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2 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2-17 21:31: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燃烧热
学习目标:
1.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2.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热大小的比较。
3. 正确认识燃烧热的概念,学会利用燃烧热进行相关的计算。
庆典时的烟火
钢铁的炼制
火苗
H=
E(生成物的总能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
H=
E(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释放的总能量)- E (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吸收的总能量)
我们已经认识了反应热,那么如何在化学方程式中正确反映其热量的变化?
温故知新
一. 热化学方程式
H2(g)+C12(g)==2HC1(g) H =-184.6 kJ/mol
1.意义:
不仅可以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也可以表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定义:
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H2(g)+C12(g)==2HC1(g) H =-184.6 kJ/mol
化学方程式 :H2+C12==2HC1
例1. 在25℃,101 kPa时,1 mol H2与氯气作用生成HC1的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例2. 在25℃、101 kPa时,有两个由H2和O2化合成1 mol H2O的反应,一个生成气态水,一个生成液态水,其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H2(g)+1/2O2(g)==H2O(g) H =-241.8 kJ/mol
H2(g)+1/2O2(g)==H2O (l) H =-285.8 kJ/mol
3.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
(1)物质后需标聚集状态(s、l、g、aq);生成物中不用“↑”和 ”↓” 。
(2)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对于25 ℃、101 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以不注明。
(3)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必须写上 H ,并用“空格”隔开, H :吸热用“+”,放热用“-”,单位是kJ/mol。
(4)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物质的量,并不能表示物质的分子数或原子数,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SO2(g)+ 1/2O2(g)==SO3(g) H =-98.32kJ/mol
【温馨提示】
1. H单位kJ/mol中“每摩尔 ”指的不是每摩尔某物质,而是指每摩尔化学方程式。
2.对于可逆反应中的 H指的是正反应方向完全进行到底时的焓变。
3.可逆反应中,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的数值大小相等,只是符号相反。
2H2(g)+O2(g)==2H2O(l) H =-571.6 kJ/mol
2H2O(l) == 2H2(g)+O2(g) H = +571.6 kJ/mol
问题:
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表示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
H(kJ/mol)它表示每摩尔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H它的值与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有关,即对于相同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 H不同。
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在方程式中 H它表示了什么意义? H它的值与什么有关系?
H2(g)+Cl2(g)==2HCl(g) H =-184.6 kJ/mol
例:当1 mol 气态H2与1 mol 气态Cl2反应生成2 mol 气态HCl,放出184.6 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而这些书写也是对的!!!
4.应用—— 反应热大小的比较:
(1) 同一反应生成物状态不同时
如:2H2(g)+O2(g) == 2H2O(1) H1 ;
2H2(g)+O2(g) == 2H2O(g) H2
(2) 同一反应反应物状态不同时
如:S(g)+O2(g) == SO2(g) H1 ;
S(s)+O2(g) == SO2(g) H2
因为气体变液体会放热,故: H1< H2
因为固体变气体会吸热,故: H1< H2
(3) 两个相联系的不同反应比较
如: C(s)+O2(g) == CO2(g) H1 ;
C(s)+1/2O2(g) == CO(g) H2
可以设计成:C(s) —CO(g)—CO2(g) ,故: H1< H2
1. 1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H2 +O2 == 2H2 O H = -571.6 kJ/mol
B.2H2 (g)+O2 (g) == 2H2 O(l) H = -571.6 kJ/mol
C.H2 (g)+ 1/2O2 (g) == H2O(g) H =-285.8 kJ/mol
D.2H2 (g)+O2 (g) == 2H2 O(g) H=-571.6 kJ/mol
B
拓展演练
2. 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 mol C(固态)与适量H2O(气态) 反应,生成CO(气态)和H2(气态),吸收131.3 kJ的热量
(2)0.5 mol Cu(固态) 与适量O2(气态) 反应,生成CuO(固态), 放出78.5 kJ的热量
C(s)+H2O(g)==CO(g)+H2(g) H=+131.3 kJ/mol
2Cu(s)+O2(g)==2CuO(s) H= - 314 kJ/mol
根据化学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种可分为:燃烧热、中和热、溶解热等 。
木炭燃烧释放热能
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中和反应释放热能)
什么是燃烧热呢?是不是物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就是燃烧热呢?
镁条燃烧释放热能
1. 定义:在 101 kPa时,l 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是kJ/mol。
二. 燃烧热
1)在101 kPa时,生成稳定的氧化物。
2)燃烧热通常是由实验测得的。
在理解物质燃烧热的定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3)可燃物以l mol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4)计算燃烧热时,热化学方程式常以分数表示。
H=-285.8 kJ/mol
例:H2 (g) 十 O2 (g)==H2O (l)
例1: C完全燃烧应生成CO2(g),而生成CO(g)属于不完全燃烧。
例2:H2燃烧生成液态H2O,而不是气态水蒸气。
C → CO2(g)
H2 → H2O(l)
5)生成物一定要稳定,状态要稳定,要完全燃烧(生成物不能再燃烧)。
2.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异、同点:
燃烧热 中和热
相同点 H<0,吸热反应 H<0,吸热反应
不同点 ①限定可燃物(反应物)为1 mol ②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不同的反应物燃烧热不同 ①限定生成物H2O为1 mol
②生成1 mol H2O时放出的热量,不同的反应物中和热大致相同
了解化学反应完成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以便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充分利用能源。
3.燃烧热的意义:
意义: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H2O放热890.3 kJ。
例:CH4的燃烧热为890.3 kJ/mol。
CH4 (g) + 2O2 (g) == CO2 (g) + 2H2O (l)
H =-890.3 kJ/mol
那么应根据什么标准来选择燃料呢?
根据物质的燃烧热、燃料的储量、开采、储存的条件、价格、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综合考虑。比较理想的燃料是:氢气、甲烷、甲醇等。
1.根据化学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分多种,例如___、___、___等,其中以跟燃料品质相关的___实际应用较广。
中和热
燃烧热
溶解热
燃烧热
拓展演练
2. 燃烧热数据对生产、生活有什么实际意义
提示:在生产和生活中,可以根据燃烧热的数据选择燃料。如甲烷、乙烷、丙烷、甲醇、乙醇、氢气的燃烧热值均很高,它们是良好的燃料。
3.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燃烧的主要方程式依次CH4+2O2==CO2+2H2O,C3H8+5O2==3CO2+4H2O现有一套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灶具,今改为烧液化石油气,应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减少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气量
B.增大空气进入量,减少石油气进气量
C.减少空气进入量,减少石油气进气量
D.增大空气进入量,增大石油气进气量
B
3.根据热化学方程式:S (s) + O2 (g) == SO2 (g) ΔH=a kJ/mol (a=-297.2),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S(s)在O2(g)中燃烧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S (g) + O2(g) == SO2(g) ΔH=b kJ/mol,则a C.1 mol SO2(g)所具有的能量低于1mol S(s)与1 mol O2(g)所具有的能量之和
D.16 g固体硫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放出148.6 kJ的热量
B
燃烧热
燃烧热和中和热的异、同点
意义
定 义
课堂小结
热化学方程式
定义
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意义
本节内容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