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满族自治县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
语 文 试 题
分值: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主流文学一般而言更加关注现实和历史,而科幻文学关注的是未来。所以在文学手法上,科幻更多的不是去反映、隐喻或批判现实,而是把作家的思考投射到未来。此外,在读者群上,主流文学背靠学院正统,在其身后存在一个庞大而悠久的评价体系。相比之下,科幻文学则更依赖于市场和读者的肯定。
在科幻界还有一种说法,即“科幻是最大的一种现实主义”。因为所谓“未来”,正是必将到来的“现实”,是现实在靠前的时间轴线上的投影。科幻文学同样可以带入问题意识,去探讨主流文学正在涉及或未曾涉及的领域,并通过在时空上拉开距离形成陌生化的效应。
其实科幻文学也和中国梦产生了莫大关联。有人认为,科幻是唯一可以直接描写出中国梦的文学题材——因为其他文学类型都只能聚焦于未完成的当下,科幻小说却可以直接描摹出中国梦成为现实的绚烂图景。在这种意义上讲,科幻文学的确是一种最具现代感和现实性的文学类型。
不仅主流文学,任何文学类型的创作都要求作家足够洞悉世界、生活和人本身,科幻也不例外。但对于科幻文学,只深入生活是不够的,还需要作家了解科技前沿,寄托思考和想象,尤其要发挥创新能力。我认为,科幻文学是创新意识最强的一种文体。科幻文学的兴盛,将会对建设创新型国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科幻文学是一种让想象力得到驰骋与磨砺的文学体裁,无论创作还是阅读,都是对想象力的锻炼,而它与科技的内在关系,也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科技在当代社会的地位。自然,科幻文学并不能直接授人以科学知识,但它通过对想象世界的描写和对科技社会的预言,足以激活我们的创造力,也激发出指向科技领域的强烈兴趣。事实上,有许多最终走上研究之路的科学家,都曾经受到过科幻文学的影响。
(取材于刘慈欣《让科幻文学推动创新》)
材料二:
吴言:对于科幻文学评论您有什么建议?
刘慈欣:现在文学界对包括科幻在内的类型文学的评论,都是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语境和框架。不可否认,所有文学体裁都有共性,但不同的文学类型也有自己的规律,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方式来评价类型文学不是恰当的评论方式,如果用这样的标准和语境来评价,包括我的小说在内,相当一部分国内和国外的科幻作品将一无是处。比如说,传统的文学评论认为,文学是人学,由此推论包括科幻文学在内的类型文学中的那些类型元素,如科幻中的科幻创意、侦探中的推理等,都只是提供了一种背景、平台和工具,最终目的是用来表现人性的。事实上不是这样,这些类型元素就是类型文学本身的目的,比如在科幻小说中,环境和作为一个整体的种族,都可能成为与人物一样的独立的文学形象。有许多主流文学作品都有大量的科幻元素,比如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冯尼古特的《五号屠场》、戈尔丁的《蝇王》、奥威尔的《1984》等,这些都是很经典的作品,但一般不被当成科幻小说。
(取材于《星空的奥妙——刘慈欣访谈》)
材料三:
在人们开始带有某种乐观的倾向去关注中国科幻创作时,我们更应该反思那些制约中国科幻发展的不利因素。这些因素其实是多方面的,此如,一直以来我们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和人类发展过程中积极作用的认识不够全面,在与科学技术相关的人文关怀方面有所缺失,可能是其中重要的制约因素。
从科幻的社会教育意义来说,《三体》仅是其中的一种类型。近年来国内科幻界为数不多的较高质量的科幻作品中,像更关注科技伦理问题的王晋康等人的一些科幻小说,也是颇为值得重视的。科幻作品对科技伦理问题的深入探讨,也是未来中国科幻创作另一个值得鼓励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刘兵《〈三体〉现象与中国科幻》)
材料四: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本土科幻原创力量的薄弱,作者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都很有限,大部分中青年作者又长期陷于(科幻世界)杂志体系,造成科幻文学一定程度的小众化和边缘化。缺少或没有专职作家,这个问题也普遍存在于中国其他的类型文学。以校园在读学生为主体的青年作家在刊物上成名较早,但到了而立之年又大部分因为生活、工作等压力销声匿迹。中年作家“留守”的寥寥无几,“留守”的作家刘慈欣以一人之力用一个大部头作品将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水平,但却由于中国科幻力量的体量小和结构性失衡而形成后继无人的窘境。
(摘编自《中国科幻图书出版的初步考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文学手法方面,科幻文学不是去反映、隐喻或批判现实,而是关注并思考未来。
B.既然科幻文学是文学的一种,就应该具备一般文学的基本特征,遵循普遍的创作规律。
C.科幻文学与主流文学相比,其内容在时空上拉开距离使之客观上具有超越现实的特征。
D.科幻元素是科幻文学的标志,因此含有科幻元素的文学样式都可以算作科幻文学。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科幻文学有自己的内在规律,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方式来评价科幻文学不是恰当的方式。
B.我国有较高质量的科幻文学作品为数不多,科幻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小众化和边缘化的。
C.不少青年作家因生活、工作压力不再“留守”类型文学,致使我国科幻文学发展后继无人。
D.科幻文学具有社会教育意义,如科技伦理小说,深入探讨科技伦理问题,这值得关注与鼓励。
3.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撑材料二所论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刘慈欣称新生代作家、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陈楸帆的《荒潮》为当代中国科幻界最有影响力的小说。
B.有杂志评论:“科幻文学的语境不是人文的,而是冰冷冷的理智和逻辑的”。
C.作家舒乙认为,奇幻武侠小说作家龙人的创作仍属通俗小说范畴,质量不高。
D.刘慈欣把阿西莫夫的作品给一位小说编辑看,对方认为阿西莫夫的作品是初中生水平。
4.科幻文学有哪些主要特点?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4分)
5.如何使我国科幻文学健康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寻访“画儿韩” 邓友梅
望着陶然亭的湖水,甘子千着实犯愁——上哪儿去找“画儿韩”呢?画儿韩是搞“四化”用得着的人,自己不在有生之年把他找回来,闭不上眼呀。
甘子千跟画儿韩有过节儿,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那日画儿韩作寿,请甘子千赴宴。酒过三巡,画儿韩吆喝两学徒捧来一幅画,作了个揖对众人说:“今天惊动各位,可不单为兄弟的寿日,兄弟我六百大洋收了幅假画。”甘子千一看画,心中大惊,那竟是自己一时兴起,用一张宋纸、半块古墨仿张择端的画而作的《寒食图》。
众人齐说:“造假能这样乱真,也算开眼了。”画儿韩说:“大家别叫它吓住,还是先挑毛病,好从这里学点道眼。”他一眼扫在甘子千身上,笑道:“子千眼力不凡,你先挑挑破绽,让大家开开窍!”
甘子千脸早已红了,幸亏有酒盖着。他走到画前,看看左下角,找到一个淡淡的拇指指纹印,确认是自己的作品,但承认笔力终究不如真品,就说:“还是腕子软;纸是宋纸,墨是宋墨,难怪连韩先生也蒙过去了!”画儿韩爽朗地笑了两声说:“今天我要劝诸位的就是人万不可忘了谨慎二字。这画看来维妙维肖,其实只要细心审视,破绽还是挺明显的。《寒食图》画的自然是清明时节,中州的清明该穿夹袄了,画中这小孩居然还戴捂耳风帽!再细看,这小孩在张择端的《瑞雪图》见过。《瑞雪图》画年关景象,自然要戴风帽。所以单看小孩,单看背景,都是张择端的;可放一块,就不是张择端画的了。”
大家一片惊叹,甘子千心中也暗自佩服。言毕,画儿韩往画上泼了杯酒,划了根火,当场点着,笑道:“把它烧了罢,省得留在世上害人!”
甘子千越想越不安。那日没有阻止那个不长进的那五把自己仿的画儿拿去作旧、又拿去画儿韩处当了,才落下今日这场无声的奚落。他决定明天一早去访画儿韩,把事儿说破。
第二天甘子千到了画儿韩处。画儿韩才把他让到屋里,却见账房先生满脸慌张地跑进来说:“出事了!有人赎画儿来了!要赎昨天烧的那幅《寒食图》!”
甘子千顾不上规矩礼节,跟着画儿韩到了前柜。只听见那五细声细气地说:“有画儿拿画儿,没画儿呢,咱们找个地方说说……”
甘子千正想找句合适的话劝那五罢手,画儿韩往前一挤说道:“您急呀,我比您还急呢!我算计着一开门你就该来的,怎么到这钟点才来呀,不是赎画吗?拿走!”
那五两手哆哆嗦嗦去接包,“画儿昨天不是烧了吗?”
画儿韩说:“昨天不烧你今天能来赎吗?你想要,今晚上我再给你作一幅!”
甘子千不敢相信眼前的奇迹。他把视线投在画的左下角,那个拇指印端端印在那里,跟昨天烧的那画一模一样。
甘子千从此处处躲着画儿韩。
北平解放后,甘子千因出身清白贫苦,学习积极,思想进步,当上了书画业领导小组成员。文物书画业要整顿领导班子,有人提出调画儿韩,向甘子千征询意见:“听说他挺有本事,你看咱们用不用他好?”甘子千思忖:当初自己本没有坑骗他之意,却弄得无法解释。他如果来了,要是说出来……于是他说:“画儿韩做假画出身,还是领导上决定,我没把握。”画儿韩终于没被调用。
一晃三十多年,甘子千也快七十了。当他当选为人民代表时,他给自己算了算账,算算这一辈子对人民对国家做过哪些亏心事,算来算去,算到了画儿韩头上。如今国际市场文物涨价,但文物业的老手死的死、病的病,人手荒成了要害症。而若论识别古画,画儿韩可谓身怀绝技,怎么能不让他发挥才干呢?当初只要自己说“这个人有用”,画儿韩就留下了,可是自己没说。
他决心把画儿韩找回来,把欠债还上。
这一动手找,才发现北京城之大,人口之多,寻人之难!先听说画儿韩在天桥的茶馆烧过锅炉,到那儿一看,茶馆早黄了。又听说画儿韩在金鱼池附近养金鱼,去那儿一问,房子全拆了。找了半个月,走了八处地方,终于听说画儿韩确实健在,有时还到陶然亭附近去。
一清早,甘子千就拄着棍来到了陶然亭。雾蒙蒙的湖园里有跑步的,喊嗓的,遛弯的。他见人就打听,终于找到了画儿韩的好友并被告知,画儿韩脑血栓前天进医院了。
“唉……”甘子千连连叹气。“他呀,累的,去年检查出脑血管硬化,医生叫他多休息,他反而忙起来了,说祖传识别古画很有点诀窍,想赶紧把它写下来,免得失传。他说,这两年党中央政策好,目前搞‘四化’,他这点本事对国家是有用处的。”那人说,“你是他什么人?能帮帮他吗?”“能!”
甘子千振作起来。他想应当派人去帮他整理材料;应当在人代会上提一个抢救老人们身上保存的绝技的提案;他还想把自己的存款移到画儿韩的名下,给他治病。他觉着生活总算给了他一个机会,让他在向这个世界告别时,可以于心无愧了。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邓友梅的市井小说散发着一股浓郁的“京味儿”,这体现在小说中方言俚语的运用,比如“开眼”“喊嗓”“遛弯”等,同时对画儿韩、那五等人的描摹也非常符合旧北平各色人等的特征。
B.小说叙述故事精于剪裁,明写甘子千四处寻访韩画儿,打听到他曾烧过锅炉、养过金鱼,实则极为简练地将画儿韩一段穷困潦倒的经历补写完整。
C.小说开篇设置“上哪儿去找‘画儿韩’”的悬念,后文却不急于叙述找寻的过程,而是插叙两人的“过节儿”,借此巧妙地解开悬念,构思精妙。
D.小说细节描写精巧生动,如对《寒食图》上“淡淡的拇指指纹印”的描写,将甘子千的心理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将“烧画”“赎画”两个情节贯穿起来。
7.文学创作上有“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之说。复杂性格的人物形象称为“圆形人物”,单一性格的人物形象称为“扁平人物”。你认为小说中的甘子千是属于哪种人物类型?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8.甘子千对画儿韩态度的三次转变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简要概括三次转变的内容,并归纳小说主旨。(7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伸字时中,东平人。绍圣四年进士。为成都郫县丞,守委受成都租。前受输者率以食色玩好蛊訹而败,伸请绝宿弊。民争先输,至沿途假寐以达旦,常平使者孙俟早行,怪问之,皆应曰:“今年马县丞受纳,不病我也。”俟荐于朝。
崇宁初范致虚攻程颐为邪说下河南府尽逐学徒伸欲依颐门以学因张绎求见十反愈恭颐固辞之。伸欲休官而来,颐曰:“时论方异,恐贻子累。子能弃官,则官不必弃也。”曰:“使伸得闻道,死何憾,况未必死乎?”颐叹其有志,进之。自是公暇虽风雨必日一造,忌者飞语中伤之,弗顾,卒受《中庸》以归。
靖康初,孙傅以卓行荐召,御史中丞秦桧迎辟之,擢监察御史。及汴京陷,金人立张邦昌,集百官,环以兵胁之,俾推戴。众唯唯,伸独奋曰:“吾职谏争,忍坐视乎!”邦昌既僭立,贼臣多从臾之,伸首具书请邦昌速迎奉元帅康王。同院无肯连名者,伸独持以往,而银台司视书不称臣,辞不受。伸投袂叱之曰:“吾今日不爱一死,正为此耳,尔欲吾称臣邪?”即缴申尚书省,以示邦昌。邦昌得书,气沮谋丧。明日,议迎哲宗后孟氏垂帘,追还伪赦。
高宗即位,伸拜章以城陷不能救,主迁不能死,请就窜削。上知其有忠力于国,擢殿中侍御史,抚谕荆湖、广南,以诛邦昌及其党王时雍等。伸自湖、广将入奏黄潜善、汪伯彦不法凡十有七事,草疏已具,朝廷方召孙觌、谢克家,乃先奏:“觌、克家趋操不正,在靖康间与王时雍等七人结为死党,附耿南仲倡为和议。有不主和议者,则欲执送金人。乃负国之贼,宜加远窜。”不报。伸又进疏,疏入,留中。明日,改卫尉少卿。伸以论事不行,辞不拜,录其疏申御史台,且叠上章言:“臣言可采,即乞施行,若臣言非是,合坐诬罔之罪。”移疾待命。旬日,诏伸言事不实。送吏部责濮州监酒税。时用事者恚甚,必欲杀之,以濮迫寇境,故有是命。趣使上道,伸怡然袱被而行,死道中。
(选自《宋史 马伸传》)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崇宁初/范致虚攻程颐为邪说/下河南府尽逐学徒/伸欲依颐门以学/因张绎求见/十反愈恭/颐固辞之
B.崇宁初/范致虚攻程颐为邪说/下河南府尽逐学徒/伸欲依颐门以学/因张绎/求见十反愈恭/颐固辞之
C.崇宁初/范致虚攻程颐为邪说/下河南府尽逐/学徒伸欲依颐门以学/因张绎求见/十反愈恭/颐固辞之
D.崇宁初/范致虚攻程颐为邪说/下河南府尽逐/学徒伸欲依颐门以学/因张绎/求见十反愈恭/颐固辞之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庸》,传统儒家经典,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四书”。
B.垂帘,指皇后、皇太后或年幼的皇帝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
C.伪,表示不合法的,非正统的。如李密《陈情表》中“臣少仕伪朝”。
D.移疾,官员上书称病,常为居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说法。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马伸革除弊端。顺应民意。马伸任成都郫县县丞时,郡守委托他收取成都的租税,马伸革除官场过去的弊端,顺应了民意,百姓争先交纳赋税。
B.马伸不惧胁迫,据理抗争。金人立张邦昌为皇帝,召集百官,派军队围住并威胁他们,使他们拥戴张邦昌,马伸义正词严,据理抗争,阻止了张邦昌称帝。
C.马伸特立独行,拒不称臣。马伸首先写好文书给张邦昌,同院的人没有愿意联名上书的,马伸独自拿着它前往,银台司以马伸未称臣为由拒绝接受,马伸拂袖怒斥银台司官员。
D.马伸忠心可鉴,受到任用。宋高宗即皇位,马伸上奏章自请削官流放,皇帝知道他对国家忠心耿耿,提拔他为殿中侍御史,让他诛杀张邦昌以及他的同党王时雍等人。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自是公暇虽风雨必日一造,忌者飞语中伤之,弗顾。
(2)时用事者恚甚,必欲杀之,以濮迫寇境,故有是命。
13.马伸为什么反对朝廷征召任用孙觌、谢克家?请简要说明。(6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
早秋山居
温庭筠
山近觉寒早,草堂霜气晴。
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
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
素琴机虑静,空伴夜泉清。
14.写出体现“山居”生活时间推移的语句觉寒早→霜气晴 →______→ _____ 。(3分)
15.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析颈联。(3分)
16.作者向来是以辞藻华丽见长,而本诗却以朴实的语言写寻常景物,达到了“看似寻常最奇崛”的效果。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请结合具体词句评析这一语言特色。(3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而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地走。
(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夸张、想象的手法,借助物和人的反应,把洞箫那种悲咽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3)雨是我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阅读唐代诗歌,处处听得到“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于是我索性抛书,躺在墙角的藤椅里,用了这种混成的实感而环视室中, ① 。有的东西变好了:像这个房间,在夏天常嫌其太小,( )了一切窗门,还不够,几乎想拆去墙壁才好,但现在忽然大起来,大得很!不久将要用屏帏把它隔小来了。又如案上这把热水壶,以前曾被茶缸驱逐到碗橱的角里,现在又像纪念碑似地( )在眼前了。棉被从前在伏日里晒的时候,大家讨嫌它既笨且厚,现在铺在床里,忽然使人悦目,样子也薄起来了。沙发椅子曾经想卖掉,现在幸而没有人买去。反之, ② :像风,从前人遇到了它都称“快哉!”欢迎它进朱。现在渐渐拒绝它,不久要像防贼一样严防它入室了。又如竹榻,以前曾为众人所宝,极一时之荣。现在已( ),形容枯槁,毫无生气了,壁上一张汽水广告画。角上画着一大瓶汽水,和一只泛溢着白泡沫的玻璃杯,下面画着海水浴图。以前望见汽水图( ),看了海水浴图恨不得自己做了画中人,现在这幅画几乎使人打寒噤了,希腊古代名雕的石膏模型维纳斯立像,把裙子褪在大腿边,高高地独立在凌空的花盆架上。我在夏天看见她的时候, ③ 这几天望去忽觉其容有蹙,好像在悲叹她自己失去了两只手臂,无法拉起裙子来御寒。
(节选自丰子恺《初冬浴日漫感》)
18.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打开 矗立 无人问津 口齿生香
B.打开 直立 置之不理 口齿生香
C.洞开 矗立 无人问津 口角生津
D.洞开 直立 置之不理 口角生津
19.与文中画破浪线句子里的冒号作用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的冲刺!”
B.“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现在我们开始开会。”
C.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D.座右铭: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找方法。
20.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21.下面句子都存在多项状语语序不当的问题,请作具体说明。(5分)
(1)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
(2)为了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美德,我们学校决定组织开展义工服务活动,三个月内要求每名学生完成20个小时、的义工服务。
22.有人说:“田福堂是《平凡的世界》中的主要人物。”,试简要谈谈这种说法的根据。150字。(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李大钊:“青年者,国之魂也。”
席慕蓉:“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我们含着泪,一读再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上述材料,给了正值青春的你怎样的体验、感触?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A 4.①科幻文学关注的是未来;②科幻文学创新意识最强;③科幻是最大的一种现实主义,科幻文学是最具现代感和现实性的;④科幻文学与科技有内在关系,可以磨砺想象力。 5.①要尊重科幻文学自己的规律,不要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方式来评价科幻文学;②反思那些制约中国科幻发展的不利因素,全面认识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加强与科学技术相关的人文关怀,重视想象力培养;③加强科幻文学创作队伍建设,解决青年作家的后顾之忧,鼓励中年作家坚持科幻写作。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科幻文学不是去反映、隐喻或批判现实”错误,表述绝对化,原文是“科幻更多的不是去反映、隐喻或批判现实”,意思是也有少数情况发生。
B.“就应该具备一般文学的特征,遵循普遍的创作规律”错误,根据文意,科幻文学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创作规律。
D.“含有科幻元素的文学样式都可以算作科幻文学”错误,根据材料二,许多主流文学作品都有大量的科幻元素,但不被当成科幻小说。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致使我国科幻文学发展后继无人”错误,“使我国科幻文学发展后继无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青年作家不再“留守”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的观点为: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方式来评价类型文学不是恰当的评论方式。B、C、D 三项都属于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方式来评价类型文学的,A项中,刘慈欣对陈楸帆《荒潮》的评价显然不是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方式。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主流文学一般而言更加关注现实和历史,而科幻文学关注的是未来。所以在文学手法上,科幻更多的不是去反映、隐喻或批判现实,而是把作家的思考投射到未来”,即科幻文学关注的是未来。
“但对于科幻文学,只深入生活是不够的,还需要作家了解科技前沿,寄托思考和想象,尤其要发挥创新能力”,即科幻文学创新意识最强。
“科幻是唯一可以直接描写出中国梦的文学题材——因为其他文学类型都只能聚焦于未完成的当下,科幻小说却可以直接描摹出中国梦成为现实的绚烂图景。在这种意义上讲,科幻文学的确是一种最具现代感和现实性的文学类型”,即科幻是最大的一种现实主义,科幻文学是最具现代感和现实性的。
“科幻文学是一种让想象力得到驰骋与磨砺的文学体裁,无论创作还是阅读,都是对想象力的锻炼,而它与科技的内在关系,也使我们能够重新审视科技在当代社会的地位。自然,科幻文学并不能直接授人以科学知识,但它通过对想象世界的描写和对科技社会的预言,足以激活我们的创造力,也激发出指向科技领域的强烈兴趣”,即科幻文学与科技有内在关系,可以磨砺想象力。
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现在文学界对包括科幻在内的类型文学的评论,都是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语境和框架。不可否认,所有文学体裁都有共性,但不同的文学类型也有自己的规律,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方式来评价类型文学不是恰当的评论方式,如果用这样的标准和语境来评价,包括我的小说在内,相当一部分国内和国外的科幻作品将一无是处”, 可知要尊重科幻文学自己的规律,不要套用主流文学的评论方式来评价科幻文学。
“在人们开始带有某种乐观的倾向去关注中国科幻创作时,我们更应该反思那些制约中国科幻发展的不利因素。这些因素其实是多方面的,此如,一直以来我们对科学技术在社会和人类发展过程中积极作用的认识不够全面,在与科学技术相关的人文关怀方面有所缺失,可能是其中重要的制约因素”,可知要反思那些制约中国科幻发展的不利因素,全面认识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加强与科学技术相关的人文关怀,重视想象力培养。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本土科幻原创力量的薄弱,作者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都很有限,大部分中青年作者又长期陷于(科幻世界)杂志体系,造成科幻文学一定程度的小众化和边缘化。缺少或没有专职作家,这个问题也普遍存在于中国其他的类型文学”,可知要加强科幻文学创作队伍建设,解决青年作家的后顾之忧,鼓励中年作家坚持科幻写作。
6.C 7.属于圆形人物。①甘子千画技高超,无骗人之心,却缺乏果决,致使没有及时阻止那五的恶行,与画儿韩结下过节。②他公私不分,不能秉公处事又始终对画儿韩充满愧疚。③他做过错事,但善于反思,知过能改,最终愿意帮助画儿韩完成文化的传承,体现出人性之善与高度的责任感。 8.①三次转变:甘子千在画儿韩识破了他仿作画后,既佩服画儿韩识画技艺的高超,又深感不安,总是躲着他;解放后,他没有支持画儿韩调入书画组;“四化”建设的需要,使甘子千意识到画儿韩对于国家建设、对于传统技艺的传承十分重要,于是努力寻访他。②主旨:通过描绘甘子千对画儿韩的态度的变化,赞美了善良的人性,反映了新时代、新社会对人的深刻影响,突显小说主题。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C项,“借此巧妙地解开悬念”不当,插叙两人的过节儿并没有解开“找寻画儿韩”的悬念。
故选C。
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的能力。
题目中说:复杂性格的人物形象称为“圆形人物”,单一性格的人物形象称为“扁平人物”。因为甘子千性格复杂,所以他属于“圆形人物”。①甘子千用自己存的古墨和宋纸仿了幅张择端的画,题名《寒食图》。谁料这画被那五看见,他拿去请人仿古裱、加印鉴再作旧,从头到尾包装了一番,并骗过了“公茂当”的副经理画儿韩,然而通过文中的“甘子千越想越不安。那日没有阻止那个不长进的那五把自己仿的画儿拿去作旧、又拿去画儿韩处当了,才落下今日这场无声的奚落”,可见甘子千并无骗人之心,却缺乏果决,致使没有及时阻止那五的恶行,与画儿韩结下过节。②北平解放后,有人提出调画儿韩,向甘子千征询意见,他公私不分,惧怕以前自己做假画的事说不清,就说“画儿韩做假画出身”,导致画儿韩没有被调用。由此可知甘子千不能秉公处事,但他欣赏画儿韩的画功,所以又始终对画儿韩充满愧疚。③文章第一段就交代了甘子千要选找画儿韩,因为在甘子千看来,“画儿韩是搞‘四化’用得着的人,自己不在有生之年把他找回来,闭不上眼呀”,再结合他以前拒绝调用画儿韩,可知甘子千做过错事,但善于反思,知过能改,最终愿意帮助画儿韩完成文化的传承,体现出人性之善与高度的责任感。
8.本题考查学生把握小说情节和思想主旨的能力。
①三次转变:通过阅读小说,可知甘子千用自己存的古墨和宋纸仿了幅张择端的画,题名《寒食图》。谁料这画被那五看见,他拿去请人仿古裱、加印鉴再作旧,从头到尾包装了一番,并骗过了“公茂当”的副经理画儿韩。事情到这里当然没有结束,画儿韩很快便发现了画是假的,借着作寿大摆筵席之际,毫不避短,当众承认自己走了眼,并请大家一起品鉴,既是开眼,也能练练功夫。谁也没有料到的是,最终出卖甘子千的,并不是他的画功,而是细节。甘子千在画儿韩识破了他仿作画后,既佩服画儿韩识画技艺的高超,又深感不安,总是躲着他,这是第一次转变。解放后,有人提出调画儿韩,向甘子千征询意见,他没有支持画儿韩调入书画组,这是第二次转变。十年浩劫后,文物界人才荒芜,青黄不接,“四化”建设的需要,使甘子千意识到画儿韩对于国家建设、对于传统技艺的传承十分重要,甘子千怀着内疚和忏悔,想到了画儿韩。于是他不顾重病在身,四处寻访画儿韩,这是第三次转变。
②主旨:甘子千对画儿韩态度的第一次转变是因为画儿韩识破了自己,甘子千内心深感不安,总是躲着他;第二次转变也是因为甘子千的私心;但是第三次转变是因为甘子千看到十年浩劫后,文物界人才荒芜,青黄不接,为了文物界,为了国家,他决定寻访画儿韩,因为“画儿韩可谓身怀绝技,怎么能不让他发挥才干呢?”文章通过描绘甘子千对画儿韩的态度的变化,赞美了善良的人性,反映了新时代、新社会对人的深刻影响,突显小说主题。
9.A 10.B 11.B 12.(1)从此,在公务闲暇时,即使刮风下雨必定每天到程颐那儿拜访一次,忌妒他的人用流言蜚语中伤他,他也不顾。
(2)当时掌权的人非常愤恨,一定要杀了他,因为濮地迫近敌寇的地界,所以有这样的任命。 13.马伸认为孙觌、谢克家行为不端,提倡和议,背叛国家。(意思对即可)
【分析】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意为:崇宁初年,范致虚攻击程颐制造邪说,下令河南府把他的学徒全部驱逐出去。马伸想在程颐门下学习,通过张绎求见程颐,十次往返愈加恭敬程颐坚决拒绝他。
“学徒”作“逐”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CD两项;
“张绎”作“求见”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B项。
故选A.
10.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指皇后、皇太后或年幼的皇帝临朝听政”错, 年幼的皇帝临朝听政不能称作“垂帘”。
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言文内容能力。
B.“阻止了张邦昌称帝”与原文不符,原文“邦昌既僭立,贼臣多从臾之”说明张邦昌称帝了。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
(1)“暇”, 闲暇;“虽”,即使;“日”,作状语,每天;“造”,到,拜访;“飞语”,指流言,这里作状语,用流言。
(2)“用事者”, 时掌权的人;“恚”, 愤恨, 恼恨,发怒;“以”,因为;“迫”, 迫近。
1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言文信息,归纳概括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
作答本题,先筛选出马伸反对朝廷征召任用孙觌、谢克家内容,然后进行分析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马伸反对朝廷征召任用孙觌、谢克家内容在文章最后段。根据“觌、克家趋操不正,在靖康年间和王时雍等七人结成死党”得出“马伸认为孙觌、谢克家行为不端”;
根据“附耿南仲倡为和议。有不主和议者,则欲执送金人。乃负国之贼,宜加远窜”得出“提倡和议,背叛国家”。
参考译文:
马伸字时中。东平人。绍圣四年进士。任成都郫县县丞,郡守委托他收取成都的租税。从前收缴租税的人都因接受美色珍玩的引诱而失败,马仲请求杜绝以前的弊端。百姓争先交纳租税,以致沿途和衣而睡等到天亮,常平使者孙俟早上出行,奇怪地问他们,百姓都说:“今年马县丞收纳租赋,不害我们啊。”孙俟向朝廷推荐马伸。
崇宁初年,范致虚攻击程颐制造邪说,下令河南府把他的学徒全部驱逐出去。马伸想在程颐门下学习,通过张绎求见程颐,十次往返愈加恭敬程颐坚决拒绝他。马伸想辞官来依附他,程颐说:“现在舆论正有异议,恐怕给你带来麻烦,你能弃官,但是官没有必要弃去。”马伸说:“假使我能闻道,死了又有什么遗憾,何况不一定死呢?”程颐感叹他有志气,收纳了他。从此,在公务闲暇时。即使刮风下雨必定每天到程颐那儿拜访一次,忌妒他的人用流言蜚语中伤他,他也不顾,终于学完《中庸》而回来。
靖康初年,孙傅以卓越德行推荐马伸应召,御史中丞秦桧迎接征召他,提拔他为监察御史。等到汴京陷落,金人立张邦昌为皇帝,召集百宫,派军队围住并威胁他们,使他们拥戴张邦昌。众人唯唯诺诺,唯独马伸激愤地说:“我的职责是谏争,怎忍心袖手旁观呢?”张邦昌借位以后,贼臣大多跟从奉承他,马伸首先写好文书请张邦昌赶快迎奉元帅康王。同院的人没有愿意联名上书的,马伸独自拿着它前往,但银台司看到文书上没有称臣,拒绝接受。马伸拂动衣袖叱责他们说:“我今天不怕一死,正是为了这个原因,你们想要我称臣吗?”就缴纳给尚书省,让给张邦昌看。张邦昌得到马伸的奏书,气恼沮丧,打消了计谋。第二天,议论迎哲宗皇后孟氏垂帘听政,追回伪赦。
宋高宗即皇位,马伸上奏章以都城失陷不能救援,君主被掳走不能为节义而死,请求削宫流放。皇帝知道他对国家尽忠尽力,提拔他为殿中侍御史,抚谕荆湖、广南,让他诛杀张邦昌以及他的同党王时雍等人。马伸从荆湖、广南将要入朝上奏黄潜善、汪伯彦共十七件不法之事,拟写的奏章已经准备好了,朝廷正要召任孙觌、谢克家。于是先上奏章说:“孙规、谢克家行为不端,在靖康年间和王时雍等七人结成死党,附和耿南仲提倡和议。有不主张和议的,就抓了送给金人。这是背叛国家的思贼,应当把他们流放到远方。”没有得到朝廷的答复。马伸又进疏,奏疏呈上,被留在宫中。第二天,改任卫尉少卿。马伸因为论述的事情没有实行,辞去没有上任,抄录他的奏疏,上报御史台,并且又上奏章说:我的话如果可以采纳,就请求施行,如果我的话不对,应当被判处诬陷欺骗之罪。”于是他以生病为名移职待命。过了十天,下诏说马伸论事不真实,送到吏部责成他任濮州监酒税。当时掌权的人非常愤恨,一定要杀了他,因为濮地迫近敌寇的地界,所以有这样的任命。催促他上路,马伸愉快地裹起被子就上路了,死在路途中。
14. 窗有日 夜泉清 15.以动衬静(或以有声衬无声)通过描绘“果”飘落,“猿”经过,“鹿”行走动态的景物,反衬山居之地的清幽寂静。 16.同意,浅显朴实的语言寓有深意;如“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用枯树、红日、池水这些平常的景物,朴实的语言巧妙地写出有、无都不是恒久不变的,应以平静的心态对待万物;表现出山居生活的惬意和情趣。
不同意,语言并非朴实,而是有雕琢的,在选词上很讲究;如:“凋”、“满”、“静”、“清”等形容词的精心选用,描绘了早秋山林最具代表性的景物,突出了清冷寂静的特征;表现出作者心灵的澄澈和清远。
【解析】14.本题考查分析诗歌结构层次和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颔联中“窗有日”,意思是“阳光即临窗射进”,写出了光线的变化,代表时间的推移;尾联中“空伴夜泉清”中“夜”表示时间。因此本体可填写“窗有日”和“夜泉清”。
15.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认真阅读全诗,先明确手法,再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颈联“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是对山中景色的描写,写景的手法较多,有动静结合、远近结合、虚实结合、视听结合等。从手法角度分析,此处运用了动静结合(视听结合)的手法,“果落”“猿过”“鹿行”为动景,以动衬静;从效果方面分析,通过描绘“果”飘落,“猿”经过,“鹿”行走动态的景物,反衬山居之地的清幽寂静。
16.本题考查对诗歌语言的个性化解读能力。考生解答本题时应先根据题目阐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原因。题目中认为“本诗以朴实的语言写寻常景物,达到了‘看似寻常最奇崛’的效果”,考生答同意或不同意都可以。如,同意:首先从意象的选取方面分析,所写都是日常生活中寻常之景,“山林”“草堂”“枯树”“落叶”,其次从修辞方面分析分析,没有华丽的词语,巧用白描,“树凋窗有日,池满水无声。果落见猿过,叶干闻鹿行”,笔法清新自然;最后从效果方面分析,全诗意境幽美闲适,描绘了清新淡雅的山林风光,表现了山居生活的闲适惬意。
17. 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 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骐骥、幽壑、蛟、嫠、嘈、澹、漏、麻、酥。
18.C 19.C 20.①觉得有许多东西大变了相
②有的东西变坏了
③她的脸孔是带笑的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洞开”有门窗等大开之意,“打开”是一般性动词,这里是夏天的时候想要让门窗打开,所以选用“洞开”。
“矗立”“直立”都有笔直树立之意,但常用对象不相同,“矗立”有直而高的意思,一般用于物,“直立”一般用于人,这里面的主语为热水壶,所以选用“矗立”。
“无人问津”“置之不理”都有放在一边,无人理睬之意,但“置之不理”隐藏的主语是人,本处的主语为竹榻,所以选用“无人问津”。
“口角生津”,是指口腔中分泌出很多唾液。“口齿生香”,满口都是香味,比喻所读的作品意味深长。这里面的语境是望见汽水图的感觉,所以选用“口角生津”。
故选C。
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原文画线句子中冒号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A.冒号作用是提示下文。
B.冒号作用是提起下文。
C.冒号作用是引起下文的分说。
D.冒号作用是用在解释性的词语后面,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故选C。
20.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根据后文所举的例子、如房间、案上的热水壶、棉被等等,夏天觉得不好的东西现在变好了,所以说觉得很多东西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可填“觉得有许多东西大变了相”。
第二处,前面是说有的东西变好了,而这里面,“反之”,即有些东西变坏了,可填“有的东西变坏了”。
第三处,这里是说自己在西天看到维纳斯的石膏像时的感觉,现在望去觉得其容有蹙,好像在悲叹她自己失去了两只手臂,那么夏天看到的维纳斯的石膏应是它面带笑容,可填“她的脸孔是带笑的”。
21.(1)“倾尽毕生精力”应放在“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前。
(2)“三个月内”应放在“每名学生”后。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1)“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为表对象的状语,“倾尽毕生精力”为表情态的状语,情态状语与中心语关系密切,应放在“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前。
(2)“三个月内”是时间状语,修饰的对象是“完成”,“三个月内”应放在“每名学生”后、“完成”前。
22.示例:
田福堂仍然是双水村的主要领导人,双水村遇旱那年,是田福堂带领着双水村农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偷水行动,这表明田福堂仍然是双水村的一把手,是故事的主要人物。
田福堂为炸神仙山修坝,亲自说服金家从山脚下搬离,他在双水村的威信仍在,不失为书中的主要人物。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作品的故事情节的识记能力和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关键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明晰事件来龙去脉,突出重要细节。
本题考查对《平凡的世界》中田福堂的人物分析,审题时注意“主要人物”之说,判断小说的主要人物主要看人物在小说情节、结构、矛盾冲突中是否占中心地位,是否通过他来表现小说的主题思想。田福堂这一人物,主要结合他在双水村的身份和地位,他是双水村大队党支部书记,作为双水村的领导人,田福堂有几件“壮举”:大搞农业学大寨,广修梯田;炸山拦坝;发动了全双水村人民参与的偷水事件等。分析时要结合原著的具体情节,表现他在小说情节结构、主题等方面的重要性即可。
【点睛】名著阅读考查,考点大多落在主要人物、重要情节和主题理解上,能力层级多为“识记”。题型多采用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考生只需要在平时多“识记”基本的名著知识,了解名著的名段名角即可。
23.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引用李大钊的话,以“国之魂”来强调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青年永远是时代的生力军,是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材料二引用席慕蓉的话,劝勉青年珍惜韶华,不负青春。材料三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话,号召广大青年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现代化建设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综合来看,作为时代青年,肩负着国家和民族的重任,是民族复兴的蓬勃力量,而时代是青年发展的最宝贵沃土。时代造就青年,盛世成就青年,每一代青年都要珍惜韶华,珍惜机遇,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不负盛世,跑出奋斗圆梦的“加速度”,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的光芒,让青春在复兴强国的伟业中燃烧。
行文思路上,可以概述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生逢盛世,青年当有为。接下来分层展开论述:青年,应当胸怀天下,把自己的青春力量和国家的发展结合在一起,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青年,应当珍惜美好的青春时光,把握时代的机遇,与时代共舞,做时代的弄潮儿;青年要在新征程上敢于担当,勇于吃苦,攻坚克难,奋勇向前。最后联系当下,明确当代青年应在时代大潮中,发光发热,找到生命的意义。
立意:
1.激扬青春力量,争做有为青年。
2.青年有为,国家盛昌。
3.以青春之朝气,创青春之国家。
4.让青春的光热汇聚复兴之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