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二章 爱护心脏 确保运输 ——2022-2023学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单元强化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第二章 爱护心脏 确保运输 ——2022-2023学年冀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单元强化练习(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2-18 13:0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第二章 爱护心脏 确保运输
题序 一 二 总分 结分人 核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央电视台大型公益寻人栏目《等着我》,是一档利用国家力量为普通大众实现“团圆梦”的节目。找到失散的亲人往往需要进行DNA亲子鉴定来确定亲缘关系,若某次鉴定材料仅为血液,你认为应选用( )
A.成熟的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2.下图是某男子的血液化验单(局部)。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男子要多吃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
B.该男子体内出现了炎症
C.若该男子急需大量输血,应给他输B型血
D.该男子身体一旦出血则不易止血
3.下列有关人的血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液是由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的
B.含抗凝剂的血液离心后分为两层,上层淡黄色,下层深红色
C.血液属于结缔组织,因其可以流动,常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D.血浆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4.如图为血管及血液组成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能在伤口处凝血,具有保护作用
B.图乙中a为动脉血管,其管腔大,管壁薄
C.某人若患阑尾炎,血液中③的数目会明显增加
D.图乙中b血管是毛细血管,能进行物质交换
5.英国生理学家哈维用绳子紧紧地绑住自己的手臂,阻止静脉中的血流,当血液从动脉继续循环流动到被阻止的静脉时,皮肤下的静脉明显膨胀,这一实验证明了( )
A.动、静脉之间有心脏相连通,且血液循环流动
B.静脉中的血液可以被阻止流动
C.动、静脉之间有一种血管连通动静脉之间的血液
D.手臂之中有动静脉
6.如图所示,“→”表示血流方向,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为静脉,内流静脉血
B.血管乙、丙、丁中血流速度的关系为:丙>丁>乙
C.人体内,血液流动的方向是:乙→丁→丙
D.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出,则应马上结扎图甲中的c处止血
7.图为三种血管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丙所示的血管分别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B.血液在甲、乙、丙所示血管中的流速是:乙>甲>丙
C.人体通过甲所示的血管将血液从心脏输送至全身各处
D.大中型乙血管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8.下列有关人体内物质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管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是动脉
B.静脉注射的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C.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会明显增多
D.某AB型血的人因大量失血,输入AB型血最为安全
9.下列关于血液和血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人患扁桃体炎时,体内红细胞数量会低于正常值
B.某A型血的人需大量输血时,可快速输入O型血
C.手划破流血时,血小板会聚集在伤口处,加速止血和凝血
D.血浆能运输营养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10.某AB型血的患者由于化疗导致血小板大量减少危及生命。为救治该患者需马上输血。下列关于输血与血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安全输血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B.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C.由于血库缺乏AB型血,为及时救治病人,可输入大量的A型血
D.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只输入血小板成分,提高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
11.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下列关于献血与输血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患有新冠肺炎、猴痘、肺结核等传染病的病人禁止献血
B.治疗严重贫血患者时,只需要输入的血液成分是血小板
C.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一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D.成分输血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可避免血液浪费
12.以色列科研人员从病人体内提取出脂肪组织,从中分离出细胞和细胞外基质,借助基因改造技术将其转变成干细胞,利用这些干细胞获得心肌细胞和可生成血管的细胞,借助3D打印机打印出全球首颗拥有心肌、血管和心腔的“完整”心脏,这颗心脏虽然拥有正常心脏的结构,却无法执行心脏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细胞形成心肌细胞和可生成血管的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分化,且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B.心脏的心腔中,与动脉血管相连的是左心房和左心室
C.正常心脏的心房收缩时,心腔内的血流方向是心室流向心房
D.一次心跳包括了心肌的收缩与舒张过程
13.适量运动会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加速糖的利用和转化。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相关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于②的存在,心脏内血液的流动方向为A→C→⑤
B.血管④中血液流速明显比血管⑤中的快
C.葡萄糖被小肠吸收后,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A
D.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是⑤⑥
14.2022年4月,以色列科研人员分离出脂肪细胞,运用基因改造技术将其转变成干细胞,利用这些干细胞获得心肌细胞和血管细胞,然后将这些细胞与其他生物材料加工成的水凝胶混合制成“生物墨水”,借助3D打印机打印出全球首颗拥有心肌、血管和心腔的“心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肌细胞和血管细胞是干细胞经过分化形成的
B.心肌细胞和血管细胞是构成3D心脏的基本单位
C.3D心脏的心腔中,与动脉血管相连的是左心室、右心室
D.3D心脏的右心房收缩时,心腔内的血流方向是由心室流向心房
15.图为心脏工作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
B.心脏正常工作时,心房心室可以同时收缩
C.图乙表示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
D.图丙表示心房心室同时舒张,动脉瓣关闭
16.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体循环的路径是左心室→4→毛细血管网乙→3→右心房
B.当血液流经甲时,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血管2比血管1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
D.当血液流经乙后,血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
17.如图为人体心脏与血管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是主动脉
B.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
C.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涌而出,应马上按压c处止血
D.被毒蛇咬伤b处,应立即扎紧a处,并尽快去医院治疗
18.李大爷经常头晕,经医生测定,他的血压为19/12.5kPa(健康人的收缩压一般为12~18.7kPa,舒张压一般为8~12kP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李大爷血压高于正常值,被认为患有高血压
B.李大爷的收缩压为19kPa,舒张压为12.5kPa
C.收缩压为心房收缩时,血压上升到的最高值
D.李大爷在生活中要戒烟戒酒,并限制食盐的摄入量
19.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其心脏( )
A.心率较快,每搏输出量大 B.心率较快,每搏输出量小
C.心率较慢,每搏输出量大 D.心率较慢,每搏输出量小
20.一名运动员的心率是50次/分钟,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全心舒张期比一般正常人要长得多,这种心脏对完成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极有好处,因为这种心脏( )
A.能加速血液循环
B.减缓代谢速度
C.把血液充分挤压到身体各部分去
D.使血液充分回流到心脏,使心肌得到充分休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大题,共60分)
2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英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人造“塑料血”,它由可携带铁原子的塑料分子构成,能像血红蛋白那样把氧输送至全身,可作为急救过程中的替代品。这种“塑料血”不含血细胞,不能长期替代真正的血液。
材料二:如表是小明同学的血液常规检验单。
项目 正常范围参考值 单位 结果
红细胞 3.5~5 ×1012/L 3.8
血红蛋白 110~150 g/L 130
白细胞 3.5~10 ×109/L 13.2
血小板 1~3 ×1011/L 2.2
血型 / / A型
淋巴细胞 0.7~4 ×109/L 2.5
(1)血红蛋白能在人体内运输氧,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2)材料一中的人造“塑料血”要完全替代人体血液,除了能运输氧,还应具有____________(写出1点即可)功能。
(3)由材料二检验单可以推测小明同学患有______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
(4)一名重伤者能接受小明所献血液,则该重伤者的血型可能是______________型。
22.(8分)2021年6月13日凌晨,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艳湖小区发生天然气爆炸,有许多人受伤。其中一位老人被一块玻璃碎块深深地刺进右大腿肌肉,老人在家简单进行了处理,两天后出现高烧不退现象,看医生后,医生让他抽血化验,下面是他的血常规化验报告单。医生根据报告单给他开了青霉素(消炎药)静脉注射,还建议他多吃含铁丰富的蛋白质。请根据学过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检查项目 正常值
红细胞计数 (RBC) 3.5×1012~5.5×1012个/L 3.8×1012个/L
白细胞计数 (WBC) 5.0×109~10.0×109个/L 5x1010个/L
血小板计数 (PLT) 1.5×1011~3.5×1011个/L 2.4×1011个/L
血红蛋白浓度(Hgb) 110~160g/L 90g/L
(1)医生看了报告单后给他开了青霉素静脉注射的依据是_____。
(2)这位老人还可能患有_____,因为他的_____低,所以医生建议他多吃含铁丰富的蛋白质。
(3)如果老人(AB血型)当时需要输血,他可以接受_____血型的血;原则上应输_____。
(4)护士在他的左手上静脉注射青霉素,则青霉素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填图中的数字);青霉素要经过_____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择)才能到达受伤部位的_____ (填血管名称)进行物质交换;同时血液由血变成血。
A.体循环—体循环 B.体循环—肺循环
C.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 D.肺循环—体循环—肺循环
23.(10分)今年2月,空军总医院成功地为来自新疆的51名患有心房间隔缺损等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通过“心蕾工程”进行了免费手术治疗,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根据上述材料及心脏结构图(如图)回答问题:
(1)在正常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心脏内含有动脉血的是_____两个腔(填字母)
(2)治疗患有心房间隔缺损的儿童的手术是在病人的大腿静脉处注射一种封堵物,这种药物通过血液循环由下腔静脉进入心脏的右心房,在右心房与_____之间产生封堵作用
(3)实施手术前,为防止意外发生,要做好输血的准备经验血,某患病儿童的血型为AB型,输血时该儿童应优先接受_____型的血液
(4)如果治疗过程中某个小朋友的小肠得了急性炎症,血液中_____的数量会急骤增加;医生及时给他输液消炎,那么药物从输液进入血管开始到小肠中发挥作用需要经过心脏_____次
24.(8分)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冠状动脉是为心脏细胞供血的血管。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闭塞,引起冠脉微循环障碍,引发心肌缺血缺氧的心脏病,俗称冠心病。
(1)从肺部流回的含氧丰富的_______血进入心脏后,首先泵入主动脉,其中一部分血液经其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心脏的组织细胞,为心脏自身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
(2)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被阻塞超过一定时间,会引发心肌梗塞,心梗区细胞最终会因缺少能量而坏死(图1)。心肌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
(3)冠心病患者突发心绞痛时,会出现胸闷、气短、胸骨后疼痛等症状,痛觉的产生部位位于_________。此时,应就地休息,切勿活动。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有效缓解疼痛。药物被舌下___________(填“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吸收,经血液循环,依次经过图2中的________ (用图2中的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进入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
(4)请回顾所做的“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实验(图3),要取得良好的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
(5)心血管健康与日常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你知道保持心血管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哪些吗 (至少两条)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2分)下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与人体血液循环过程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请据图作答:
(1)从心脏壁的厚薄来看,_______ 壁最厚(填图乙标号)。这一结构特点有利于增加血液进入_______的压力。
(2)图乙中⑤ ⑥属于__________;① ④ ⑦属于________。
(3)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_____________,保证了血液能按一定方向流动。
(4)图甲中②所代表的气体是_________,它进入组织细胞后在细胞的__________部位被利用。在图中标号①②处进行的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5)图甲中的A、B、C、D分别代表图乙中的那几个标号?_____________ 。
(6)若静脉注射药物,则药物经过心脏各腔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6.(12分)阅读下列资料,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回答问题。
资料一:2021年6月14日是第18个世界献血者日,主题是“献血,让世界继续跳动”。提倡献血的目的是进一步强调和宣传血液安全的重要性,让需要血液的患者能够及时获得高质量安全的血液。
资料二:据科学家测定:正常人体总血量古本人体重的8%左右,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约有血液4800毫升。血液本身具有旺盛的新陈代谢能力,人体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血细胞生成和死亡,献血后反而会刺激人体的造血功能,加速血细胞的生成,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从而适应人体需要。一次献血量只占全身血液总量的5%左右是不影响身体健康的。
(1)有多名市民参与到“学雷锋献爱心活动月——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中,积极献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_______毫升不会影响健康。输血时应以_______为原则。
(2)大学生温洁是排队献血市民中的一员,她观察到,在采血时,要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先用胶皮管捆扎起来,原因是减缓或暂时阻止_______(填序号)。
A.静脉的血液流回心脏 B.动脉的血液流回心脏
C.静脉的血液流向全身 D.动脉的血液流向全身
(3)献血前为什么要进行体检 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刚满18岁,他选择参与“学雷锋献爱心活动月——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成人纪念。当你满18岁时,你愿意去无偿献血吗 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血液的结构中只有白细胞具有细胞核。故选B。
2.答案:D
解析:A.此人的血红蛋白95.0,低于正常值,此人有贫血的倾向,因此应多吃含铁或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A不符合题意。
B.在三种血细胞中,只有白细胞具有细胞核,具有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作用。表格中白细胞28.92,高于正常值,表明此人有炎症存在,B不符合题意。
C.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该男子的血型为B型,所以急需大量输血,应给他输B型血,C不符合题意。
D.此人的血小板240,在正常值范围内,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血凝的作用,所以此人不会出现不易止血的情况,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B
解析:A.由分析可知,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A正确。
B.含抗凝剂的血液离心后分为三层,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血浆,下层红色是红细胞,两层交界面还有一层白色物质,是白细胞和血小板,B错误。
C.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类。这些细胞与血浆共同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因此,血液是一种组织,属于结缔组织。血液可以流动,因此称做“流动的组织”,C正确。
D.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D正确。
故选B。
4.答案:D
解析:A.①红细胞没有细胞核,能够运输氧气,血小板能在伤口处凝血,具有保护作用,A错误。
B.图乙中a是从分支到主干,是静脉,其管腔小,管壁薄,B错误。
C.③是血浆,②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防御病菌、免疫和清除坏死组织等。人体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的数量会明显增多,C错误。
D.图乙中b是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D正确。
故选D。
5.答案:C
解析:根据分析,哈维猜想,在动脉和静脉之间一定有一个肉眼看不见的起连接作用的血管网,C符合题意。故选C。
6.答案:C
解析:A、图甲中若血液由c向a流动,即把血液流回心脏,则该血管为静脉血管,上下腔静脉内流静脉血,肺静脉内流动脉血,A错误;B、乙动脉血流速度快,丙静脉血流速度慢,丁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因此,三者的血流速度关系为:乙>丙>丁,B错误;C、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因此血液流动的方向是乙→丁→丙,C正确; D、图甲中若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出,即为体动脉出血,应马上结扎a近心端处止血,D错误。
故选:C。
7.答案:B
解析:A.由分析可知,图中,甲管壁厚,乙管壁薄,丙血管最细,由此可知,甲是动脉,乙是静脉,丙是毛细血管,A正确。
B.甲(动脉)血流速度快,乙(静脉)血流速度慢,丙(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所以血液在甲、乙、丙所示血管中的流速是:甲>乙>丙,B错误。
C.甲(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乙(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丙(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C正确。
D.乙是静脉,在四肢静脉的血管里也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这些瓣膜只能朝向血管的近心端开放,保证四肢静脉里的血液能够流回心脏,D正确。
故选B。
8.答案:A
解析:A、血管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是毛细血管,错误。
B、采用静脉注射,血液流经心脏和血管的途径: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各处毛细血管,所以药物首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正确。
C、白细胞具有防御疾病的作用,出现炎症时,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会明显增多,正确。
D、输血以输同型血为主,某AB型血的人因大量失血,输入AB型血最为安全,正确。
故选:A。
9.答案:C
解析:A、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防御病菌、免疫和清除坏死组织等。如果人体某部位发炎或者患白血病时,会引起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红细胞数量不会低于正常值,A错误; B、在没有同型血而情况又十分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不能大量输入,B错误; C、血小板的作用是止血和加速凝血。手划破流血时,血小板会聚集在伤口处,加速止血和凝血,C正确; D、血浆中90%以上是水,其余是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运载血细胞和运输体内产生的废物,D错误。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A.C.结合分析,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A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B.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血液的总量占体重的7%~8%。一个健康的人按规定献血对身体不会有任何影响,B不符合题意。
D.根据题干信息,该患者体内血小板大量减少危及生命,故根据“成分输血”的原则,只输入血小板即可提高病人输血治疗的效果,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答案:B
解析:A.患有新冠肺炎、猴痘、肺结核等传染病的病人禁止献血,容易造成传染,A正确。
B.贫血是血液中的红细胞过少或血红蛋白过少导致的,临床上给贫血病人应输红细胞治疗,B错误。
C.失血时如果一次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所以健康的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C正确。
D.成分输血: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D正确。
故选B。
12.答案:D
解析:细胞分化会增加细胞的种类,但遗传物质是保持不变的,A错误;心脏的心腔中,心房与静脉相连、心室与动脉相连,B错误;心脏中,血流方向是静脉→心房→心室→动脉,C错误;一次心跳包括了心肌的收缩与舒张过程,D正确。
13.答案:D
解析:A.②房室瓣是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的瓣膜,只能向心室开,保证血液只能朝一个方向流动:A右心房→C右心室→⑤肺动脉,A正确。
B.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收缩力更强,左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主动脉,经各级动脉流向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路径较长;右心室收缩将血液射入肺动脉,流经肺,路径较短;因此,血管④主动脉中血液流速明显比血管⑤肺动脉中的快,B正确。
C.人体内的葡萄糖被小肠吸收进血液后,由肠静脉汇入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可知,葡萄糖被小肠吸收后,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A右心房,C正确。
D.血液循环路径如下:
依据上图可知,与心脏相连的血管中流动脉血的是④主动脉,⑥肺静脉,D错误。
故选D。
14.答案:D
解析:A、干细胞形成心肌细胞和血管细胞的过程属题于细胞分化,正确。
B、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故心肌细胞和血管细胞是构成3D心脏的基本单位,正确。
C、心脏的心腔中,与动脉血管相连的是右心室(连肺动脉)和左心室(连主动脉),正确。
D、正常心脏的心房收缩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心腔内的血流方向是心房流向心室,错误。
故选:D。
15.答案:B
解析:A.由图甲可知,心室正处于舒张状态,心房收缩,房室瓣打开,心房的血液进入心室,A正确。
B.心脏的活动规律是:心房收缩,同时心室舒张;心房舒张,同时心室收缩;心房舒张、心室舒张,B错误。
C.图乙中心室收缩,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血液由心室泵入动脉,C正确。
D.图丙表示心房心室同时舒张,动脉瓣关闭,防止血倒流,D正确。
故选B。
16.答案:D
解析:A、体循环的路径是:左心室→4主动脉→全身的毛细血管网乙→3上下腔静脉→右心房,A正确;B、当血液流经甲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B正确;C、血管2是动脉、血管1是静脉,动脉比静脉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C正确;D、当血液流经甲肺部的毛细血管后,血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D错误。故选:D。
17.答案:D
解析:A.若血液由a向c流动,则该血管是动脉,可能是主动脉,也可能是肺动脉,A错误。
B.若血液由c向a流动,则该血管静脉,可能是肺静脉,内流动脉血,也可能是上下腔静脉,内流静脉血,B错误。
C.受伤后鲜红的血液从b处喷涌而出,是动脉出血,应马上按压a处止血,并尽快去医院治疗,C错误。
D.若被毒蛇咬伤b处,应立即扎紧a处,防止毒液流回心脏,并尽快去医院进行治疗,D正确。
故选D。
18.答案:C
解析:健康人的动脉血压一般维持在收缩压12~18.7kPa、舒张压8~12kPa,血压通常用分式表示,分子表示收缩压,分母表示舒张压,如果一个人的血压经常超过l8/12kPa,则认为是高血压,李大爷的血压为19/12.5k Pa,故李大爷血压高于正常值,被认为患有高血压,A正确;李大爷的血压为12.5kPa,即李大爷的收缩压为19/12.5kPa,舒张压为12.5kPa,B正确;收缩压为心室收缩时,血压上升到的最高值,不是心房收缩,C错误;高血压大多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引起的,如吃含糖、脂肪、盐等高的食物,经常吸烟、喝酒、熬夜等,因此高血压患者要多吃蔬菜和水果,饮食要低糖、低盐、低脂肪,少吸烟喝酒等,D正确。故选C。
19.答案:C
解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心肌发达,搏动有力,每搏输出的血量比一般人的要大,在安静状态下的心率比一般人的慢。体育锻炼能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对心肌的血液供应,使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使肌细胞逐渐变粗,体积增大,收缩力增强。故选C。
20.答案:D
解析:心脏的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的活动按一定的次序和时程先后进行,左、右两个心房的活动是同步进行的,左、右两个心室的活动也是同步进行的,心房和心室的收缩期都短于各自的舒张期。心室舒张期的前0.4秒期间,心房也处于舒张状态,这一时期称为全心舒张期。运动员的全心舒张期一般比正常人要长得多,有利于血液充分回流到心脏,使心肌得到充分休息。故选D。
21.答案:(1)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2)防御和保护(或止血凝血、运输营养物质、运输代谢废物等)
(3)炎症;白细胞数量过多
(4)A型或AB
解析:(1)红细胞里有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2)材料一中的人造“塑料血”要完全替代人体血液,除了能运输氧,还应具有的功能有防御和保护等。
(3)检验单中白细胞的量明显高于正常值,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的作用,则根据检验单可推测小明同学身体内有炎症。
(4)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在没有同型血可输而且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缓慢地输入少量的O型血;AB型血的人,除可输入少量0型血外,也可缓慢地输入少量的A型或AB型血。小明是A型血,重伤者可以接受小明所献血液,则该重伤者的血型可能是A型或AB型。
22.答案:(1)病人体内白细胞数量高于正常值,患有炎症
(2)贫血;血红蛋白浓度
(3)任何;AB型血
(4)③;C;毛细血管;动脉;静脉
解析:(1)当病菌侵入人体内,白细胞能将病菌包围、吞噬,从而保护人体的健康。如果体内的白细胞的数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体有了炎症。通过表格数据可知,老人的白细胞计数为5×1010个/L,高于正常值,推断出老人患有炎症,因此医生看了报告单后给他开了青霉素静脉注射。
(2)通过表格数据可知,老人的血红蛋白浓度为90g/L,低于正常值,因此这位老人还可能患有贫血,所以医生建议他多吃含铁丰富的蛋白质。
(3)一般情况下,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病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故如果老人(AB血型)当时需要输血,他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原则上应输AB型血。
(4)护士在老人的左手上静脉注射青霉素,青霉素随着血液汇集到⑨上腔静脉,流回③右心房,完成了这部分体循环后,接下来青霉素进入④右心室,再进入⑤肺动脉,经过肺部毛细血管网,再经⑥肺静脉回流到①左心房,这个循环被称为肺循环,然后从①左心房进入②左心室,开始了体循环,由②左心室进入⑦主动脉,再经过全身各级动脉,最后到达受伤的右大腿部位毛细血管处进行物质交换。因此青霉素要经过体循环—肺循环—体循环,才能到达受伤部位,C符合题意。当血液流经受伤部位的毛细血管时,不仅把运输来的营养物质供给组织细胞利用,而且把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所结合的氧释放出来,把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就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了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23.答案:(1)B、C
(2)左心房
(3)AB
(4)白细胞;2
解析: (1)在正常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心脏的左边流的是动脉血,右边流的是静脉血,心脏中含有动脉血的左心房和左心室,即图中的B、C两个腔。
(2)在病人的大腿静脉处注射一种封堵物后,这种药物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G下腔静脉,然后进入E右心房,在这里,药物将B左心房和E右心房之间的缺损堵塞。
(3)输血的原则是输同型血,因此对AB型患者应该首先考虑输入AB型血,在没有AB型血的情况下,可少量输入A型、B型和O型血。
(4)“如果某个小朋友的小肠得了急性炎症”,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会急,骤增加;“医生及时给他输液消炎”,药物随血液流动的途径是:体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小肠动脉→肠毛细血管(炎症部位)。所以,药物会经过心脏2次才到达患处。
24.答案:(1)动脉
(2)线粒体
(3)大脑皮层(或:大脑皮层感觉神经中枢);毛细血管;①→A→B→④→⑤C→D→③
(4)保持倒入有、无油团的两个漏斗的水量和水流速度相等(合理即可)
(5)均衡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至少两条,合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血液循环的途径及意义、血管的种类及功能、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心血管健康。(1)从肺部流回的血液是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2)人体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3)人体各种感觉产生的部位都位于大脑皮层:在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血管中,能进行物质交换的血管是毛细血管:药物被吸收进入舌下毛细血管后,会随着血液流动从小静脉逐渐汇集到较大的静脉,再通过上腔静脉流入心脏的右心房,然后进人右心室,依次通过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流入左心房,然后进入左心室,从主动脉出发参与体循环,其中一部分血液经主动脉基部的冠状动脉流向心脏的组织细胞,图乙中①是上腔静脉,②是下腔静脉,③是主动脉,
④是肺动脉,⑤是肺静脉,A是右心房,B是右心室, C是左心房,D是左心室,因此药物进入冠状动脉的途径是①→A→B→①→⑤→C→D→③。
(4)“模拟动脉粥样硬化对血液流动的影响”实验中,要取得良好的实验结果,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保持倒入有、无油团的两个漏斗的水量和水流速度相等。
(5)保持心血管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均衡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
25.答案:(1) ⑨ 主动脉
(2)动脉 静脉
(3)瓣膜
(4)氧气 线粒体 气体扩散作用
(5)② ⑧ ③ ⑨
(6)A→C→B→D
解析: (1)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把血液泵出心脏,因此与心室相连的血管是动脉:心房的壁薄,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而心房的血液是有与它相连的血管流回到心房,因此与心房相连的血管是静脉。⑨左心室的壁最厚,这一结构特点有利于增加血液进入主动脉的压力。
(2)其中左心房与肺静脉相连,左心室与主动脉相连,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连,右心室与肺动脉相连。⑤主动脉、⑥肺动脉、①上腔静脉、④下腔静脉、⑦肺静脉。因此⑤⑥属于动脉;①④⑦属静脉。
(3)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能开闭的瓣膜,保证了血液能按一定方向流动。
26.答案:(1)200~300;输同型血
(2)A
(3)只有身体健康者的血才能输给伤员
(4)愿意。作为一个健康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合理即可)
解析:(1)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不少于6个月。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的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且无同型血可输时才可缓慢地输入少量,且要符合血型要求。
(2)在静脉血管内,血液是从身体各部分流向心脏的,由于在四肢静脉血管的内表面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因此在采血时,需事先用胶皮管捆扎针刺入部位的上方,减缓或暂时阻止静脉的血液流回心脏,在捆扎处的远心端的静脉会因血液滞留而膨大,便于采血。
(3)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鼓励公民自愿献血。献血前要进行体检,因为只有身体健康者的血才能输给伤员,如果将不健康者的血输给伤员,会传染给伤员其他的疾病。
(4)作为一个健康的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为挽救他人的生命奉献爱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