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县2022年高三地理期中五校联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安县2022年高三地理期中五校联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2-17 17:50: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吉安县2022年高三期中五校联考
地 理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18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2020年9月29日是农历八月十七,台风“杜鹃”助力钱塘江大潮,钱塘江沿岸数十万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纷纷赶来争睹其“天下第一潮”的壮观景象。读钱塘江入海口杭州湾的示意图。据此完成1-2问题。
1.右上图是日、地、月运动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位置。当钱塘江出现大潮时,月球位于( )
A.甲、乙位置 B.甲、丙位置 C.丙、丁位置 D.乙、丁位置
2.影响该次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形成的原因有( )
①钱塘江口外宽内窄的喇叭口轮廓②台风“杜鹃”的助推作用
③日月的天体引潮力大④钱塘江口地势落差较大,河流流速较快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杭州湾内的水体,盐度最小的季节和水温最低的季节,分别是( )
A.夏季、夏季 B.春季、夏季 C.冬季、夏季 D.夏季、冬季
2022年12月14日晚,某校天文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点点繁星的夜空中,观察到了双子座流星雨。据此完成4-6小题。
4.该流星雨由小行星散落的物质与大气摩擦而成。太阳系的小行星多集中分布在( )
A.水星与金星之间 B.地球与金星之间
C.火星与木星之间 D.地球与火星之间
5.当日天文兴趣小组同学观察到的流星现象( )
A.气体燃烧 B.轮廓模糊 C.转瞬即逝 D.拖着长尾
6.双子座的亮星属( )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流星
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展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并入电网。傍晚人们下班时,再使用从电网购买的电。目前上海市正在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预计到2030年,上海市20%的用电将来自太阳能。据此回答7-8小题。
7.上海的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这是由于上海( )
A.地势高,空气稀薄 B.河湖纵横,太阳有效辐射强
C.地面裸露,比热容小 D.纬度偏低,晴日多
8.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的地理背景( )
A.经济发达,常规能源短缺 B.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C.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发电成本低 D.太阳能发电稳定,不受天气影响
2022年4月29日,科学家在青藏高原发现多枚古生物化石,下图为其中两枚化石及它们形成的地质年代示意图。完成9-10小题。
9.图中甲地质年代( )
A.欧亚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成 B.裸子植物繁生,是重要的造煤期
C.形成了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D.末期,鱼、两栖类动物全部灭绝
10.棕榈叶化石标本长度达1米,叶脉清晰可见。棕榈叶化石指示( )
A.高寒草甸环境 B.寒带苔原环境 C.热带沙漠环境 D.暖湿森林环境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9.59度,东经102.08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软流层
12.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面时波速变化是( )
A.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小 B.纵波波速变大、横波波速变小
C.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大 D.纵波波速变小、横波波速变大
2022年4月16日,我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安全着陆到东风着陆场,返回过程一切顺利。结合下图完成13-14小题。
13.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时进入图示②层至地面所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情况是( )
A.不断升高 B.不断下降 C.先升高后下降 D.先下降后升高
14.图示大气圈层中( )
A.①层中有“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B.②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C.③层大气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 D.④层中可见美丽的极光现象
凌晨,长春市出现雾霾天气,能见度普遍低于200米,这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左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右图为某城区雾霾景观图。据此完成15-16小题。
15.左图的箭头中,代表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雾霾对近地面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增强① B.增强③ C.减弱② D.减弱④
2022年4月20日国产“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顺利返沪,圆满完成中国第38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下图为“‘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去程路线图”(上海-中山站)。据此完成17-18小题。
17.下列关于①②③④海域的盐度和温度,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受河川径流影响,夏季海水盐度高 B.②处气温高,蒸发旺盛,海水盐度最高
C.③处地处低纬地区,海水温度最高 D.④处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最小
18.“雪龙2号”极地科考船去程中海水密度随纬度的变化趋势大致是( )
A.逐渐变小 B.逐渐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三、综合题(共3题,共46分)
19.读太阳大气层结构图和太阳黑子周期图,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太阳大气层名称。A____,B____,C____。
(2)规模最大、程度最剧烈的太阳活动现象是____,它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____层。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____。
(3)太阳活动的频繁出现可能使哪些消费产品的销售数量增加?
20.2021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领导人气候峰会时强调,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要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写出图中①③代表的大气受热过程环节的名称:①____,③____。
(2)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主要是图中____(填序号)增强,晴朗的夜晚多霜冻主要是由于图中____(填序号)减弱。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简要说明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导致全球变暖的原因。
21.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水循环各环节分别是:A____,B____,C____,D____,乙代表的环节是____。
(2)从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来看,图中甲处(由A→B→C→D→A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水循环,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是____(填字母)。
(3)目前,随着城市化不断扩张,道路硬化面积扩大,导致下渗减少,其环节用____(填字母)表示。如果图中的森林被大面积破坏,带来的直接变化是D____(增大,减小),F____(增大,减小)。
(4)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____。
(5)简述植被覆盖率的提升对水循环的影响。
(6)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可以实现图中____(填序号)功能;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了人类活动对____(填序号)环节施加了影响。
(7)有人说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你认为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出你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参考答案:
1-18BBDCC ADABD ACDDC CDC
19.(1) 光球层 色球层 日冕层
(2) 日冕物质抛射 日冕 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3)防紫外线护肤产品、防紫外线眼镜、遮阳伞等。
20.(1) 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2) ⑤ ④
(3)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长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从而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导致全球变暖。
21.(1) 蒸发 水汽输送 大气降水 地表径流 蒸腾
(2) 海陆间 D
(3) E 增大 减小
(4)太阳辐射和重力能
(5)植被覆盖率提升会增加下渗,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植被的蒸腾增强。
(6) B D
(7)不正确。理由:水循环虽然能够使得水资源得到更新,但是人类对水资源使用、污染的速度超过了水资源更新的速度,就会使水资源逐渐枯竭。
22.BC 23.BC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