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4 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第四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学会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连续退位的减法题。
2.会正确用竖式计算被减数中间或末位有0的连续退位的减法题。
3.养成认真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温习旧知
填一填。
计算123-89时,个位上3减9不够减,要从( 十 )位退1当
( 10 ),此时个位上是( 13 )-( 9 )=( 4 ),个位上写( 4 );十位上的( 2 )被借走( 1 )还剩下( 1 ),( 1 )减8不够减,向百位借1,十位上是( 11 )-( 8 )=( 3 ),对着十位写( 3 ),所以123-89=( 34 )。
十
10
13
9
4
4
2
1
1
1
11
8
3
3
34
预习新知
一、课前自觉完成温习旧知,与家人进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比赛。
二、课堂中和同学共同探究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三、课堂中与老师一起总结被减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养成认真计算和验算的好习惯。
1.教学时,借助计数器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算法背后的算理。关键的问题是要搞清“个位不够减时,向十位借,十位上是0,该怎么办?”可以从百位退1作10,再从这个退下的10中退1到个位作10,这时十位上是9。如果学生理解有困难,可借助计数器做必要的演示和讲解。
2.教材“做一做”的题目,也可以让学生先算出得数,再重点提问,然后结合计数器演示思考过程,讲解其中的道理。并要求学生验算一遍计算结果,验证其是否正确。
3.注重比较,突出专项。可以设计和补充一些对比练习,让学生了解退位减法的各种情况,在观察算式变与不变的过程中,逐步明晰退位减法的道理。
任务驱动一:阅读教材例3,你能从题中提取哪些信息?你能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吗?
1.已知六年级捐书301本,三年级捐书145本,要求六年级比三年级多捐多少本图书。
2.解决这个问题用减法计算,列式:301-145。
任务驱动二:你能借助计数器理解上面算式的算理吗?列竖式计算时,当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如果十位上是0,该怎么办?与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1.借助计数器理解算理。
2.列竖式计算。
当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如果十位上是0,应该从百位退1当10后再从十位退1,个位上1+10=11,然后用11-5=6,个位上写6。
3.百位上的3向十位退1后剩2,2-1=1,所以百位上写1。
任务驱动三:为了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你是用什么方法来验算的?说一说你的想法。
1.教师提问:对于减法的计算,你知道有哪些验算的方法吗?
方法一: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减数。
方法二:差加上减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2.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验算。
1.当个位不够减,十位上又是0时,要先从百位退1当10到十位后再从十位退1当10到个位,最后从个位依次减起。
2.减法的验算方法:①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结果是不是等于减数;②差加上减数,看结果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一、计算。
二、列竖式计算并验算。
618-169=449 410-318=92 500-252=248
449
92
248
三、小丽阿姨和海洋叔叔每天早上到河边跑900米,现在海洋叔叔已经跑了568米,小丽阿姨还剩185米没有跑。今天早上到现在,两人谁跑的路程更长?长多少?
900-185=715(米) 715>568 715-568=147(米)
答:小丽阿姨跑的路程更长,长147米。
END
感谢观看 下节课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