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含答案)
选择题
1.“用这种方法,印二三本谈不上什么效率,如果印数多了,几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常用的如‘之’‘也’等字,每字制成20多个,以备一版内有重复时使用。”关于上述科技成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出现于隋唐时期 B.它是由毕昇发明的
C.它最早出现于北宋 D.它属于泥活字印刷
2.下图是我国古代一项伟大发明的流程图。这项发明( )
A.对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B.发展中医学的治疗理论
C.促进了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D.推动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3. 《经世大典》载:海运时,惟凭针路定向行船,仰观天象以卜明晦。这体现了宋元时期( )
A.指南针已运用于航海
B.造船技术适应远航
C.地理知识有长足进步
D.对外贸易繁荣昌盛
4.《宋史》记载:“又造突火枪……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中哪一项的应用(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5.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下列对此解读不准确的是( )
A.三大发明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B.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C.指南针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D.火药的发明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6.元朝在驿道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这体现了元朝 ( )
急递铺令牌
A.商业繁荣 B.手工业发展
C.交通发达 D.农业发展
7.“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这反映了 ( )
A.元朝建立了发达的驿站系统
B.元朝城市防御设施完善
C.宋朝驿站比较发达
D.元朝城市设计合理,宏伟美观
8.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元代的陆路向西不能通往 ( )
A.中亚 B.西亚
C.东欧 D.东非海岸
9.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以下哪选项体现宋朝是一个“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 )
A.改进造纸术 B.正式确立科举制度 C.发明活字印刷术 D.编写《天工开物》
10.《元史·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由此可知元朝( )
A.驿站分布广泛,加强了各地联系 B.丝绸之路畅通,便利贸易往来
C.鼓励对外贸易,驿站最远达欧洲 D.实行开放政策,强化边疆管理
11.据考证,唐朝的邸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之一。与该报的产生密切相关的科技发明是( )
①造纸术 ②活字印刷术
③雕版印刷术 ④转轮排字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在13世纪传到朝鲜,之后又传到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1460年意大利建立了欧洲第一家印刷厂,此后欧洲各国的印刷厂便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材料说明活字印刷术( )
A.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B.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C.开创了中外交通的全新局面
D.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13.培根说:“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材料强调了“三种发明”( )
A.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B.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
C.推动了作战方式的革新
D.促进远洋航海技术发展
14.美国学者罗兹 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
A.出现了最早的纸币 B.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C.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D.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
15. 《元史 地理志》记载:“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由此可知元朝( )
A.驿站分布广泛,加强了各地联系
B.丝绸之路畅通,便利贸易往来
C.鼓励对外贸易,驿站最远达欧洲
D.实行开放政策,强化边疆管理
16.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大约在14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5世纪传到欧洲。1460年意大利建立了欧洲第一家印刷厂。此后欧洲各国的印刷厂便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材料说明活字印刷术( )
A.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B.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C.开创了中外交通的全新局面 D.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17.下列选项中,属于宋元时期社会变化的是( )
A.首次思想文化高峰出现 B.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
C.科技发明取得重大成就 D.京剧成为最主要的剧种
18.元朝有众多的海外贸易港口和细密的管理规章,使运载货物更多,来往更便捷。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上述材料说明了元朝( )
A.民族关系融洽 B.科学技术发达
C.对外贸易繁盛 D.军事实力强大
19.现代社会,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购成为时尚,各种物流快递公司纷纷兴起,如顺丰速运、圆通速递等。我国宋元时期为使臣和商旅往来提供食宿和交通工具方便的场所是( )
A.驿站 B.澎湖巡检司
C.宣政院 D.都护府
20.宋人赵汝适《诸蕃志》云:“……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舟师)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材料意在说明舟师在航海中注重 ( )
A.天气的变化 B.船体的安全
C.水手的状态 D.罗盘的指向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图(a)所示司南与图(b)中陶俑所持的罗盘的关系。
材料二 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2)根据材料二,分析材料一中发明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 造纸术的西传促进了西方文化的发展。印刷术的西传与造纸术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在此以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大大限制了一般民众对文化的需求。印刷术传到欧洲后,改变了过去只有僧侣、贵族才能读书受教育的状况。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西方使欧洲传统的作战方式有了变化,新的君主政体还用这些新式武器,反对中世纪保守落后的封建贵族,在后来的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的对抗中,火器也起了积极作用。
——摘编自葛红《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及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宋元时期外传的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4)宋代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高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5)综合以上探究,概括科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2、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期,四大发明是我国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
【印刷飞跃】
材料一 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经》,耗时12年,雕版13万块,印刷完毕,雕版一直堆放在库房中。
材料二 当时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一本六万字的书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
材料三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覆盖)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烘烤)之,药稍熔,即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1) 对比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不同。
【航海法宝】
材料四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惟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焉。
——赵汝适《诸蕃志》
(2) 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科技高峰】
材料五 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曾说,“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史学界认为,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
(3) 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用史实说明理由。
(4) 宋元时期科技文化繁荣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1-5ADACA 6-10CADCA 11-15BDBBA 16-20DCCAD
21、(1)图(b)中的罗盘是对图(a)中司南的改进与创新。
(2)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航海技术的发展,为海外贸易的繁荣提供了技术条件。
(3)印刷术的外传,改变了过去只有僧侣、贵族才能读书受教育的状况,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火药的外传,使欧洲传统的作战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在资产阶级推翻封建贵族统治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4)宋代经济的繁荣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宋代注重文教事业,科举制的发展,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的局面。
(5)经济发展推动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22、(1)雕版印刷费工费时,一次印刷后的雕版又无法再派上用场,很不经济。
活字印刷突出两个“变”,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既经济又省时。
(2)说明指南针已成为船舶航行辨别方向的必备工具。
(3)同意。 理由:宋元时期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科技成就,许多科技成就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如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印刷业、航海业和军事领域。因此说,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
(4)①起点高,是在隋唐科技文化发展基础上的继续发展。
②宋元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为科技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宋朝结束了先前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显著发展,城市空前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统一,疆域空前辽阔,对外海陆交通发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促进了科技文化的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