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第8章 人体的营养
题序 一 二 总分 结分人 核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水在人体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水在调节体温、排泄废物方面有重要作用
B.水约占体重的60%-70%
C.水也可供给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D.水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物质
2.下表中营养物质,主要作用及其食物来源搭配正确的是( )
选项 营养物质 主要作用 食物来源
A 糖类 构成人体细胞,修复和更新受损细胞 米饭、红薯、面包
B 脂肪 备用能源 肥肉、花生、油
C 蛋白质 主要为人体提供能量 肉、蛋、奶
D 膳食纤维 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 瘦肉
A.A B.B C.C D.D
3.每年的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今年世界肥胖日的主题是“肥胖防控,你我共行动”。孩子肥胖重点在于改变生活方式。健康生活应维持能量摄取和消耗之间的平衡,若长期摄取的营养超过人体所需,多余营养会转化为脂肪囤积在体内,导致肥胖。下列均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 )
A.水、无机盐、蛋白质 B.维生素、脂肪、蛋白质
C.糖类、蛋白质、脂肪 D.脂肪、糖类、无机盐
4.李大爷最近总觉得腿疼,经确诊是骨质疏松症,医生建议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进行食补。如图是4中食品所含营养成分的相对含量图,最适合李大爷食补的食品是( )
A.A B.B C.C D.D
5.下列关于人体营养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脂肪提供
B.糖类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物质基础
C.脂肪的消化需要多种消化液参与
D.维生素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对人体的重要作用是可以替代的
6.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在轨生活了6个月,为保证航天员的身体健康,所带的食物中必须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下列有关航天员日常膳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应以脂肪为主以保证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B.应以糖类为主以保证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C.应含有适量维生素以保证机体生命活动的需求
D.应含有适量蛋白质以保证机体合成所需蛋白质
7.有关人体的营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脂肪、蛋白质都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蛋白质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胃
C.肝脏分泌的胆汁中含有的消化酶能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D.糖类是建造和修复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并且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可大量摄入
8.学习完《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的内容后,同学们为家人设计了一份营养午餐,下列设计最合理的是( )
A.米饭、清炖排骨、素炒豆角、水果沙拉
B.油条、炸鸡翅、素炒土豆丝、可乐
C.蛋炒饭、红烧鸡、回锅肉、清炖猪蹄
D.凉拌鸡、红烧排骨、清炒油菜、苹果
9.今年3.15晚会对脏乱差的食品作坊进行曝光,再次呼吁大家要关注食品安全,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 对被曝光的问题食品只要煮熟吃就没关系
B. 虽过保质期,没有霉味的食物仍可以食用
C. 鸡蛋煮熟了吃更有利于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D. 为防止腌制的食品变质,制作时可多加些防腐剂
10.下列有关人体营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机物的营养物质不一定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所带食物要含有全面均衡的营养成分
C.早、中、晚餐摄入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和30%左右
D.绿色食品是指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和添加剂的食品
11.下列对人体消化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人的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B.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C.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
D.唾液、胃液、肠液、胰液和胆汁都含有消化酶
12.图甲是人体消化系统图,图乙是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③分泌的胆汁通过胆管送入到小肠内
B.图甲:消化淀粉的场所有①⑥
C.图乙:蛋白质的化学性消化始于区域C
D.图乙:参与消化W的消化液只有胰液、肠液
13.下列关于消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消化是把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
B.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也是消化
C.口腔中的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分泌能让馒头变甜,这也是消化
D.消化和吸收是两个相同的生理过程,消化就是吸收
14.孔子有云:食不语,寝不言。37岁的于女士因为口中含着一只虾与家人说话,误将这只虾连壳带肉吸进了气管,经过医院医生利用支气管镜的及时治疗,成功取出了异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体进入肺的顺序为: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为: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C.连壳带肉的虾到达气管的通道为:口腔→咽→喉→气管
D.如果空气中有小颗粒,则会被气管分泌的黏液粘住,以“痰”的形式排出体外
15.我们每天都要从外界摄取食物,有关日常饮食及消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摄入淀粉时,口腔中参与消化的消化液是唾液
B. 蛋白质在体内开始消化的场所是小肠
C. 科学合理的食谱中成分占比最高的是脂肪
D. 人体消化道包括口腔、食道、胃、胰腺、小肠、大肠、肛门等器官
16.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③内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
D.X是小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
17.电影《长津湖》正在热映,影片以抗美援朝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严酷环境下,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奋勇杀敌的英勇事迹。影片中有一个镜头,在零下几十度的雪地里,中国的志愿军啃着冻土豆,与美军吃肉喝酒形成鲜明对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土豆最终在大肠内被分解为可被人体吸收的葡萄糖
B.土豆能充饥,是因为土豆中富含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
C.参与消化肥肉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肠液、唾液
D.肥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儿童和青少年应该多吃才有益于身体健康
18.如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试管编号 甲 乙 丙
馒头的处理 等量馒头块 等量馒头碎屑 等量馒头碎屑
加入的液体 2毫升唾液 2毫升唾液 X
是否搅拌 不搅拌 搅拌 搅拌
水浴温度 37℃
10分钟后取出冷却,加入2滴Y,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A.向丙试管中加入的液体X是2毫升清水
B.37℃是唾液淀粉酶催化能力最强的温度
C.向3支试管滴加的2滴Y是碘液
D.实验现象是甲变浅蓝,乙变深蓝,丙不变蓝
19.某同学根据小肠壁横切面玻片标本显微图(如图),采用简易材料,如泡沫,纸板等设计并制作小肠结构的模型,说明小肠结构和功能是相统一的。下列建议不正确的是( )
A.建议把泡沫锯成凹凸不同的形状,充当小肠皱襞的形状
B.建议在皱襞上插一些针状物,充当绒毛
C.可以在纸板上画一些红色和蓝色的线条,说明绒毛内有血管
D.建议小肠内部制作平整些,模型更好看
20.小肠的下列结构特点中,与吸收功能无关的是( )
A.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一般有5~6米长
B.小肠壁内表面有很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很多小肠绒毛
C.小肠壁内的肠腺能分泌肠液,肠液能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
D.小肠绒毛壁很薄,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大题,共60分)
21.(10分)为了了解食物中含有哪些主要营养物质,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馒头、鸡蛋清、花生种子等材料进行“鉴定食物主要成分”的实验,如下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利用_____来鉴定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A. 碘酒 B. 酒精
(2)图乙是取一些鸡蛋清,放入烧杯里,加入少量开水,并轻轻搅拌,观察有白色沉淀出现,推测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_____。
A. 糖类 B. 蛋白质
(3)图丙是将一粒炒熟的花生种子,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到纸上出现了油斑,推测花生种子的主要成分是_____。
A. 脂肪 B. 无机盐
(4)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摄入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优质蛋白质,应适当多吃的食物是_____。
A. 青菜 B. 瘦肉
(5)淀粉、蛋白质在小肠内被消化的终产物依次是_____。
A. 氨基酸、葡萄糖 B. 葡萄糖、氨基酸
22.(10分)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人体必需的主要维生素之一。水果和蔬菜是人类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研究者对几种常见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蔬菜和水果分别是_____。根据中国营养协会推荐的青少年午餐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质量,13岁至16岁青少年一顿午餐所需要的维生素C的质量为24mg,假设午餐中只有大白菜一种蔬菜,那么请你计算出一名七年级学生一顿午餐至少摄入的大白菜的质量为_____克。
(2)研究者还探究了某些因素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探究结果如图2所示:本实验主要探究了_____因素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饮用蔬菜汁和果汁的时候,应尽量避免_____。
(3)有人认为生活中可以长期用水果代替蔬菜,请你评价这种观点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
23.(8分)图1是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图2是消化系统模式图,图3是小肠壁纵切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最底层(E层)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_________,该营养物质在图2消化道_______内被消化(填代号)。
(2)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1中___________层食物(填代号)。
(3)“学生饮用牛奶”有利于中小学生的生长和发育,主要是因为牛奶中的_________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4)图2中,[____]____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___不含有消化酶,但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
(5)图3中,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其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该管壁及绒毛壁都只有一层扁平的__________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24.(11分)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来源于食物,而食物的消化离不开消化器官。图一曲线表示某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化学性消化程度,字母表示消化器官。图二表示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图三是小肠的微观结构,请你据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中被消化的营养物质属于哪类有机物?______;这类物质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_____。
(2)该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开始化学性消化的部位是[_____]______(用图二中的数字序号和名称作答)。它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_____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3)图三显示小肠内表面有许多_____,其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_____,这样的结构特点对于消化和吸收的意义是_____。
(4)图二的结构4内有多种消化液。其中不含有消化酶的是_____,该消化液是由图二中的[_____]_____分泌产生的。
25.(9分)阳阳生日那天,妈妈给他做了一大盆最爱吃的青椒肉馅水饺,阳阳美美的饱餐了一顿。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如下问题:
(1)该盘青椒肉馅水饺能为阳阳提供几类营养物质?_____。
(2)水饺皮(以小麦面粉为原料)开始消化的部位是_____(填图二中的数字符号)。
(3)水饺馅中猪肉中所含的蛋白质,开始被初步消化的部位是_____,最终消化为_____,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对应图二中的哪条曲线_____。
(4)人的胆囊被切除后,食物中_____(填“甲”、“乙”、“丙”)的消化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5)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内壁结构特点是_____。
26.(12分)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中牙齿唾液及舌头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其中2、3、4号试管作为1号试管的对照试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馒头碎屑或块 馒头碎屑0.5g 馒头碎屑0.5g 馒头碎屑0.5g 馒头块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分搅拌 不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____,变量是_______________;
(2)1号试管和3号对照可以探究_________________对淀粉的消化;
(3)请你分析一下,该实验设计实验有不妥之处吗?____。
如有,请指出并改正______。
(4)实验中加入碘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进一步了解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小明又取了两支试管编号为5 6,然后按照试管1的处理方法向5号和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g馒头屑,2ml唾液,并充分搅拌,之后他将5号试管放在0℃的冰水中,将6号试管放在100℃的水中保温。10分钟后再分别滴入2滴碘液,发现两支试管中都出现蓝色,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A.水在体温调节上有一定的作用。当人呼吸和出汗时都会排出一些水分。比如炎热季节,环境温度往往高于体温,人就靠出汗带走一部分热量,来降低体温。另外,人体内的部分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A不符合题意。
B.水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约占体重的60%~70%,B不符合题意。
C.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但是水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糖类,脂质,蛋白质才能提供能量,是能源物质,C符合题意。
D.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水分布在身体各种组织内,维持人体细胞生理活动。血液、泪液和汗液中含水量均在90%以上,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答案:B
解析:A.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而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也离不开蛋白质,米饭、红薯、面包中富含淀粉,A不符合题意。
B.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肥肉、花生、油中富含脂肪,B符合题意。
C.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不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肉、蛋、奶中富含蛋白质,C不符合题意。
D.膳食纤维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膳食纤维在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是维持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一类营养素。由于膳食纤维在预防人体胃肠道疾病和维护胃肠道健康方面功能突出,因而有“肠道清洁夫”的美誉。植物性食物是膳食纤维的天然食物来源,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C
解析: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其中糖类是最主要的供能物质,人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糖类的氧化分解,约占人体能量供应量的70%;脂肪也是重要的供能物质,但是人体内的大部分脂肪作为备用能源贮存在皮下等处,属于贮备能源物质;蛋白质也能为生命活动提供一部分能量,但蛋白质主要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重要原料,也是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的物质基础;维生素属于有机物,但它既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也不参与人体组织的构成,但它对人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水和无机盐属于无机物,其中水既是人体重要的构成成分,也是人体各项生命活动进行的载体,C符合题意。故选C。
4.答案:A
解析:分析题意、结合分析可知,李大爷患有骨质疏松,是饮食中缺钙引起的,又因为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因此要注意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和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C易得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牙龈出血等病,老年人要增强抵抗力,也要注意补充维生素C,其次是补充少量的铁,预防贫血,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5.答案:C
解析:A.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糖类提供,错误。
B.蛋白质是人体生长发育、组织更新的物质基础,错误。
C.脂肪的消化需要(胆汁、肠液、胰液)多种消化液参与,正确。
D.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不可替代,错误。
故选C。
6.答案:A
解析:AB、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所以应以糖类为主以保证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A错误,B正确。
C、人体缺少维生素就会得各种疾病,所以食物中应含有适量维生素以保证机体生命活动的需求,C正确。
D、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意义,D正确。
故选:A。
7.答案:A
解析:A.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正确。
B.糖类是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淀粉先是在口腔中被唾液淀粉酶初步消化成麦芽糖,最后在小肠中被最终消化成葡萄糖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B错误。
C.肝脏分泌胆汁,但里面不含消化酶,只对脂肪起乳化作用,C错误。
D.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并且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但也不能大量摄入,否则会引起肥胖,D错误。
故选A。
8.答案:A
解析:A.米饭主要提供糖类,清炖排骨主要提供脂肪和蛋白质,素炒豆角、水果沙拉主要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故营养全面,设计最合理,A符合题意。
B.油条和炸鸡翅含有太多的脂肪,可乐含有的糖类太多,不利于健康,设计不最合理,B不合题意。
C.蛋炒饭主要提供淀粉,红烧鸡、回锅肉、清炖猪蹄主要提供蛋白质和脂肪,缺失维生素,C不合题意。
D.凉拌鸡、红烧排骨主要提供蛋白质和脂肪,清炒油菜、苹果主要提供维生素和无机盐,缺失谷物等富含糖类的食物,设计不合理,D不合题意。
故选A。
9.答案:C
解析:A、被曝光的问题食品都含有对人体的有害物质,不能食用,A错误。
B、食品如果过了保质期,看起来虽然没有变质,但是其内在的性质、品质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可以再食用,B错误。
C、鸡蛋煮熟了吃更有利于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C正确。
D、据一些媒体报道,防腐剂大多数有致癌的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如果吃多了,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死亡。所以为防止腌制的食品变质,制作时一定多加些防腐剂是不符合食品安全的,D错误。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A.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都是人体所需要的有机物,其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A正确。
B.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所带食物要含有全面均衡的营养成分,保证营养的全面、合理,B正确。
C.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C正确。
D.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D错误。
故选D。
11.答案:D
解析:ABC.由分析可知,人体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胰腺、肝脏、胃腺和肠腺等,ABC正确。
D.唾液、胃液、肠液和胰液都含有消化营养物质的消化酶,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可以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增加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起到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D错误。
故选D。
12.答案:D
解析:A.甲图中③肝脏分泌胆汁,进入小肠。胆汁不含消化酶,但是能乳化脂肪,A正确。
B.淀粉初步在①口腔消化成麦芽糖,最后在⑥小肠彻底消化成葡萄糖,B正确。
C.乙图中,蛋白质初步在C胃中消化,最后在D小肠中彻底消化成氨基酸,C正确。
D.脂肪的消化需要肠液、胰液、胆汁,乙图中W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D错误。
故选D。
13.答案:D
解析:A项,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A正确;B项,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可以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B正确;C项,口腔中的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分泌能让馒头变甜,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把淀粉转化为麦芽糖,既有物理性消化又有化学性消化,C正确;D项,在消化道内将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吸收是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是消化,吸收是吸收,两者不能等同,D错误。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14.答案:B
解析:A.外界氧气沿呼吸道进入人体,在肺泡处扩散到血液,即: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故A正确; B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因此,食物通过消化道的次序:食物→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故B错误; C连壳带肉的虾到达气管的通道为口腔→咽→喉→气管,故C正确; D.如果空气中有小颗粒,则会被气管分泌的黏液粘住,以“痰”的形式排出体外,故D正确。
15.答案:A
解析:A、口腔内有唾液,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初步消化淀粉。摄入淀粉时,口腔中参与消化的消化液是唾液,A正确。
B、蛋白质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初步分解成多肽,最终在小肠彻底消化,B错误。
C、科学合理的食谱中成分占比最高的是糖类,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C错误。
D、人体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大肠→肛门,D错误。
故选:A。
16.答案:A
解析:A.④胰液和⑤肠液都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后,对三大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因此它们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小肠,A正确; B.①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B不正确; C.③是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促进脂防的消化,C不正确; D.X表示小肠,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D不正确。
故选:A。
17.答案:B
解析:A.土豆富含淀粉,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错误。
B.土豆富含淀粉,糖类是主要供能物质,正确。
C.肥肉富含脂肪,参与消化肥肉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肠液,错误。
D.肥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脂肪,儿童和青少年应该多吃蛋白质才有益于身体健康,错误。
故选B。
18.答案:D
解析:A.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其中这个不同的条件即为变量;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丙试管与乙试管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唾液,所以X处应加入2mL清水,A不符合题意。
B.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人体内酶的活性最高,在37℃左右酶的催化作用最强,B不符合题意。
C.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加入碘液后变蓝,水浴后,向3支试管滴加的2滴液体Y是碘液,检验是否有淀粉,C不符合题意。
D.甲试管没有搅拌且是馒头块,淀粉未被完全分解,所以遇碘变浅蓝;乙试管淀粉被完全分解,滴加碘液不变蓝;丙试管内有淀粉,滴加碘液变蓝,D符合题意。
故选D。
19.答案:D
解析:小肠内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增加了吸收的面积。绒毛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比较薄,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利于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建议把泡沫锯成凹凸不同的形状,充当小肠皱襞的形状;建议在皱襞上插一些针状物,充当绒毛;可以在纸板上画一些红色和蓝色的线条,说明绒毛内的血管。都说明小肠结构和功能是相统一的。建议小肠内部制作平整些,模型更好看,不符合小肠的结构特点。
故选:D。
20.答案:C
解析:A.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一般有5~6米长,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A正确。
B.小肠壁内表面有很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很多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B正确。
C.小肠壁内的肠腺能分泌肠液,肠液能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是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的,C错误。
D.小肠绒毛壁很薄,小肠绒毛内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循环系统,D正确。
故选C。
21.答案:(1)A
(2)B
(3)A
(4)B
(5)B
解析: (1)淀粉的特性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色,因此可以用碘液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2)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它会因变性而凝固成块状,如果加入足量的开水,相当于稀释了,则会变成白色絮状物,蛋白质变性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
(3)将一粒炒熟的花生种子,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白纸上出现油迹,说明种子里面有脂肪。
(4)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的有机物之一,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奶、蛋、鱼、肉等食物中含丰富的蛋白质,因此处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优质蛋白质,他们应该适当地多吃这几类食物。
(5)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口腔中有唾液,在小肠内淀粉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起始于胃,胃中有胃液,在小肠内蛋白质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
22.答案:(1)青椒和橙子80
(2)温度长时间高温
(3)加热不同的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不同,长期用水果代替蔬菜会造成营养不良或失衡,不利于身体健康
解析:(1)由图1可知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蔬菜和水果分别是青椒和橙子。由图1知,100克大白菜中含有30g的维生素C,13岁至16岁青少年一顿午餐所需要的维生素C的质量为24mg,则一名初三学生一顿午餐至少摄入的大白菜的质量为:24-30×100-80克。
(2)由图2知,不同的温度下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温度越高,加热时间越长,维生素C受到的破坏越大,因此本实验主要探究了温度因素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据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饮用蔬菜汁和果汁的时候,应尽量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
(3)不同的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虽然水果和蔬菜都富含维生素,但是含有的维生素的种类和数量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不能长期用水果代替蔬菜,否则会造成营养不良或失衡,不利于身体健康。
23.答案:(1)淀粉(或糖类);②⑦
(2)D
(3)蛋白质
(4)④肝脏;胆汁
(5)上皮细胞
解析:(1)图甲中最底层的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淀粉(或糖类),淀粉的消化从图乙中②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⑦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
(2)体内缺乏维生素C会出现牙龈出血的症状。该学生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他应多吃蔬菜和水果。
(3)牛奶中的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4)图乙中④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有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
(5)图丙中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①皱襞,皱襞表面又有很多小突起,称为②小肠绒毛,使小肠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24.答案:(1)蛋白质 对人体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构成人体细胞,修复和更新受损细胞
(2)[2]胃;氨基酸
(3)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4)胆汁;[1]肝脏
解析:(1)图一中:b胃,c小肠:图一中的曲线在胃处开始发生变化,因此可判断该营养物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可从奶、蛋、鱼、瘦肉、奶类制品等获得,其主要功能是:①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如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染色体的主要成分。②能源物质,蛋白质能分解释故能量,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③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2)蛋白质的消化是从2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砖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
(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因为小肠具有以下特点:小肠长6米左右,内表面有装装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中含有多种消化液,能够消化多种食物:小肠绒毛壁、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因此,图三显示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装。其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这样的结构特点对于消化和吸收的意义是: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4)小肠中含有多种消化液,能够消化多种食物,其中,1肝分泌的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预粒,增加了脂防与消化磷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25.答案:(1)6
(2)①
(3)胃 氨基酸 乙
(4)丙
(5)④小肠 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解析:(1)食物中营养物质分为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和非能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一盘青椒肉馅水饺,水饺皮主要提供糖类,肉含蛋白质和部分脂肪,青椒等蔬菜中含维生素、无机盐等,其中还有水分,故该盘青椒肉馅水饺能为其提供6种营养物质。
(2)淀粉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所以,水饺皮(以小麦面粉为原料)开始消化的部位是①(口腔)。
(3)蛋白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在胃蛋白酶的作用分解成多肽。进入小肠后,在小肠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所以,结合分析可知:水饺馅中猪肉中所含的蛋白质,开始被初步消化的部位是胃,最终消化为氨基酸,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对应图二中的曲线乙。
(4)肝脏分泌的胆汁中没有消化酶,但它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从而增加脂肪酶与脂肪的接触面积,起到促进脂肪分解的作用。胆汁会暂时储存到胆囊中,所以,人的胆囊被切除后,食物中丙(脂肪)的消化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5)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所以,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④小肠。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内壁结构特点是: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6.答案:(1)2ml清水;唾液
(2)舌的搅拌
(3)有;1号和4号变量不唯一,应把4号的不搅拌改为充分搅拌且馒头块设置为0.5g
(4)检验淀粉
(5)唾液对淀粉的消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解析:(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唯一的变量是唾液,除有无睡液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2L清水,“与1号试管起对照作用”。(2)1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2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3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未与馒头中的淀粉充分混合,唾液淀粉酶没有将淀粉全部分解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所以1号试管和3号对照可以探究舌的搅拌对淀粉有消化作用。(3)该实验设计实验有不妥之处:4号与1号变量不唯一,应该把4号“不搅拌”改为“充分搅拌”。馒头块质量定为0.5g。(4)根据淀粉遇碘液变蓝的特性可知:滴入碘液的目的是检验是否有淀粉。(5)将5号试管放在0℃的冰水中,将6号试管放在100℃的水中保温。10分钟后再分别滴入2滴碘液,发现两支试管中都出现蓝色,这说明唾液对淀粉的消化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会影响睡液对淀粉的消化),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