有统一的货币制度给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障碍, 因此采取了断然措施,运用国家权力,进行货币立法工作。——陈汉生《试论秦汉时期的货币立法》
大观中,不蓄本钱而增造无艺。至引一缗,当钱十数。
——《宋史.食货下三》
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 危机中,美国凭借在外汇市场大量抛 售英镑,让英国面临英镑贬值和外汇 储备枯竭的压力,进而迫使英国放弃 动武,不用一兵一卒就实现了阻止英 法势力向埃及扩张的战略目标。
2014年乌克兰危机之后,美国出台的对俄制裁措施涉及多种金融手段,比如冻结俄罗斯官员海外资 产、限制美国银行向俄提供贷款等。
在国家间,货币会衍生出权力。这种权力非常具有吸引力,其不仅会帮助本国取得经济利益,而且可以用于实现政治目标,进而成为国家间、尤其是大国竞相追逐的对象。
——刘明礼:《货币:从经济工具到政治武器》
如何运用货币的力量?
美国货币霸主的地位被削弱了吗?
没有!
三、货币运用—货币的力量之用
战后以来,资本主义各国首次出现 GNP 负增长,1974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日、西德、英、法五国工矿业生产增长率分别为-0.4%、-4%、-2.4%、-3.4%、2.8%;1975 年下降幅度更大,分别为-8.9%、-11%、-6.1%、-5.4%、-9.1%。
——孙执中,郭士信《石油危机后日本发展经济的战略》
1974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首都金斯顿召开会议,1976年建立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
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是:(1)黄金非货币化。取消黄金官价,各国央行可按市价自行进行黄金交易,废除黄金的货币职能,让黄金成为单纯的商品。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不再负有相互之间用黄金支付的义务;(2)浮动汇率合法化;(3)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国际储备货币化。 逐步提高特别提款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使其最终取代黄金和美元成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
当今的世界是广泛联系的整体,随着科技的进步,全球化进程使国与国,地区与地区间关系更加密切,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跨国公司遍布全球,国际贸易增长迅速,全球金融体系已经连成一个整体。与国际贸易相比,更为庞大的市场是国际外汇市场。据统计,2011年世界贸易额为18.2万亿美元(WTO2012),而2010年4月的日均外汇交易量就达3.98万亿美元(BIS2010银行三年期报告)。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的变化能非常快地通过浮动汇率和国际贸易传导到另一国。
——王一丞《国际货币体系的现状与趋势》
面对全球经济金融现状,中国方案又是怎样的?
2018年11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加德。他表示,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保护主义抬头等背景下,中方愿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主要国际经济机构密切沟通协调,推动国际经济合作、自由贸易发展,给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和金融市场注入稳定力量。
推动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确保世界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是祛除危机病根,实现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