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9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2-17 23:2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综合能力检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每组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载途/载重  连翘/翘望  追捕/哺乳动物
B.唱和/和面 雾霭/和蔼 干酪/络绎不绝
C.地壳/外壳 瑕疵/闲暇 狩猎/恪尽职守
D.覆盖/步履 缄默/咸鱼 蓑衣/衰草连天
2.下面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 (  )
A.骨骼  劫难  腐蚀剂  不记其数
B.浓稠  追溯  遗传学  草长鹰飞
C.携带  凋零  脊锥骨  不言而喻
D.迁徙  遨游  蛋白质  难以置信
3.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大自然是严格遵守法则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从不紊乱。
B.奶奶的缝纫技术绝对一流,一块布料在她手上很快就成了一件天衣无缝的好衣服。
C.作为一名学生还是应该谦虚一点,如果目空一切,必然导致骄傲自满。
D.春天的公园里到处鸟语花香,一派怡人景象。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通过阅读刘慈欣的作品,使我们看到恢宏的科幻世界,感受到诗意的英雄主义情怀。
B.成都市申办2025年世运会,无疑不是成都积极创建世界赛事名城的重要举措之一。
C.为了后代能遥望星空,荡舟碧波,我们应该坚持绿色生活理念,增强低碳生活方式。
D.市教育局推动的“研学旅行”项目,在丰富学生见闻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4分)
  今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有一定规律的,       ①      ,所以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氢元素排在第一位。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纵行叫作一个族。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金属性逐渐减弱;同一族中,       ②      。所以,氧元素的金属性比右侧的氟元素强,比下方的硫元素弱。
①                   
②                   
6.综合性学习。(7分)
  八年级某班以“低碳生活,争做环保小卫士”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下表是关于“看到地上的垃圾你会怎么办”的问题调查统计表,请用一句话概括你得出的结论。(2分)
行为年级 主动捡起来 有时捡,有时不捡 无视
七年级 78% 12% 10%
八年级 53.6% 10.4% 36%
九年级 34.5% 5.5% 60%
(2)假如你是值周生,发现一位同学随手扔了一张废纸在地上,这时,你会怎样劝说他捡拾废纸呢 (3分)
(3)下面是王芳为“争做环保小卫士”演讲比赛拟写的演讲稿的部分内容,请你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句子。(2分)
老师经常教导我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要从点滴小事做起。如今,校园里的每个同学都在争做“环保小卫士”。我暗下决心,也要争做一名出色的“环保小卫士”!因此,走在校园里,看见同学践踏草坪,我会主动上前制止;看见地上的纸片,我会主动弯腰捡起。我还向同学们宣传“绿色消费,环保购物;          ,          ”等环保知识。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2分)
为什么我们需要睡眠
  ①为什么我们需要睡眠 为什么睡眠这么重要 这个问题已经困扰科学家几个世纪了,但最后的答案依然没人能确定。有人说睡眠可以给我们一个休息的机会,白天所消耗的体力在晚上能够恢复,但事实是经过足足8小时的睡眠所省下的能量仅有209卡路里,居然只和一片吐司(面包)差不多!
②我们之所以需要睡眠,是因为它能够维持我们正常的认知能力,比如演说、记忆力、创造力及灵活的思维等。换句话说,睡眠对于我们的脑部发展,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③当你缺乏睡眠时,语言、记忆、整合能力及时间观念都会被严重影响,甚至是停摆。事实上,当你持续清醒17个小时以上后,你的表现能力将会下降到等同血液酒精浓度达到0.05%时的表现能力,相当于喝下两杯红酒。
④睡眠遭到剥夺也会影响到身体机能以及情绪健康。例如睡眠呼吸中止症会造成白天非常想睡。也有研究报告表示,失眠会导致肥胖,这是因为体内掌控食欲和体重的化学元素与激素,一般是在睡眠期间释放出的。
⑤当我们因睡觉闭上眼睛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呢 我们的睡眠时间每90分钟至110分钟为一循环,而睡眠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快速动眼期和非快速动眼期。非快速动眼期又可分为四个阶段。阶段一,浅睡眠。在第一阶段,我们呈现半睡半醒的状态,肌肉会开始放松,有时可能会有轻微的抽筋现象,在这个阶段很容易被唤醒。阶段二,真实睡眠。在开始浅睡眠的10分钟内,我们就会进入第二阶段——20分钟左右的真实睡眠。你的呼吸及心跳的速率会慢慢下降,这个阶段是人类睡眠最大的部分。在睡眠的第三阶段,大脑会开始产生所谓“delta电波”。这是一种庞大(振幅很高)又缓慢(频率很低)的电波,呼吸和心跳在这里已经处于最慢的状态。而第四阶段,我们的呼吸开始变得规律,伴随着有限的肌肉运动,若在这个阶段突然被叫醒,我们会无法及时调适,醒来之后的几分钟会觉得神情恍惚而且无力。
⑥快速动眼期通常发生在我们睡着后70分钟至90分钟,而在一个晚上会有四轮至五轮的快速动眼期。
⑦其实大脑在晚上的活动非常剧烈,甚至比我们醒着的时候更加活跃,大多数的梦也是在快速动眼期产生的。我们的眼睛不停地转动,呼吸速率和血压开始上升,然而我们的身体实际上是“瘫痪”的——这或许是大自然用来防止我们将自己的梦境表现出来的方式。
⑧那么多少睡眠才足够呢 其实没有固定的睡眠时间规定,通常是因人而异。根据英国BBC网站的统计,我们的睡眠时间介于5小时至11小时之间,平均是7.75小时。来自英国罗浮堡大学睡眠研究中心的吉姆说:“我们需要的睡眠时间,就是让我们白天不觉得困就好。”
(作者:纪舟。有删改)
7.根据选文,完成下面思维导图。(4分)
①          
②          
③          
④          
8.第③段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9.王华每天熬夜复习功课,睡眠严重不足。请结合本文内容,劝他早点休息。(4分)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15分)
关于绿色环保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长远大计。
材料一:
近五年我国生态修复成果图示
材料二:
“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这是昔日荒漠塞罕坝无比凄凉的景象;“蓝天白云游,绿野无尽头”,这是如今万顷绿洲塞罕坝怡人的美景。河北塞罕坝林场几代建设者艰苦奋斗,拼搏奉献,创造了沙漠变绿洲的人间奇迹。他们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
从“一棵松”到百万亩林海,塞罕坝人走过的是一条尊重科学、遵从规律的科学造林、护林之路。改“遮阴育苗”为“全光育苗”,改密植的造林模式为异龄、复层、混交的营林模式,改“中心靠山植苗法”为“三锹半缝隙植苗法”,塞罕坝人恪守“适地适树”的原则,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奇迹,为人类治理荒漠化、改善生存环境提供了中国方案。
材料三:
  资料显示,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会经历上图中的这样一个过程。所以有人认为,我国目前尚处在工业化中期,整体污染水平还处于高点,需要进入到后工业化时期,治污的“拐点”才能到来,环境才会逐步改善。
材料四:
初春时节,走进赣闽交界处的江西资溪县,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山林苍翠、绿水潺潺的山水画卷,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这幅美丽画卷的背后是资溪人十五年的生态坚守。某企业欲投资180亿元在资溪建一座大型火力发电厂,资溪婉拒了;外商想在资溪开发年创税收近千万元的磁铁矿,资溪还是拒绝了……近三年来,资溪这个位于武夷山脉西麓、财政收入仅 6 亿多元的山区小县,婉拒了近百个工业污染项目、超过 300 亿元的投资额。与之相对应的是另外一组数据:资溪县森林覆盖率达87.3%,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最高达 36 万,全县主要河流水质保持稳定。“我们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资溪原县委书记吴建华态度坚决地说。
与资溪一样,中国众多县市正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努力积累更多的生态财富,用“生态红线”守护发展“绿线”,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
(有删改)
10.阅读材料一,依据其中一项内容,说说你对图中“斐然”一词的理解。(3分)
11.材料二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4分)
12.材料二中塞罕坝人为人类治理荒漠化、改善生存环境提供了中国方案,请说出这一方案的具体内容。(4分)
13.你是否认同材料三的看法 请结合文本首语和另外三则材料,简要说明理由。(4分)
三、作文。(50分)
1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作。(50分)
  每隔几分钟就要看一眼手机,不断刷新着微博、微信朋友圈看好友在干什么,那些信息时时刻刻左右着我们的情绪。岂止是手机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放眼望去,各种围绕在我们周围的高科技产品,都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思维方式。总之,科技对我们的影响越来越广泛,也越来越深入。然而我们是该为此而狂欢,还是为此而担忧呢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
答案
D 2.D 3.B 4.D 
5.【答案示例】 ①它是按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 ②从上到下元素金属性逐渐增强(每空2分,共4分)
6.【答案示例】 (1)年级越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越淡薄(主动捡垃圾的学生越少)。(2分)
(2)略。(明确自己的身份,指明同学的错误行为,语言委婉,语气恰当)(3分)
(3)垃圾分类 循环利用(2分)
7.【答案示例】 ①真实睡眠,呼吸、心率变慢 ②大脑产生delta电波,呼吸、心跳最慢 ③呼吸规律,进行有限的肌肉运动 ④快速动眼期(每空1分,共4分)
8.【答案示例】 列数字、作比较。(2分)列举准确的数据“17”“0.05%”,并将持续清醒17个小时以上的表现能力与喝下两杯红酒的表现能力进行对比,(1分)准确地说明了睡眠不足导致人表现能力下降的具体表现。(1分)
9.【答案示例】 王华,复习功课很重要,但睡眠严重不足会影响复习的效率。(1分)睡眠能维持我们正常的认知能力,(1分)如果睡眠不足,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记忆力、整合能力等都会受到影响,严重的时候还会影响身体机能和情绪健康。(1分)所以,我们在复习功课的同时,也要保障睡眠时间和质量,你说是吗 (1分)
10.【答案示例】 图中“斐然”一词意指近五年我国生态修复成果显著。(1分)比如在植树造林方面,近五年我国新造人工林 4.47 亿亩,人工林总面积超过 10 亿亩,居全球之首。(2分,举其他项内容亦可)
【答案示例】 运用作比较、引用的说明方法。(2分)引用诗歌,并将昔日荒漠塞罕坝无比凄凉的景象和如今万顷绿洲塞罕坝怡人的美景进行对比,有力地说明了塞罕坝林场几代建设者艰苦奋斗,拼搏奉献,创造了沙漠变绿洲的人间奇迹,增加了说明内容的权威性。
(2分)
12.【答案示例】 塞罕坝人恪守“适地适树”的原则,走尊重科学、遵从规律的科学造林、护林之路。(1分)他们改“遮阴育苗”为“全光育苗”,(1分)改密植的造林模式为异龄、复层、混交的营林模式,(1分)改“中心靠山植苗法”为“三锹半缝隙植苗法”。(1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3.【答案示例】 不同意。理由:①我国已明确认识到生态环境是生存之本、发展之源,并充分关注生态文明的建设;(1分)②我国已经开始从多方面入手,系统地进行生态修复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效;(1分)③我们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坚决守住生态红线;(1分)④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我国已经探索出一套科学的生态建设方案。(1分)
14.【写作指导】 这则材料与科技有关,而且材料最后对科技表达了不同的情感态度,可据此立意,大致有以下几方面:一是赞同科技改变生活。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并且人类的历史也证明,科技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选材应侧重于那些已被证明对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如人工智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一系列高科技成果。二是莫被科技绑架。科技虽说在生活中显现出了巨大的力量,但我们也不可过分依赖科技,成为科技的“奴隶”,因为科技本身是把双刃剑。选材应侧重于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弊端,如对人类安全、人际交往等的消极影响。三是理性地看待科技。正视科技与时代变迁的关系,理性地认识科技给我们带来的各种改变。选材应侧重于那些充满争议、利弊并存的科技。根据列举的几个方面的立意,联系自己想写的内容作文即可。